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天,在靈山會上,大梵天王以金色菠蘿花獻佛,並請佛說法。可是,釋迦牟尼如來佛祖壹言不發,只是用拈菠蘿花遍示大眾,從容不迫,意態安詳。當時,會中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領會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大弟子——摩訶迦葉尊者妙悟其意。破言為笑。於是,釋迦牟尼將花交給迦葉,囑告他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槧秒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轉之旨,以心印心之法傳給妳。 釋迦牟尼佛祖在大庭廣眾之下,像這樣壹言不發,只是帶在和他那不動生色的微笑,從容不迫,寧靜安詳,其中微妙究竟何在? 其實,釋迦牟尼這裏所傳示的,正是壹中無言的心態——壹種至為安詳,靜謐,調和,美好的心態,這是不呢國內用任何語言和行為來打破的。這種心態純凈無染,無欲無貪,坦然自得,樂觀自信,無拘無束,不著形跡,不可動搖,與世長存——即所謂“真如秒心”,亦即“普照壹切、含藏萬法”的根本佛法——正法眼藏之所在。所以迦葉與佛祖在靈山會上心心相印,僅只拈話微笑而已,沒有任何其他的表示,但壹切盡在不言中,此時無聲勝有聲。而釋迦牟尼最後對迦葉所囑咐的話,也正好是對這種心態的最好證明。 如來拈花,迦葉微笑!這壹笑便是天下.靈山會上千萬大眾,唯迦葉壹人壹笑而得。何以故?唯迦葉壹人大乘菩薩根基是也。壹花壹世界,壹葉壹如來,是明心見性的人方可領會得,《五燈會元·七佛·釋迦牟尼佛》: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拈花,迦葉尊者壹笑。這壹笑便笑出了整個清明的世界,壹直傳到了今天,依然還是讓人心動的向往。迦葉尊者那壹笑的平靜和寬容,是很多人用盡壹生都無法體味的真實。 為什麽那麽多的尊者都是默然,而唯獨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了呢?靈山大會,或許不是每壹個佛者都能有幸參加的,或許也不是每壹個佛者都願意參加,但不管怎樣迦葉去了,並在眾人默然的時候卻天真地笑了。世尊看得明白:眾人的默然只是把佛當作了佛,只有迦葉尊者沒有;眾人都是在想如何才能使自己成為佛的時候,只有迦葉尊者沒有,所以眾人失去了佛,迦葉尊者卻得到了。我想世尊的拈花就是在告訴眾人他心裏佛的樣子吧,佛就是拈花壹笑,佛就在拈花壹笑中。這壹笑之後,許多的花都開了…… 笑有多種,迦葉尊者的笑才是真正的笑,平靜的笑,會心的笑! 想得道的人失去了所想,不想得道的人卻得道了,這是因為道不在於手,而在於心。拈花壹笑的不僅僅是佛,生活也是這樣,很多東西並不是我們都能得到的,關健是我們如何去擺放自己的那顆心?當別人收獲果實的時候,我們收獲祈禱;當別人收獲成功的時候,我們收獲喜悅,生活也就如拈花壹笑了。生活是春夏秋冬的四季,有陽光也有黑夜,有紅花也有枯葉,有成長的希望也有歲月的煩惱,但這壹切都將會是生命難得的過程。人生這短短的幾十年,相對於浩瀚的宇宙來說,實在是短之又短;活著這顆脆弱的幼苗,相對於生命生生不息的輪回來說,實在是微不足道,我們又如何能默然相對呢? 我們不是迦葉尊者,也不能成為迦葉那樣的聖人,但我們卻要有壹顆拈花壹笑的心。有了這顆心,我們就能從容地去面對生活的風雨和坎坷泥濘。拈花壹笑,這是壹份內心的平靜與從容,對世間的壹草壹木的關愛和對生命或喜或悲的大徹大悟。名利的得與失,榮耀與無聞相對於生命短短的幾十年來說,已經不算得什麽,唯有希求壹份內心的平靜與從容吧。我們與眾僧的默然,其實不過是壹種對身外之事的放不開或不能釋懷的想要達到,面對世尊那份眾望所歸的光環,壹種急不可耐的想要得到的達到,對虛榮的達到。這就是我們的名和利,生活的花朵和果實,權和財的放不開或者說是不能釋懷。生活有太多的負累,自己的、別人的、想要不、不想要的壹切慢慢組成了生命或深或淺的足跡,壹路走來,甘甜與酸苦只有自己才能真正體味!但我們卻過多的視而不見,我們過多留意的卻是那些別人的眼光,別人的品頭論足,更多時候我們也只是眾僧默然之後的默然。 生活不會是壹帆風順,有更多我們無法預料的不如意;但生活也不會總是不如意,也還會有很多美麗的向往。當生活把壹扇大門向妳關閉時候,就會向妳開啟壹扇窗子。明天的陽光會是新的,照亮我們,還有清脆的鳥鳴,吹著生活閃光的號子。也許明天還有風雨,明天的明天還有霜雪,明天還會有意想不到的陰霾,但要相信陰霾過去了的那些明天,壹定就是陽光明媚的日子了。明天,總是新的,但明天的心情卻不壹定會是新的。心,就地天地,要有多高就有多高,要有多大就有多大,但心不過只是尺寸而已!那麽多的花朵總是看不完的美麗,但不是所有的美麗都能夠開出燦爛的花朵,心就是蝴蝶,永遠采不到那朵能夠滿足的心蕊。心的停止不下的欲望就是我們深深的默然,即使我們的花朵已經是壹座花園的標本,還會有更多的花園在等著那份憂郁的默然,默然之後的默然。 逃不脫心的折磨,那是折磨心的自我,為什麽要等到花期過了,葉子去了的時候才能真正平靜的壹笑?為什麽總要等到歲月蹉跎了白發,風霜刻滿了皺紋以後才能體會其中的沒有意義呢? 拈花壹笑,常在明靜止水之中;拈花壹笑,常在淡若無味的不經意中,懂得了這份內心的空徹之後,拈花壹笑才能真正地破顏而出…… "佛祖拈花為何笑?”連佛祖都只用意會,不用言說的壹笑來表示,我想我要將其說明是不可能了.不如先把目光集中在這朵花上吧,佛祖手裏為什麽要拿壹朵花呢?這朵活生生的花又代表什麽呢,我們可以展開想象,朝氣蓬勃的鮮花也許代表著自然,壹種自然的美,自然之法!也許此刻佛陀的壹笑,就代替了講述自然之法; 而活生生的鮮花也象征著壹種生命,拿在手中,則表示生命(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佛陀的壹笑也許在告訴我們,只有我們自己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只有我們自己才能讓生命之花綻放出最美的光澤! 佛陀的壹笑,恬悅,靜美,幽長,其中的深遠與美妙,不是任何壹個人可以用支字半語能將其道盡! 假設有壹位與妳有緣的人,在對街向妳淺淺的壹笑,壹個伸手的招呼,此頭的妳也報以壹笑而應之.此刻,不用言說,這壹笑將所有的問候與祝福都包含在其中了.這簡淺的壹笑代替了諸多言語的問候,令人賞心悅目!其中的心靈神往,也就只有妳們倆是最能切身感受的啦! 這壹瞬間的美,只能在這壹瞬間的笑中感悟.意境的美,用間接的言語來表露,仿佛總覺缺失了些什麽,有如水中無月影,碧空無祥雲,深山無鳥棲....... 人的語言是匱乏的,很多東西都無法用語言將其道明,更多的言語表達往往會復雜化,取而代之的是這壹笑,卻時而能讓彼此的心豁然開朗! 是否曾有嘗試過,拈起自己這朵生命之花,對著這世界,報以會心的壹笑呢? 網絡圖文 推薦閱讀: 何為五蘊?圖文詳解歷代高僧大德開悟頓徹詩100首2013本命年妳需知道的本命佛布袋和尚偈語詳解壇城圖集二十四禪圖值得收藏文殊菩薩十大願(精美組圖)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圖解!快看!這畫中的人就是妳!?高清《極樂世界莊嚴圖》!凈土聖像 讓人心靈平靜的美圖壹念堂美圖極樂世界圖…見者得福無價之寶:每個人都應熟記的中陰文武百尊圖首次公開(真正有福之人才能看到)佛教水墨中國風…極品美圖轉極其稀有難得的四十二手眼圖(網上幾乎找不到,大家壹定要珍惜呀)可愛滴!
上一篇:五行八卦九宮圖下一篇:關於什麽的媽媽日記怎麽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