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主要中藥資源簡介(六)

?主要中藥資源簡介(六)

51.瓜蔞

栝樓..葫蘆科植物栝樓的幹燥成熟果實。具有清熱化痰、寬胸散結、潤燥滑腸的作用。它的根(天花粉),皮(天花粉)和種子(天花粉)也被用作藥物。

栝樓喜溫暖濕潤的氣候,適應性強。在山坡草地,林緣和潮濕的山谷裏野生,在低的山,小山,在房子和院子前面栽培。全國20多個省、市、區約700個縣(市、區)。雜交品種很多。在遼寧、天津、北京、河北、山西、陜西、山東、河南、江蘇、安徽、湖北、四川、浙江、江西等省市,以栝樓為主。四川、雲南、貴州、廣東、廣西、福建、湖北、湖南、浙江、江西等省區主要使用雙邊瓜蔞。栝樓產山東肥城、長清、淄博,江蘇南通、張家港、海門,河南安陽、杞縣、滑縣,浙江紹興、平湖、桐鄉,四川萬源、儀隴、蒼溪、蓬溪、樂至,貴州吳川、正安、安順,安徽懷寧、六安、來安,湖南東安、龍山。山東、安徽、河南、四川等省以質量上乘著稱,銷往全國各地並出口。

建國前栝樓以野生為主,零星栽培,產量較小。建國後,65438年至0957年全國年收購量為540噸。1970年國家收購栝樓近1400噸,是1957年的兩倍多。1978年國家收購8000多噸,比1970年多近5倍,是當年銷量的4倍。因為生產規模過大,市場飽和,出現了貨物積壓。80年代,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產銷基本平衡。

栝樓種植分散,生產管理容易被忽視。根據市場需要,廣泛發動群眾,利用房前屋後和閑置土地進行種植。栝樓、栝樓仁、栝樓根的比例要處理好。理順價格,協調發展。要推廣良種,提高產量和質量。

52.連翹

連翹是連翹的幹燥果實。)Vahl。].木犀科的。初秋采收未成熟的綠松石果實,蒸熟曬幹,稱為“青翹”;秋末果實成熟、變黃、開裂時采收曬幹,稱為“老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能。

連翹喜溫潤、耐寒、抗旱、不良壟。野生於山坡上的疏林和灌木叢中。它應該生長在肥沃疏松的土壤裏。分布在山西、陜西、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川、江蘇、江西、甘肅等省約150個縣市。位置:山西安澤、陵川、沁水,河南盧氏、欒川、嵩縣,陜西商縣、洛南。銷往全國各地並出口。連翹產品以陳年連翹為主,青連翹為輔。青橋主產於山西,銷往四川、浙江、上海、北京、天津等地。

我國連翹資源豐富,其藥用主要是野生產品。建國前,山西臨汾(下轄安澤、霍縣、臨汾)年收購量達250噸。建國後1957年,國家收購近4700噸。其中主產區河南采購4300噸,占比超過90%。20世紀70年代,由於森林砍伐、自然災害和收購價格低,收購量下降,供不應求。在國家的支持下,產區加強了野生資源的保護,進行了人工栽培。到1980,我國連翹栽培面積近2萬畝。從1980到1989,累計開發16.7萬畝,每年增加約1000噸。80年代連翹供應充足。

連翹是治療感冒的大宗藥材,市場消費量大。我們必須堅持發展和保護資源相結合,確保充足的商品供應。同時,連翹是壹種水果藥材,長期受益。因此,要加強規劃,處理好發展與更新的關系,保持生產的相對穩定,防止資源的破壞。

53.枳殼

枳殼是蕓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變種的幹燥未成熟果實。具有理氣和中、行氣消脹的作用。其幼果(枳實)亦入藥,功效與枳殼相同。

枳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環境,耐寒耐高溫。在陽光平坦的水壩,小山或低的山栽培的或野生的。分布於陜西、江蘇、安徽、湖北、四川、浙江、江西、湖南、貴州、雲南、廣西、廣東、福建等省區。主產於湖南、四川、江西。湖南的沅江、益陽、千陽、辰溪、麻陽、龍山、瀘西,四川的江津、綦江、永川、萬縣、雲陽、蓬溪、遂寧,江西的都昌、葛陽、清江、豐城、新幹、渝水產量較大。商品有湖南枳、四川枳、江枳,銷往全國各地,並出口。

建國初期,全國年收購量為1,000多噸。70年代,各地加快生產步伐,擴大生產面積,增加種植面積,年均收購量2300噸。1982和1983分別高達4600噸和5200噸,超過產量,部分地區減產轉產。1985年產量下降到2800噸,只有2000噸左右被藥材系統收購。在接下來的幾年裏,生產逐漸恢復。

枳殼為水果木本藥材,多年受益。目前,誌糧全國面積65438+萬畝,產銷基本按照全國年需求量3500噸進行適應。要以江西、四川、湖南等老產區為重點,建立基地,有計劃地開發更新。要加強管理,防治病蟲害,提高產量和質量。

54.梔子花

梔子花又名梔子花黃、梔子花山。它是茜草科植物梔子的幹燥成熟果實。具有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的功能。

梔子花喜溫暖濕潤,耐旱不耐寒。在丘陵或低山中野生或栽培的。分布於安徽、河南、陜西、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廣西、廣東、福建、海南、臺灣省等省區。主產於湖南、江西、四川、福建、湖北等省。湖南產量最大,江西質量好。商品銷往全國並出口。

建國前梔子花多來自野外,家養種類量少。建國後,1957在全國買了1000噸,賣了600噸。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湖南、江西野生梔子收購相對穩定,四川等省國產梔子產量增加,我國梔子產量穩步上升,購銷基本平衡。70年代末,國產梔子進入結果期,產量增加。1980-1982年全國年均收購量約3000噸,銷量約2000噸。80年代中後期,產銷趨於平衡。根據市場預測,目前梔子年需求量約為1500-2000噸,種植面積應穩定在20萬畝。

梔子適應性強,結果期長。壹般情況下,人們對種植的熱情很高。梔子除藥用外,在食品和化工方面也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應大力進行綜合利用,擴大用量。

枸杞

枸杞也被稱為西華子,枸杞,枸杞,枸杞。它是茄科植物枸杞的幹燥成熟果實。具有滋補肝腎、益心益智的作用。

枸杞適應性強,耐寒,抗旱,耐鹽,耐肥,怕積水。在山腰,草甸,林緣,灌木,路旁等野生。它應該種植在排水良好的深厚肥沃的沙質土壤上。分布在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河南、四川、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的150多個縣(市、區、旗)。主產於寧夏中寧、中衛、靈武、銀川、吳忠、固原,河北巨鹿、莘縣、大城、寧晉,天津靜海,內蒙古托克托、土默特左奇、烏拉特前旗、杭錦後旗,新疆精河等地。寧夏枸杞籽大、肉厚、色紅、籽少、口感軟甜,商品俗稱“西部枸杞”。

枸杞已有480多年的栽培歷史。寧夏是中國枸杞的道地產區。20世紀50-60年代,寧夏老產區擴大種植面積,河北、天津、內蒙古、新疆、山西、陜西、河南等新產區大規模引種。1968年全國收購量達到600多噸。到70年代中期,年購買量超過1000噸,70年代後期,年平均購買量為2600噸。目前根據市場需求,枸杞年收購量應為1500-2000噸。

枸杞是壹種多年生植物,壹旦種植就能多年結果、受益。首先要做好市場調研,既要發展,又要防止過剩。建設寧夏枸杞商品基地。應加強科學研究,拓寬枸杞的應用範圍,充分發揮我國枸杞的生產優勢。

56.砂仁

砂仁、陽春砂、收縮砂仁、貝殼砂。它是陽春砂的幹燥成熟果實。、綠殼砂(砂仁。var xanthioides T.L. Wu et Senjen)或海南沙(砂仁longiligulare T.L. Wu)。具有祛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的作用。

砂仁為熱帶亞熱帶植物,野生或栽培於海拔500米以下潮濕的陽坡或山谷。分布在廣東、廣西、海南、雲南、福建、四川等地。主產於廣東、海南、雲南等地。陽春砂數量多,質量高,銷往全國各地。海南省產的海南砂仁和雲南產的青殼砂仁(野生)也銷往全國。比如:

中國砂仁產地分布表顯示,廣東省的縣數為51,主產地為陽春、信宜、高州、封開、新興、雲浮、豐順、徐聞、海康、湛江。海南有8個縣,主產區是澄邁、雅縣、丹縣。雲南的縣數為13,主產區為猛臘、西雙版納、德宏、文山、思茅、紅河、怒江、建倉、保山。廣西共有37個縣,主產區有方城、武鳴、隆安、百色、扶綏、靈山、橫縣、田林、欽州。福建有8個縣,主產區有長泰、同安、永春、廈門、詔安、華安、龍海。

建國後的20多年裏,國產砂仁短缺,每年都靠進口砂仁調節市場。1957年,國家收購12噸,銷售144噸(含進口,下同);1960因自然災害,產量下降,僅收購7.6噸;在1965的收購上漲到15噸;後來由於雲南野生資源的發現和廣東、雲南等省的大規模人工種植,收購量大增。1978年全國收購量達到155噸;1980以來,中藥市場全面放開,生產得到進壹步發展。年均收購量達到200-250噸,供需矛盾基本解決。

中國的廣東、海南、雲南等省是砂仁生產的最佳適宜區。雲南的陽春、新沂、高州、西雙版納應該是建立生產基地、發展生產的主要地方。要進壹步加強科學研究,培育良種,提高砂仁授粉率,加強田間管理,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目前,國內砂仁生產和采購情況良好。為保護國內生產,增加農民收入,減少外匯支出,應適當減少砂仁的進口數量。

57.檳榔

檳榔也被稱為余浪、大補子等。它是棕櫚科植物檳榔的幹燥成熟種子。具有殺蟲、消積、降氣、利水、止瘧的作用。其果皮(果皮)亦入藥,有降氣、寬中、活血消腫的作用。

檳榔是壹種熱帶雨林植物,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在向陽的山谷,溝,路旁和其他潮濕的地方栽培的或野生的。分布於海南島、廣東、臺灣省、雲南、廣西、福建等省區。海南省瓊海、萬寧、屯昌、陵水、瓊中、保亭、三亞等縣市產量較大,銷往全國各地,少量出口。

  • 上一篇:中國壹流的作詞人有哪些?
  • 下一篇:為什麽人們願意沈浸在負面情緒中?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