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形形色色的作文題目我們該怎麽審題呢?
壹、緊扣題眼法
就是扣住題目中的關鍵詞語,深入挖掘題目中的含義。如作文題“難忘的老師”,題目中的關鍵詞是“難忘”,也就是要寫出內心感觸最深的。另外從非關鍵詞可知,這是要求我們寫記敘文,並以寫人為主。那麽寫什麽人呢?題目要求是“老師”,如果寫同學朋友或父母就偏題了。再如,“家庭瑣事”中的“瑣”字告訴我們,重點要寫家庭中發生的細瑣雜事。
二、添加要素法
就是通過增補壹些附加的成分,讓原來的作文題結構更完整,內容更具體,題意更鮮明。如“笑聲”這個題目,如果不想辦法縮小範圍或具體化,還真難下筆。如果我們在題目前添加上地點或人物,使之成為“教室裏的笑聲”或“爸爸的笑聲”等,寫作範圍就明朗化了;如果在題目後面添加事件,使之成為“笑聲激勵了我”或“笑聲化解了矛盾”等,這樣寫作的重點就明確了。
三、引申題意法
對有些題目,我們要善於聯想和想象,運用象征、比喻等手法將題目意思引申。如“路”、“腳印”、“春風”等題目都隱含著另壹層意思:“路”不僅僅指腳下的道路,更應該指“成長的歷程”;“腳印” 不僅僅指地上的腳印,更應該指“人生的足跡”;“春風” 不僅僅指吹面不寒的楊柳風,更應該指“輕言細語的教誨”。可見,找到“虛題”的另壹半就找到了思維的天空。這種引申法最適於單獨詞(如“花”)、象征詞(如“風波”)、比喻詞(如“心窗”)和有雙關意義(如“黑色的日子”)的作文題目。
四、小題大做法
就是依據題目提供的範圍進行聯想或挖掘,寫出深刻的文章。這種方法適用於開口小、範圍有限的小題目,如“教室壹角”、 “我的家”等。同學們經常會被這樣的小題目困住手腳。對這樣的“小”題必須打開思維,管中窺豹,寫出大氣超凡的文章,要挖掘“小題”中的“大”思想、“深”內涵。如“壹份答卷”這樣的小題,我們不能只想到考試時的答卷,還要想到生活中的“答卷”:對某次艱苦經歷所完成的答卷,在嚴峻考驗面前所做出的表現,在誘惑面前所提交的答卷等。
五、大題小做法
話題作文開放性和自由度高,我們有些同學很難駕馭,采用“大題小做”,有意識地縮小範圍,選擇某個小的角度來反映比較深刻的主題,以小見大,達到“壹滴水可以見太陽”的效果。如湖南某市壹個考題就是讓同學圍繞“苦難對於人生的意義”來寫作,有的同學大談特談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來表現苦難對於人生的意義,其結果空洞無物,得分較低;但有壹同學用4篇日記連綴起學習生活中的4個片段:睡覺遭受蚊蟲、放學下樓擁擠、買飯猶如沖鋒、考場勝利而歸。文尾又緊扣話題道:“通過初中三年的磨礪,我已經練就了取勝的絕招——吃苦耐勞!我沒想到自己與吃苦接觸的那些日子,竟然會成為最美好的回憶。”作者大題小做,把“苦難對於人生的意義”大主題化成了小主題“先苦後甜,苦盡甘來”。
值得提醒的是,運用“大題小做”法的關鍵就是在選擇材料時要“小”,要典型,要與“大題”有密切的聯系,並且選擇自己十分熟悉的、感受最深的、最容易駕馭的小材料。
六、另求新路法
有些作文題看起來很熟悉,但正由於太熟悉、太容易寫,才會掉以輕心,才會容易走向平庸和雷同。對熟悉的題目要拋開常規思維套路,獨辟蹊徑,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能給人以耳目壹新的感受。如以“水”為題寫作,有些同學在審題時會走老路,出現了“治理洪水”、“水源汙染”等撞車現象,有壹位同學在審題時別出心裁,把“水”轉換為“淚水”,因為“淚水”也是水家族中的特殊壹員,壹石洞天開,思維頓時開闊,選材的余地大了,主題也鮮明了。
四瞄四盯看分明
n2009年中考作文命題反對模式化,加大限制性,成了不可逆轉的大趨勢。
n傳統上,審題要看作文類型,話題作文,材料作文,命題作文(包括半命題作文),審題方法個個不同。其實,萬法歸宗,不管什麽類型的作文,都需要凝練成壹句話,找到這句話,就可以轉化為命題作文來寫作。所以,我們以簡馭繁,以命題作文為主,解剖審題。
壹則作文題目,總會呈現哪些信息呢?
n文體、字數、人稱、範圍、句式、情感、修飾詞、關鍵詞等等。
n審查題目,分析這些信息,不是每處都仔細琢磨,得分個詳略:有些,只需瞄壹眼,知道了,心中有數就成,時間控制在數秒以內;有些,則需要盯N眼,要推敲,思忖,花上壹刻鐘也不為過。
壹、文體
n中考作文命題已經好多年“文體不限”了,“文體不限”其實也不是什麽文體都可以寫,有時題目本身的規定性就把某些文體排除在外了。
n如:“十六歲的我”,最適合寫什麽文體呢?
n最方便寫洋溢青春激情的抒情文,敘事文,而議論文、說明文就不好寫。
n有些地區出於突出初中基礎文體訓練的考慮,不再籠而統之地“文體不限”,而是特別要求“寫記敘文或議論文”“寫壹篇記敘文”
n 二、字數
n字數是作文的壹個重要指標,妳少了50字,會被扣2分,少100字,基本上就會被劃撥到最糟糕的作文裏了。
n壹般是“不少於600字”或者“600字左右”。
n從寫的角度,應該比題目規定的字數下限略多寫幾十字,這樣不僅內容更顯得豐富,也可見妳行文的優裕。
三、人稱
n中考作文命題更關註學生的自我成長與心靈世界,所以題目裏往往有“我”,如“我眼中的色彩”“我依然——”。
n再如:“我最想依靠的人是妳”“妳誤會了我”,這樣的命題對敘述的口吻就有特別要求,強調傾訴性。
n若題目裏不是“我”,而是“我們”,如“我們這幫人”“那壹刻,我們······”,這類作文妳就不能太個人英雄主義,要突出“們”,突出群體。
四、範圍
n範圍就是給題材畫個圈,圈內的妳可以寫,圈外的不能寫。最近兩年,為了防範套作,命題者越來越傾向於在寫作範圍上加強限制,這壹趨勢,我們不能不察。
小練習:
n以“妳在我心裏”為題,寫壹篇文章。這道題目中的“我”可以怎麽理解?(既“我”的範圍)
n“請以初中生活為素材,以‘妳在我心裏’為題,寫壹篇文章”,這道題目中的“我”又該怎麽理解?
剛才的題目是2008年江蘇常州題“請以初中生活為素材,以‘妳在我心裏’為題,寫壹篇文章”,這道題目,如果沒有“以初中生活為素材”的限制,選材可謂海闊天空,題目中的“我”就可以非作者自己。比如可以虛擬“我”為項羽,項羽對虞姬說“妳在我心裏”;或者杜甫對李白說,樹葉對樹根說,白雲對藍天說······但“以初中生活為素材”,“我”就只能是“我”,非作者本人莫屬了。虛擬成別人,就跑到圈外了,會被紅牌罰下。
再如“美麗的瞬間”,妳寫的內容就得是瞬間發生的,不能像“三年前······壹年前······現在”
這樣娓娓道來。再如“那壹幕,我難以忘懷”,妳就只能寫壹個場景,不能“家裏······學校······街頭”寫上好幾幕,我們寫過的“壹道風景線”也是如此。
請同學們特別註意題目裏的時間詞,如:“壹天”“冬天”;地點詞,如“校園”“窗外”;數量詞,如“那壹刻”“壹件事”“第二次”
五、句式
n題目如果是簡單的詞語,如“回家”“永遠的歌聲”,這項審查可略過。題目裏如果出現關聯詞語,或由兩個小分句構成,就需要辨析其中的內部聯系了。是因果關系,條件關系,還是並列關系呢?
n“生活因思考而精彩”
n“失去後才知道可貴”
例如:“我參與,我快樂”
因為“參與”所以“快樂”,我們可以理解為“參與”是“快樂”的原因,“快樂”是“參與”後必然的情緒反映。妳行文時,就需要既描述“參與”的過程和細節,也抒發“快樂”的情緒和感悟,兩者缺壹不可,只寫壹點,都不完整。
六、情感
n最近兩年,中考命題老師都變成情種了,以往那種馬克思主義老太太的淡漠不多見了。妳看這些題目,“妳還會 嗎”、“我最想依靠的人是妳”、“讓我握住妳的手”,妳得體會這裏面的壹往情深;再看這些題目,“向前,向前,向前”、“再小的力量也是支持”、“堅強起來”,妳得領悟其中蘊含的積極、進取、不屈的精神力量。而所有的體會、領悟,最後又得落實在妳飽蘸情感的筆觸裏。
七、副詞
n副詞初看不起眼,其實極重要。這兩年出現較多的副詞有“其實”“然”“真”“也”“最”。
n如“門其實開著” “——其實很快樂”
n“其實”,包含著壹個誤會設計,起初認為是那樣,後來因為某壹際遇,明白是這樣,行文必須把誤會交代清楚。
n如“我依然——”
n“依然”,包含壹種無怨無悔,即使錯了,即使虧了,也不改初衷。
再如:“下雨天,真好”“——,真有趣”“有時,我也想——”“——,最美的數字”“我最好的朋友”······
n“真”,包含壹種發自內心的意思,行文時少不得由衷的抒情;
n“也”表明曾經沒有想過,經歷過,現在卻想怎麽樣······
n“最”,包含壹種對比,比較後確定這才是“最”那不是“最”。所以,要用“那些”來突出“這壹個”。
八、關鍵詞
n要善於鎖定題目最關鍵的詞語,找找下面題目的關鍵詞。
n“那壹幕,我難以忘懷”
n“溫暖的時刻”
n“我眼中的色彩”
n要死盯著這些關鍵詞,慢慢咂摸他們的“色香味”。
1、“那壹幕,我難以忘懷”,“難以忘懷”也就是印象深刻,為什麽印象深刻呢,妳得給出充分的理由,如果寫的是泛泛的人和事,比如,在街上看到壹個乞丐覺得可憐,在課堂上被老師表揚有愛心,就“那壹幕,我難以忘懷”了,那就沒寫出這個題目應有的震撼度。
2、“溫暖的時刻”,“溫暖”不僅是身體的,也應該是心靈的,而且重點應該放在後者。
3、“我眼中的色彩”,“色彩”不能單純地寫成“赤橙黃綠青藍紫”等顏色,如果簡單地寫成“我看到了紅色、綠色、黑色”,那會讓人笑掉大牙。妳得琢磨其中的比喻意涵,比如黑色跟災難往往聯系在壹起,綠色往往跟希望裏聯系在壹起,從這個角度,可以寫汶川地震,表現我們這個民族在災難面前不屈不撓的精神。
註意:
n近兩年,比喻入題的現象很普遍。
n如“水總有澄清的壹天”
n“每壹種草都會開花”
n“心中有盞紅綠燈”
n“總有壹把鑰匙屬於自己”
n“讓——像門前小河般流過”
n“收藏陽光”
n我們要善於由虛到實,把題目裏的比喻詞跟自己成長的具體感悟鏈接起來。
作 業 請以“門其實開著”為題,寫壹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體裁不限(詩歌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