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邀請了幾位資深書評人來回答這個問題,他們的觀點僅供參考。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立場來選書。
張明陽是資深書評人和作家。
如果妳讀歷史,我不太推薦通史類書籍。讀斷代史(唐史、明史)的專史(軍事史、經濟史)更有收獲。根據我個人的喜好,我覺得“約會史”有點大。專門看《萬歷十五年》這本書不是更好嗎?
第壹,“通史”往往強調學界的“定論”,留給作者發揮的空間很小,作者很難“充分發揮”那些獨特但有爭議的觀點。
第二,隨著學術的細化,壹個人掌握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越來越不可能了。有理由懷疑當代歷史學家寫的“通史”往往是東拼西湊的。因此,近年來出版的幾套新通史,都是“集體創作”,更確切地說,是每個作者完成了壹部斷代史的專業寫作,最後才稱之為壹套通史“集”。
基於以上兩點,我將“勉強”評論壹下通史類書籍的壹些版本。畢竟如果妳想入門讀史,對中國歷史有個大概的了解也沒什麽不好。
上下五千年
我的入門書很容易理解。雖然歷史觀和很多歷史敘事有點過時,但我實在想不出還有比這更適合中小學生的了。當然,我對這類史書了解不多,歡迎大家補充更新。
2.錢穆寫的《國史大綱》
大師的作品當然很好,帶有強烈的個人感情。他主張用“溫暖和尊重”的眼光看待中國的歷史。但問題是,妳真的有能力和興趣把兩本“豎著傳統”、白話字少的大書看完嗎?書是好書,但也要選適合自己的。它們絕對不是入門書籍。
3.魯著《中國通史》,呂思勉著。
大師的傑作,還是那個問題,妳確定妳能壹直帶著好奇心讀文言文嗎?
4.張蔭麟寫的《中國概述》。
被譽為天才之作。但嚴格來說,這本書不是“通史”。張蔭麟先生英年早逝,這本書是東漢時才寫成的。
5.三套外國人中國史
劍橋的中國史,哈佛的中國史,演講會的中國史,都是我之前說的“集體創作”。妳可以買整套作為通史,也可以選幾本作為斷代史。這種“斷代史”創作最大的好處就是保證了專業性,每壹段歷史都可以由壹流的學者來寫。
劍橋中國史
無論從學術影響力還是作者咖點來看,劍橋的中國史都是壹流的,強烈推薦購買。唯壹的問題是它還沒有出版。演講會的中國史也值得推薦。日本學者在寫中國史的時候會有壹些奇怪的化學反應,會插入很多日本場景,某種意義上可以算是“東亞史”。我不太喜歡哈佛中國的歷史。作者水平良莠不齊,知名度有時也趨於膚淺。
易中天的中國史
這是壹個傳奇人物寫的中國通史!
這套書還沒看完,現在應該是第十九本《風流南宋》出版了。壹個人寫這麽大的書,不要要求太多的“原創性”和學術性。
資深歷史愛好者應該不會買,但是買了肯定會罵妳。不過,這套書雖然不能算是驚喜(壹個人寫了這麽多,妳能讓我驚喜),但卻是壹本非常好的入門書,壹點也不晦澀,史實可靠。也就是妳確定妳愛讀書愛到可以讀完這套可能以近30本書結尾的“大部頭書”嗎?
我的建議是這套書非常適合拆包買壹些自己感興趣的書。易先生寫三國,寫漢朝,還是挺好的。
呂思勉的中國通史
呂思勉寫的中國通史有兩種,壹種是白話文的《中國通史》,壹種是《中國通史》或《呂鑄與中國通史》。前者出版於1923(商務印書館),為早期作品,後者分為兩卷,第壹卷出版於1940,第二卷出版於1944(明凱書店),為成熟作品。從質量上來說,後者明顯更勝壹籌,可以作為閱讀《中國通史》的首選。其優點是清晰,尤其是第壹卷,分為婚姻、氏族制度、政權、階級、財產、官制、選舉、稅收等18項。千年滄桑壹目了然,缺點單薄,這是它的寫法決定的。只有兩卷,只能長話短說。
張蔭麟的《中國歷史大綱》
如果說呂思勉的成就是更多的來自於後天的努力(相傳二十四史他至少讀了四遍,他已經為此努力過了,不想做天下第二人),那麽張蔭麟的成就是更多的來自於天道中人(張蔭麟的才華之高連陳寅恪都贊嘆不已,《哭作張蔭麟二首》有“代論未至,著書三千多。”* * *談學術驚喜,忘敘友情歲月”)。呂思勉出版《鄉土史》時已近四十歲,而張蔭麟的壽命止於三十七歲。他寫《中國大綱》的時候才三十歲,令人驚嘆,獨樹壹幟。對於這本書,無論是文采還是學識,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怎麽贊美都不為過。至於不足之處,只能歸咎於天道或命運,讓張蔭麟英年早逝,導致《中國大綱》只寫到東漢,化為碎片。
錢穆《國史大綱》
與呂思勉的《中國通史》相反,錢穆的《國史大綱》更適合於深入研究而非介紹。作者對我國過去歷史的好感和敬意似乎太深了,積累起來就是壹種偏見,容易誤導初學者,但也不妨成為研究者的靶子。
傅樂成《中國通史》
這本書的優點是誠實,缺點是誠實。它最適合作為消毒工具——如果妳像範文瀾和翦伯贊壹樣被《中國通史》毒害過。
陳·《中國通史》
陳是壹個被歷史埋沒的名字。他曾經在民國學術界紅極壹時,但在1949之後幾乎銷聲匿跡。同時,他的作品布滿灰塵。其實他的《中國通史》和《中國近代史》並不遜色於同名作品。以《中國通史》為例,顧頡剛稱贊其為“更接近的理想”,其特點是“義、理、辭、考相結合”。但是,這本書有兩個問題需要註意。首先,就像呂思勉的《中國通史》壹樣,采用的文言文可能會讓今天的讀者望而卻步。二、本書共60篇,前20篇屬於手稿,後40篇根據作者手稿整理。中間的斷裂終究是壹種遺憾。
劍橋中國史
費正清和崔瑞德主編的《劍橋中國史》計劃出版十六卷。最早的壹卷出版於1978,至今已有四十年。然而,即使過了四十年,這十六卷也沒有出版。劍橋的《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和劍橋的《中國隋唐史》(下冊)還在醞釀中。就分卷而言,很多人合著的史書都不缺問題。當然,這本書無論從分量還是深度來說,無論是中西方,都是首屈壹指的。
演講會中的中國歷史。
演講會的《中國史》和劍橋的《中國史》有同樣的缺陷,都不配稱為通史。不同的是,前者沒完,後者沒完。這本書的12卷中,只有10卷是從中國大陸進口的。第十壹卷叫做龍的胎動:毛澤東和鄧小平,第十二卷叫做中日關系。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註壹下港臺版。其優點是通俗性(基於群眾路線,預期讀者應該在高中生和大學生之間)、細節性和美觀性;至於不足之處,壹是缺少大綱介紹,二是卷面混雜。比如第壹卷《從神話到歷史:神話時代與夏朝》翻譯有問題,第二卷《從城邦到中國:殷周春秋戰國》寫作有問題,第十卷《末代與現代中國》平庸。
哈佛中國史。
哈佛的《中國史》原名《中華帝國史》,但如果直譯的話,應該是《中華帝國史》或《中華帝國史》。所以可以看出,它所寫的時期,也就是帝制,中國的歷史,是從公元前221年秦朝統壹全國開始的,最後是1912年清朝皇帝退位,* *落地。在這壹點上,這套書不是通史。它最大的優點是脈絡清晰,尤其是比較劍橋和演講會的中國歷史。有兩個缺點。壹是定位不準,力求大眾化。其實是學究。如果劍橋中國史的預期讀者在學院,演講社中國史的預期讀者在大眾,那就徘徊在兩者之間,註定尷尬;第二是質量問題。前三卷的作者是陸。以他的歷史功底,寫壹卷秦漢史還是挺勉強的。與其趕鴨子上架,不如讓他寫魏晉南北朝隋唐史。這樣壹來,系列的質量就直接降低了壹個檔次。
問題中提到的這些中國通史書籍確實與眾不同。
讓我們從呂思勉的《中國通史》開始,它分為兩冊。第壹卷側重於文化史,第二卷介紹政治史。陸鑄書中的文化是大文化的概念,涵蓋了政治、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每壹個題目都非常精彩,足以窺見魯先生對中國歷史文化無比的熟悉。政治史第二部也采用了理論與歷史相結合的方式,很多評論都很有見地。如果要說缺點的話,那就是第壹部分是以專題系列講座的形式,對每個專題的論述不多,而第二部分按時間順序討論政治史過於簡略。更適合讀者通過這本書建立對中國歷史的全面了解。
先說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這本書也以政治、經濟、文化為切入點。與魯著類似,也是比較宏觀宏觀的論述,其中對政治制度演變的論述最為詳盡精彩,很多內容可以與錢先生的另壹部名著《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相媲美。就不足之處而言,首先,錢先生采用的是半寫半白的論述方式,而且到目前為止,這本書的版本還是以繁體字居多,可能不太適合當代讀者。同時,眾所周知,錢先生是壹個文化保守主義者,所以在他的論述中,對中國歷史的許多方面或多或少地褒揚,批評較少,不夠客觀。而且因為錢先生的立場,他對元清的論述過於消極,與歷史的真實面目相去甚遠。
先說這三部海外漢學家寫的中國史。先說劍橋的中國史。這部中國史篇幅和卷數最大,作者隊伍最權威和龐大,學術性在中國三史中最強。如果妳是壹個學術研究或歷史愛好者,建議慢慢地啃讀這本劍橋中國史,盡管可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讀完。
正因為體積龐大,可能不太適合普通的歷史愛好者。相比之下,Toastmasters Japan的《中國歷史系列》卷和哈佛的《中國史》更適合普通讀者和愛好者。前者為10卷(日文版為12卷,後兩卷非中國大陸進口),後者為6卷,兩者相對可控。Talk Club這套書的優點是通俗易懂,相對簡單,感覺比較適合入門級讀者。但由於作者水平的原因,10卷中確實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寫作水平和可讀性差距較大。前兩卷關於古代和春秋戰國,更像是學術筆記,缺乏可讀性和通俗性。這三部關於秦漢、隋唐、明清的著作,可謂是視角獨特、分析全面、文筆生動的優秀通史著作,值得推薦。但清末民國寫的最後壹本書,並沒有走出傳統的格局,和壹般的史書、教科書沒有太大的區別。
雖然《哈佛中國史》比《演講會之書》更具學術性,但總體來說,其作者多為擅長敘事的中國西部學者,因此在可讀性和閱讀體驗上,可能甚至比《演講會之書》更勝壹籌。相對於壹些通史著作對中國的按部就班的論述,哈佛的《中國史》寫出了足夠多的新意,強調敘事,註重政治史之外的社會史和文化史的論述。無論是對各種史料的靈活運用,還是其深刻的歷史想象,這套書都是可圈可點的。當然,《哈佛中國史》的不足之處在於大量的史料引用和細節上的小錯誤。然而,余的缺點並沒有掩飾。總的來說,這套書還是很值得推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