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中國冶鐵的起源?

中國冶鐵的起源?

在西亞各地發現的鐵器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世紀中葉,約4500年前。大約公元前12年,鐵器的使用在地中海變得越來越普遍。早期鐵器時代始於公元前20世紀末或公元前20世紀與公元前10世紀之交的中亞大部分地區。巴基斯坦晚期犍陀羅墓文化進入鐵器時代早期,分為早晚兩個階段。測得的碳十四數據表明,晚期為公元前14年至公元前13年。印度的彩灰陶文化中鐵器制作的水平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在這個小文化區,從Atlanki Heller遺址挖掘出65,438+035件鐵器,包括家用器皿、家具和其他手工業工具,它們被用作戰爭或狩獵的武器。灰彩陶文化的時代早於公元前11世紀或更早。前蘇聯中亞地區的居民學會冶鐵後,鐵很快被用於日常生活以及狩獵和戰爭的各個領域。古華拉莫地區的阿米拉巴德文化進入鐵器時代的時間不晚於公元前10世紀。韋爾加納盆地壹個比較發達的早期鐵器時代文化是丘斯特文化,在這個文化的達爾津特佩遺址出土了早期煉鐵爐渣。楚斯特文化時代是在公元前20世紀和公元前10世紀之交。

商周時期,中原地區的青銅冶煉達到了相當的水平,但從商代中期到周末,在高超的煉銅技術的影響下,人工冶鐵並沒有發展起來,西部周末偶爾見到人工冶鐵時仍使用隕石。新疆屬於中亞的壹部分,大部分地方的地理面貌和中亞其他地方沒有太大的區別。特別是北疆的壹些大河,把新疆和中亞西部國家連接成壹個大的自然地理單元。考古發現表明,他們在古代共享同壹種文化。新疆和中亞其他地區壹樣,在公元前20世紀和公元10世紀之交進入早期鐵器時代,並很快流行起來。中亞和西亞發現的早期鐵器為原始塊狀煉鐵,瓊科克臺地墓地出土的鐵器經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史研究所鑒定為塊狀煉鐵或滲碳鋼。中原最早的人工煉鐵也是塊狀煉鐵,早期的煉鐵技術也是如此。從新疆和中國出土的器物來看,早期的鐵器非常珍貴。自商朝以來,中原與古代西域有著非常密切的文化聯系。商末貴族墓葬中的玉器來自西域。三門峽郭墓地出土了我國最早的人工冶鐵制品。這裏還出土了壹面早期銅鏡,背面繪有動物紋,顯然不是中原體系的青銅器。和靜縣查吾虎溝文化發現壹面風格相似的銅鏡,德國柏林郭博物館收藏有壹面。鄯善縣陽海墓地有壹件銅鐵鐵器,還有壹把管筒戰斧、鐘形鏤空青銅器等。這些青銅器發現於公元前1600年和公元前700年的西亞等地的遺址,類似的青銅器從商代末期開始在中原和中國北方也有發現。最近在塔什庫爾幹地區發現了鐘形銅耳環。它們是安德洛諾沃文化中的典型青銅器,在甘肅河西和中國北方也發現了類似的物品,可追溯到商周時期。上述器物顯然是從西亞、中亞經新疆傳到中原的。和這些文物壹樣,早在西亞和中亞就已經出現的鐵器也是從西向東傳播的。新疆有許多鐵器的發現。河西沙井文化發現兩件鐵器最早可追溯到西周,關中地區鐵器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時期。從西亞、中亞經新疆到華中的人工冶鐵路線也基本清晰。冶鐵傳入中原後,在成熟的青銅冶煉技術基礎上,迅速發明了生鐵冶煉,比西方早了壹千多年。從此,中國的冶鐵壹直領先於西方。最早進入人類視野的鐵礦物無疑是鐵隕石(或簡稱隕石)。這種徹頭徹尾的低語為人類提供了關於鐵的最初知識。

鐵隕石主要由鐵鎳合金組成,壹般含鎳4 ~ 10%,少數隕石含鎳量可高達60%。大部分隕石是可塑的。

有證據表明,石器時代的人已經能夠利用隕石。生活在西格陵蘭島約克角石器時代的人們,壹直用含鎳約8%的隕石制作工具。在格陵蘭島北部發現了壹把愛斯基摩刀,它是由壹些鑲嵌在海象牙上的隕石碎片組成的。在中國,古代隕石制品不斷被發現。1972年冬,河北省槁城縣太西村商代遺址發現壹個鐵刃銅霰(碳-14測年為公元前1520 160)。總霰余長111mm,孔徑寬85mm。鐵刃60mm寬,銅外部分已斷。被銅體夾住的部分厚2mm,深10mm。對這件古代兵器的科學考察表明,“鐵刃中沒有人工冶鐵所含的大量夾雜物,原料鎳含量在6%以上,鈷含量在4%以上。更重要的是,盡管經過鍛造和長期風化,鐵刃仍有高低鎳鈷分層分布。研究人員據此推斷,這種銅鈸的鐵刃是由隕石制成的,銅鈸的整個制造過程是:先將隕石鍛造成薄刃,再鑄造青銅柄。

在中國歷代文獻中,關於隕石的記載不絕於耳。隕石墜落最早的記錄是《史記》:“十七年(公元前368年)四月至八月,櫟陽下雨。”所謂“雨金”,就是許多鐵隕石同時墜落,也就是現代人所說的“隕石雨”,而溧陽是秦獻公的省會,位於陜西臨潼東北部。後來唐代範綽的《舒曼》記載,雲南南詔王貝有“天降祭司鞘”。段在《酉陽雜語》中說“南番有毒...字從天而降,入地而去。”北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的壹天,沈括在常州宜興縣目睹了隕石墜落,並做了詳細的記錄:“正是火的時候,地下只有壹物大如杯,極深。往下看,星星在裏面,閃閃發光。天黑了好久,還是熱。過了很久,我很奇怪它有三尺多深,但我得到了壹塊圓形的石頭,它仍然是熱的,有拳頭那麽大,壹端略尖,顏色像鐵,壹樣重。”此後,在《元史?《五行編年史》中也有明確的記載:“元末十年(公元1350年)十壹月冬至日之夜,陜西耀州壹星西落,光芒璀璨,雷電交加,化為壹石,形如壹斧。壹面像鐵,壹面像錫。它碎裂並發出聲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陸續發現了許多隕石物體。比如1958年,廣西南丹發現了早期降落的鐵隕雨。通過實地考察,在發現的19塊南丹鐵隕石中,最小的壹塊為1.3kg,最重的壹塊為1.9噸,鎳含量約為7%。而不知何時降落在中國新疆準格爾,壹塊重約20噸的鐵隕石,是目前世界上收集到的第三大鐵隕石。

以上事實表明,原始人在早期已經能夠使用天然隕石。最遲在商代中期,中華民族的先民已經掌握了壹定水平的鍛鐵技術,熟悉鐵的可加工性,知道鐵和青銅在性質上的區別。顯然,中國人對鐵的最初認識只能更早。

煉銅早於煉鐵,這不僅為考古文物和歷史文獻所證實,也符合冶金技術的發展規律。道理很簡單,就像蘋果從樹上摘的時候總是從比較低的地方摘。因為煉銅(尤其是古代)比冶鐵容易,所以煉銅當然是最早誕生的。

煉銅起源於新石器時代人們對天然銅的利用。天然銅多為紫銅,含銅量高達98-99%,不僅具有金屬光澤,而且加工性能良好。起初,人們可能只會用天然銅作為石頭來制作石器。在實踐中必然會發現,天然銅具有不可比擬的延展性,容易做成需要的形狀。接下來,人們自然會發現,天然銅在火中燃燒後,會更容易制造出來。如果火焰溫度足夠高,自然銅就會熔化,熔化的銅水凝固後可以隨著容器流動成型。這種現象的重現,必然導致銅冶煉技術和鑄造技術的出現。

紫銅的熔點為1083℃,而早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早期,陶器的燒制溫度已經達到900-1000℃,具備了冶煉自然銅的技術基礎。我們已經知道,在銅礦床的表面,除了自然銅,還有孔雀石和黃銅礦,尤其是孔雀石,鮮艷奪目。孔雀石常與天然銅壹起出現,且顏色與銅銹相近,容易使人產生聯想,激起用孔雀石煉銅的沖動。這種沖動壹旦付諸實踐,就是煉銅技術的誕生。稍微有點化學知識的人都知道,孔雀石屬於堿式碳酸銅。只要加熱到壹定溫度就會分解成氧化銅,用木炭加熱可以還原氧化銅。

鐵的情況很不壹樣。鐵容易被氧化。除了隕石,自然界中的鐵以氧化物或其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純鐵的熔點是1537℃,所以新石器時代不可能直接熔化鐵。雖然鐵礦石的還原溫度不需要那麽高,但低溫下還原速度很慢,對實際生產沒有意義。同時,低溫下還原的鐵,冷卻後很容易再次氧化,變成鐵銹。所以,雖然銅和鐵礦石總是要誕生的,但是在銅冶煉誕生之後,鐵冶煉的誕生仍然需要時間,需要壹場深刻的技術革命來為其準備足夠的條件。其實這場技術革命真的發生了,從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2600年,持續了近千年,相當於中國的銅石器時代早期。

嚴格來說,這是制陶技術的變革。變化的主要內容是:用快輪毛坯代替手工制作;改造陶瓷窯的火道和爐排火孔,使窯室內的火更均勻;擴大窯室直徑,窯墻由直立變為內收。為了方便封窯,窯壁是收縮的。當陶器燒到壹定程度,封上飲窯,會產生還原氣氛,燒出灰陶。這時候如果讓大量的松煙進入,使其碳化,好的黑陶就會被燒壞。從紅陶的露天氧化燒成到灰陶和黑陶在密封飲用窯中還原氣氛燒成的制造過程,透露出壹個非常重要的信息:人們已經掌握了對銅和鐵冶煉至關重要的知識——高溫還原。

由於時代的限制,我們今天仍然無法找出原始煉銅的細節。然而,有壹點是肯定的。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陶器制作完成上述變化後,中國大地上突然多了青銅器,除了紫銅外還有青銅和黃銅,終於順利進入青銅器時代。當然,這不是偶然現象,唯壹合理的解釋只能是起源於制陶的煉銅分享了制陶的最新成果,完成了從萌芽到成熟的過渡。隨著煉銅技術的成熟,煉銅實踐變得豐富多彩。只有這樣,銅和鐵礦石的前提對於冶鐵的誕生才有了實際意義。而且煉鐵高爐最早誕生在中國,這是後話。目前我國已知最早的青銅器是陜西臨潼姜寨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黃銅原始件(約公元前3700年)和甘肅東鄉馬家窯文化遺址出土的青銅刀(約公元前3100年)。當然,中國銅冶煉的起源不會晚於公元前3100年。根據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的最新成果,夏朝的年表從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600年。也就是說,大禹活動的時間在公元前2070年左右,距離煉銅起源至少有壹千年。在幾千年的煉銅實踐中,無論是煉銅、鑄銅還是冶煉設備的修復,都沒有理由不進步。

考古發現證實,中國早期煉銅用的是陶制雕像,外面塗上混有泥土的草,起到隔熱作用,裏面塗上耐火泥層,銅礦石和木炭直接放入爐中。這種裝置不同於從外部加熱的“坩堝”爐,它可以將爐內溫度升得更高。可以想象,在這種內熱式陶尊爐中,當銅礦石中混入大量氧化鐵時,冶煉渣中鐵的還原幾乎是必然現象。煉鐵史上第壹次出現塊狀煉鐵就是最好的證明。

塊狀煉鐵又稱鍛鐵,是在較低的冶煉溫度下,將鐵礦石進行固態還原而得到的鐵塊。在亞洲西南部和歐洲,直到十四世紀,鐵是用塊狀熔煉法冶煉的。冶煉塊壹般是在平地或山麓挖坑,裝入高品位的鐵礦石和木炭,點燃,然後鼓風加熱煉鐵。當溫度達到1000℃左右時,礦石中的氧化鐵會被還原成金屬鐵,脈石變成礦渣。因為礦石中其他未被還原的氧化物和雜質無法去除,只能趁熱擠出其中的壹種或大部分,鐵中仍會殘留較多的大夾雜物。因為熔煉溫度不高,化學反應慢,需要拉爐取出固體產物,產量低,勞動浪費多,勞動強度也大。與生鐵不同,塊狀煉鐵含碳量極低,質地柔軟,適合鍛造。因為塊狀煉鐵在鍛造前是多孔的,所以也叫海綿鐵。

不難看出,中國古代內熱式陶尊煉銅爐非常適合冶煉塊狀鐵,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人工煉鐵產品當然不是塊狀鐵冶煉。曾經有壹種流傳很廣的說法是“江蘇六合程橋兩座東周墓葬中出土了鐵制的鐵棒和白口鑄鐵球,湖南長沙壹座墓葬中出土了白口鑄鐵鼎和中碳鋼劍”。得出結論:在中國冶鐵史上,冶鐵、白口鑄鐵和鋼鐵從壹開始就同時出現。“這是中國古代冶鐵工匠的功勛,也是世界冶鐵史上的奇跡”。世界上哪裏有那麽多奇跡?事物發展的規律怎麽可能輕易違背?當然,提出春秋時期是中國冶鐵史的開端這壹觀點也無可厚非,“中國冶鐵始於春秋”是學術界的權威結論。眾所周知,中國的冶鐵在夏朝就已經開花結果,而春秋戰國時期的鋼鐵結合只是中國冶鐵技術突破的開始。

說到這裏,我不禁想起壹個有趣的小插曲。這件事發生在古人類學領域。新中國成立前,西方古人類學家魏敦瑞對中國史前歷史上最重要的晚期智人——穴居人的化石材料進行了研究,認為三個頭骨分別代表了三種不同類型的原始蒙古人、美拉尼西亞人和愛斯基摩人。言下之意,這三個人的祖先跑進了壹個山洞。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當代古人類學家吳新之根據該模型進行了新的研究,發現三者都代表了原始蒙古人種,唯壹不同的是壹些細節還沒有完全成型。學術界恍然大悟,原來山頂洞人是這三種人的同壹個祖先,而不是這三種人為了壹件大事來到離萬裏不遠的壹個山洞的祖先。

壹個微小的差別是千裏之外。同樣的事實可以導致相反的結論,因為學者可能會粗心大意!在沒有物證的情況下,作者敢把壹塊煉鐵放在中國冶鐵史的開頭,當然是有理有據的。因《古代社會》壹書而聞名的摩爾根曾告訴我們,“人類經驗所遵循的道路基本上是相同的。在相似的情況下,人的需求基本是壹樣的。”從人類發展的歷史來看,這個說法是對的。從石器到陶器,再到青銅和鐵器,是世界各民族相同的發展軌跡。當世界其他地方的煉鐵歷史都是從塊狀煉鐵開始的時候,中國單單從生鐵開始是不合理的。不僅不合理,而且違背科學規律。冶煉溫度只能從低到高,冶煉設備只能從簡單到復雜。先有壹塊煉鐵,後有生鐵,這壹定是歷史的真相。

如前所述,由於塊煉鐵產量低,用工多,勞動強度大,為了提高產量,人們必須加強鼓風,增設高爐爐身,爐子也就從坑式逐漸發展到豎爐。爐體加高後,爐內上升氣流與礦石的接觸時間延長,能量利用率提高。爆破強化有兩個作用:壹方面增加了氣體壓力,增強了穿透爐內料層的能力,從而使爐體高度得以提高;另壹方面提高了燃燒強度,直接提高了爐內溫度。所有這些都有助於產量的增加。但是,事物總是壹分為二的。雖然在高溫下鐵的產量增加了,但滲碳成鐵的速度也加快了。當滲碳超過2%時,就會引起質變,得到另壹種產品——生鐵。生鐵的最低熔點可達1147℃,溫度升高後原料中的其他元素被還原成鐵,使生鐵的熔點降低。因此,獲得液體產品的可能性出現了。當然,也不排除另壹種可能,即在原有的塊狀熔煉爐中,由於爐子過熱或燃料配比過大,偶爾也能得到生鐵。作者認為這種最早的液態生鐵不是白口鑄鐵。在這種白口鑄鐵中,幾乎所有的碳都與鐵結合形成碳化鐵。其斷口呈暗白色,晶粒粗大,硬度和脆性很大,故稱“硬鐵”,既不能承受冷加工,也不能承受熱加工。這就是問題的癥結所在。原煉鐵塊含碳量極低,質地柔軟,易鍛造;白口鑄鐵又脆又硬,完全喪失了塊狀煉鐵的優良鍛造性能。白口鑄鐵,也就是“硬鐵”有用嗎?怎麽用?對這個問題的不同理解是東西方冶鐵史發展的分水嶺。

毫無疑問,前期西南亞和歐洲肯定是因為爐子過熱或者燃料比過大而獲得液態生鐵。由於其鍛造傳統過於濃厚,而生鐵又不耐鍛造,這種液態生鐵多被視為非正常冶煉的產物而被廢棄。中國沒有,從壹開始就用生鐵。這壹點在愚公也有所體現。

我們知道,夏朝已經進入了文明的門檻,文明的主要標誌就是文字的發明。“倉頡造字,鬼神夜啼”,文字不僅能“感天地,泣鬼神”,可見其在先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中國先民對書寫載體的選擇,決定了中國冶鐵史的走向。考古發現證實,中國最早的文字繪在陶器上,刻在竹子上,鑄在銅和鐵上,或刻在甲骨文上,而竹子和甲骨文是最常用的材料。無論是刻字還是刻字,筆的硬度都很重要。“硬鐵”剛出現的時候,雖然不耐鍛造,但硬度卻是世界第壹。涼州作為部落聯盟的首領,雕刻人物自然要向“硬鐵”進貢。這個產品壹旦有了用武之地,其生產技術自然會被琢磨。春秋戰國時期鑄鐵的繁榮其實就是從這裏開始的。“剛性鐵”的出現恰逢其時。

當然,有人會不同意這種說法。他們會問,為什麽比中華文明更早的古埃及文明對早期發明生鐵沒有貢獻?當然有很多原因,其中壹個可能是它的文字不需要刻。古埃及人發現了紙莎草紙,並把它用作書寫材料。紙莎草紙是由壹種類似蘆葦的水生植物(Papyrus papyrus)制成,生長在尼羅河三角洲。古埃及人切割紙莎草,取出它的骨頭,切成小細條,貼在木板上,壓平,幹燥成黃色紙卷。筆管由紙莎草莖制成,墨水由紙莎草碳化加水制成。寫在紙莎草上當然比寫在竹子或甲骨文上容易得多。歐洲作為古埃及文明的影響區,早期將生鐵視為廢物是合理的。大膽還是狂妄,到目前為止,作者對中國冶鐵的起源提供了新的解釋,即中國原始冶鐵至少在公元前2070年左右誕生於谷亮地區。最早出現的是塊狀煉鐵(軟鐵),其次是白生鐵(硬鐵)。隨著白生鐵壹出現就開始使用(雕刻),生鐵冶煉技術得以生存和發展,最終由於青銅冶煉和鑄造技術的影響,奠定了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冶鐵的基本走向。生鐵冶煉和鑄造的技術傳統是中國古代金屬文化與以熟鐵為主的西方早期金屬文化的主要區別。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生鐵冶煉和鑄造技術的早期發明和廣泛應用,創造了中華文明最初的輝煌。

為了弄清楚為什麽中國早期的冶鐵以生鐵為主,我們不妨簡單回顧壹下中國早期青銅冶煉的歷史。

黃帝從壽山鑄銅鼎的傳說,被很多前輩認為荒誕不經。現在看來,黃帝生存的年代壹定是在公元前3000年以後,那時煉銅已經誕生了。把這個理論和“蚩尤用銅為兵”的傳說聯系起來,黃帝鑄鼎也不是沒有可能。

繼黃帝鑄鼎說之後,傳說還有九鼎、於命人在昆吾(今河南濮陽附近)鑄鼎之說。據郭沫若考證,昆吾是當時的煉銅中心,昆吾的銅在古代非常有名。如果說黃帝鑄鼎的說法因為無法證實而可以懷疑,那麽朱鈺九鼎的傳說幾乎可以肯定,因為河南偃師二裏頭文化可以作證。

二裏頭文化壹期到四期的時期是公元前1900年到公元前1600年,而夏朝的年表是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二裏頭文化當然屬於夏文化。在二裏頭文化遺址中,不僅發現了鑄銅手工作坊的遺跡,還出土了刀、鏝、錐、鉤、鈴等小型青銅器,以及鑿子、掃帚、皇冠等較大型的青銅器。其中壹件青銅爵,高12 cm,用電子探針法測得含銅92%,錫7%,是典型的青銅器。研究人員指出,當時的青銅冶煉和鑄造技術正從初級階段向高級階段過渡。

鄭州二裏崗商代遺址出土了大量青銅器,包括多種兵器,時間晚於二裏頭文化(C 14約為公元前1550)。與二裏崗文化同時期,湖北盤龍城出土了25種形制的159件青銅器。四件青銅禮器中,有三件含錫約7%。研究者據此推斷,當時的青銅禮器大多是按照壹定的銅錫比例鑄造而成,只有在青銅冶煉和鑄造技術的高級階段才能做到。

到了商代末期,以安陽殷墟為代表,青銅器的冶煉和鑄造技術已經相當高超,不僅青銅器的形制相當完整,而且金屬器的成型問題也盡可能通過鑄造來解決,其他加工技術都處於從屬地位。從殷商晚期到西周晚期,幾乎所有的青銅器都是鑄造成型的。雖然有些物件的形狀相當復雜,但工匠們習慣於采用各種形式的鑄接工藝或多次鑄接而成。甚至軸配件和薄壁零件也是通過鑄造制成的。

不難看出,鑄造是中國早期青銅冶煉和鑄造技術中根深蒂固的傳統。傳統的力量通常是巨大的。冶鐵誕生之初,需要鍛造的塊狀煉鐵占主導地位,用於雕刻的“硬鐵”也只是偶然獲得,數量很少。問題是冶鐵誕生的時候,青銅的冶煉和鑄造技術已經接近成熟,煉銅爐也逐漸從小型的陶爐發展到有壹定高度的高爐豎爐。這種技術進步的趨勢遲早會對冶鐵產生影響。當“剛性鐵”由於技術進步已經越來越多,僅僅為了雕刻已經消化不了的時候,為“剛性鐵”尋找新的出路就成了問題。這個時候,有著鑄造技術傳統的中國古代冶煉廠,當然不會把液態生鐵及其凝集物當作廢物,也壹定會用最得心應手、最近代的鑄造方法來利用這些(雖然不盡如人意)的“邪金”。於是,鑄鐵技術誕生了。接下來當然是鑄鐵技術的不斷改進和發展。當社會終於意識到鑄鐵的作用並開始大力推廣的時候,這種最具“革命性”的金屬終於大搖大擺地走上了歷史舞臺,而這壹刻,歷史的車輪正好行進到了春秋中期,冶鐵誕生後的1400多年。按理說,以高度發達的青銅冶鑄技術為背景,冶鐵的發展應該不會這麽慢。但是,既然是這樣,我們不妨試著找出原因。

Telekot有壹個說法:冶鐵不是高級煉銅工匠的專利,而是更早的原始煉銅工匠的發明,或者說完全是壹群不懂煉銅技術的新人創造的。這種說法似乎在暗示,冶鐵的起源比我們所能意識到的還要久遠。不過,這種說法確實有道理。就常識而言,技術越先進,規則越多,出事的可能性越小。煉銅產生鐵是偶然的。按照這個思路,我們會發現,在青銅時代,冶鐵的誕生並不是壹件驚天動地的大事,而只是壹個新生事物。新事物獲得社會認可當然需要時間。更何況在煉鋼技術發明之前,作為新產品,工具(塊狀煉鐵)的硬度還不如青銅,禮器(白生鐵)顏色較暗,缺乏耀眼的光澤。鐵要想風靡世界,必須等待時機,而這個時機的標誌應該是:地表容易開采提煉的氧化銅礦石不夠,鑄鐵的生產成本已經大大降低,生產力的發展急需大量的工具。試想壹下,在生產力低下的奴隸制時代,這樣的條件很難滿足,鑄鐵遲到了。然而,當時鐘指向公元前6世紀春秋中期時,時機終於成熟了。

烽火戲中的軍閥周幽王自殺後,關中地區到處都是野蠻的戎人。宮殿文物大部分被毀,土地日益貧瘠。危機之後,周平王不得不東移至洛邑,重建國家,這就是東周的開始。東周之時,皇族衰落,周邊蠻族不斷入侵,所以國家名為統壹,實際上已經分崩離析。各路諸侯乘隙逐鹿中原,實力更短,長度更長(後世稱這段歷史為春秋時期,始於公元前770年,止於公元前476年)。經過壹番權衡,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在奎丘(今河南蘭考縣東)召開諸侯會議,紂王派宰孔出席,給予齊桓公“專事征伐”的權利。從此開始了“禮樂征伐諸侯”的局面,齊桓公也因此成為春秋時期的第壹霸主。

齊國原本國土狹小,地處文化相對落後的東海之濱。為什麽能先占優勢?最直接的原因是英明的齊桓公任命管仲為丞相。能人管仲靠發展工商業賺錢,使國家迅速富裕,軍事實力迅速強大。在管仲豐富強兵的諸多措施中,“關山海”是最有效的壹項。

根據管道?《海王》篇載:“桓公曰:惟吾何以為國?管子對他說:“只聽得見關山山海。”郭沫若認為,“那些‘官’也是管事的。“管亥”自然是指控制鹽業,“關山”是指控制礦產,其中含有銅和鐵。我認為鐵被用於齊桓公是毫無疑問的。所以,普通話?在《齊豫》中,管仲說‘壹元鑄劍戟,以驗犬馬;毫無疑問,壞金就是青銅,壞金就是鐵。.....齊桓公之所以能夠成為開天辟地的五霸之首,並在諸侯中脫穎而出,其物質基礎可以在這裏找到。煮海為鹽積累了資金,鑄鐵為農具提高了農業生產。所以,桓公的霸業不僅僅是因為出現了壹個特殊的政治家管仲,而是因為這個特殊的政治家找到了使國家富強的基本要素。"

郭沫若的分析很有說服力。同時,這也告訴我們,當時齊桓公的鑄鐵技術已經接近成熟,所以引起了當局(管仲)的註意。另壹方面,由於當局的大力倡導,鑄鐵技術的發展大大加快。試想,既然使用鑄鐵農具可以讓齊國“吃飽”,周邊國家也會紛紛效仿。後來到了戰國時期,鑄鐵技術被七國廣泛采用,它最初的機會應該就在這裏。中國冶鐵的基本趨勢是以生鐵冶煉和鑄造為主,這並不奇怪。

  • 上一篇:2022抖音熱門曬提車的秒贊句子五十句
  • 下一篇:50度白酒可以保存多少年?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