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毛澤東《蔔算子·詠梅》
原文: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譯文:
風雨將春天送走了,飛雪又把春光迎來。正是懸崖結下百丈冰柱的時節,但仍然有花枝俏麗競放。
俏麗但不掠春光之美,只是把春天的消息來報告。等到漫山遍野開滿鮮花之時,梅花卻在花叢中歡笑。
二、唐·賀知章《詠柳 / 柳枝詞》
原文:
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譯文: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垂的柳條像千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就是二月的春風,如同神奇的剪刀。
三、清·鄭板橋《竹石》
原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譯文:
竹子抓住青山壹點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紮在巖石縫中。
經歷無數磨難和打擊身骨仍堅勁,任憑妳刮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
四、唐·李商隱《贈荷花》
原文: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譯文:
世上人們對待花和葉的態度不壹樣,把花栽在銅盆中,花葉只能落在土裏化為塵土。
只有荷花是紅花綠葉相配相映,荷葉有卷有舒,荷花有開有合,襯托得那樣完美自然。
荷花與荷葉長久互相交映,當荷葉掉落,荷花雕謝之時,真是讓人愁苦至極。
五、明·於謙《石灰吟》
原文: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譯文:
經過千錘萬鑿從深山裏開采出來的石頭,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做很平常的壹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只要把高尚的節操留在人世間。
2. 關於詠物的古詩首先大家都知道的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壹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駱賓王的>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沈。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荷花的
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楊萬裏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詠梅的
山園小梅
林和靖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黃金樽
梅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 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不知行不行……
3. 關於詠物的古詩詞大全詠物詩大全 1、《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2、《在獄詠蟬》 唐·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沈。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3、《梅花》 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4、《詠鵝》 唐·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5、《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6、《蜂》 唐·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7、《墨梅》 元·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流清氣滿乾坤。 8、《石灰吟》 明·於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4. 關於詠物的古詩首先大家都知道的詠柳 賀知章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駱賓王的>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沈。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荷花的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楊萬裏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詠梅的山園小梅 林和靖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黃金樽 梅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 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不知行不行……。
5. 關於詠物的古詩詠柳
作者:賀知章
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梅花
作者: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墨梅
作者: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流清氣滿乾坤。
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
作者: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竹石
作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6. 詠物類的古詩秋 思 張 籍 洛陽城裏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蟬虞世南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借秋風。蔔算子·詠梅陸遊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壹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竹石 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石灰吟 於謙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畫菊》南宋 鄭思肖 花開不並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菊花》唐 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題菊花 》唐 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壹處開。
7. 描寫詠物的詩句於謙的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註釋] 若等閑:好像很平常。 [簡析] 這是壹首托物言誌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作為詠物詩,若只是事物的機械實錄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沒有多大價值。這首詩的價值就在於處處以石灰自喻,詠石灰即是詠自己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的人格。
鄭板橋的竹石。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註釋
1.《竹石》是壹首題畫詩。
2.咬定:比喻根紮得結實,像咬著不松口壹樣。
3.磨:折磨。堅勁:堅定強勁。
4.爾:那。這句意思說:隨那東南西北風猛刮,也吹不倒它
8. 詠物的詩句大全詠物詩大全
1、《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2、《在獄詠蟬》
唐·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沈。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3、《梅花》
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4、《詠鵝》
唐·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5、《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6、《蜂》
唐·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7、《墨梅》
元·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流清氣滿乾坤。
8、《石灰吟》
明·於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9、《馬詩·其五》
唐·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10、《嚴鄭公宅同詠竹》
唐·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雲長。
11、《詠竹》
唐·白居易
不用裁為嗚鳳管,不須截作釣魚竿。
千花百草雕零後,留向紛紛雪裏看。
12、《菊花》
唐·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13、《風》
唐·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14、《幽蘭操》
唐·韓愈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眾香拱之,幽幽其芳。
不采而佩,於蘭何傷?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夢熊,渭水泱泱。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於冬。
君子之守,子孫之昌。
15、《竹》
清·鄭燮
壹節復壹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16、《詠桂》
唐·李白
世人種桃李,皆在金張門。
攀折爭捷徑,及此春風暄。
壹朝天霜下,榮耀難久存。
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
清陰亦可托,何惜樹君園。
17、《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18、《感遇·蘭葉春葳蕤》
唐·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9. 關於詠物的詩句拂行衣(李白《下終南山過解斯山人宿置酒》) 綠垂風折筍,紅綻雨肥梅(杜甫《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 竹風能醒酒,花月解留人(張渭《夜同宴用文字》) 檐前花復地,竹外烏窺人(祖詠《清明宴司勛劉郎中別業》) 竹色溪下綠,荷花鏡裏香(李白《別儲邕至剡中》) 嫩竹猶含粉,初荷未聚塵(徐陵《侍宴》) 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王維《山居即事》) 竹香新雨後,鶯語落花中(張藉《晚春過崔駙馬東園》) 壹節復壹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鄭燮《板橋題畫.竹》) 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明待我歸(劉長卿《晚春歸山居題窗前竹》) 寒天草木黃落盡,猶自青青君始知(岑參《範公叢竹歌》) 劉楨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壹何盛,松枝壹何勁.冰霜正慘淒,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松柏) 蓮衣承玉釧,蓮刺罥銀鉤.相和歌辭·采蓮女閻朝隱 鸂鶒膠膠塘水滿,綠萍如粟蓮莖短.相和歌辭·張靜婉采蓮曲溫庭筠 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周敦頤的《愛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