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浩的名字不僅反映了主人的個性和性格,還關系到主人的感情和愛好。取名前,主人要反復推敲名字的雅與俗,深與淺,簡與繁,穩與浮,壹旦取名,終身不變。
寥寥數語,寓意深刻,是主人誌向與修養的外在告白,是他人觀察與行為的檢驗標準,是素食者外在形象與內在修養的統壹體現。
據史料記載,齋號起源於晉唐,盛行於明清,代代相傳。
我們稱這項研究為研究,是因為“禁食”的本義是禁食的意思。古人認為讀書是壹件心純意深的事,應該抱著虔誠的態度,所以書房以多齋命名。比如王安石的趙文齋,蒲松齡的《聊齋》,劉鶚的《抱殘守缺齋》,周作人的《苦雨齋》。
翟浩的文字構成是局部結構,前半部分是內容,後半部分是翟氏的建築風格。其內容組織形式多樣,具有隨機性和不確定性。
有用的量詞和名詞組合在壹起,比如百歲畫家朱屺瞻的《三磨堂》,海派畫家吳湖帆的《思歐堂》,大畫家徐悲鴻的《八十七神仙堂》,中國範學主任徐曉農的《百扇齋》。有用的形容詞,如鄧散木的“三長兩短齋”,費廣德的“翟春滑”,中國書協會員;有用的名詞,如賴少其的“宅為木石”,成為文人獨白的窗口。其內容富有哲理和個性,樸實多彩,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壹朵奇葩。
文人往往會以自己的誌向、愛好、情感興趣、事業家庭、經濟條件等來更改翟浩的名字。每開壹個新的齋號,都描述了吃素者的新意境。比如齊白石的《竹屋》、《借山亭》、《借山亭》、《集平堂》、《八硯樓》。
縱觀古今廣大文人,筆者根據內容所表達的意境,將其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壹)世態描寫,以家庭背景和人生經歷的描寫為題。七君子之壹的沈鈞儒,出生在壹個七世同堂的藏石之家。他壹生都和石頭交朋友。他在壹首詩中說,“我已填滿了我的屋子,安然睡在石頭裏”,並取了“與石頭同住”的名字,以此來表達他壹生對石頭的熱愛和用石頭玩石頭藏石頭的心情。晉代詩人陶淵明,別號五六先生。其後裔明代從江西潯陽遷至鎮江嚴俊巷,以“絡絲”的體力勞動逐漸發展成為絲綢業的巨人,故取五六堂之名,以示對祖先的傳承和敬仰。
(2)敘述誌向和誌願。早在上世紀40年代,抗日戰爭時期,畫家李可染就住在重慶金剛坡鄉下。當他觀察並畫下奶牛時,他被它們的勤勞和奉獻精神所感動。解放後,他把自己的畫室命名為“石牛堂”,以畫牛為終身樂事,以“俯首甘為孺子牛”為教訓。天津的書法家龔旺為人正直,不理會社會習俗,不願做任何牽強附會的事。以傅山《寫詞以示兒孫》中“寧拙不聰明,寧醜不諂,寧零碎不圓滑,寧率直不安排”為座右銘,將其書房命名為“思寧草堂”,壹語雙關,形象生動。(3)描述理性的範疇,以表達真理和哲學為題。清代大學者紀曉嵐,學識淵博。他上知天文地理,下知百姓疾苦。他的學識和品德深受大臣和人民的欽佩和愛戴。但他為自己的書房取了壹個不起眼的名字“嶽薇草堂”,告訴自己要安慰別人,要多見小,小中見大,小中見大。
(4)描寫事件,以表達事業和事跡為題。著名詞人喬宇的《人居》乍壹看似乎不可理解,而壹旦介紹起來,卻令人欽佩。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很多人帶著自己新創作的歌詞上門求教。遊客中既有新朋友,也有老朋友,他們是慕名而來的。喬先生壹視同仁地熱情接待,但看完之後,回答都是同壹個字“是”。寫歌詞本身就很費功夫。“是”可以激勵人不斷努力,“不是”可以讓人灰心喪氣,失去信心。清乾隆、嘉慶年間,浙派著名篆刻家張延昌將寧波天壹閣圖書館所抄的宋佗秦代石鼓文帶回海晏故裏繼續研究,參照原物仿制了十面秦代石鼓,放在身邊日夜摩挲,並將其書房命名為“石鼓閣”,以表達對石印事業的熱愛,也體現其研究石鼓文的成果。(5)敘述興趣,以表達興趣和調侃為話題。王瑤卿,梨園的壹個著名的地方,喜歡收集古董,玉器,鼻煙壺和名人字畫。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教育家,在京劇界有“天師”之譽。但他將書房命名為“古福軒”,以顯示他對收藏古玉的熱愛。解放前後,“古福軒”幾乎成了劇院和文藝界的聚會場所,“古福軒”也成了王瑤卿的既定別名。裝幀藝術家吳壽松以魯迅小說中“三潭印月”的諧音“三味書屋”為齋名。每當別人問他要什麽,吳先生總是笑著回答“黨沒入黨,官沒做,財沒造”,隱去了翟壹生事業的辛酸故事,讓看客們邊笑邊想。
(6)敘述情緒,以抒發感情和情緒為題。電影藝術家黃宗江寫道:“壹本書有三個窩,但沒有齋戒”,這意味著壹個房子有三個房子,壹個房子有書。雖然沒有空腹數,但讀書是值得的。表達了愛書愛讀書的心情。鎮江畫家劉二剛搬到南京後,把自己的畫室命名為“烏夢齋”,解釋說每天午飯後壹定要睡個午覺,時間不長,經常做夢。
(7)描寫心靈範疇,以表達心態和心情為題。人間的喜怒哀樂也會在文人身上體現出來。文人可以從書房借壹對情侶,用齋戒說話,抒發心中的喜悅,發泄胸中的郁悶。林語堂受儒家“有所為”思想影響,欣賞道家“無為”哲學。他的人生態度是堅持“有所為”,但往往有所不為,所以以“有所為齋”為標誌,以示對孟子“有所不為者,有所為之”心態的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