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屬黑茶類,選用蒼梧縣群體種、廣西大中葉種及其分離、選育的品種、品系茶樹的鮮葉為原料,按特定的工藝進行加工,具有獨特品質特征的黑茶。以下是我整理的六堡茶名字的典故,歡迎閱讀與收藏。
六堡茶屬於黑茶類,因原產於梧州市蒼梧縣六堡鄉而得名。與其它茶品壹樣,關於六堡茶名字的由來也是有歷史典故的。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個龍母在蒼梧縣做了很多好事,幫助貧苦的人民。後來龍母死後由於其具有功績成了神仙,但是還不忘蒼梧的老百姓,因此回到蒼梧體察民情,當她當蒼梧時,確發現村裏人過著非常困苦的生活。這裏多山少田,人們種出的稻米,自己吃都不夠,還要拿出壹部分出山去換鹽巴,因此百姓生活的很艱苦,看到這裏,龍母很想解決這樣的情況,但是龍母嘗試了很多方法也沒有用,就在壹籌莫展時,她看到黑石山下的泉水清澈明亮,忍不住嘗了壹口,覺得清甜滋潤,異常鮮美,而且連所有的勞累也壹掃而空了,龍母娘娘想了壹下,那麽甜美的泉水壹定能灌溉出好的植物。於是,龍母呼喚農神讓它在這裏撥了些茶樹種子,經過龍母悉心栽培,果然長成了壹棵長勢旺盛、葉綠芽美的茶樹。
之後龍母就把這棵茶樹告訴了人們,只要把茶樹的葉芽拿去賣給其他地方的人就能換回鹽等,就不用糧食去換了,這樣人們的生活就可以改善了,後來人們就按著龍母說的去做了。之後龍母返回天上,之後這棵茶樹開始開枝散葉,隨著時間的推移,後面六堡鎮滿山遍野都長滿了茶樹,人們就收獲了很多茶葉,人們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因此此茶遍布六堡鎮,因此人們就稱其為六堡茶了。
拓展閱讀:六堡茶的功效及沖泡方法
六堡茶
中國當代著名國學家、文化學者肖健為六堡茶作文化定位,指出梧州六堡茶與雲南普洱茶同為千年中國名茶,六堡茶的文化寓意關鍵在於“中國紅的特色。
中華人民的主題色彩是中國紅,也是中國人的精神依托。
中國紅,寄寓著平安喜慶、和諧團圓、興旺發達!中國紅,經歷了上下五千年的傳承。
可謂是對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繁榮興旺歷史的高度概括,既是民族的主題色彩,更是民族的哲學觀。
六堡茶做展現的“中國紅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文化定位使得六堡茶獲得了海內外文化界、茶葉界和主流媒體的廣泛關註和認同,社會影響力大大增強。
六堡茶,屬黑茶類。
六堡茶的養生功效
生物成分
六堡茶屬於溫性茶,除了具有其它茶類所***有的保健作用外,更具有消暑祛濕、明目清心、幫助消化的功效。
既可飽食之後飲之助消化,亦可以空腹飲之清腸胃。
在天氣悶熱的時候,飲用六堡茶可以祛暑氣,很舒暢。
六堡茶在晾置陳化後,茶中便可見到有許多金黃色“金花,這是有益品質的黃黴菌,它能分泌澱粉酶和氧化酶。
可催化茶葉中的澱粉轉化為單糖,催化多酚類化合物氧化,使茶葉湯色變棕紅,消除粗青味。
科學試驗和六堡茶愛好者品茗實踐證明,六堡茶除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外,所含脂肪分解酵素高於其它茶類。
故六堡茶具有更強的分解油膩、降低人體類脂肪化合物、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的功效。
長期飲用可以健胃養神、減肥健身。
因此,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六堡茶愈來愈受到消費者的喜愛。
適宜人群
適用於高血壓、高血脂(血粘高、膽固醇高、甘油三脂高)、高血糖(糖尿病)、尿酸高引起的`痛風癥等人群。清熱利濕、通便驅痢、散瘀通脈、理氣止痛、消脂降壓、降糖安神等作用。
養生原理
六堡茶除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外,所含脂肪分解醇素高於其他茶類。
故六堡茶具有更強的分解油膩,降低人體類脂肪化合物,膽固醇,甘油三脂及血尿酸高的功效。
長期飲用六堡茶可以健胃養神,健身減肥。
綜上所述,六堡茶保健的主要功能是。
1、提神醒腦,消除疲勞。
2、除油膩、助消化、醒酒。
3、利尿解毒,殺菌消炎防病。
4、降血壓,防止動脈硬化。
5、六堡茶可以防輻射,抑制癌癥。
6、保健美,減肥胖,延年益壽。
六堡茶的沖泡方法
飲用六堡茶時,把六堡茶放在瓦鍋中,加入山泉水,明火煮沸後,稍置放。
待微溫飲用,倍感味甘醇香。
有提抻、益脾消滯、生津解暑的功效,若加適量冬蜜攪勻飲之,可治痢疾。
儲存五年以上的陳六堡茶,可治小兒驚風等癥。
六堡茶沖泡後隔夜滋味不變,湯色不濁,喝時清涼祛暑。
結語:看完本文相信大家對六堡茶的功效和作用都有了壹定的了解和認識,其實六堡茶有很多的功效,而且六堡茶也有自己的沖泡方法,大家在平時沒事的時候不妨泡壹杯六堡茶喝,對女性還有減肥健身的效果,可謂是好處多多。
六堡茶制茶技術
(壹)自然環境
蒼梧縣的六堡鄉位於北回歸線北側,年平均氣溫21.2℃,年降雨1500毫米,無霜期33天。六堡鄉屬桂東大桂山脈的延伸地帶,在境內從塘平到不倚,從四柳到高梘。從梧垌到合口這些村鎮,峰巒聳立,海拔1000~1500米,坡度較大。茶葉多種植在山腰或峽谷,距村莊遠達3~10公裏。那裏是個林區溪流縱橫,山清水秀,日照短,終年雲霧繚繞。歷史上,六堡茶產區有恭州村茶、黑石村茶、羅笛村茶、蠶村茶等,以恭州村茶及黑石村茶品質最佳。據記載:村所產的茶,因其地處崇山峻嶺,樹木翳天,所植茶樹得水分已足,且高山得霧獨多,每天午後,太陽不能照射,則蒸發少,故其茶葉厚而大,昧濃而香,往往價格昂貴。其次為黑石村所產之茶。其山為黑石與坭所造成,溪澗之水長流,故茶樹得水足,茶葉大而厚。除六堡外,蒼梧縣的五堡鄉獅寨,相鄰的賀縣沙田,以及岑溪。橫縣等20多個縣均產六堡茶,鄰近的廣東羅定、肇慶等地也產六堡茶。六堡大部分為雲班石沙巖。風化變成黃赤色沙土,含磷、鐵質多,當地主產稻谷、木薯、紅薯、木材、松脂、竹、竹紙及茶葉等。
(二)茶樹品種
據當地茶農說:六堡茶在200多年前從湖南江華道縣,通過廣西賀縣八步傳入境內,品種屬櫧葉種。湖南茶樹有櫧葉種,在安化等地產的黑茶。其加工方法與六堡茶大同小異,故較為可信。
六堡茶為灌術型中葉種,樹勢開展。分枝密,從芽色分有四種。即青苗茶占60%,紫芽茶占20%,大白葉茶占5%,米碎茶占15%。以青苗茶產量最高。品質也最好。
二年自然生長的茶樹高200厘米,樹幅80厘米,分枝密。節間3.6厘米。葉片半上斜著生;葉長8.3厘米,寬3.6厘米。葉形橢圓。葉色綠,葉面平滑或微隆,光澤中。葉緣微波,。
嫩芽梢淡綠色。有少量紫芽。茸毛少,發芽密,持嫩性較強;發芽密度702個/平方米,l芽3葉長6.2麒米,重0.46克,在3月中旬萌芽,4月初開采,屬早芽種,萌芽終止期在10月中旬鋸齒粗、深而稀,葉身平展稍內卷,葉質中,葉端鈍尖;側脈6~9對。
花冠直徑3.9厘米,屬中花種。花萼5~7片,綠色,無茸毛;花瓣6~7片,白色稍帶綠,子房多茸毛。始花期在10月下旬,盛花期在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開花結果能力強。種子成熟期在10月下旬。茶果直徑1.5~3.4厘米,果皮棕褐色,果實為腎形或球形;果柄長0.6~1.3厘米,果皮厚1.5~2毫米,果實l~3室,每室l粒種子。種子圓形,少數長形。黑褐色。直徑i—1.5厘米。
葉片結構:葉厚294.8微米;上表皮厚26.8微米,下表皮厚13.4微米;柵欄組織二層,厚107.2微米。第壹層細胞排列較緊密,第二層較疏松;海綿組織厚147.7微水,細胞結構較疏松,柵欄組織與海綿組織厚度的比例為0.73:l.春茶鮮葉含水浸出物42.65%。茶多酚28.77%,氨基酸總量3.12%。咖啡堿3.77%,兒茶素143.99毫克/克。
在60年代,六堡鄉改為六保公社,當時辦了公社茶場。引進了雲南雙鳳大葉種,在當地產量較高,品質也好,適合加工六堡茶。在六堡,舊時種茶采用棋盤式叢栽,用種子直播,不修築梯地,幼齡茶園間種木薯,壹兩年後退出間種。開始采茶。茶園不施肥,在夏秋之際中耕除草壹次,公頃產225~375千克茶葉,1949年後,逐步推廣梯級茶園,條裁密植,每公頃種茶達27000~33000株,開始施肥,修剪。合理采摘,茶葉產量提高。
(三)歷史沿革
蒼梧六堡茶,在清嘉慶年間以其特殊的檳榔香味而列為全國24個名茶之壹。
《蒼梧縣誌》載:“茶產多賢鄉六保,味厚。隔夜不變,產長行蝦捅者名蝦耳茶,色、香、味俱佳”。
六堡茶成品有制成塊狀的,也有制成磚狀、金錢狀的,如“四金錢”。還有散裝的。其品質特點是:色澤黑褐光潤,特耐沖泡,葉底紅褐色。湯色紅濃似琥珀,醇和甘爽,滑潤可口。有檳榔味。越陳越好,港商常以“陳六堡”,“不計年”作商標。陳六堡茶含茶黃素0.13%,含茶紅素18.7%。還有部分茶褐素,故呈琥珀色。陳六堡茶有消暑祛濕、明目清心、助消化等功效,在悶熱的天氣裏,喝六堡茶特別舒暢。
《廣西特產誌略》(1937年)載:“在蒼梧之最大出品,且為特產者,首推六堡茶,就其六堡壹區而言(五堡,四堡)俱有出茶,但不及六堡之多,每年出口者,產額在60萬斤以上,在民國十五、十六年問(1926~1927年),每擔估價三十元左右。”
《廣西通誌稿》戴:“六堡茶在蒼梧,茶葉出產之盛,以多賢鄉之六堡及五堡為最,六堡尤為著名,暢銷於穗、佛、港、澳等埠。”
《廣西農業通訊》(1945年)載:“蒼梧茶尚多,尤以六堡鄉為最。六堡茶(又名垌茶),頗負盛名,其余所產品質亦佳,戰前(抗日戰爭前)交通便利,所產茶除本縣飲用外,全部銷售港澳等地,自抗戰後,交通阻塞,銷售範圍日形縮小,壹般茶農生活無法維持。多棄茶而經營其他,於是茶葉衰落矣。六堡鄉占全縣面積之半,全縣面積11455畝,年產茶5450擔,抗日時外銷日減,估計每年平均產茶1500擔左右。現有面積7500畝。”
據蘇海文在《中國茶訊》1951年第二卷第7期介紹:“舊時粵南在廣西六堡鄉合口街設莊收茶葉,計有“廣元茶”,“廣福泰”,“新記”,“三紀”,“永組”,“公盛”等茶莊六個,以後將六堡茶炊蒸在籮,由合口街用小鏟裝運至梨埠,在春夏水大時每鏟裝運四十擔。秋冬水小時每鏟只能裝運二十擔。由梨埠換大木船運至封開,再用電船裝運廣州,再出口港、澳。……除在穗港銷售壹部分外,其余大部分銷南洋怡保及吉隆坡壹帶。五堡茶多銷南洋大埠,價值平均要比六堡茶低10%~20%。它的消費對象,大部分為工人階級,尤其是南洋壹帶的礦工,酷愛飲用六堡茶。”
廣西六堡茶在歷史上的年產量和銷售量曾壹度達到1500噸左右,抗日時期大幅度下降,僅為3950擔(1975噸),至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初期有所恢復,1953年產六堡茶450噸,比抗日時期增加1.28倍。橫縣也由抗日時期年產221噸恢復到400噸。
1954年以後,六堡茶由國家統壹制定收購等級樣茶和收購價格,由供銷部門統壹收購,但是,六堡茶的收購價格比同等級的烘青茶收購價格低,所以有不少原產六堡茶的開始轉產烘青茶,雖然烘青茶原料要求高壹個級,但加工方法與六堡茶基本差不多,而六堡茶還多壹個漚堆的工序,實際上用工也差不多。
六堡茶歷史上和50年代初期,在香港市場占主導地位,但由於廣西六堡茶減產,加工粗制濫造,傳統風味消失,銷量逐漸降低,終於為其他名茶所取代。1981年。雲南銷往香港普洱茶500噸,四川銷往香港普洱茶650噸。廣西六堡茶卻由原來年銷1500噸左右下降到444噸。同時,越南的賀江茶,泰國、緬甸、印度尼西亞等國的青茶也打入香港市場,現六堡茶年銷往香港量為300~400噸,1983年,橫縣茶廠加工的六堡茶成品獲商業部優質產品獎和經貿部榮譽證書。
四、采制技術
過去,六堡茶初制由農戶手工操作,采摘標準1芽3、4、5葉。其初制方法是:“將葉采下後,放於沸騰的水中,使其葉軟而柔即得,約五分鐘置於籮中,用腳踩壓,至茶葉卷縮為度,然後以火焙幹,幹燥後以蒸氣蒸至柔後,乃置於籮內存放待售。”1937年,《廣西特產誌略》載:“日間將茶摘取,放之於籃,入夜置釜中炒至極軟,視茶內含粘液,略起膠時,即提取,乘其未凍,用器搓揉,搓之愈熟,則葉愈收縮而細小,再用微火焙幹。轉為黑色,成為茶葉。”
舊時茶商收購六堡茶分為細茶、元度、粗茶、行茶四個級,收後炊蒸在籮就運走。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初期,六堡茶初制仍是由農戶分散進行。成立了大隊和公社以後,在六堡公社的不倚、四柳、高梘、梧垌等大隊成立了茶葉初制廠,采用水利帶動的揉撚機,將全大隊大部分茶葉集中在大隊茶廠加工。在60年代初期,六堡公社成立了初精合壹的六堡茶廠,既收購鮮葉加工毛茶,又收購毛茶加工精茶,按國家規定:六堡茶毛茶分為1、2、3、4、5、6(級外)、7級(粗茶),每級又分為上、中、下三個等級。除六堡茶廠加工成品六堡茶外,其余的六堡茶都集中在梧州茶廠、橫縣茶廠、桂林茶廠加工。現在六堡茶的初制工藝為:殺青~揉撚~漚堆~復揉~幹燥。
六堡茶的復制工藝為:過篩整形~揀梗揀片~拼堆~冷發酵~烘幹~上蒸~踩簍~涼置陳化。
現在六堡茶的初制工藝是:鮮葉原料多為l芽3、4葉,白天采,晚上制。六堡茶殺青鍋溫160℃,每鍋投葉2~2.5千克,殺青機每次投葉7.5千克,下鍋後先悶炒後揚炒,然後悶揚結合,嫩葉多揚少悶,老葉多悶少揚。壹般殺青5~6分鐘,到芽葉柔軟,茶梗折而不斷,葉色轉為暗綠為適度。攤涼後進行揉撚,有手揉和機揉兩種,手揉壹次可揉l~1.5千克,機揉依揉撚機的大小而定。
六堡茶揉撚以整形為主,細胞破損為輔,葉破損率在40%即可,揉時加壓要適度,其過程大體如下:輕揉~輕壓~稍重壓~輕壓~輕揉,揉後解塊。壹般1~2級茶揉40分鐘,3級以下的茶揉45~50分鐘。揉好之後,進行漚堆,即將揉好的茶坯放入籮內或堆放在竹笪上進行漚堆發酵。這是決定六堡茶色、香、味的關鍵工序。堆高3~5厘米,每籮裝濕茶坯15千克左右,堆漚時間在15小時以上,茶堆溫度壹般在40℃左右為宜。如溫度高過50℃,則會燒堆,因此在漚堆過程中要註意翻堆散熱。漚堆時溫度低,即用60'c左右的火溫將茶坯烘至五至六成幹再漚堆。經過漚堆發酵之後,茶條會輕散壹些,因此要進行復揉5~6分鐘。六堡茶烘幹也分毛火和足火兩次進行。傳統的方法是用烘茶?h(烘籠),攤葉3.3厘米左右,最好是用松明火烘,烘溫80~90℃,每隔5~6分鐘翻拌壹次,烘到六至七成幹下焙攤涼半小時,即進行打足火,足火溫度50~60℃,攤葉厚度6.6厘米,烘2~3小時,茶梗壹折即斷即可。
六堡茶精制,現在足先進行冷發酵,將毛茶增濕,含水量達12%。堆漚7~10天,以補初制發酵不足,當茶葉水分幹到10%左右,即上蒸半小時,至葉全軟為度,葉含水達到15%~16%。傳統的制法是將茶炊蒸後堆置20~30天,這些漚堆的濕熱作用。進壹步促使茶葉內含物的變化。由於茶多酚非酶性氧化作用,繼續使茶黃素,茶紅素等有色物質增加,使其色、香、味加厚,達到六堡茶的特有品質風格。
六堡茶的品質要陳,涼置陳化,是制作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不可或缺。壹般以簍裝堆,貯於陰涼的泥土庫房,至來年運銷,而形成六堡茶的特殊風格。因此,夏蒸加工後的成品六堡茶,必須經散發水分,降低葉溫後,踩簍堆放在陰涼濕潤的地方進行陳化,經過半年左右,湯色變得更紅濃,滋味有清涼爽口感,且產生陳味,形成六堡茶紅、濃、醇、陳的品質特點。
五、名茶文化
在六堡茶的故鄉。飲時是把六堡茶放在瓦鍋中,加入山泉水,明火煮沸後,稍置放,待微溫飲用,倍感味甘醇香,有提抻、益脾消滯,生津解暑的功效,若加適量冬蜜攪勻飲之,可治痢疾。儲存五年以上的陳六堡茶,可治小兒驚風等癥。六堡茶沖泡後隔夜滋味不變,湯色不濁,喝時清涼祛暑。
近年來,隨著傳統僑銷黑茶——雲南普洱茶需求量和影響力的擴大,同屬傳統僑銷黑茶的梧州六堡茶也為眾多愛茶之人所推崇,其獨有的風味品質和保健作用逐漸被人們重新認識。六堡茶在梧州市的銷量逐年上升,喝六堡茶、談論六堡茶、收藏六堡茶已成為飲茶愛好者追求的新時尚。並暢銷於穗、港、澳等地,其品質素以“紅、農、醇、陳”四絕而著稱,。六堡茶色澤黑褐光潤,湯色紅濃明亮,滋味醇和爽口、略感甜滑,香氣醇陳、有檳榔香味,葉底紅褐,並且耐於久藏,越陳越好。如果說對其它茶類人們追求的是“青春”的滋味,那麽對六堡茶而言,它打動人的則是歲月的滄桑,那愈陳愈香的特質是其它茶類不具備的。
六堡茶屬於溫性茶,除了具有其它茶類所***有的保健作用外,更具有消暑祛濕、明目清心、幫助消化的功效。既可飽食之後飲之助消化,亦可以空腹飲之清腸胃。在悶熱的天氣裏,飲用六堡茶清涼祛暑、倍感舒暢。科學試驗和六堡茶愛好者品茗實踐證明,六堡茶除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外,所含脂肪分解酵素高於其它茶類,故六堡茶具有更強的分解油膩、降低人體類脂肪化合物、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的功效,長期飲用可以健胃養神、減肥健身。因此,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六堡茶愈來愈受到消費者的喜愛。
六堡茶采用傳統的竹簍包裝,有利於茶葉貯存時內含物質繼續轉化,使滋味變醇、湯色加深、陳香顯露。用六堡散茶蒸制、壓模,可制成“六堡餅茶”、“六堡磚茶”、“六堡沱茶”等,同樣受到六堡茶收藏者的青睞。
制茶技術——六堡茶制造
六堡茶因產於廣西蒼梧縣六堡鄉而得名。六堡茶的采摘標準為壹芽二、三葉至三、四葉。采後保持新鮮,當天采當天制完。
六堡茶的制造工序依次為:殺青、揉撚、漚堆、復揉、千燥。
(1)殺青
六堡茶的殺青特點是低溫殺青。但相比較而言,全程溫度大致有壹個從低—高—低的變化過程,其他要點和綠茶殺青相同。殺青方法有手工殺青。和機械殺青兩種。手工殺青用60厘米的口徑鐵鍋,斜裝30度,每鍋投葉量3-4公斤,投葉前鍋溫約80-90℃,投葉後,先悶炒,後抖炒,然後抖悶結合,動作是先慢後快。約炒2分鐘,逐步提高鍋溫達140℃左右,翻炒2-3分鐘後,再降低鍋溫炒2分鐘左右。翻炒時註意:老葉多悶少揚,嫩葉多揚少悶。炒至葉質柔軟,葉色變為暗綠色,略有粘性,發出清香為適度,全程約5-7分鐘。機器殺青,鍋溫160℃左右,投葉量壹般為5公斤左右。投葉量多少因殺青機大小而異。殺青時間5^-6分鐘。如果鮮葉過老或遇高溫幹燥氣候,可先噴少量清水再殺青。
(2)揉撚
六堡茶的揉撚以整形為主,細胞破碎率為輔。因六堡茶要求耐泡,細胞破率不宜充分,細胞破碎率掌握在65%左右為宜。殺青葉揉撚前須進行短時攤涼,以半小時為好。粗老葉則不必攤涼,須趁熱揉撚,以利成條。投葉量不宜過多,以加壓後占茶機揉桶容積2/3為好。殺青葉子裝機後,先輕揉5分鐘左右,待葉子基本成條時,再加壓15分鐘,揉出茶汁,卷緊條索,再松壓輕揉5分鐘,回收茶汁。下機後進行解塊篩分,再上機復揉10-15分鐘。揉撚時間較長,壹、二級茶約40分鐘左右,三級以下茶約45-50分鐘。
(3)漚堆
漚堆是形成六堡茶獨特品質的關鍵性工序,其目的是通過漚堆的濕熱作用,促進內含物質的轉化,減除舍澀味,使滋味變醇,消除青臭氣,發展特殊香氣,破壞葉綠素,使葉色轉變為深黃褐色。
二葉以上的嫩葉,揉撚後先經低溫烘至五、六成幹再進行漚堆,否則,容易漚壞或餿酸。漚堆厚度視氣溫高低、濕度大小、葉質老嫩而定。原則是嫩葉薄堆,老葉厚堆;高溫高濕薄堆,低溫低濕厚堆。壹般堆高33-50厘米。堆溫控制在50℃左右,如超過60℃,要立即扒堆散熱,以免燒堆變質.在漚堆過程中,壹般要扒堆1-2次,把邊上茶坯翻入中心,使之漚堆均勻。漚堆時間視具體情況而定,壹般為10-15小時。漚至葉色變為深黃帶褐色,茶坯出現粘汁,發出特有的醇香,即為漚堆適度。
(4)復揉
經漚堆後的茶坯,有部分水分散失,條索回松,需復揉壹次,使條索卷緊;漚堆後,堆內堆外茶坯幹濕不勻,通過復揉使茶汁互相浸潤,於濕壹致,以利幹燥。復揉前最好烘熱壹下,用50-60℃的低溫烘7壹10分鐘,使茶坯熱化回軟,以利成條。復揉方法要輕壓輕揉,時間約5-6分鐘,使條索達到細緊為止。
(5)幹燥
六堡茶的幹燥是在七星竈上采用松柴明火烘焙。烘焙分毛火和足火兩次進行。毛火焙簾烘溫80-90℃,攤葉3-4厘米,每隔5-6分鐘扒壹次,使受熱均勻,幹燥壹致,烘至六、七成幹時下焙。攤涼20-30分鐘,待水分布均勻後再打足火。足火是低溫厚堆長烘,烘溫50-60℃,攤葉厚35-45厘米,時間2-3小時,烘至含水量在10%以下,即為幹燥適度。
六堡茶幹燥切忌以曬代烘,所用燒柴切忌用有異味的樟木、油松等柴火或濕柴,以免影響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