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滴答作響的時鐘,就沒有日晷。
可以稱之為時鐘。
1090年,北宋宰相蘇頌主持建造了壹種水運儀,可以報時,可以敲鐘。它的結構已經和現代鐘表差不多了,堪稱鐘表鼻祖。
每天只有壹秒鐘的誤差。
而且它有擒縱機構,工作時可以發出滴答的聲音。
這就是時鐘和計時器的區別。
國際鐘表業視擒縱機構為手表的心臟。
在瑞士,壹本世界鐘表界的權威著作寫道:“現代機械鐘所用的擒縱機構,起源於中國古代蘇頌的發明。
宋代科學家蘇頌發明了天球儀。後來,英國著名的科學技術史家李約瑟在他的書中記載:“自從蘇頌把鐘表機械和天文觀測儀器結合起來以後,在原理上已經完全成功了。他比羅伯特·胡克早了600年。例如,七個半世紀以來,菲利普和胡克被西方視為天文鐘的發明者。
“12世紀後,中國鐘表技術傳入歐洲,歐洲人才制造鐘表。可以說,中國人創造了人類鐘表的歷史,影響了西方鐘表的進步。
1283年,英國的修道院裏出現了第壹個靠重量驅動的機械鐘。
意大利北部的僧侶在公元13世紀開始建造鐘樓(或鐘樓),目的是提醒人們祈禱的時間。
16世紀中葉,德國開始有桌子上的鐘。
那些鐘只有壹個指針,鐘面分為四個部分,使得時間精確到最接近的15分鐘。
1657年,惠更斯發現擺的頻率可以計算時間,並制成了第壹個擺鐘。
1670年,英國人威廉·克萊門特發明了錨式擒縱機構。
1797年,美國人伊萊·特裏獲得了鐘表的專利權。
他被認為是美國鐘表業的鼻祖。
沙漏
公元1300年以前,人類主要利用天象和流動物質對時間的連續運動。
例如,日晷是根據日影的方位計時的;當漏壺和沙漏是利用水流和沙流的流量計。
東漢張衡制作了漏水轉渾儀,用齒輪系統把大象和定時漏水壺連接起來。漏水的水壺滴著水推動大象均勻旋轉,壹天就壹次。這是最早的機械鐘。
蘇歌和韓紅蓮等。,北宋三年(1088)創制水運儀臺,使用擒縱機構。
1350年,意大利人丹蒂制造出第壹個結構簡單的機械鐘,日差15 ~ 30分鐘,指示機構只有時針;1500 ~ 1510年,德國的Henleith首先用鋼簧代替了重錘,創造了帶有冠輪擒縱機構的小型機械鐘。1582左右,意大利的伽利略發明了重力擺;1657年,荷蘭的惠更斯將重力擺引入機械鐘,創立了擺鐘。
1660年,英國的胡克發明了遊絲,用後退式擒縱機構代替了冠輪擒縱機構。1673年,惠更斯將遊絲組成的調速器應用於便攜式鐘表;1675年,英國的克萊門特制作了最簡單的帶有叉靴裝置的錨式擒縱機構,壹直用於單擺掛鐘。
1695年,英國的湯姆·平發明了I輪擒縱機構;1715年,英國的格雷厄姆發明了靜態擒縱機構,彌補了後向擒縱機構的不足,為精密機械鐘表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765年,英國的馬奇發明了自由錨式擒縱機構,這是現代叉蹄式擒縱機構的前身。從1728到1759,英國的哈裏森制作了高精度的標準航海鐘;從1775年到1780年,英國的阿諾德創造了精密手表的擒縱機構。
從18到19世紀,鐘表制造業逐漸實現了工業化生產,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20世紀,隨著電子工業的飛速發展,電池驅動的時鐘、交流時鐘、機電手表、指針式應時電子鐘、數字式應時電子鐘相繼問世,鐘表的日差小於0.5秒。鐘表進入了應時的新時代,微電子技術和精密機械相結合。!!)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演變階段,即:壹、從大時鐘到小時鐘。
第二,從小鐘到懷表的過渡。
第三,從懷表到腕表的發展。
每個階段的發展都離不開當時的技術發明。
還有第四次進化:從順時針計時到逆時針計時。
1088年,宋代科學家蘇頌、韓公廉等制作了水運儀像臺,將渾儀、大象、機械計時器三者合二為壹,形成時鐘。
到設備上。
它由液壓動力驅動,具有科學的擒縱機構。高約12米,7米見方,分為三層:上層裝有渾天儀,用於天文觀測;中間層可以模擬天體進行同步演示;下層是儀器的心臟,定時、報時、電源的形成和輸出都在這壹層。
雖然幾十年後毀於戰火,但在世界鐘表史上意義重大。
由此,我國著名鐘表大師、古鐘表收藏家焦大愚先生提出了“中國人創造了鐘表的歷史”的觀點。
14世紀,鐘出現在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的高樓上。鐘的動力來自於用繩子掛壹個重錘,利用重力產生的重力。
15年底和16年初,鐵發條出現,給了鐘表新的動力源,也為其小型化創造了條件。
1583年,意大利人伽利略建立了著名的等時性理論,這是擺的理論基礎。
1656年,荷蘭科學家惠更斯應用伽利略的理論設計了鐘擺。第二年,在他的指導下,年輕的鐘表匠S.Coster成功地制造了第壹個鐘擺。
1675年,他用遊絲代替了原來的鐘擺,從而形成了以發條為動力,遊絲為調速機構的小鐘表,同時也為制造便攜式懷表提供了條件。
18世紀期間,發明了各種擒縱機構,為懷表的進壹步產生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英國人Gee Graham在1726年完善了I輪擒縱機構,與之前發明的立軸擒縱機構不同,所以懷表機芯比較薄。
此外,1757年左右,英國人托馬斯·穆奇(Thomas Mudge)發明了撥叉式擒縱機構,進壹步提高了懷表的計時精度。
在此期間,直到19世紀,大量的手表制造商被生產出來,這促進了懷表的發展。
19世紀下半葉,部分女性手鐲上鑲有小包手表作為裝飾。
當時人們只是把它當成壹件首飾,並沒有充分認識到它的實用價值。
直到人類歷史進入20世紀,隨著制表技術的提高和科技文明的巨變,才有可能確立手表的地位。
20世紀初,護士們為了掌握時間,把小包手表掛在胸前。人們非常重視它的實用性,要求方便、準確和耐用。
尤其是隨著第壹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懷表已經不能滿足作戰士兵的需求,生產手表成為大勢所趨。
1926年,勞力士手表廠做了壹個完全防水的表殼,申請了專利,命名為oyster。第二年,勇敢的英國女性梅塞德斯·格萊澤(Mercedes Gleitze)戴著這款手表完成了橫渡英吉利海峽的壯舉。
這壹事件也成為手表歷史上的壹個重要轉折點。
從那時起,許多新的設計和技術也被應用到手表上,成為戴在手腕上的真正的計時工具。
緊接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手表的產量大大增加,價格也降低了,這樣普通大眾就可以擁有它了。
手表時代已經到來!從中國水路天文臺的發明,到各國正在研制的原子鐘,我們可以看到鐘表已經進化了幾百年。
不同時期的科學家和制表師以其聰明的智慧和不斷的實踐匯成了壹條時光隧道,同時也為我們勾勒出了壹條鐘表文化和技術發展的軌跡。
關於中國鐘表的歷史,還得從三幹年前說起。中國的先民首先發明了“土歸”和“日歸”兩種用泥土和石頭制成的時計,成為世界上最早發明時計的國家之壹。
青銅時代,計時器有了新的發展,青銅制成的“漏壺”取代了“土規”和“日規”。
張衡在東漢四年元初發明了世界上第壹只“水運象”。後來唐代壹批高僧等人在此基礎上發明了“水運渾儀”和“水運儀臺”。
從元代到明代,計時器擺脫了天文儀器的結構,得到了突破性的新發展。
元初郭守敬、明初詹西元創作了《大燈漏》、《五輪沙漏》。通過采用機械結構並增加表盤和指針來指示時間,其機械先進性得以清晰展現,電的時效性更加準確。
19世紀末,中國的制鐘技術達到了壹個全新的水平。
南京鐘,1875上海“米裏亞姆”工坊制造,以造型古樸典雅、民族風格鮮明、時間清脆、走時準確而享譽海內外。1903獲得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特別獎。
中國手表由天津和上海於1955年試制。
現在比較有名的品牌有東風,上海,寶石花,海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