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什麽是古羅馬雕塑?

什麽是古羅馬雕塑?

古羅馬的歷史可上溯到公元前8~前7世紀,公元前5世紀以前,古羅馬處於原始部落階段,公元前509~前30年為羅馬***和國時期,公元前27~476年為羅馬帝國時期。帝國時代古羅馬成為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大帝國。公元1世紀希臘也被羅馬吞並,從此羅馬成為世界文化的中心。

古羅馬是古希臘國土的征服者,卻成了古希臘文化的被征服者。古羅馬雕塑藝術對西方文明的突出貢獻,正在於它對於古希臘雕塑藝術傳統的繼承和發揚光大。古羅馬雕塑藝術上承古希臘的優良傳統,並融入了本土埃特魯麗亞雕塑藝術和鑄銅、石雕技藝,在古希臘和中世紀之間,發揮著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作用。

雕塑藝術在古羅馬的社會生活中具有極高的地位,雕塑作品之多,在今天仍然是難以想象的。在肖像雕塑方面羅馬人取得了較大成就。羅馬人崇拜祖先,很早就開始用石膏或蠟從死人臉上翻下模子,並彩繪制成真實感很強的面具,安放在家中。另壹個原因是羅馬統治者極力炫耀個人權威、制造個人崇拜。這段時間的肖像雕塑以寫實的風格見長。雕刻家們善於運用誇張、概括的藝術手法,細致地刻畫人物,舍去繁瑣的東西,加強運動感,使作品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世紀下半葉盛行情緒肖像。這類肖像較充分地表現了人物的內在感情和心理狀態,表現手法也比過去豐富多了。如為了表現眼球受光明暗的變化,雕刻家在眼球上刻上深淺不等的圈。羅馬皇帝卡拉的雕像就是當時的代表作品。

古羅馬雕塑沿襲了古希臘雕塑的傳統,但更加世俗化,從而在寫實主義的道路上邁出了更為堅實的步伐。雕塑家在肖像作品中首先追求模特外形的逼真,而且註意人物個性的刻畫。古羅馬雕塑是西方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西方現實主義雕刻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古羅馬藝術看重藝術表情的細化。羅馬的帝王雕像,既有個性刻畫,又有理想化的處理,使雕像變成了羅馬英雄主義和進取精神的象征。羅馬肖像雕刻在寫實處理、情緒表現、細節誇張強調等方面有許多創造,取得了較高成就。羅馬的雕刻家強調再現所要雕塑的形象,特別註重人物面部細節刻畫。希臘人的精神氣質主要通過身體姿態動作來傳達,羅馬肖像則主要通過頭部來表現。希臘雕像的生命充滿身體各個部分,即使只剩下斷臂殘軀,仍然能給人以特有的生命和美感。而羅馬雕像如果缺了頭部,余下的部分就沒什麽意義了。帝國時代的羅馬雕像充滿理想化傾向。《屋大維雕像》面部表情嚴峻,左手握獨裁權杖,右手指向前方,似在指揮千軍萬馬,剛毅的性格十分鮮明。《奧裏略騎馬像》臉部表現出內省和沈思,帶有憂郁的傷感和哲理性思索,具有頹廢、消極、靜觀的色彩。供奉和平女神的《奧古斯都和平祭壇》是羅馬藝術中獨壹無二的新穎創造。壇上的群像浮雕表現出工匠建造神殿和帝王率眾祭祀的宏偉場面,逼真展現了表情豐富、神態各異的個性化人物形象和生動場景,從技法上體現了羅馬雕塑高度寫實的、完美、高超的藝術技巧,表現出平靜的頌揚氣氛和崇敬之情,讓人仿佛能感覺到帝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繁榮景象。

真正的藝術是不朽的。此書按希臘、羅馬兩大部分依時間排序,依次讀來便能全面認識古希臘時期的藝術、歷史背景和代表性名作,掌握各個時期的藝術作品特點和在風格與技巧上的演變,借助眾多精美彩圖更能形象化地直接領略古老藝術的深邃和無窮魅力。

母狼

現在,雕像《母狼》已成為了羅馬市的象征。《母狼》,青銅,高85厘米,約創作於公元前500年,現收藏於意大利羅馬市政博物館。

母狼

公元前8~前4世紀,意大利半島被埃特魯斯坎人所統治,形成了歷史上所稱的埃特魯尼亞文化。埃特魯尼亞文化後來被其征服者羅馬人所繼承,成為羅馬文化的基礎。

埃特魯尼亞美術作品中,雕塑的藝術水平最為突出,青銅雕像《母狼》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作品。雕像取材於羅馬建城的傳說:著名的特洛伊戰爭結束後,特洛伊王子逃到意大利半島,建立了阿爾巴城,世代相傳;後來,壹個名叫努米托耳的國王被其弟阿木留斯推翻,兒子被殺,但他的女兒為戰神所愛,生下壹對雙胞胎羅穆路和瑞穆斯,卻被阿木留斯放入籃子中丟人臺伯河;這對兄弟後來被壹只母狼發現並收留撫養,不久,被牧人發現收養;他們長大以後,殺死仇人,救出外祖父,創建了新的城市;後來羅穆路殺死了瑞穆斯,並以自己的名字命名這座城市為羅馬。這尊雕像所刻劃的就是曾經哺育了羅馬創始人的母狼的形象。

雕像形體結構嚴謹,是壹尊高度寫實的藝術作品,體現了外表兇殘、內心仁慈的性格主題。母狼四肢健壯,神態兇殘,洋溢著野性的生命力。那頸部卷曲的毛,下垂的乳房和消瘦的腹部以及肋部都塑造得極為真實。母狼整體的神情是警覺而威嚴的,似乎正是羅馬人堅毅冷峻的民族性格的象征。公元16世紀時,有人又在狼的腹部下制作了兩個嬰兒的雕像,更完整得表達了羅馬建城的傳說。

這尊雕像是埃特魯斯坎人的藝術傑作,對羅馬人來說,它還具有紀念碑意義,人們把它作為民族發源的始祖而給以頂禮膜拜。

布魯圖胸像

《布魯特斯胸像》,青銅雕像,大約創作於公元前4世紀後半期。

據考證,古代羅馬最初只是意大利半島臺伯河沿岸的壹些村莊部落,並在約公元前754年建立了羅馬城。公元前509年,羅馬廢除王政,進入***和時期,壹直延續到公元前31年。這500年中,羅馬從壹個小小的城邦,逐步發展成為了威鎮地中海地區的霸主。由於戰火紛飛,羅馬***和時期的美術發展緩慢,但體現了羅馬人冷靜和求實的性格特點,具有較強的寫實性。其中雕塑藝術的主要成就則體現在肖像雕塑作品中。《布魯特斯胸像》就是當時肖像雕塑作品中最重要的代表作。

雖然還存在著壹些爭議,但許多人都認為雕像塑造的是羅馬***和時期的第壹行政長官布魯特斯。這尊胸像面部表情嚴肅而堅毅,深邃的眼神和緊閉的雙唇表現出領導者的自信和智慧。頭像的制作十分逼真,風格明晰、純樸,成功地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展示出羅馬政治上升時期人物的精神面貌,雕像加工的精細還反映了羅馬人高超的金屬鑄造技藝。雕像的眼球是則用象牙和玻璃制作的,這是當時常用的壹種方法,目的是使人物顯得更為真實自然。

戎裝的奧古斯都

奧古斯都亦稱屋大維,羅馬帝國的奠基者與第壹任皇帝。他結束了公元前1世紀期間使羅馬***和國陷入混亂的內戰,為希臘羅馬世界帶來了長達2個世紀的太平盛世。

戎裝的奧古斯都

他是愷撒的外甥,後來更成為他的義子與繼承人。愷撒很早就顯露出對他的興趣,並壹意栽培,為他鋪下了從政之路。但公元前44年愷撒被刺殺時,屋大維還只是個18歲的少年。愷撒之死為羅馬留下巨大的權力真空,在眾多軍政人物間掀起了壹場長期、激烈和復雜的權力鬥爭。在極端不利的處境下,屋大維展現了遠超乎他年齡的謀略、冷靜與意誌力,經過壹番權力角逐後,屋大維和他的兩位勁敵——李必達和安東尼結成後三頭同盟,以韶齡躋身於羅馬最高統治權力圈。此後他們之間的戰爭持續進行,直至屋大維於公元前32年解決了李必達,翌年亞克興戰役打敗安東尼與埃及克麗奧佩脫拉女王的聯盟,成為羅馬唯壹的統治者。後代史學家即以此作為羅馬帝國的開端。他被奉為元首(第壹公民),最初以執政官身分來統治,維持***和政體,公元前27年接受奧古斯都封號,死後更被奉為神明。

在他的統治下,羅馬帝國的範圍西起伊比利半島,東到卡帕多西亞,北及高盧,南達埃及。在位期間(公元前31~公元14年),他致力於稅務結構、金融制度、軍隊體系等方面的改革,推進公***建設,建立了遍布帝國境內的龐大公路網與供水系統。其時羅馬天下太平,經濟繁榮,文學藝術昌盛。奧古斯都時代是羅馬文學的黃金時代,羅馬最偉大的作家維吉爾、賀拉斯和李維等人就是出現在這個時期。他開創的國內和平即羅馬和平持續了約200年之久,在這個待續的和平與繁榮時期,羅馬文化開枝散葉,遍及奧古斯都與其他羅馬領袖所征服的領土。

羅馬人的造型藝術主要來自於古希臘藝術的影響,但由於政治性質不同,在建築、繪畫和雕塑方面都形成了它獨特的藝術風貌。肖像雕刻是羅馬雕塑的主要成果,原因是,伊特魯裏亞人重殯葬儀式,常在死者臉上拓下蠟模,存放在竈神的龕裏。每逢紀念日,即取出供奉,後來這種方法漸漸運用到雕刻上,制作肖像時要求準確表達對象的特征,這就成了雕像藝術的追求目標。至奧古斯都帝國時期,肖像雕刻已獲高度的發展,但奧古斯都皇帝還要求仿效古希臘,即是說,他喜歡把人物形象加以理想化,故美術史上稱這種風格為奧古斯都古典主義。這壹尊普裏馬-波爾塔出土的大理石《戎裝的奧古斯都》便最具有代表性。

他左手握權杖,右手朝前高舉,似在訓話。臉部表情嚴峻,薄薄的嘴唇,性格十分鮮明。他那披著華麗的盔甲的身材顯得很魁梧,甲胄上的圖案寓意著羅馬將統帥全球的思想,運用這種象征化手段,藝術的目的已壹目了然,即在於歌頌帝王。雕像的作者未被留下姓名,看來,羅馬帝政時代的藝術家是不具有這種創作權利的。

在屋大維奧古斯都的右腳旁邊,藝術家還塑造了壹個帶有雙翼而無眼珠的小天使丘比特形象,這個羅馬神話裏的小愛神為什麽塑造在這裏呢?無眼珠,象征他司愛情的盲目性;另壹判斷,據說他生性魯莽,行動隨時需要有識之士的帶領,他永遠長不大,含義也就在此。大多數美術史家的解釋是,為要顯示奧古斯都的高大,作為壹種反襯,在藝術上是可能的。

據說在雕像的大理石表面還殘留金、青、褐、黃、紫等色斑,很可能當年在完成時,雕像是帶著光輝燦爛的彩色的。雕像約作於公元前19~前13年,現被收藏在羅馬梵蒂岡博物館內。

婦女肖像

羅馬的肖像雕刻向以鮮明的性格刻畫而著稱。我們前面已欣賞了壹尊《奧古斯都雕像》,但這壹時期的肖像雕刻,最精彩的不是全身雕像,而是那些奴隸主貴族供放在住宅客廳裏的半身像、胸像或頭像。

公元1世紀下半葉,羅馬的肖像雕刻已取得了高度成就,尤其是在弗拉維尤斯執政時期。肖像的多樣化和嚴格的寫實主義手法,已臻於十分完美的水平,幾乎可以說是無懈可擊的了。我們在《奧古斯都雕像》上還發現藝術家因襲希臘盛期的遺風,註重形象的理想化,即盡量予以美化,而在這壹時期的肖像雕刻上,對於傳統,似乎只喜歡希臘化時期的手法。這壹尊雕像《婦女肖像》,從性格刻畫上看,藝術手法比以前更趨凝煉了。

這尊婦女頭像上的發式之所以被誇大,目的是想突出肖像人物的地位、身份和個性。這種雕塑語言,在羅馬肖像雕刻中還屬初見。顯然,雕刻家對大理石表面的微妙變化經過認真仔細的研究,並註意到在明暗光影映襯下的視覺效果,因而用加強發卷上強烈的凹凸造型,來反襯柔潤光潔的婦女臉部,使這個婦女的整體感更豐滿、更秀美。

這是壹名羅馬的名門閨秀,她那高傲的神態在於顯示她的高貴,她的表情矜持,內心冷漠,透過顏面和頸項的轉折微姿,可以洞察這個上層貴族婦女內心世界的某種利己性。有的考古學家鑒定,這個貴婦形象可能是圖拉真皇帝的侄女維莉婭·瑪蒂迪亞。雕塑家在塑造之前,壹定是煞費壹番苦心的,以尋找恰當的構思。經過細微的琢磨,決定用誇張局部細節的手法,讓發型與眼神彼此呼應,造成特殊的典型性格,這就是羅馬肖像雕刻家的創造性收獲,其精到之處,令觀者贊嘆。

在弗拉維尤斯時期的肖像雕刻,藝術家比較註重大理石上的明暗色彩,所以歷史上有弗拉維尤斯色彩主義的說法。這尊婦女頭像作於公元90~100年間,高約63厘米,現被收藏在羅馬卡庇托利博物館內。

和平祭壇浮雕

從奧古斯都大帝開始,羅馬帝國建立起了較完整的統治秩序,內外戰爭減少,進入了近200年的相對穩定時期,歷史上稱為羅馬的和平。為了紀念奧古斯都大帝為羅馬帶來的和平,元老院主持修建了《和平祭壇》,並用來供奉和平女神。這是壹座用大理石建成的方形平臺,長11米,寬10米,高4米,四周有墻垣圍繞,東西有門洞,中央是祭壇。四周的墻垣上裝飾著上下兩層浮雕作品,上層是記事性人物群像,下層則是明快而優美的植物裝飾圖案。上層的浮雕中有表現祭壇動工修建時的場景,也有以奧古斯都為首的帝國統治者率領全體皇族人員莊嚴祭祀的行列,還有以羅馬神話人物象征帝國和平昌盛的雕刻。浮雕從技法上都體現了羅馬雕塑高度寫實的藝術技巧,構圖優美,層次鮮明。《和平祭壇》上的這些浮雕從整體上表現出平靜的頌揚氣氛和崇敬之情,讓人仿佛能感覺到帝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繁榮景象。

首先讓我們了解壹下祭壇本身的結構和浮雕的位置。整個建築物由壹個大的U型祭壇組成,祭壇建在高高的石級底座之上,四周圍繞外墻。祭壇和外墻上都有浮雕。像所有的羅馬浮雕壹樣,它們原來都塗著油彩。但是油彩早已消失,今天只留下白色的大理石。

外墻的內側雕刻著由樹葉、果子和花朵組成的花環,這些是傳統的祭壇外墻圖像,可能反映了當時真的使用了花環和牛頭骨——它們是動物祭品的殘留物,環繞著祭祀的地點連成壹圈。

這幅當時的羅馬建築內的壁畫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花環的色彩。花環之上是paterae,用來倒專門供奉神祗的葡萄酒的淺缽。

祭壇本身的上部裝飾著小幅浮雕,裏外都有,表現的是正在準備動物祭品的宗教行列。無疑,它描繪的就是在祭壇這裏年祭的場景。

外墻的外部有兩組對應的浮雕。四堵墻的下部都裝飾著鼠尾草和葡萄藤。

在兩側長墻的上部,是另壹種圖像,表現的是有奧古斯都集團所有重要成員參加的遊行,包括皇帝本人和家庭成員。我們將在後面進壹步分析有關的內容。

在兩堵短墻上,也就是帶門的兩側,在門上的部位我們可以看到4幅浮雕。每幅都是表現壹個帶有人物的場景。在這,圖像的題材不是當時的事件,東側我們可以看到關於羅馬早期歷史的圖像,西側是兩幅同神話有關的題材。西側的浮雕壹度被認為表現Romulus和Remus——他們是孿生兄弟,Rumulus後來建立了羅馬城。他們正被母狼哺乳。這個傳說是早期羅馬藝術中非常常見的題材,很容易辨認。這裏是早期羅馬銀幣上的同樣的畫面。

這裏我們看到的是另壹幅大理石浮雕,表現雙生子被牧羊人發現的整個場景,它可能也是建造和平祭壇的那段時間雕刻的。東側外墻上的浮雕,就是同雙生子相對應的這幅,表現的是羅馬女神,羅馬城的化身。

女神的衣服獨具特色,因此盡管有殘缺,依然容易辨認。浮雕上的她壹如皇帝尼祿時代這枚銅幣上的形象。

另外兩塊保存較完好的浮雕上的題材通常被認為是:西側是特洛伊英雄艾涅阿斯,正在向神供奉母豬作為祭品,東側是地母神提路斯,這樣,艾涅阿斯和羅慕路斯、勒摩斯相對,地母和羅馬女神相對。

《和平祭壇浮雕》,大理石浮雕復制品,約創作於公元前13~前9年,現收藏於羅馬博物館。

與希臘時期的浮雕作品不同,羅馬時代的浮雕作品不再以神話故事為主要的表現對象,他們的大部分紀念性浮雕作品都是使用直接表現帝王的豐功偉績。這與羅馬人求實的民族性格也有直接的關系。這些浮雕作品大多出現於祭壇、凱旋門和紀念柱等紀念性建築物上,風格獨樹壹幟。

  • 上一篇:五月天的壹首歌曲
  • 下一篇:2022年有10篇主題為“憶鄉愁,重煥青春”的散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