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鹹豐五年(1855),古彜本《賈論全絕句》出版,有周琦《道光毛焰》(1898,1838)序。
3."王先生的作品都丟在他身後了. "《古泉花園》有111卷,令人印象特別深刻。陳壽慶(齊傑)拿到了它的原版,他曾經讓余子興寫,但他沒有說什麽,但它仍然是壹本未完成的書。.....任申(1872)解散,分拆出首都。見已發布。”(鮑康《劉長安古籍集序》)
4.“同治(1872),俞子福解散司,陳壽慶以《長安考取古編》送餘,潘以《海東》送餘,第二名為子行先生。”(同治十二月,包康煦《賈殷懋詠泉詩》問世當年,該書由包古亭重印。)
5.“當年曾宇偽造觀(海東金世元),手記目,原宣萱毀於火...賴(潘)紙幣上有各種題字,其余的都給了。妳讀了它們,妳就窺全豹,關註人民,妳就假冒農業部藏的胡適查先生(壹贊)的絕句原作。(鮑康為劉《海東》作序)
6.”劉彥廷寫了八卷本的《海東金世元》...很遺憾鹹豐庚申(1860)被火燒毀。潘記錄了所有的銘文。同治十三年(1874),余刻。”(保康為董《高麗中托》所作的後記)
7.莫友芝編纂的《嘉蔭金匱要略》並未分冊,而是壹部手稿,現藏於國家圖書館。
8.保康對賈殷《泉詩》的後記...但原著發表在道光中期,還是弘治的錯誤。畢先生編《古泉園林》時,學會了剔除,其間有壹兩個假字,也是對的。韋嘉(1874)夏武,保康重認。”
9.同治十二年(1873),寶康於道光十八年(1838)再版甲寅子《泉詩》。他還刻了壹卷《海東金世元》(只記載了碑文和後記,沒有原文),收入《關谷閣叢刻本》,現藏國家圖書館。
10,保康欲為劉錫海刻制《昌古編》和《甲寅子藏全目》,並收入《關谷閣叢》手稿。先後作了兩部序,但到光緒二年(1876)這兩部書還沒有完成。
165438+
光緒二年(1876)三月12,保康寫了《甲寅題鐵拳拓》,見於《關谷歌叢》手稿。
13年,光緒七年(1881),《海東金世元》前四卷和第壹卷由張德榮二明草堂印制。
光緒七年(1881)14年出版了《海東金世元副刊》(《譯林年鑒》)。
15年,光緒二十二年(1896),“當時是冬天,我在吳門壹帶閑逛,在南匯遇到沈家的拓片三千余種,都是劉彥廷從方伯那裏繼承來的,收藏價值很大”,這壹點記載在《藝風堂碑記》中。(見苗的序言)
16年,光緒三十壹年(1905),徒弟劉鶚編了壹版《長安霍安古編》。
17年,光緒三十三年(1907),張裕抄了劉錫海的《朱貴七卷名記錄》。
18,光緒年間,壹卷《甲寅藏藏氣圖錄》收錄於《靈棲閣叢書》第五集;《海東石刻考證》壹卷和《待訪》壹卷收入《牧溪選》叢書。
19年,民國二年(1913),張裕抄錄了壹本由葉芝編撰的《劉延廷得石》,現藏於國家圖書館。
20.民國三年(1914),王國維編纂了《國家朝代金文著錄表》,其中收錄了《長安古本集》。
21.民國八年(1919),上海商務印書館在《世音本》上發表了《劉家世略》(劉錫海著本)。
22.民國九年(1920),王國維為的121卷手稿寫了壹篇長跋,手稿和王的跋現藏於國家圖書館。
23.民國十年(1921),金世元被列入寶鼎編《金代描述表》補編。《白衣錄進士叢書》收錄《林挺蒼玉洞宋人銘》壹卷及《附錄》壹卷,陳乃幹影印。《天安進士叢書》收錄了《海東金世元考》壹卷。
24.民國十壹年(1922),由劉錫海編纂、劉承幹增補的《海東金世元》八卷、補遺六卷、附錄二卷,收入《嘉業堂進士叢書》。本叢書由上海古籍書店1964重印,文物出版社1982重印。
25.民國時期的《長安古史》編有編目卷,由劉錫海執筆,胡琨編纂,收錄於陳準版蘇玲齋叢書。
26.民國十八年(1929)新芒布模型(劉西海系列)影印出版於上海神州國光社。
27.民國二十三年(1934),新谷閣小編收錄海東石刻考證壹卷,遊覽項目壹卷。
28.民國二十四年(1935),京華從化合刻(即劉岱合刻)出版,以丁作序。那壹年,丁編《古錢辭典》,“盡可能收集翁以泉的《古泉匯考》、劉彥廷的《春園精》、鮑子年的《關谷閣全陀》、日本的《魏萍聚泉君》等各種春譜。”(《古錢詞典·隱士自述》)
29.民國二十五年(1936),劉錫海《四川遊碑錄》的壹小部分發表在1卷。
30.《嘉蔭藏器目錄》收錄於民國24-26年第壹版叢書集成中。
31,清代壹人所編《鹽亭遺事》壹卷,收錄於民國三十二至三十四年出版的《世音本》潘叢書中。
32.民國三十七年(1948)《甲寅集》收入致遠系列。
33.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收藏有《嚴石叢》手稿,實際上是四川歷代石刻目錄。按地域分類,有“待訪”的標題。這是劉錫海的手稿,是劉在成都時編的。“詩雨研究所”赴臺後,在臺灣省出版了《石刻史料新編》叢書,收錄在該叢書第三輯第三十二卷。編者註稱:“此稿為嘉業堂劉手稿藍本,珍貴異常。本來應該放在四川省,今天列入補遺。”上述在四川遊覽古跡的記錄實際上是嚴《石叢手抄本》中的“成都府”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