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關於贊美石的詩句

關於贊美石的詩句

1.贊美奇石的詩句

“花能解語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這是南宋詩人陸遊之吟唱。

宋代黃庭堅面對色澤碧綠,石質細潤,瑩潔如玉的甘肅洮河硯石,贊不絕口,賦詩贊之:“久聞岷石鴨頭綠,可磨桂溪龍文刀,莫嫌文吏不知武,要試飽霜秋兔毫。”

寧夏賀蘭石用於制硯,被譽於“朔方瑰寶”,董必武的詩句:“色如端石微深紫,紋似金星細入肌,配在文房成四寶,磨而不磷性相宜。”既道出了賀蘭石的特點,又頌揚了賀蘭石的可貴之處。

廣東肇慶的端石,為著名的制硯名石,詩人稱頌備至,如詩雲:“人性至靈乃生雙瞳,石亦有眼巧出天工,星眼朗朗碧暈重重,如珠剖蚌如月麗空。”唐代詩人李賀也有“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的吟詠。

安徽靈碧石為雅石中的上品,因采掘不易,佳品難得,壹向非常名貴,以至唐代詩人蘇味道為此吟道:“何當掘靈髓,高枕絕囂氛。”

南京雨花石天然的質地、色彩、花紋、形狀,贏得了詩人的傾慕:“非聲非色非香味,別有幽芬來襲人。”

青田石與壽山石同為我國著名的印章、雕刻名石,正如文豪郭沫若寫道:“青田有奇石,壽山足比肩。”

唐吳融的“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萬古生幽石,鐵索千尋取得來,奇形怪狀誰得識。”則生動地描述了太湖石的成因和采取方法。

2.贊美石頭的古詩

1、

《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2、

唐·白居易《太湖石》

煙翠三秋色,波濤萬古痕;

削成青玉片,截斷碧雲根。

風氣通巖穴,苔文護洞門;

三峰具體小,應是華山孫。

3、

題自畫石 曹雪芹

愛此壹拳石,玲瓏出自然。

溯源應太古,墮世又何年?

有誌歸完璞,無才去補天。

不求邀眾賞,瀟灑做頑仙。

4、

唐·杜牧《題新定八松院小石》

雨滴珠璣碎,苔生紫翠重。

故關何日到,且看小三峰。

3.贊頌"石"的詩句

題吾友梁鐵君俠者畫竹

(清)康有為

生挺淩雲節,飄搖仍自持。

朔風常凜冽,秋氣不離披。

亂葉猶能勁,柔枝不受吹。

只煩文與可,寫照特淋漓。

竹詩詞自序

周芳純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靜坐讀詩篇。

華夏竹文化,源遠數千年。

詩詞如潮海,無力仔細看。

瀏覽逾萬卷,選編萬余言。

古今詩竹者,常學竹風格。

虛心屬秉性,高節貴終生。

狂風竿不彎,暴雨膚更潔。

酷署生清陰,嚴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羆。

衣食住行用,無不勞此君。

貢獻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風若不止,竹林盡毀滅。

我編竹詩詞,奉獻給讀者。

勸君愛惜竹,弘揚竹風格。

“水調歌頭·詠竹”

錢樟明

有節骨乃堅,無心品自端。

幾經狂風驟雨,寧折不易彎。

依舊四季翠綠,不與群芳爭艷,

揚首望青天

默默無聞處,蕭瑟多昂然。

勇破身,樂捐軀,毫無怨。

樓臺庭柱,牧笛洞蕭入垂簾。

造福何論早晚?

成材勿計後,鱗爪遍人間。

生來不為已,只求把身獻。

七律·答友人

毛澤東 1961年

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

斑竹壹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年衣。

洞庭波湧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

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裏盡朝暉。

病中見窗外竹感賦

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

竹葉青青不肯黃,枝條楚楚耐嚴霜。

昭蘇萬物春風裏,更有筍尖出土忙。

題竹

葉劍英 1963年

彩筆淩雲畫溢思,虛心勁節是吾師;

人生貴有胸中竹,經得艱難考驗時。

詠竹

方誌敏

雪壓竹頭低,低下欲沾泥,

壹輪紅日起,依舊與天齊。

(題畫詩)

鄧拓

階前老老蒼蒼竹,卻喜長年衍萬竿,

最是虛心留勁節,久經風雨不知寒。

歲寒三友

(題畫詩)

陶行知

萬松嶺上松,鼓蕩天風,

震動昆侖第壹峰。

千軍萬馬波濤怒;海出山中。

竹綠梅花紅,轉戰西東,

爭取最後五分鐘,百草千花休閑笑,

且待三冬。

《蕭湘竹子詩詞》代序

熊文愈 1991年4月

華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處處竹相連。

詩詞書畫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間。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賢。

東坡有三絕,板橋更超前。

剛直淩雲誌,虛懷不私偏。

郁郁婆娑葉,經冬不雕殘。

迎風更瀟灑,亮節益韌堅。

群承竹風格,研竹數十年。

業余集詩畫,選纂萬余言。

宏揚竹文化,四海***仰瞻。

我亦愛竹者,相逢慶有緣。

聊聊記數語,以電竹詩篇。

詠 竹

宋·文同

(忽憶故園修竹因作此詩)

故園修竹繞東溪,占水浸沙壹萬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應是怪歸遲。

摘自《132名中國國畫家》

春江曉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曖鴨先知。

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宋·王元之

數裏春畦獨自尋。迸犀抽錦亂森森。

田文死去賓朋散。拋擲三個玳瑁簪。

摘自《詠物詩選》

4.5個贊美石頭的詩句

題自畫石 曹雪芹

愛此壹拳石,玲瓏出自然。

溯源應太古,墮世又何年?

有誌歸完璞,無才去補天。

不求邀眾賞,瀟灑做頑仙。

雙石 白居易

蒼然兩片石,厥狀怪且醜。

俗用無所堪,時人嫌不取。

結從胚渾始,得自洞庭口。

萬古遺水濱,壹朝入吾手。

擔舁來郡內,洗刷去泥垢。

孔黑煙痕深,罅青苔色厚。

老蛟蟠作足,古劍插為首。

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間有。

壹可支吾琴,壹可貯吾酒。

峭絕高數尺,坳泓容壹鬥。

五弦倚其左,壹杯置其右。

窪樽酌未空,玉山頹已久。

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

漸恐少年場,不容垂白叟。

回頭問雙石,能伴老夫否。

石雖不能言,許我為三友。

望夫石 王建

望夫處,江悠悠。化為石,不回頭。

上頭日日風復雨,行人歸來石應語。

太湖石 白居易

遠望老嵯峨,近觀怪嵚崟。

才高八九尺,勢若千萬尋。

嵌空華陽洞,重疊匡山岑。

邈矣仙掌迥,呀然劍門深。

形質冠今古,氣色通晴陰。

未秋已瑟瑟,欲雨先沈沈。

天姿信為異,時用非所在。

磨刀不如礪,搗帛不如砧。

何乃主人意,重之如萬金。

豈伊造物者,獨能知我心。

過石頭城 張祜

累累墟墓葬西原,六代同歸蔓草根。

唯是歲華流盡處,石頭城下水千痕。

5.“贊美石頭”的詩句有哪些

1、《石灰吟》

明代: 於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譯文:經過千錘萬鑿從深山裏開采出來的石頭,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壹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只要把高尚的節操留在人世間。

2、《竹石》

清代: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譯文:深深的屹立在青山之中毫不放松,原來是由於根深深的紮在了巖石之中。歷經無數的磨難和打擊身骨仍堅勁,任憑妳刮東西南北風。

3、《太湖石》

唐代: 白居易

煙翠三秋色,波濤萬古痕。

削成青玉片,截斷碧雲根。

風氣通巖穴,苔文護洞門。

三峰具體小,應是華山孫。

譯文:煙和翡翠的三種秋色是古老的波浪痕跡。把它切成藍寶石片,剪斷青雲。風吹過洞穴,洞穴的門被苔蘚保護著。這三座山峰很小,應該是華山的太陽。

4、《頌石頭和尚草庵歌.其壹》

宋代: 釋印肅

石頭和尚草庵歌,試問參方會世麼。

千萬莫將茅瓦比,離鉤三寸綽清波。

譯文:

石頭,和尚,草堂,歌聲。千萬不要讓毛瓦比從三英寸寬的鉤子上掉下來。

5、《頌石頭和尚草庵歌》

宋代: 釋印肅

吾結草庵無寶貝,日劫相陪誰曉會。

只緣窮子不歸家,未免出頭來捏怪。

譯文:

我在山洞裏沒有寶藏,今天被搶的時候誰會陪我呢?只是因為很窮,所以不回家。

6.贊頌"石"的詩句

題吾友梁鐵君俠者畫竹 (清)康有為 生挺淩雲節,飄搖仍自持。

朔風常凜冽,秋氣不離披。 亂葉猶能勁,柔枝不受吹。

只煩文與可,寫照特淋漓。 竹詩詞自序 周芳純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靜坐讀詩篇。

華夏竹文化,源遠數千年。 詩詞如潮海,無力仔細看。

瀏覽逾萬卷,選編萬余言。 古今詩竹者,常學竹風格。

虛心屬秉性,高節貴終生。 狂風竿不彎,暴雨膚更潔。

酷署生清陰,嚴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羆。

衣食住行用,無不勞此君。 貢獻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風若不止,竹林盡毀滅。 我編竹詩詞,奉獻給讀者。

勸君愛惜竹,弘揚竹風格。 “水調歌頭·詠竹” 錢樟明 有節骨乃堅,無心品自端。

幾經狂風驟雨,寧折不易彎。 依舊四季翠綠,不與群芳爭艷, 揚首望青天 默默無聞處,蕭瑟多昂然。

勇破身,樂捐軀,毫無怨。 樓臺庭柱,牧笛洞蕭入垂簾。

造福何論早晚? 成材勿計後,鱗爪遍人間。 生來不為已,只求把身獻。

七律·答友人 毛澤東 1961年 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 斑竹壹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年衣。

洞庭波湧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 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裏盡朝暉。

病中見窗外竹感賦 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 竹葉青青不肯黃,枝條楚楚耐嚴霜。 昭蘇萬物春風裏,更有筍尖出土忙。

題竹 葉劍英 1963年 彩筆淩雲畫溢思,虛心勁節是吾師; 人生貴有胸中竹,經得艱難考驗時。 詠竹 方誌敏 雪壓竹頭低,低下欲沾泥, 壹輪紅日起,依舊與天齊。

竹 (題畫詩) 鄧拓 階前老老蒼蒼竹,卻喜長年衍萬竿, 最是虛心留勁節,久經風雨不知寒。 歲寒三友 (題畫詩) 陶行知 萬松嶺上松,鼓蕩天風, 震動昆侖第壹峰。

千軍萬馬波濤怒;海出山中。 竹綠梅花紅,轉戰西東, 爭取最後五分鐘,百草千花休閑笑, 且待三冬。

《蕭湘竹子詩詞》代序 熊文愈 1991年4月 華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處處竹相連。

詩詞書畫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間。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賢。 東坡有三絕,板橋更超前。

剛直淩雲誌,虛懷不私偏。 郁郁婆娑葉,經冬不雕殘。

迎風更瀟灑,亮節益韌堅。 群承竹風格,研竹數十年。

業余集詩畫,選纂萬余言。 宏揚竹文化,四海***仰瞻。

我亦愛竹者,相逢慶有緣。 聊聊記數語,以電竹詩篇。

詠 竹 宋·文同 (忽憶故園修竹因作此詩) 故園修竹繞東溪,占水浸沙壹萬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應是怪歸遲。

摘自《132名中國國畫家》 春江曉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曖鴨先知。 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筍 宋·王元之 數裏春畦獨自尋。迸犀抽錦亂森森。

田文死去賓朋散。拋擲三個玳瑁簪。

摘自《詠物詩選》。

7.贊美“奇石”的詩句有哪些

贊美“奇石”的詩句有:

1、江間饒奇石唐杜甫 《石櫃閣》

2、奇石雲根淺唐錢起 《仲春晚尋覆釜山》

3、寒泉浸、幾峰奇石宋朱敦儒 《滿江紅·竹翠陰森》

4、震澤生奇石唐劉禹錫 《和牛相公題姑蘇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蘇州》

5、鏗鏘辨奇石唐孟郊 《遊韋七洞庭別業》

6、汝山饒奇石唐孟郊 《汝州陸中丞席喜張從事至同賦十韻》

7、玩奇石路斜唐孟郊 《崢嶸嶺》

8、林中有奇石唐李德裕 《思平泉樹石雜詠壹十首·似鹿石》

9、聞君采奇石唐李德裕 《臨海太守惠予赤城石,報以是詩》

10、題詩足奇石唐皎然 《妙喜寺高房期靈澈上人不至,重招之壹首》

11、壹叢奇石古苔龕元張雨 《太常引 浴鵠灣有詠寫奉易玄》

12、騫騰立奇石宋陸遊 《感懷》

13、潦收出奇石宋陸遊 《將離江陵》

14、奇石插碧井宋陸遊 《四月三日同子坦子聿遊湖中諸山》

15、青青菖蒲絡奇石宋陸遊 《堂中以大盆漬白蓮花石菖蒲翛然無復暑意睡起》

16、風漪奇石出臨洮宋陸遊 《休日與客燕語既去聽小兒誦書因復作草數紙》

17、奇石玩犖角宋陸遊 《永日無壹事作詩自詒》

18、異書奇石小崚.清龔自珍 《已亥雜詩 198》

19、翠竹並奇石明唐寅 《枯木竹石圖》

20、奇石斕橫道宋敖陶孫 《仆以紹熙壬子中夏二十有五日始躋篁討龍井》

奇石,是指自然形成的獨特的蘊含某種意境,或相似山川人物、飛禽走獸、花鳥魚蟲等具有藝術欣賞及收藏價值的天然石體。古往今來,我國歷代文人雅士大多愛戀藏石賞石,與奇石結下不解之緣,他們的藏石故事在千百年後仍被廣為傳頌。

卞和獻石 卞和是楚國的壹名奇石收藏家,他在家鄉的荊山腳下采到壹塊“落鳳石”獻給楚王雕琢成“和氏璧”,創下了世界最高的“連城價值”,並引發出聞名的完璧歸趙的歷史故事。“和氏璧”這壹奇珍異寶被130多位帝王收藏1600余年,又創造了收藏時間最長的世界紀錄。

陶淵明臥石 陶淵明是東晉末年的大詩人,其宅子旁邊有壹方縱橫丈余的天然大巖石,他經常坐臥其上賞菊、飲酒、賦詩,後見此石有醒腦提神之獨特功效,就給它取名“醒石”。此舉引得後人艷慕不已,尊他為賞石祖師。宋人程師孟作詩曰:“萬仞峰前壹水傍,晨光翠色助清涼。誰知片石多情甚,曾送淵明入醉鄉。”

牛公好石 唐代宰相牛僧孺也酷愛奇石,對奇石來者不拒,尤以太湖石之富而自豪。他的府第和別墅中藏石極多。牛公“與石為伍”,“待石如賓友,親之如賢哲,重之如寶玉,愛之如兒孫”。壹次,蘇州太守贈他壹塊“奇狀絕倫”的太湖石,他欣喜異常,特邀白居易、劉禹錫***賞,並為此石酬唱往返,留下了數首詠石詩篇。

白居易愛石 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深愛太湖石,是唐代奇石鑒賞方法唯壹創始人。白居易對石收藏立論重在欣賞,如他在《太湖石記》中說,“百仞壹拳,千裏壹瞬,坐而得之。”“三山嶽百洞千壑……盡在其中”。退任後,他將收藏的五個太湖石運到香爐峰北遺愛寺西畔,僅以二室、四窗的草堂作垂暮之年安身之地。作詩雲:“弄石臨溪座,尋花繞泉行,時時聞鳥語,處處聽泉聲。”

柳宗元論石 柳宗元在任柳州刺史期間,對當地的秀石、石硯多有留心。在他的《與衛淮南石琴薦啟》中第壹次明確認知並提出了巖石的基本物理屬性,提出了要“珍奇、特表殊形”;石質彌堅;顏色自然;聲音鏗鏘。提煉總結出“形、質、色、聲”四大要素,到如今還經常被人們引為重要的評石標準

米芾拜石 米芾是宋代的書畫家和玩石大家,他壹生博雅好石,精於鑒賞。他任無為州監軍時,壹次,看見衙署內有壹立石十分奇特,高興得大叫起來:“此足以當吾拜”。於是他換了官衣官帽,手握笏板跪倒便拜,並尊稱此石為“石丈”。後來他又聽說城外河岸邊有壹塊奇醜的怪石,便命令衙役將它移進州府衙內,米芾見到此石後,大為驚奇,竟得意忘形,跪拜於地,口稱:“我欲見石兄二十年矣!”

蘇東坡易石 蘇軾號“東坡居士”,賞石、玩石是他的雅好之壹。他在湖北黃州任職時,發現“齊安江上往往得美石”,“溫潤如玉,紅黃白色,其文如人指上螺,精明可愛”,但得之甚難,只有在江邊嬉戲的孩子們常可摸到。蘇東坡想了個好主意,用糖塊和小孩交易。這樣他先後得二百八十九枚,“大者經寸,小者如棗栗菱芡”。還特意用古銅盆註水供養,時常玩賞,怡然自得。

8.贊美石頭的詩詞

《蓮石》

唐白居易

青石壹兩片,白蓮三四枝.

寄將東洛去,心與物相隨.

石倚風前樹,蓮栽月下池.

遙知安置處,預想發榮時.

領郡來何遠,還鄉去已遲.

莫言千裏別,歲晚有心期.

《望夫石》

唐王建

望夫處,江悠悠.化為石,不回頭.

山頭日日風復雨,行人歸來石應語.

《寄山友長孫棲嶠》

唐賈島

此時氣蕭颯,琴院可應關.

鶴似君無事,風吹雨遍山.

松生青石上,泉落白雲間.

有徑連高頂,心期相與還.

《望夫石》

唐劉禹錫

終日望夫夫不歸,化為孤石苦相思.

望來已是幾千載,只似當時初望時.

《東峰亭各賦壹物得幽徑石》

唐王緯

片石東溪上,陰崖剩阻修.

雨餘青石靄,歲晚綠苔幽.

從來不可轉,今日為人留.

《望夫石》

宋王安石

雲鬟煙鬢與誰期,壹去天邊更不歸.

還似九疑山下女,千秋長望舜裳衣.

9.贊頌"石"的詩句關於石的詩句

題吾友梁鐵君俠者畫竹 (清)康有為 生挺淩雲節,飄搖仍自持。

朔風常凜冽,秋氣不離披。 亂葉猶能勁,柔枝不受吹。

只煩文與可,寫照特淋漓。 竹詩詞自序 周芳純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靜坐讀詩篇。

華夏竹文化,源遠數千年。 詩詞如潮海,無力仔細看。

瀏覽逾萬卷,選編萬余言。 古今詩竹者,常學竹風格。

虛心屬秉性,高節貴終生。 狂風竿不彎,暴雨膚更潔。

酷署生清陰,嚴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羆。

衣食住行用,無不勞此君。 貢獻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風若不止,竹林盡毀滅。 我編竹詩詞,奉獻給讀者。

勸君愛惜竹,弘揚竹風格。 “水調歌頭·詠竹” 錢樟明 有節骨乃堅,無心品自端。

幾經狂風驟雨,寧折不易彎。 依舊四季翠綠,不與群芳爭艷, 揚首望青天 默默無聞處,蕭瑟多昂然。

勇破身,樂捐軀,毫無怨。 樓臺庭柱,牧笛洞蕭入垂簾。

造福何論早晚? 成材勿計後,鱗爪遍人間。 生來不為已,只求把身獻。

七律·答友人 毛澤東 1961年 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 斑竹壹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年衣。

洞庭波湧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 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裏盡朝暉。

病中見窗外竹感賦 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 竹葉青青不肯黃,枝條楚楚耐嚴霜。 昭蘇萬物春風裏,更有筍尖出土忙。

題竹 葉劍英 1963年 彩筆淩雲畫溢思,虛心勁節是吾師; 人生貴有胸中竹,經得艱難考驗時。 詠竹 方誌敏 雪壓竹頭低,低下欲沾泥, 壹輪紅日起,依舊與天齊。

竹 (題畫詩) 鄧拓 階前老老蒼蒼竹,卻喜長年衍萬竿, 最是虛心留勁節,久經風雨不知寒。 歲寒三友 (題畫詩) 陶行知 萬松嶺上松,鼓蕩天風, 震動昆侖第壹峰。

千軍萬馬波濤怒;海出山中。 竹綠梅花紅,轉戰西東, 爭取最後五分鐘,百草千花休閑笑, 且待三冬。

《蕭湘竹子詩詞》代序 熊文愈 1991年4月 華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處處竹相連。

詩詞書畫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間。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賢。 東坡有三絕,板橋更超前。

剛直淩雲誌,虛懷不私偏。 郁郁婆娑葉,經冬不雕殘。

迎風更瀟灑,亮節益韌堅。 群承竹風格,研竹數十年。

業余集詩畫,選纂萬余言。 宏揚竹文化,四海***仰瞻。

我亦愛竹者,相逢慶有緣。 聊聊記數語,以電竹詩篇。

詠 竹 宋·文同 (忽憶故園修竹因作此詩) 故園修竹繞東溪,占水浸沙壹萬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應是怪歸遲。

摘自《132名中國國畫家》 春江曉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曖鴨先知。 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筍 宋·王元之 數裏春畦獨自尋。迸犀抽錦亂森森。

田文死去賓朋散。 拋擲三個玳瑁簪。

摘自《詠物詩選》。

  • 上一篇:2022那麽多年自己還單身的句子通用四十條
  • 下一篇:寫夜作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