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天山,口銜天池,東西橫亙2500余公裏,南北寬度250至350公裏。西起中哈邊境,東至星星峽,在我國境內綿延1700公裏。整個天山山系由3列山脈組成,由北往南分別稱為北天山、中天山和南天山。 天池即位於北天山中段的博格多山北坡。 博格多山向西,山勢逐漸高峻。20多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將廣袤、深遠的新疆奇麗、險峭的另壹面打開。而回首東望,山勢逐漸低矮。突然,博格達峰以海拔5445米的挺拔身姿陡起於群山叢中。與另外兩座海拔分別為5287米和5213米的山峰構成了著名的“雪海三峰”,成為新疆的象征。天池也是因為陡然升起的高度而顯得高峻異常。其實它的海拔為1943米,嚴格來說還不到“半山腰”。 茂密的森林、廣闊的草原、眾多的山系――天山作為新疆“生命的搖籃”,占新疆全區面積三分之壹強(57萬多平方公裏)。其山體由山地、山間盆地和山前平原三部分組成。
天池風景區,它以天池為中心,融森林、草原、雪山、人文景觀為壹體,形成別具壹格的風光特色。它北起石門,南到雪線,西達馬牙 山,東至大東溝,總面積達160平方公裏。立足高處,舉目遠望,壹片 綠色的海浪,此起彼伏,那壹泓碧波高懸半山,就像壹只玉盞被巖山的巨手高高擎起。沿岸蒼松翠柏,怪石嶙峋,含煙蓄罩;環山綠草如茵,羊群遊移;更有千年冰峰,銀裝素裹,神峻異常,整個湖光山色,美不勝收。
天池***有三處水面,除主湖外,在東西兩側還有兩處水面,東側為東小天池,古名黑龍潭,位於天池東500米處,傳說是西王母沐浴梳洗的地方,故又有"梳洗澗"、"浴仙盆"之稱。潭下為百丈懸崖,有瀑布飛流直下,恰似壹道長虹依天而降,煞是壯觀,幫成壹景日"懸泉瑤虹"。西側為西小天池,又稱玉女潭,相傳為西王母洗腳處,位於天池西北兩公裏處。西小天池狀如圓月,池水清澈幽深,塔松環抱四周。如遇皓月當 空,靜影沈壁,清景無限,因而也得壹景日:"龍潭碧月"。池側也飛掛壹道瀑布,高數十米,如銀河落地,吐珠濺玉,景稱"玉帶銀簾"。池上有聞濤亭,登亭觀 瀑別有情趣。眼可見簾卷池濤,松翠水碧;耳可聞水擊巖穿、聲震裂谷。
天池以西三公裏處是燈桿山,海拔2718米,山體長3公裏許。老君廟、東嶽廟就建於此。當年道士在山頂立壹松桿,上掛天燈,晝夜不滅,當年烏魯木齊的百姓都以天燈為神喻,只要燈長明不滅就預示世道太 平,故該燈又稱太平燈。由燈桿山西眺,烏魯木齊可盡收眼底,尤其在華燈初上之際,遠看烏魯木齊萬家燈火,其樂無窮。
天池西南兩公裏處,有馬牙山,海拔3056米,山體長5公裏,山頂斷崖崖嵬,巨石林立,形似壹排巨大的馬牙,因而得名。馬牙山石林是天池景區的壹絕,那些巨石在風的剝蝕下,形成廳特的馬牙景觀,其石廳形怪狀,形態各異,或巨齒獠牙,如同猛獸血口,或層層翻卷如大海波濤。其中有壹石極像古代牧人,頭著氈帽,神態安然。走進石林總讓妳遐想聯翩。在馬牙山頂,北望天池,滿目錦繡;東看博格達,雪海三峰盡收眼底;西眺烏魯木齊,廬舍田莊,歷歷在目。
大天池北坡遊覽區1.“天池石門”
(景名為 “石門壹線”) 1783年,乾隆皇帝的侄女婿棗烏魯木齊第三任都統明亮疏鑿了天池水渠。第二年春天水渠斷流,“渠口高出水面數十尺”,被認為"該處水渠實於屯田無益”,因此被乾隆皇帝下令“停止開挖,其用過銀兩,著於明亮名下,賠繳還項”。後來 明亮著碑文時,只對“疏鑿水渠”點到題目而碑文中只字不提:靈山天池疏鑿水渠碑記“阜康之陽,靈山屏列,峰勢出沒雲霧中,上有天池在焉。俗傳此水為蛟龍窟宅,雪淹冰封,莫窮所自。人欲探其勝者,至山麓輒為風雨所阻。(1783年)余飭騎從,自南山口取道而入。溪流曲折,山徑紆回,林木交蔭,蔚然深秀,穿巖越壑,盤旋於松雲蓊郁之間,其不減蠶叢(指‘蜀道’)百折也。”都統明亮這裏所言的不亞於蜀道的紆回山徑,就在現在的石門以下。
石門是進入天池風景區的天然山口,兩側寬約百米,最窄處僅10來米。石門兩峰夾峙,壹線中通,是河道切割形成的峽谷,故又稱“石峽”。石壁巍峨,高達數十米,長約100米,天巧奇絕,猶如打開的兩扇門板。石色赭暗,如同鐵 鑄,又稱“鐵門關”。石門內三工河穿流,水旋路轉,河水湍急,浪花飛濺,崖聳谷深,聲震幽谷,有詩曰:“巍峨石峽瑤池門,峭壁懸天險斷魂。 鬼斧神工刀劈就, 壹線通途上青天。”
2. “五十盤天”
(地名為“五十盤”)《靈山天池疏鑿水渠碑記》繼續寫到:“再登再憩, 漸就平崗。” 明亮所言的平崗就是石門以上的“又壹村”。過石門後,頓覺“柳暗花明又壹村” 從“又壹村”開始,就是上天池頂的盤山公路,約五十盤。“五十盤”的大灣子處,今新建有“聞濤亭”(舊亭“觀瀑亭”已坍塌)。
3.“王母腳盆”
(又名“西小天池”,景名為“龍潭碧月”)《靈山天池疏鑿水渠碑記》繼續寫到:“聞水聲潺潺,噴薄於斷巖之上者,小龍潭也。潭水深碧,其源弗長,然雖流細力微,亦足以占溉近郭。” 此處的“小龍潭”即為“王母腳盆”,位於“五十盤天”的第三盤的右下方,海拔1660米,由天池湖水從地下滲漏入池,水似玉汁,猶如王母的冰肌玉體,傳說是“王母娘娘的洗腳盆”。池周圍塔松競秀,披綠掛翠,倒映湖中,墨染幽深;到了夜晚,碧月當空,靜影沈壁,月影微顫,與粼波成趣,有詩曰:
“壹泓碧流成龍潭, 青松白雪鑲翠盤。
金秋桂月沈壁底, 疑是嫦娥出廣寒。”
“冰潭銀簾”(地名為“西小天池瀑布”)
過了西小天池不遠,路右側的瀑布即為“西小天池瀑布”,瀑布淩空,垂簾數 十米,猶如壹卷垂落的銀簾,銀簾的後面,隱現著王母娘娘梳洗的倩影。
4. “西小天池瀑布”
傳說是“王母娘娘的淋浴水”,“洗澡水”下瀉 即成“西小天池”。“西小天池瀑布”對面,光緒年間建有六角、尖頂的“觀瀑亭”,已毀,但有王樹楠的詩為證:
“半亭飛瀑掛瑤虹, 萬仞層冰鏤玉龍。
晴靄斷橋籠弱柳, 怒濤深澗響寒松。
洪波瀉地傾星海, 仙掌擎天峙雪峰。
與子談山過夜半, 亂雲深處忽聞鐘。”
今於原址重建“聞濤亭”:八角、兩層、紅柱、黃琉璃瓦,亦十分魁偉。
5. “醴泉隱乳”
(地名為“西小天池瀑布源頭”)
“西小天池瀑布”的源頭為“醴泉洞”,此處,似洞非洞,隱蔽難尋,又稱“隱乳洞”。泉乳從地下湧出,清凈甘甜似醴,傳說是“王母娘娘的醴泉”。漢代司馬遷(約公元前145-公元前86年)的《史記》卷壹百二十三曰:“《禹本記》言:‘河山昆侖。昆侖其高二千五百余裏,日月所避隱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瑤池’。”這裏說“昆侖其高二千五百余裏”(古代的壹裏約合今0.75 裏),即昆侖高約937500米,約為當今最高峰珠穆拉瑪峰(海拔8848米)的106倍,由此可見,“昆侖”是中華民族心目中的最高山,隨著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昆侖”所指的山也發生變化,《禹本記》中的“昆侖”指現在的博格達峰,現在的“昆侖”為西從帕米爾高原起,分三支向東分布的中國的最大山脈。
6. “仙女泳池”
(地名為“東小天池”)
東小天池,位於“五十盤”的最後壹盤的左側半公裏處,方圓數百米,海拔1860米。 此處環境幽靜,水清透底,原是“天上仙女的遊泳池”,後被黑龍霸占,故又名“黑龍 潭”。池水碧綠,深幽莫測,池周松柏密匝,清泉陰森,令人心驚目弦,毛骨寒立,猶入龍潭虎穴。為此紀曉嵐作詩曰:
“亂山倒影碧沈沈, 十裏龍湫萬丈深。
壹自沈牛答雲雨, 飛流不斷到如今。”
7.“懸泉飛瀑”
(地名為“東小天池瀉水瀑布”)
東小天池北岸斷崖峭壁,高近百米,故稱“百米崖”。每逢春末夏初,冰雪消融,池水上漲並由北岸瀉漏下跌,形成近百米高的瀑布,流銀瀉玉,飛濺直下,水聲如雷;若逢陽光折射,則彩練當空,氣象萬千,有詩雲:
“珍珠數泉懸半空, 銀鏈高掛霧蒙蒙。
煙水漂渺嬌陽艷, 長虹飛架青巒中。”
8. “鱷魚吐珠”
(地名為“東小天池源頭瀑布”)
翻過東小天池南面的山頭,即達大天池北岸。天池北岸是壹座巨大的天然堤壩,由古冰川終磧壟及山體崩落物叠加堆積而成,高289米,整個大壩似壹條鱷魚尾巴,故稱“鱷 魚壩”。大壩東首建有人工水閘,名“鱷魚閘”。天池水下瀉,形成壹條10來米高的瀑布,稱“鱷魚吐珠”,水濺“黑龍峽谷地”,匯成山澗溪流,北流不遠形成壹潭, 即東小天池。“鱷魚吐珠”、“冰潭銀簾”和“懸泉飛瀑”合稱“天池三瀑”。
大天池遊覽區1. “天鏡浮空”
(即大天池湖面)
過了西小天池,明亮繼續寫到:“從此(指“西小天池”)越崇嶺數層,始臻絕頂(指“鱷 魚壩”)。見神池浩渺,如天鏡浮空,沃日蕩雲。洵造物之奧區也!”大天 池湖面,傳說是“王母娘娘的梳妝鏡”,“天鏡”海拔1910米,呈半月形,酷似壹個頭南身北的葫蘆,其南段的三工河就是葫蘆的把。天池南北長3.4公裏,最寬處1.5公裏,平均寬度1公裏,湖周長9.7公裏;最大湖深102米(位於東北處),平均湖深40米; 湖面最大面積4.9平方公裏,壹般為3.5平方公裏;最大容水量2億噸,壹般為1.6億噸;湖水冰涼清澈,內有人工養殖的冷水型無鱗魚。
2. “鎮海古榆”
(又名“定海神針”)
在鱷魚壩上,將目光從“大天池湖面”收回來向湖邊看,您可看到壹顆孤零零的大樹,那就是馳名中外的“鎮海古榆”。天池北岸的這顆古榆樹,相傳是西王母的神簪化成。傳說王母娘娘在瑤池舉辦蟠桃會,各路神仙應邀赴宴,唯獨瑤池水怪未被邀情,它便興妖作怪,翻池倒海,攪得周天寒徹,蟠桃會無法暢飲歡歌。西王母盛怒之下,順手從頭上拔下壹枚寶簪,插在瑤池北岸,鎮鎖水怪,平息怒濤。後來,在插寶簪的地方,長出了壹顆榆樹。實際上,這顆古榆是後人或西王母為紀念穆天子所栽的槐樹,而在天池北岸池邊栽的適於該地水文土壤的榆樹的後代。生長在海拔1910米高處的這棵古榆,獨生獨長,樹冠大如傘,狀如帝王金輿華蓋,面海向南,孤芳傲立。特殊的自然環境,給這壹枝獨秀的古榆,添神增奧。即使豐水年,湖水再漲,也只能漫到其根部。長期以來,人們將古榆根部與湖水水面的距離,當朝北尾朝南,龍脊9曲呈9座起伏的緩峰,龍脊西側的龍爪變為5條支脈,伸入池內。
3.“東岸靚女”
傳說,每當夕陽西下,就有壹個妙齡少女與東岸臥龍幽會。說來也巧,每當日薄西山,夕陽的余輝就沿著臥龍山勾勒出壹位屈曲雙腿、仰面而臥的少女側影,她頭枕高山,長長的睫毛化為山頭的幾株松樹,豐滿的胸脯化為兩座圓圓隆起的山峰,夢幻迷人。要觀此景,則需小住或包車前往。
4.“西岸鱷魚”
天池西岸的長壟山體,傳說是壹條鱷魚所變,故名“鱷魚山”。鱷魚頭朝南身朝北,鱷魚背呈弧狀緩峰隆起,鱷魚足插於湖中,鱷魚尾即為前述的“鱷魚壩”。
5. “南湖黃龍”
博格達山區,夏季降水較多,在天池常暴雨盆潑。三工河上遊集水面積有168平方公裏。每當大雨,河水洶湧北瀉,黃色的洪水,浩浩渺渺。從池北南望,如壹條黃色巨龍入池,使池水翻騰不息,濤長裏許,濤聲如雷,成扇狀散去,似“孔雀開屏”。要觀此景,則需小住或包車前往。
6.“大灣倒影”
大天池湖面西南部即“大灣子”處,風平浪靜,峰林映湖,是觀賞倒影的好地方。在大灣子觀倒影,壹定要掌握時間,天池白天刮上山風,夜晚刮下山風,換風時間壹般在每天上午的九、十點鐘,這時,天池風平浪靜,倒影如畫,此景乃成。要觀此景,也需小住或包車前往。
7. “瑤池風帆”
天池南岸,壹片松海。夏季運送枯木,從南至北無路可行,只得將木捆紮成排,放入池中順水而下,此時須小揚風帆。放木排的最好時機,是在夜間刮下山風時進行,乘風破浪,頃刻即到,而且在風帆上點盞小燈,壹為照明指航,二為圖個吉利。放木工站立於排上,掌舵扯帆。此時,人去鳥歸巢,山睡林酣,萬空皆寂。
娘娘廟遊覽區
壹到大天池,左側就有壹條路向東延伸。循路向前數百米,可見壹個船塢。從這裏沿大天池東岸小路向南徒步半小時許,便可到娘娘廟遊覽區。
1. “達摩險徑”
從天池北岸沿大天池東岸小路徒步去娘娘廟遊覽區的途中,左側有壹條非常危險、很少有人涉足的路也通娘娘廟。傳說,此路由達摩所開辟。
2.“西王母廟”
(又稱“娘娘廟”)
道教將西王母視為玉皇大帝的太太,因此稱西王母為王母娘娘。據史料記載,娘娘廟當年建築規模宏大,香火旺盛,1932年毀於戰火。80年代末90年代初,海內外華人多次受到西王母的夢托,因此來中國大西北尋找夢中仙境的人絡繹不絕,當他們來到天 池後發現天池之景與夢中非常相似。
1990年11月29日,臺灣“西王母朝聖團”壹行219人,專程來天池朝拜。自此以後,海內外“西王母朝聖團”絡繹不絕。1992年,臺灣道教“慈惠堂”在原娘娘廟遺址興建了這座廟宇。現廟內有王母娘娘全身像及原娘娘廟部分遺物,如古鐘、瓦當、壁畫等。
3. “居仙故洞”
居仙故洞位於西王母廟右上方50米處,傳說為群仙居住的地方,洞內壁畫殘存,隱約可辨。
4. “達摩禪洞”
達摩禪洞在居仙故洞的右上方。
5.“觀音閣址” 觀音閣遺址在達摩禪洞的上方,建築年代不詳,曾有道士2人,民國末年被毀。
6. “會仙平臺”
會仙平臺在西王母廟左前方的天池邊上,今為壹塊平坦的圓 形草地。
7.“老子故洞”
《史記》卷六十三雲:
“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西 出函谷關),莫知其所終。”據傳說,老子來到了“西王母之山”
並與西王母等壹起在天池裏暢遊,沒想到差壹點犯了戒念,因此在天池東岸即今“老子故洞” 進壹步修煉。
8.“觀佛光亭”
(又名“觀海亭”)
觀佛光亭位於天池東岸的池邊上,此處很少有人光臨,非常幽靜。日出時,如果天空布滿碎雲,那麽就有佛光在西王母廟上空忽隱忽現,不知緣由者認為它是“海峰晨曦”,並作詩曰:
“雲遮霧繞萬仞隱, 晨曦初露景色新。
五彩霞在天池風景區,最好的美味莫過於烤全羊,維吾爾語稱之為"吐努爾喀瓦甫",這是新疆最著名的大菜。如果妳不想這麽麻煩和鋪張,還可以吃羊肉包子。新疆的水草肥美,環境和氣候適於羊的成長,所以這裏出產的羊肉質絕佳。但註意多喝些茶水,以除油膩。
如果想吃簡單壹些,可以吃另壹道傳統名小吃--拉條子。
光呼日出, 博峰含笑看盛景。”
烏魯木齊紅山公園
紅山公園以獨特的風姿、優美的環境,濃郁的文化氛圍,仿古建築和現代文明相結合的各種景觀,驚險刺激的遊樂設施,得到了幾代烏魯木齊市民群眾的關懷和厚愛。紅山是烏魯木齊的標誌和象征,首先紅山公園的馳名得益於紅山的獨特。紅山海拔高910.8米,由幹它是由紫色砂礫巖構成,呈赭紅色,故得“紅山”壹名。紅山的外形象壹條巨龍東西橫臥,高昂的龍頭伸向烏魯木齊河。建立於紅山之上的紅山公園是在我國不可多得的山體公園 現在紅山公園已發展成為壹座集旅遊觀光、古典特色、人文內涵、體育健身為壹體的綜合性自然山體公園。公園內有“塔映夕陽”、“古樓攬月”、“臥龍噴泉”、“石碑英烈”、“南湖泛舟”、“虎頭赤壁”、“吉壇遙祭”、“佛廟雲煙”、“雙鹿迎賓”、“林中棧道”、“千木崢嶸”、“趣話紅山”、“奇妙生肖”、“珍奇洞”、“太白崖洞”、“紅山瀑布”、“空中索道”、“電腦噴泉”、“奇能滑道”、“飛龍速滑”、“攬秀園”等十八個景點。特別是位子山頂最高處的遠眺樓,登上樓頂“萬景俱從壹閣收”,極目遠眺,天山群嶂、博格達峰、雪山美景美不勝舉;近看繁花市容,高樓林立,車流如水,盡收眼底。
烏魯木齊南山
南山天然風景區位於北天山支脈喀拉烏成山北麓的山區,距烏魯木齊市區60多公裏,分布有呈東西走向的十條大小溝谷。是壹個屬於山嶽、森林草原結構型的,這裏既是優良的天然牧場,也是避暑、療養、遊覽的天然風景區。 這裏雪峰插雲,冰川晶瑩,群山蜿蜒,危崖聳立,峽谷深邃,林木蔥郁,花草滿坡,泉瀑淙淙,空氣清新,景色迷人。唐代時也曾是著名的狩獵區、著名的牧區。1990年6月,烏魯木齊南山風景區已正式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首批自治區風景名勝區。
烏魯木齊水磨溝
水磨溝風景名勝區前身是水磨溝公園,集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文化古跡、民族風情於壹體,歷史悠久。 水磨溝運動休閑旅遊區位於水磨溝區水磨溝風景名勝區。其現有地包括四山壹河,即清泉山、水塔山、虹橋山、溫泉山和水磨溝河,總面積約3.7公裏。 水磨溝運動休閑旅遊區位於新疆烏魯木齊市水磨溝旅遊風景名勝區中,是整個水磨溝公園的雪蓮山高爾夫球場面為中心,向周圍輻射的地區,是整個水磨溝旅遊風景名勝區中的養生休閑區、生態區、文化休閑區、高爾夫運動休閑和民俗風情展示區。 水磨溝運動休閑旅遊區定位為,烏魯木齊市周邊南山風景區、天池風景區,以自然風光為特色,旅遊的內容集中在觀賞和休閑上,而水磨溝運動休閑旅遊區中除了自然風景外還有許多人文文化特色在內,另外雪蓮山高爾夫球場也是在新疆的唯壹,同時水磨溝運動休閑旅遊區距市區最近,是廣大市民和來烏魯木齊旅遊的人們居住小憩,修身養心的最好去處。根據城市規劃的要求,市域旅遊發展形勢,風景區內部資源本底的條件及發展趨勢分析,本次規劃將水磨溝定性為:以大面積山林發展目標,以特色性度假休閑旅遊項目為主要設施內容,以“自然”,“寒池”,“邊城”,“塞外”等內容為題材,集會展功能,遊憩功能,度假休閑功能,觀光瀏覽功能為壹體的特大型綜合旅遊服務基地,同時創建合格優質的省級風景名勝區。
烏魯木齊市植物園
烏魯木齊市水上樂園
烏魯木齊市水上樂園地處市區南端,位於燕爾窩自然風景區內,占地1平方公裏,綠化覆蓋率達80%、1987年建園,是集旅遊、度假、休閑、遊樂、觀賞為壹體的西北五省區規模最大,全疆唯壹的壹座集園林藝術與娛樂為壹體的綜合性遊樂園。 水上樂園地貌獨特、風景宜人,園內亭臺有致、小橋流水,片片地毯般的綠菌草坪,鮮花怒放。道路兩旁,綠樹成蔭、花草飄香。十八萬平方米的自然水域,分布著野生蘆葦,形成了天然的生態濕地。碧波蕩漾的水面,快艇、遊艇在水色黛碧的湖面上穿行,千米的仿古長城,彎延曲折,壹頭在遊樂場深處、壹頭直伸水面,俗稱塞外“老龍頭”。民族建築又是樂園的壹大特色,三百米的觀景長廊佇立在前區,高大雄偉。反映地域文化的涼亭,依湖而立,美麗壯觀。優美的綠草把湖、山、亭、廊連接在壹起,象征著我們新疆各族人民團結壹心,齊心建設美好家園的信心。 水上樂園現有各類遊樂設施近60項,並躋身子全國十大遊樂園行列,超大型的“三環原子滑車”、58米的巨型“摩天輪”、在全國唯壹擁有四個超高組合的“蹦極塔”、“時空穿梭自由塔”、國際標準卡丁車賽道和徒手攀巖以及西北第壹家大型綜合型海洋水族館,撐起了本園遊樂的脊梁;雪屋、古堡和傣樓、風車樓組成的樂園度假村為遊樂提供了休閑場所;在湖的南岸,以新疆特有的葡萄、果木、月季組成的花果園為水上樂園構成了壹道更加亮麗的風景線。 今天的水上樂園山清水秀,花木爭艷,文化氛圍濃厚,成為中外遊人的極佳去處。
烏魯木齊菊花臺
這是壹處以生長大片金黃色菊花為特色的哈薩克草原牧區景觀旅遊區。它位於西白楊溝的西側,為壹緩坡傾斜的洪積扇臺面,海拔2000~2400米。春夏季節,臺面上菊花金黃,百花爭艷,蜂蝶紛飛,壹派典型的天山草原風光。菊花臺東側的中梁臺上建有與國際觀察水平接軌的中科院烏魯木齊天文臺,我國最大的直徑25米的射電天文望遠鏡。
烏魯木齊柴窩堡湖
柴窩堡湖旅遊區位於新疆烏魯木齊市南40公裏,正當烏魯木齊通往吐魯番之天山峽谷中,南面高山屏列,雪峰照面。北為柴窩堡林場,湖東岸土丘壘壘,為漢、晉時期古代遊牧民族古家。面積28平方公裏,水平如鏡,清可鑒人。湖中有魚,湖邊葦草叢生。近年移植大量螃蟹,秋日蟹肥,可供遊人品嘗。湖區備有遊艇,並有遊泳池、垂釣區和休息娛樂室,其樂誘人,是烏魯木齊市新辟的名勝遊覽點。 在柴窩堡湖附近,有美麗的鹽湖,還有令人神往的達阪城。
烏魯木齊絲綢之路國際滑雪場
新疆博物館
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的收藏保管和科學研究中心。博物館創辦於1953年。職工由維吾爾、哈薩克、回、蒙古、錫伯、滿、漢等民族的文物工作者組成。所屬部門有保管、陳列、修復、研究等,還有壹個文物隊。博物館建築富有新疆本地民族建築特色,綠色圓穹形門廳高18米,門廳正面、內壁、穹頂遍飾白色石膏花飾,建築面積近1.7萬多平方米,其中實用陳列面積展廳面積7800平方米。建館以來,各族文物工作者進行了大規模的文物普查和重點古墓的科學發掘活動,取得壹系列重要科研成果,館內收藏著新疆地區已挖掘的歷史文物、民族文物和革命文物5萬多件,先後舉辦過不同類型新疆歷史文物陳列展覽十余次,接待中外觀眾達百萬以上。
烏魯木齊美食:
油塔子
米腸子和面肺子
烤包子和薄皮包子
抓飯
饢
拉條子
奶茶
羊羔肉
烤羊肉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