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開車都是戴手套的,手套都是雪白的。他上車前腳底都搽幹凈。就連輪胎壁都是亮的。
每月準時去4s點學習車輛使用技巧(坐公交車,舍不得開)。玻璃水都是買的最高檔100多元幾粒濃縮顆粒。然後兌農夫山泉加玻璃水。換個燈泡都去4s店,還追問必須原裝的,安裝前要仔細跟舊件對比是否同品牌。
開車更規矩,從不會違章,哪怕鄉村無人路上黃實線都不會壓。更不會超速、違停了。
反正我從不坐他車,就算坐他車,我都帶抽紙鋪在他車上。
他住的民房,特意花1w多在房邊搭了個車庫。在庫裏還用車衣罩著。
停車大樹下不停、小車位不停、人家出庫難車位不停、地面不幹凈的更不停了,連大路邊免費車位都不停。寧願走更遠路去商場收費停車場。
他壹年開不到2000公裏,我最近看他車牌照都快搽發白了……
1、敬車如神:買車回家放鞭炮,燒香磕頭栓紅布條;
2、見車轉三圈:不管什麽時候路過自己的車都要轉三圈,仔細查看有沒有劃痕,哪怕是三分鐘之前剛剛看過;
3、車上長期有壹塊抹布,凡事停車就擦,等紅燈的壹剎那也要擦拭;
4、回家就用雨罩罩起來,還要在輪胎側面斜放壹塊木板,防止有狗狗拉尿;
5、終極愛車行為:買了從來不開,刮風下雨怕淋了,太陽高照怕曬了,我都害怕他忘了自己還有輛車。
說兩個我親身經歷過的事情吧。
壹、洗車太勤
壹個朋友在市場做生意,買了輛天籟。但是他的生意主要是零售,平時不需要跑業務,每天都守在店裏。買的房子離市場不到壹公裏,沒買車位。於是這車就成了累贅,天天騎電動車上下班,因為這比開車方便多了,車在店門口有時候能連著停壹個月。
他每天閑著沒事兒就愛洗車,打著火開兩三米停好車,然後裏裏外外刷的幹幹凈凈,洗完後打火,倒回店門口,水漬還沒晾幹就立馬蓋車衣。基本上每隔三兩天就要揭開車衣洗壹次。
這樣做其實並不好,因為車衣蓋上去影響透氣,車身上的水幹的慢,而且蒸發完的水蒸氣還會長時間留在車衣裏。
二、車隱藏的太深
每年小長假喜歡開車去周邊小景點逛逛,每次經過壹個村莊時總能看到壹家小超市門口土地上有個東西被各種塑料布、麻袋、廣告布包裹的嚴嚴實實,外面還捆著繩子,看輪廓那就是壹輛車。
照片我就不發了,保護人家隱私吧。我找了個圖湊著給大家介紹壹下,剩下的大家自行腦補。
就是上圖這樣的既視感,塑料布是那種紅白藍條紋的,氧化非常厲害,還比較小,只能蓋住多半個車身。剩下的部分用壹大塊廣告布包裹著,多余的部分全部塞到車底了,相當於繞著車身纏了壹圈,然後接縫處有些沒蓋嚴實的以及塑料布破損的地方又用舊衣服、麻袋、編織袋給蓋了壹下,壓上磚塊,然後整體又用繩子捆了壹下,活脫脫壹個 汽車 粽。
為什麽我觀察的這麽細致呢?因為五壹出去玩時在小超市買東西,剛好看到車主在“開箱”。說實話我真怕把車給捂發黴了,其實 汽車 長期不開真沒必要包的這麽厲害,充其量夏天用防曬網搭個小涼棚就足夠了,包裹太嚴實的話萬壹裏面滲水了反而不容易蒸發,還會對 汽車 產生不好的影響。
我說的車子,可不是妳們大家說的 汽車 。而是真正的自行車。
1984年秋天,我通過關系,花了146元,買到了壹輛嶄新的紅旗牌28自行車。在那個年代,這可是比現在買輛桑塔納都露臉的事兒啊!
要知道:那時候,所有的公社壹級的供銷社,壹年才能根據全公社人口數量,分配回三至五輛自行車。品種有紅旗(146元/輛)、飛鴿(172元/輛)、永久(170元/輛)。要是想買鳳凰大鏈盒,那得有縣供銷總社的硬門子!
我買的這輛自行車,也是因為幫助公社修好了壹臺進口的日立CTP-236D型彩電的“三無”故障(其實就是斷了壹條+108V供電線,不過我沒有告訴公社主任。而是裝模作樣地修了兩天[捂臉])。最後求公社主任:妳看我忙活了兩天,錢也不要壹分。把今年供應的自行車,您能賣給我壹輛,我就心滿意足,感謝不盡啦!
公社主任也很不錯。他說等秋天自行車回來了,大家上會討論時由他提議壹下。只要公社書記也同意,這事兒也就成了。不然的話,自行車如此緊俏,現在公社幹部們,想要的也多咧!——誰家娶媳婦,人家女方不要?車子、手表、縫紉機,“三轉”壹轉也不能少哇!
自行車來之不易。買回來之後,當然要細心呵護了。
就在購車回來的當天,途經幾個村裏的時候,壹遇泥水路段,我就下車,扛起自行車通過後,再放下來騎上。有幾次,都有人戲謔:看看!車子騎上人啦!
人們雖然這樣說,但是眼神是羨慕的。我也很得意:畢竟是大家有錢都買不到的新車呀!
也有人攔下扛著新自行車的我,問我賣不賣:兒子要結婚了,就缺輛好車子。妳要願意,不用妳扛上走啦。加上二十塊錢,賣了吧?
那個時候的教師,壹個月的工資才33.5元。二十塊錢不少啦!但是因為來之不易,我也舍不得呀!
扛了幾裏地,終於過了那段下雨沖壞、泥濘不堪的土路。回到了砂石路上。騎上自行車飛奔起來。
回到家裏,立即把新車大卸八塊:該上油的軸承裏上油,該保護的地方保護——把三條長梁都擦幹凈,裏面包上三層白領紙。然後用紅色的塑料帶子纏起來。費了我半天的功夫,才把三根梁全纏了岀來。
接著,又把後衣架卸下來,穿上紅色和綠色的塑料套管。前後剎車小把,也用塑料管套起來。又買了兩個彩色毛圈,套在前後輪的軸皮上。使得整輛車看起來色彩艷麗了不少。
鄰居們都來看,嘖嘖稱嘆!
第二天還沒有起床,就有人來敲門。是壹個鄰居:今天兒子要去相親,借我的新車子用用……
我還沒有稀罕夠呢!但是也不能這麽說。於是就撒了個謊,說是去見壹位高中的女同學……
騎上自行車外出轉了壹圈兒之後回了家。為了怕人借上磕碰了,我打消了繼續騎那輛爛的不成樣子的舊車子的念頭。騎上新車子走村串戶,修理晶體管收音機、電視機(那會兒還很少)等家用電器。而最費腦筋的事,不是維修中碰到的故障。而是到了客戶那裏之後,如何存放我的新車子:既怕丟了,又怕擦了碰了……
現在的人們,看到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人們的所作所為。都覺得夠奇葩了吧?
我見過的最奇葩的愛惜車子的行為有:
對待車子比對待自己的老婆都好,平均三天洗壹次車,每天下班回家都把車衣蓋上,開車時再解開;
只要聽到輪胎卡石子了,就停在路邊,摳完再走,甚至有時候出現壹百米停下來兩次;
五千公裏保養壹次,不多壹公裏,不少壹公裏;
每次開門,關門都輕輕的;
這都是我遇到的,真實發生的,相當愛惜車子的。
買壹輛 汽車 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都是壹件大事。有些人經過了好多年的努力,才舍得買壹輛車,自然對新買的車呵護備至。看圖中這輛車,車主人給自己的新車裹上了壹層厚厚的棉被,生怕車子被曬壞了。
圖片來自於網絡
雖然買壹輛車很不容易,愛惜自己的第壹輛車也無可厚非,但這輛車的車主的愛惜方法,讓人大跌眼鏡。
圖片來自於網絡
車裏三層外三層的包裹著,每次用車豈不要耽擱好久,用完之後又要包起來,既麻煩又浪費時間。連四個輪子也被包裹了嚴絲合縫,鄰居們還以為是誰搞的惡作劇,差點要報警。
辛苦數年買了人生的第壹輛車,愛惜有加很正常,只是這種做法,不僅不能起到保護車的作用,而且讓人覺得很可笑。
以前的壹個同事,買了壹輛二手車。好像是熟人的,壹個女的接送孩子的代步車。雖然公裏數沒有多少,但是車況跟壹般,因為基本上屬於閑置狀態,大家都知道,車越開越沒事,長時間放著,最容易壞了。因為有了壹定年限,壹看就屬於那種舊車,這哥們因為調動了工作單位。回原單位拉自己的衣服。讓我跟他壹起幫忙搬。壹***有兩條路,壹條最近,但是正在修路,路面上鋪的都是小石子,但是已經壓平了,就剩下鋪瀝青了。另外壹條路要遠壹些,但是路況稍微好點。這哥們兒就糾結走哪條路。其實說遠,也遠不了多少路,也就能遠個2-3公裏。走近路,說路不平,對減震不好,對輪胎也不好。遠路又費油。最後糾結半天,走的遠路。我滴個神啊,那破車放路邊都沒人撿的啊
我應該就是妳們所說的那種奇葩 。車庫裏停 基本不曬 不淋,沒事壹禮拜洗壹次 壹個月打壹次蠟,估計洗車錢多於油錢,現在近十年的車 ,漆面如新,不為別的 ,本人喜歡看壹塵不染 光亮奪目的感覺。車臟了 感覺開起來不舒服。有人會說 我是捧車族 貢車族,我說說我的開車習慣,經常地板油 ,基本每次開都會很多腳7000轉(別扯什麽這要開多快,壹檔7000轉也就50km/h)所以要說很勁兒糟車 ,我想沒幾個有我造的厲害的。 所以我想表達的是 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用車方式和保養習慣,要尊重他人的選擇,更不要拿自己的懶和邋遢反而去嘲笑別人的幹凈 整潔
愛惜車子的我沒見過,不愛惜的我卻見過壹個。
我有個朋友,居然把新車停路邊忘記關玻璃、鎖車門,還不熄火,在路邊能擺壹晚上。新帕薩特買來三個月電瓶就打不動馬達。半年後車上除了駕駛位可以入座,其他地方全是擺滿烏七八糟的東西,無法下腳。壹年可以追尾和被追尾好幾次,某次走高速居然撞了條狗,不知道是車速太快還是狗超速,反正狗從前臉鉆進了引擎蓋下面,把發動機附件搞壞壹大批,當然狗付出了生命。壹年不到就全車挖補噴漆……哈哈哈哈他又打電話叫我開車去跟他打火了,妳們聊。
有同事至於什麽腳墊上墊報紙,座位上鋪塑料布不稀奇,就說壹條:沒事的時候,會掏出壹把牙刷,把輪轂中間的縫隙都刷的幹幹凈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