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臨縣歷史廉政名人有哪些?

臨縣歷史廉政名人有哪些?

彭天益(?-?):號司空山人,北宋哲宗元祐進士,歷任武騎尉、太學博士、湖廣提舉,撰有《重修陽升觀三奇碑記》[20] 。

蔡槐庭:明嘉靖丁己年(1557年)二月初五出生在湖南省攸縣淥田鎮的壹個科舉世家,萬歷庚辰(1580)進士,癸末(1583)殿試名列二甲。他是淥田蔡民第九世孫。歷任嘉興知府,戶部郎中等,官至太仆寺卿(從三品)。

洪雲蒸(1580-1636):明代名臣,字化卿,號紫雲,攸縣漕泊人,萬歷庚戌科進士,追賜為都察院禦史。

龍湛霖(1837-1905):字芝生,清湖南省攸縣人。清同治元年(1862)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歷任雲南鄉試正考官,任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左中允,後累遷至侍讀學士。

胡庶華(1886-1968):攸縣城關人,著名教育家、冶金專家,曾任同濟大學、湖南大學、重慶大學、西北大學校長。

文榮林(1900-1974):攸縣城關人,先後任國民革命軍第四師十二團團長,七十九師上校副官長。抗戰期間,任二十八師少將副師長,後調廣東防空訓練班任少將教育長。

張德粹(1900-1987):攸縣東鄉田村人,農業經濟學家、農業教育家,我國農業經濟學奠基人之壹。

譚震林(1902-1983):攸縣城關人,曾任中***中央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央顧問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陳逵(1902-1990):曾用名陳弼猷,攸縣柏市樟井沖人。《毛澤東選集》編譯委員會委員,致力將中國古代名詩詞翻譯成英文,介紹到國外,開創出漢詩英譯的新天地。

丁德隆(1904-1996):字冠洲,又名若望,攸縣高梘人。率部參加上海保衛戰、蘭封戰役和武漢會戰。國民革命軍中將,第37集團軍總司令。晚年退役棄政,潛心研習道、佛、儒、耶各教之哲理,擅長篆、隸、楷、草各體書法,並有繪畫技能,曾在臺北舉辦過個人書畫展。在著作方面有《大同大道》、《易經原理》、《心物壹元觀》、《道性真理》、《天人合壹》、《自然循環定律》等著述付梓。

唐有章(1906-2000):攸縣新市人,參加廣州起義。曾先後擔任機械工業部設計總院副院長、農機部外事局局長、農業機械部顧問。

劉克(1915-2000):原名劉相堯,攸縣市上坪鎮市坪村人。1961年8月授予少將軍銜,曾任鐵道兵團副司令員兼工程部部長、鐵道兵副司令員兼科研部部長。

蕭友明(1916-):原名謝華生,攸縣黃豐橋鎮廣寒寨村人。少將軍銜,曾任第三機械工業部原副部長,是第三、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顏德明(1917-1985):湖南攸縣人。1934年加入中國***產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是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曾獲三級八壹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曾任廣州軍區裝甲兵政委,軍長,廣州軍區副參謀長、副司令員等職。

羅吉庭(1930-):攸縣大同橋鎮觀東村人,核物理學家、研究生導師。少將軍銜。曾任陜西省政協委員,湖大校友委員,中國計算物理學會會員、蒙特卡羅專業會委員、計算物理西北分會理事、院“學術委員會”委員、院“學報”編委,“陜西物理”編委、“科學與工程計算叢書”編委、中國國際出版社顧問兼編委等職。

陳旭榜(1932-):攸縣鴨塘鋪鄉奧林村人,少將軍銜。曾任寧夏軍區政治部主任、寧夏軍區黨委常委,當選為寧夏自治區第五、六屆人大代表。

周玉書(1933-):湖南攸縣人,中***第十三屆中央候補委員、十四屆中央委員,九屆全國政協常委。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1990年1月改為武警少將警銜。1990年7月晉升為武警中將警銜,1992年12月改為中將軍銜。

蘇紀蘭(1935-):湖南攸縣人,物理海洋學家,被譽為“海洋之子”。長期致力於物理海洋學環流動力學研究。1989年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劉開雲(1937-):藝名阿雲,著名中國花鳥畫家,湖南攸縣人。曾任湖南美術館、湖南國畫館館長,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書法家協會理事,湖南省花鳥畫研究會會長。現任中國國畫家理事,中國書畫人才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書畫學會名譽主席,中國國學學會名譽會長,湖南省書法家協會顧問,湖南省國畫館顧問,湖南省花鳥畫家協會名譽主席,國家壹級美術師。

肖旭初(1937-):少將軍銜,曾任廣西軍區政治委員、司令員,海南軍區司令員。

劉遠節(1938-):攸縣桃水鎮睦塘村人,曾用名劉春華。曾任廣東省軍區政委,少將軍銜。

譚冬生(1940-):湖南攸縣蓮塘坳鄉春龍村人,原廣州軍區副司令員,中將軍銜。

謝秋雲(1948-):湖南攸縣人,湖北省軍區副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書畫家,詩人。

彭新國(1951-):湖南攸縣人,少將軍銜。曾任南疆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新疆軍區參謀長。

劉鼎新(1952-):湖南攸縣人,現任海南省委常委、省軍區政治委員。

傅劍仁(1953-):湖南攸縣人,筆名易卯,河北省政法委員會常務副書記、省綜治辦主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有長篇小說《黎明啟程》等。

蔡儀(1906-1992):原名蔡南冠,湖南攸縣人。中國美學家,文藝理論家。主編高等學校教材《文學概論》和《美學原理》,主編《美學論叢》、《美學評林》等刊物。對馬克思主義的美學理論和文藝理論多有闡述。

譚震林[4]

歐陽壹葉:1988年12月初4,本名:歐陽盛,字飛紅,號壹葉。系新興青年作家,可謂後起之秀也。出生湖南攸州。2011年獨創首部古典唯美科幻小說作品《生化核戰紀》而走紅,開辟了世界核題材文學作品的先例。繼後又以《浪子飄》這部被眾多讀者稱之為名副其實的世界首部“打工文學”,壹直以來廣受爭議,並被譽為現代魯迅、下壹個莫言、勵誌哥等諸多美譽。

顏書勁(1910-1982):湖南攸縣高梘雙江口人,字清和,1930年考入黃埔軍校(也叫南京中央軍校)第八期通訊科學習。 後歷任交通警察局鄭州支臺臺長,廣州區臺臺長,國民革命軍少將軍銜,臺灣黃埔軍校通信科教官。

賀東生(1911—1998):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55年9月27日被授予少將軍銜,並授二級八壹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壹級解放勛章。是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出席黨的八大、九大。1998年8月27日病逝於湖南長沙,終年87歲。

譚震林(1902—1983),漢族,1902年出生於湖南省攸縣城關鎮壹個普通工人家庭,1926年加入中國***產黨。 1983年9月30日在北京逝世。

陳健民(1906年-1987年) :佛教瑜伽士。曾參學三十七位師傅,留學康藏五年,在印度閉關二十五年,並曾在巖洞、墳場閉長期關。壹九七二年赴美國弘法。中、英文著作百余種,作品集為《曲肱齋全集》。故居位於攸縣城關鎮西街。

  • 上一篇:中國有哪些著名的五官旅遊紀念品?
  • 下一篇:義烏的歷史遺跡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