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數量
清代各朝皇帝的印璽均有印譜,稱寶藪。《乾隆寶藪》記錄了乾隆印璽1000余方,根據《乾隆寶藪》(線11485—114186)統計:
兩套從乾隆禦制詩文中選出帶福字的《寶典福書》和帶壽字的《圓音壽耋》各120方,計480方;其中壹套壽山石印為和珅進獻,壹套銅鍍金印為金簡進獻的。另外,還有兩套《寶典福書》和《圓音壽耋》各60方,計240方,***有720方未集入《乾隆寶藪》中,所以,乾隆皇帝壹生制作印璽有1800余方。故宮現存乾隆皇帝印璽1000余方,沈陽故宮、承德避暑山莊等也有收藏,佚失的有數百方。
(2)材質與鈕式
乾隆時代的印璽,玉質印璽的數量多達半數以上,主要有白玉,青玉、碧玉、壽山石、昌化石、青田石及各種寶石;除此之外,還有木、金、銀、銅等20余種材質。
乾隆寶石料閑章套印,16方***裝壹木匣,分別是:碧玉虎鈕連珠文“寶親王寶”“長春居士”印,碧玉螭鈕“愛竹學心虛”,白玉螭鈕“掬水月在手”長方印,紫晶橢圓螭鈕“樂善堂”印,青玉獸鈕“千潭月印”長方印,粉瑪瑙龜鈕“抑齋”長方印,白玉螭鈕“追逐其章”長方印,瑪瑙獸鈕“齊物”長方印,紅瑪瑙螭鈕“菑畬經訓”方印,青金石螭鈕“大塊假我以文章”方印,青金石螭鈕“月明滿地相思”方印,青玉螭鈕“眾花勝處松千尺”長方印,白玉螭鈕“如如”方印,白玉螭鈕“落花滿地皆文章”長方印,紅瑪瑙螭鈕“半榻琴書”方印,白紅瑪瑙螭鈕“隨安室”長方印。雍正十壹年(1733年)二月封弘歷寶親王,印應在此後制造。乾隆即位後仍繼續使用,說明乾隆皇帝對這套印的喜愛。
根據天秀先生在《乾隆的圖章》中所述,乾隆帝經常使用的印章有500余方。這些印璽均收錄於《乾隆寶藪》中。在《乾隆寶藪》中印璽有大、中、小、方、圓之分,乾隆帝經常使用的印章鈕式有交龍,盤龍、蹲龍、螭、鳳、龜、麒麟、獅、牛、羊、馬、象、虎、鶴、鴛鴦、松、竹、梅、菊、桃、荷花、葡萄、石榴等,另外,還有乾卦、回紋、萬字紋等,圖畫類有松亭、樓閣等。如:黃壽山螭紐“乾隆救命之寶”,壽山石螭紐方形璽,四周仿刻商周青銅器紋飾。昌化石隨形雕鴛鴦荷花“乾隆宸翰”印,此印通體青黃色,中有血斑,隨形雕鴛鴦荷花,使整個印章四面非常緊湊。此印將昌化石的色彩與西湖的美景相結合,篆刻刀工圓潤、流暢,是壹件很好的工藝品,深得乾隆皇帝的喜愛。明代以前,田黃石統稱“黃石”,並不為世人所重。清代開始,人們才逐漸認識田黃石,其身價劇增,名揚四海。如:田黃石料的“所寶唯賢”璽,瑞獸鈕,陽文篆書。
(3)特點
乾隆皇帝的許多印文均出自經史典籍,歷代詩文中的名篇佳旬,皇帝有感而發的所作詩文。他處處效仿其祖父,乾隆時期篆刻寶璽他當太子時就刻有印章70余方。乾隆前期經常使用的印代表印有:昌化石隨形雕鴛鴦荷花方形“乾隆宸翰”璽,陽文篆書“乾隆宸翰”,鈐於禦筆書畫上。宸:原指北極,即紫微垣,後借指帝王居所;翰:古以羽翰為筆,凡用筆所書者日翰,宸翰專指帝王筆墨之跡。此璽通體青黃色,中有血斑。隨形雕鴛鴦荷花,印面四周陰刻詩文三首。乾隆“惟精惟壹”璽,此璽為雕山石河流、樹木花卉隨形方形璽,陰文篆書。出自《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壹,允執厥中。”乾隆以此言為君治民之法。他認為:為人君者,應“精壹”兼執,修行己身。此璽與“乾隆宸翰”璽壹起用於禦筆書畫上。此印巧妙利用昌化石的顏色,隨石色彩安排畫面,雕刻線條有利,做工細巧。
乾隆帝好大喜功,號稱“武功十全”,乾隆自稱“文治武功”為古今第壹人。晚年乾隆印中有“古稀天子之寶”“八徵耄念之寶”“十全老人”等。
“古稀天子之寶”璽,在統治社會天子就是指皇帝,他享有至高無上的統治權力。乾隆帝在《古稀說》曰:“古稀之六帝元明二祖為創業之君……其余四帝予所不足為法。”乾隆帝借此誇耀自己是古稀全人。他還刻制了“古稀天子之寶”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皇帝七十聖壽時,乾隆帝把自己看成是千古之中唯壹年登古稀的英明君主,為此他特撰寫《古稀說》,曰:“余以今年登七帙,因用杜甫句刻‘古稀天子之寶’,其次章而即繼之曰‘猶日孜孜’,蓋予宿政有年,至八旬有六即歸政而頤誌於寧壽宮,其未歸政以前,不敢馳乾惕。猶日孜孜,所以答天庥而勵己躬也。”表明乾隆帝雖然自負但不自滿。另刻“猶日孜孜”璽,作為“古稀天子之寶”的副章相配使用。
“八微耄念之寶”於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八十聖壽之時制作。同時又鐫刻“自強不息”璽作為“八微耄念之寶”的副章,進壹步表明了他的用意。“八徵耄念之寶”璽與“自強不息”璽相配使用。“十全老人之寶”的“十全”是指乾隆在位期間,十次遠征邊疆,全部取得的重大勝利。此璽既是乾隆自己的功勛紀念之物,也是他的自勵之璽。“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之寶”,其含義是:頌祝乾隆皇帝八十聖壽,享受五代同堂的天倫之樂。“太上皇帝之寶”璽,刻於乾隆歸政之後。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初三,在乾隆即位周甲之年,宣布立皇十五子颙琰為皇太子,待第二年新正時舉行授受大典。乾隆成為清代唯壹的太上皇帝,並刻制了“太上皇帝之寶”璽,但乾隆退位仍訓政,直到嘉慶三年十壹月他去世為止。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之寶”的“五福”指《尚書·洪範篇》中第九疇之第九“向用五福”,即:壹日壽、二日富、三日康寧、四日好德、五日考終命。乾隆帝在74歲時已是五代同堂,但當時並沒有題堂,到了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才在紫禁城內景福宮增書“五福五代堂”之額,同時刻制了“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之寶”璽。其含義是:頌祝乾隆皇帝八十聖壽,享受五代同堂的天倫之樂。在天祿琳瑯《通鑒總類》等書上鈐有“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之寶”“八微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璽。 乾隆皇帝在書畫經常使用的印璽在《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中收錄了172方,這些印璽有的不在故宮,但從《乾隆寶藪》中,我們得知它們的壹些信息,現將有特點的幾方歸納如下:
乾隆帝有多方“乾隆禦覽之寶”,書畫上經常鈐用的有兩方橢圓形“乾隆禦覽之寶”,壹方正方形“乾隆禦覽之寶”。橢圓形“乾隆禦覽之寶”,壹方為壽山石,尺寸為4.1×3.4cm,在鄒壹桂《山水卷》鈐用此印;另外壹方為4.2×3.5cm,在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冊》中鈐用。兩方在鐫刻上略有不同:在乾字的“乙”、之字,禦字、覽字的“臣”等多處鐫法不同,正方形“乾隆禦覽之寶”為壽山石,7.9cm見方;經常鈐用的還有漢玉“乾隆鑒賞”圓形印,直徑2.8cm,陰文;“壽”字,長方形漢玉,陰文,4.2×2.5cm。乾隆皇帝即位後鐫刻的第壹方印璽就是“乾隆禦覽之寶”銅印,在《乾隆寶藪》中著錄。乾隆元年正月初四日檔案記載,“司庫劉山久來說,太監毛團、胡世傑交出銅寶壹方,傳旨:著刻‘乾隆禦覽之寶’,欽此。於正月初十日篆得陰文、陽文字樣二張,司庫劉山久持進交太監毛團呈覽。奉旨:著準陰文,欽此。於二月二十日司庫劉山久、催總理白世傑將刻完字銅寶壹方交太監胡世傑、高玉呈進訖。”
宮殿璽:“乾清官鑒藏寶”,長方印,3.5x2.3cm;“養心殿鑒藏寶”,長方印,4×2.8cm;“重華宮鑒藏寶”,長方印,3.6×2.6cm;“禦書房鑒藏寶”,橢圓印,4.4×3cm;均為碧玉,陽文;四方印為壹匣。
乾隆皇帝書畫常用兩方“石渠寶笈”長方形印,尺寸為2.7×2cm;橢圓印2.4×1.2cm,“秘殿珠林”2×1.3印為洞石,“秘殿珠林所藏”長方印,尺寸為1.9x2cm,陽文;“秘殿新編”力印,2×2cm,陽文;“珠林重定,方印,2×2cm,陰文,均青漢玉。圓印“石渠定鑒”,直徑2.6厘米,陽文;方印“寶笈重編”,2.3×2.3cm,陰文,為青玉。
故宮現存有兩套“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印璽。壹套為乾隆青玉螭紐“三希堂精鑒璽”(4×2.2cm),陽文;漢玉瓦紐“宜了孫”方璽(2.4X2.4cm),陰文;與“乾隆鑒賞”壹起在《石渠寶笈》《秘殿珠林》初、續編上鈐用。壹套為白玉獸紐嘉慶“三希堂精鑒璽”(4.4×2.3cm)和青玉蟠螭紐“宜子孫”(方2.9cm)璽,與“嘉慶鑒賞”壹起在《石渠寶笈》《秘殿珠林》三編上鈐用。嘉慶這套印是仿乾隆印,尺寸稍大,鐫刻略有不同。故宮現存“寧壽宮續入石渠寶笈”璽,青玉交龍鈕,方3.35cm,通高6.1cm,鈕8.7cm。乾隆晚期制作了“寧壽宮續入石渠寶笈”璽。
故宮博物院現藏乾隆皇帝“乾隆宸翰”9方,“惟精惟壹”4方。“乾隆宸翰”與“惟精惟壹”在壹起使用有兩種:壹種是“乾隆宸翰”印陽文篆書在上邊,“惟精惟壹”陰文古篆書在下邊邊;二種是“惟精惟壹”印陰文粗道篆書在上邊,“乾隆宸翰”印陽文篆書在下邊。另外,在元代錢選《孤山圖卷》(元人仿)有:“乾隆宸翰”印文。乾隆皇帝的田黃石三連印曾經被末代皇帝溥儀帶出宮,其印文為“乾隆宸翰”“惟精惟壹”和“樂天”,1950年歸還,現在故宮博物院珍寶館陳列。
乾隆晚年在書畫上常用的閑章有:“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之寶”“古稀天子之寶”“八征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太上皇帝”“古希天子”等。
這裏要特別說明“古希天子”圓印,在書畫中經常鈐用,因為乾隆“古稀天子”印有多方,筆者根據此印鈐在書畫上的尺寸和鐫字大小,與《乾隆寶藪》對照;此印直徑為4.5cm,漢玉。印譜文下有這樣壹段文字:“古玉軸頭,長二寸,圍壹寸有分寸五,截為二。壹則琢襟(射音),壹則就圍圓刻寶+寶文日:‘古希天子’,用以抑埴書畫。可蝶則做之,覺太粗,中規削半留半,取削者玉質乃全呈留者縟華,原作玉或者用之,日以長受汗氣,仍珍磷吐,既思臂病,用不數刻詠何為意,徵憮。乾隆壬寅秋禦題。(下鐫乾隆連珠小璽)”乾隆壬寅年為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從文中我們看到在書畫中經常鈐用“古希天子”圓印,原來是古玉軸頭改制而成,壹半制成印,壹半制成班指。為乾隆四十七年鐫刻,此印為鑒定書畫的壹個重要依據。
雖然以上印璽有的已經不存在了,但我們從《乾隆寶藪》中依然能夠看到乾隆印璽的重要信息,在原印譜中有不同質地、尺寸、幾方為壹匣的記載,有的還在重要的印譜旁作了註釋,為今人鑒定古代書畫提供了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