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關於月下跳舞的詩句6字

關於月下跳舞的詩句6字

1.描寫月的詩句六字以上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竹裏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鳥鳴澗》)

9.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王昌齡:《出塞》)

11.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12.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13.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的:《山居秋暝》)

14.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15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16.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 《壹剪梅》)

17.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

(李白:〈玉階怨〉)

18. 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壹尊還酹江月。

(蘇軾 )

19.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杜甫:《月夜》)

20.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李商隱《無題》)

21.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溫庭筠)

22.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竹裏館》)

23.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劉禹錫:《望洞庭》)

24.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

(李商隱《霜月》)

25.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張九齡《望月懷遠》)

26.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

(李煜:《虞美人》)

27.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 詞《江城子》)

28.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

(王安石《春夜》)

29. 欲問吳江別來意,青山明月夢中看。

(王昌齡《李昌曹宅夜飲》

參考資料:

2.關於舞蹈的詩句

1、舞轉回紅袖,歌愁斂翠鈿。滿堂開照曜,分座儼嬋娟。

2、水龍吟

呂同老

素肌不汙天真,曉來玉立瑤池裏。亭亭翠蓋,盈盈素靨,時妝凈洗。太液波翻,霓裳舞罷,斷魂流水。甚依然、舊日濃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欲喚淩波仙子。泛扁舟、浩波千裏。只愁回首,冰簾半掩,明珰亂墜。月影淒迷,露華零落,小闌誰倚。***芳盟,猶有雙棲雪鷺,夜寒驚起。

3、采蓮舞

蕊宮閬苑。聽鈞天帝樂,知他幾遍。爭似人間,壹曲采蓮新傳。柳腰輕,鶯舌囀。逍遙煙浪誰羈絆。無奈天階,早已催班轉。卻駕彩鸞,芙蓉斜盼。願年年,陪此宴。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作者: 杜甫

大歷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別駕元持宅見臨潁李十二娘舞劍器,壯其蔚岐;問其所師,曰:“余公孫大娘弟子也。”

開元五載,余尚童稚,記於郾城觀公孫氏舞劍器渾脫,瀏漓頓銼,獨出冠時。自高頭宜春、梨園二伎坊內人洎外供奉,曉是舞者,聖文神武皇帝初,公孫壹人而已。玉貌錦衣,況余白首。今茲弟子,亦匪盛顏。既辨其由來,知波瀾莫二。撫事慷慨,聊為《劍器行》。

往者吳人張旭,善草書書帖,數常於鄴縣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自此草書長進,豪蕩感激,即公孫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孫氏,壹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

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與余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壹。

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鴻洞昏王室。

梨園子弟散如煙,女樂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蕭瑟。

玳筵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3.關於舞蹈的詩句

1、朱火灼爍照佳人,含情會義邀相親。

嫣然壹轉亂心神,非子之故欲誰因。 2、白露欲凝草已黃,金琯玉柱響洞房。

雙心壹影俱回翔,吐情寄君君莫忘。 3、寒閨晝密羅幌垂,嬌容麗色心相知。

雙去丹還誓不移,長袖拂面為君施。 4、舞轉回紅袖,歌愁斂翠鈿。

滿堂開照曜,分座儼嬋娟。 5、水龍吟 呂同老 素肌不汙天真,曉來玉立瑤池裏。

亭亭翠蓋,盈盈素靨,時妝凈洗。太液波翻,霓裳舞罷,斷魂流水。

甚依然、舊日濃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欲喚淩波仙子。

泛扁舟、浩波千裏。只愁回首,冰簾半掩,明珰亂墜。

月影淒迷,露華零落,小闌誰倚。***芳盟,猶有雙棲雪鷺,夜寒驚起。

6、采蓮舞 蕊宮閬苑。聽鈞天帝樂,知他幾遍。

爭似人間,壹曲采蓮新傳。柳腰輕,鶯舌囀。

逍遙煙浪誰羈絆。無奈天階,早已催班轉。

卻駕彩鸞,芙蓉斜盼。願年年,陪此宴。

7、詠舞詩 可憐稱二八,逐節似飛鴻,懸勝河陽伎,暗與淮南同,入行看履進,轉面望鬟空,腕動苕華玉,衫隨如意風,上客何須起,啼烏未肯終。 8、舞詩(楊玉環) 羅袖動香香不已,紅蕖裊裊秋煙裏。

輕雲嶺上乍搖風,嫩柳池邊初拂水。 9、《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序 》 杜甫 大歷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別駕元持宅見臨潁李十二 娘舞劍器,壯其蔚跂。

問其所師,曰∶余公孫大娘 弟子也。開元三載,余尚童稚,記於郾城觀公孫氏舞劍器渾脫。

瀏漓頓挫,獨出冠時。自高頭宜春梨 園二伎坊內人,洎外奉, 曉是舞者,聖文神武皇 帝初,公孫壹人而已。

玉貌錦衣,況余白首!今茲弟子亦匪盛顏。既辨其由來,知波瀾莫二。

撫事慷 慨,聊為劍器行。昔者吳人張旭善草書書帖,數嘗 於鄴縣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自此草書長進,豪蕩感激。

即公孫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孫氏, 壹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 天地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 矯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 罷如江海凝清光。 絳唇珠袖兩寂寞, 晚有弟子傳芬芳。

臨潁美人在白帝, 妙舞此曲神揚揚。 與余問答既有以, 感時撫事增惋傷。

先帝侍女八千人, 公孫劍器初第壹。 五十年間似反掌, 風塵澒洞昏王室。

梨園子弟散如煙, 女樂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 瞿塘石城草蕭瑟。

玳筵急管曲復終, 樂極哀來月東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 足繭荒山轉愁疾。

10、霓裳羽衣歌和微之 白居易 我昔元和侍憲皇,曾陪內宴宴昭陽。千歌百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

舞時寒食春風天,玉鉤欄下香案前。案前舞者顏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搖冠,鈿瓔累累佩珊珊。娉婷似不任羅綺,顧聽樂懸行復止。

磬蕭箏笛遞相攙,擊擫彈吹聲邐迤。散序六奏未動衣,陽臺宿雲慵不飛。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飄然轉旋回雪輕,嫣然縱送遊龍驚。

小垂手後柳無力,斜曳裾時雲欲生。煙蛾斂略不勝態,風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點鬟招萼綠,王母揮袂別飛瓊。繁音急節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鏗錚。

翔鸞舞了卻收翅,唳鶴曲終長引聲。當時乍見驚心目,凝視諦聽殊未足。

壹落人間八九年,耳冷不曾聞此曲。湓城但聽山魈語,巴峽唯聞杜鵑哭。

移戀錢唐第二年,始有心情問絲竹。玲瓏箜篌謝好箏,陳寵語栗沈平笙。

清弦脆管纖纖手,教得霓裳壹曲成。虛白亭前湖水畔,前後只應三度按。

便除庶子拋卻來,聞道如今各星散。今年五月至蘇州,朝鐘暮角催白頭。

貪看案牘常侵夜,不聽笙歌直到秋。秋來無事多閑悶,忽憶霓裳無處問。

聞君部內多樂徒,問有霓裳舞者無。答雲七縣十萬戶,無人知有霓裳舞。

唯寄長歌與我來,題作霓裳羽衣譜。四幅花箋碧間紅,霓裳實錄在其中。

千姿萬狀分明見,恰與昭陽舞者同。眼前仿佛睹形質,昔日今朝想如壹。

疑從魂夢呼召來,似著丹青圖寫出。我愛霓裳君合知,發於歌詠形於詩。

昔不見我歌雲,驚破霓裳羽衣曲。又不見我詩雲,曲愛霓裳未拍時。

由來能事皆有主,楊氏創聲君緣譜。君言此舞難得人,須是傾城可憐女。

吳妖小玉飛作煙,越艷西施化為土。嬌花巧笑久寂寥,娃館苧蘿空處所。

如君所言誠有是,君試從容聽我語。若求國色始翻傳,但恐人間廢此舞。

妍媸優劣寧相遠,大都只在人擡舉。李娟張態君莫嫌,亦擬隨宜且教取。

11、踏歌詞 劉禹錫 春江月出大堤平, 堤上女郎連袂行。 唱盡新詞歡不見, 紅窗映樹鷓鴣鳴。

12、孔尚任《平陽竹枝詞》第壹首“踏歌詞”有:“鳳 陽少女踏春陽,踏到平陽勝故鄉。舞袖弓腰都未忘,街西勾斷路人腸”。

13、鷓鴣天-晏幾道 彩袖殷勤捧玉鐘,當年拼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14、長沙九日登東樓觀舞 李群玉 南國有佳人,輕盈綠腰舞。 華筵九秋暮,飛袂拂雲雨。

翩如蘭苕翠,婉如遊龍舉。 越艷罷前溪,吳姬停白纻。

慢態不能窮,繁姿曲向終。 低回蓮破浪,淩亂雪縈風。

墜珥時流盻,修裾欲溯空。 唯愁捉不住,飛去逐驚鴻。

15、柘枝伎 白居易 平鋪壹合錦筵開,連擊三聲畫鼓催。 紅蠟燭移桃葉起,紫羅衫動柘枝來。

帶垂鈿胯花腰重,帽轉金鈴雪面迥。 看即曲終留不住,雲飄雨送向陽臺。

16、舞曲歌辭。白纻辭 李白 揚清歌,發皓齒,北方佳人東鄰子。

且吟白纻停淥水, 長。

4.關於月亮的詩句,6句詩句

壹、宋朝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釋義如下:

丙辰年的中秋節,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思念弟弟蘇轍。

明月從什麽時候才開始出現的?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宮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禦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間。

月兒轉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麽怨恨吧,為什麽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裏,也能***享這美好的月光。

二、唐朝 李白《靜夜思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釋義如下:

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壹層白霜。我禁不住擡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壹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沈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三、唐朝 張九齡《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釋義如下:

茫茫的海上升起壹輪明月,此時妳我都在天涯***相望。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長,整夜裏不眠而把親人懷想。熄滅蠟燭憐愛這滿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涼。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給妳,只望能夠與妳相見在夢鄉。

四、五代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

釋義如下:

這年的時光什麽時候才能了結,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五、宋朝 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壹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釋義如下:

京口和瓜洲不過壹水之遙,鐘山也只隔著幾重青山。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妳什麽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呢?

六、唐朝 杜甫《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邊秋壹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釋義如下:

戍樓上的更鼓聲隔斷了人們的來往,邊塞的秋天裏,壹只孤雁正在鳴叫。從今夜就進入了白露節氣,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有兄弟卻都分散了,沒有家無法探問生死。寄往洛陽城的家書常常不能送到,何況戰亂頻繁沒有停止。

5.關於 歌舞的 詩句

白居易

繚綾

繚綾繚綾何所似?不似羅綃與紈綺;

應似天臺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又奇絕,地鋪白煙花簇雪。

織者何人衣者誰?越溪寒女漢宮姬。

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樣人間織。

織為雲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廣裁衫袖長制裙,金鬥熨波刀剪紋。

異彩奇文相隱映,轉側看花花不定。

昭陽舞人恩正深,春衣壹對直千金。

汗沾粉汙不再著,曳土踏泥無惜心。

繚綾織成費功績,莫比尋常繒與帛。

絲細繰多女手疼,紮紮千聲不盈尺。

昭陽殿裏歌舞人,若見織時應也惜。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其壹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山花插寶髻,石竹繡羅衣。

每出深宮裏,常隨步輦歸。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雲飛。

薛濤試新服裁制初成三首其三

長裾本是上清儀,曾逐群仙把玉芝。

每到宮中歌舞會,折腰齊唱步虛詞

王昌齡

春宮曲

昨夜風開露井桃,

未央前殿月輪高。

平陽歌舞新承寵,

簾外春寒賜錦袍。

6.關於跳舞的詩詞

采蓮舞 蕊宮閬苑。

聽鈞天帝樂,知他幾遍。爭似人間,壹曲采蓮新傳。

柳腰輕,鶯舌囀。逍遙煙浪誰羈絆。

無奈天階,早已催班轉。卻駕彩鸞,芙蓉斜盼。

願年年,陪此宴。《水龍吟 》呂同老 素肌不汙天真,曉來玉立瑤池裏。

亭亭翠蓋,盈盈素靨,時妝凈洗。太液波翻,霓裳舞罷,斷魂流水。

甚依然、舊日濃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欲喚淩波仙子。

泛扁舟、浩波千裏。只愁回首,冰簾半掩,明珰亂墜。

月影淒迷,露華零落,小闌誰倚。***芳盟,猶有雙棲雪鷺,夜寒驚起。

薛能《柘枝詞》 樓臺新邸第, 歌舞小嬋娟。 急破催搖曳, 羅衫半脫肩。

顧況《王郎中妓席五詠·舞》 汗?新裝畫不成, 絲催急節舞衣輕。 落花繞樹疑無影, 回雪從風暗有情。

李白《高句驪》 金花折風帽, 白馬小遲回。 翩翩舞廣袖, 似鳥海東來。

7、李群玉《綠腰》 南國有佳人,輕盈綠腰舞。 華筵九秋暮,飛袂拂雲雨。

翩如蘭苕翠,宛如遊龍舉。 越艷罷前溪,吳姬停白苕。

慢態不能窮,繁姿曲向終。 低回蓮破浪,淩亂雪榮風。

墮珥時流盼,修裾欲朔空。 唯愁捉不住,飛去逐驚鴻。

昔有佳人公孫氏,壹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

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與余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壹。 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鴻洞昏王室。

梨園子弟散如煙,女樂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蕭瑟。

玳筵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白居易 繚綾 繚綾繚綾何所似?不似羅綃與紈綺; 應似天臺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又奇絕,地鋪白煙花簇雪。

織者何人衣者誰?越溪寒女漢宮姬。 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樣人間織。

織為雲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廣裁衫袖長制裙,金鬥熨波刀剪紋。

異彩奇文相隱映,轉側看花花不定。 昭陽舞人恩正深,春衣壹對直千金。

汗沾粉汙不再著,曳土踏泥無惜心。 繚綾織成費功績,莫比尋常繒與帛。

絲細繰多女手疼,紮紮千聲不盈尺。 昭陽殿裏歌舞人,若見織時應也惜。

長恨歌 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 禦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 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 壹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壹笑百媚生, 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 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 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 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 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 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 三千寵愛在壹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 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 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 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雲, 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 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 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 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 西出都門百余裏。

六軍不發無奈何, 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 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 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 雲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 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 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 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回龍馭, 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 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 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 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 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 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 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新, 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 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 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 翡翠衾寒誰與***。

悠悠生死別經年, 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 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展轉思, 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 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 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 山在虛無縹緲間。

樓閣玲瓏五雲起, 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壹人字太真, 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 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 九華帳裏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 珠箔銀屏迤邐開。 雲髻半偏新睡覺, 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飄舉, 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幹, 梨花壹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 壹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裏恩愛絕, 蓬菜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 不見長安見塵霧。 唯將舊物表深情, 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壹股合壹扇, 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 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 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 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 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 此恨綿綿無絕期。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其壹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山花插寶髻,石竹繡羅衣。

每出深宮裏,常隨步輦歸。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雲飛。

薛濤試新服裁制初成三首其三 長裾本是上清儀,曾逐群仙把玉芝。 每到宮中歌舞會,折腰齊唱步虛詞 王昌齡 《春宮曲》昨夜風開露井桃, 未央前殿月輪高。

平陽歌舞新承寵, 。

7.寫出壹句關於舞蹈的詩句:————————

飄然轉旋回雪輕,嫣然縱送遊龍驚,小垂手後柳無力,斜曳裙時雲欲生。——白居易《霓裳羽衣歌》)

跳身轉轂寶帶鳴,弄腳繽紛錦靴軟。——劉言史《王中丞宅夜觀舞胡騰》

從風回綺袖,映日轉花鈿。 同情依促柱,***影赴危弦。——王暕 《詠舞詩》

管清羅薦合,弦驚雪袖遲。逐唱會纖手,聽曲動蛾眉。凝情眄墮珥,微睇托含辭。日暮留嘉客,相看愛此時。——何遜《詠舞妓詩》

平鋪壹合錦筵開,連擊三聲畫鼓催。紅蠟燭移桃葉起,紫羅衫動柘枝來。帶垂鈿胯花腰重,帽轉金鈴雪面迥。看即曲終留不住,雲飄雨送向陽臺。——白居易《柘枝伎》

鼓催殘拍腰身軟,汗透羅衣雨點花。——劉禹錫《和樂天柘枝》

紅筵高設畫堂開,小妓妝成為舞催。珠帽著聽歌遍匝,錦靴行踏鼓聲來。——張祜《柘枝》

畫鼓拖環錦臂攘,小娥雙換舞衣裳。金絲蹙霧紅衫薄,銀蔓垂花紫帶長。——《雙舞柘枝伎》

微動翠娥拋舊態,慢遮檀口唱新詞。客看舞罷輕雲起,卻赴襄王夢裏期。——《金吾李將軍柘枝》

  • 上一篇:介紹壹個玉鐲怎麽樣?
  • 下一篇:獸人古戰場怎麽走?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