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教育的壹大毛病是“缺鈣”,而病因之壹就是缺乏教育懲戒,缺乏真正的喚醒。對學生要求過於寬松,對教師要求過於苛刻,束縛了教師對學生的管理,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原因之壹是教育思想發生了變化,“愛的教育”成為當前教育的指導思想,教育界人士已“達成***識”;二是法制普及了,法律成為教育的準則本是好事,但現在教育界解讀法律並不完備,偏頗的地方也不少,比如妳停課就侵犯了學生的受教育權,打壹下就侵犯了人身權,這合乎教育規律嗎?三是家庭教育的影響,獨生子女教育缺陷,使孩子受不了某些合理的懲戒,個別孩子受到壹點懲戒就出走,就自殺;再加上從上到下都提倡以人為本,尤其要關愛孩子。是啊,現在都是寶貴的獨生子女,個個長得聰明伶俐、漂漂亮亮,可愛之極,誰不心疼?誰不呵護?誰不關愛?真是銜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飛了。可是如果壹味對孩子嬌生慣養,走向極端,變成溺愛,長此下去,結果會是什麽呢?
(壹)苦了家長,害了孩子
由於片面理解“以人為本”,認為“以人為本”就是任由孩子隨意發展隨心所欲。因此,在家裏,孩子犯了錯,家長沒有懲罰孩子,還得省吃儉用甚至缺吃少穿也要給孩子買名牌服裝買高檔手機,給盡量多的零用錢,讓他們在同學中擺闊,至少不能在同齡中顯得寒磣呀!因此他們就有了隨時進網吧、抽煙、酗酒、賭博甚至戀愛的錢;孩子是小皇帝是小太陽,想要什麽就得有什麽,想怎麽辦就怎麽辦,全家人都得為他轉,什麽謙讓?什麽尊老愛幼?什麽吃苦耐勞?全都是祖父母、父母的事,與他無關,如果有人質疑,大家也只有無奈地搖搖頭,“唉,時代不同了,現在的孩子都是這樣的,幸虧只有壹個,否則更讓人難以對付。因為不依他,他就會放潑、離家出走甚至自殺呀?”
有句俗語叫:“家雞打得團團轉,野雞打得漫天飛。”可現在的孩子,家長批評幾句稍受壹點委屈就已經“漫天飛”了,哪還會打得“團團轉”啊?甚至和家長對罵對打的也不在少數。家長含辛茹苦生養孩子挖空心思教育孩子竭盡所能培養孩子,得到的是這樣的“報答”,作為父母心裏難道不苦麽?可孩子呢?自小嬌生慣養以自我為中心吃喝玩樂已習以為常,等到慢慢大點了,要求他改掉兒時的壞習慣,刻苦學習,要尊老愛幼要承擔責任,他又受得了麽?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更何況人的貪欲是會不斷膨脹的,他們不僅不會改,常常會變本加厲,結果是不僅危害社會而且傷害親人。
有這樣壹個真實的故事,壹對夫婦中年喜得貴子,於是溺愛有佳。孩子想要什麽就必須給什麽,小時容易滿足,可後來大了要求也就越來越高了,成了當地壹霸,鄉親們敢怒不敢言,惹不起只好盡力躲,可父母無法躲啊!滿足不了他,他就對父母又打又罵,家裏壹貧如洗、負債累累,父母被打得傷痕累累仍不罷休,還揚言在兩個小時內不拿出5000元便殺了他們,然後喝酒後倒床便打起了呼嚕。哪裏去找這麽多錢呢?又急又氣的父母怕他醒來後真的殺了他們,不得已他們先下手為強,趁兒子熟睡時用斧頭砍死了兒子,為民除了壹害,然後去投案自首。盡管鄉親們聯名上書請求寬恕他們,但法律無情,他們還是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既苦了自己也害了孩子,最終是自己種下的苦果只能由自己去嘗了。
如今為什麽會有那麽多的啃老族,難道和這個故事沒有異曲同工之處麽?當然,現在壹個家庭壹般只有壹個孩子,父母辛苦壹點也許就過了,可要教育幾十甚至上百個學生的老師,可就難了!
(二)苦了教師,害了孩子!
眾所周知,現在的老師說到教育學生便苦不堪言。因為壹方面國家仍然通過考試成績的高低來選拔人才,老師不得不繼續那傳道授業解惑的應試教育,以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另壹方面,現在必須以人為本,在學校,老師們不敢放開手腳對學生嚴加管教,連罰站也是變相體罰呀,更不要說“打罵”學生了。(之所以加引號是因為:事實上有多少老師的手不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又有多少老師不是大聲批評或者呵斥學生,但之後又會特別關心學生?可以說,沒有老師的出發點不是為學生好?就算有過激的言行也只是恨鐵不成鋼而已,如果那個老師真想把學生致殘或者傷害某個學生,那這個老師不是變態就是傻瓜。)況且學生是受服務的對象,是珍貴的顧客啊!沒有學生或者學生對妳不滿意,妳老師就得下崗呀。所以老師隨時都得無條件地付出和服務。學生是孩子嘛,正因為小,自我約束能力弱才來接受教育的嘛,連殺人放火都不能判死罪呢,何況是小錯誤?所以“小偷針大偷金,防微杜漸”的古訓全拋到九霄雲外了。因為妳老師是成年人啊,自制力很強不應該犯錯啊!所以如果學生挑出了妳老師的不對,那妳老師就只有吃不了兜著走了。同樣,學生犯的所有錯誤都與妳老師有關,如果責任大的話,還有連帶責任呢,連妳的校長和教育局長也脫不了幹系!安全重於壹切,安全無小事。因此,現在的老師對學生是心驚膽戰的,因為只要學生出事了,那怕他是在上學路上甚至在家裏,如果學生或家長說是因為某位老師批評了他或者別的連老師也未曾意識到的壹個小疏忽,那麽老師也就有了推不掉的責任,即使妳老師壹點過錯也沒有,轉彎抹角都要追究到教師的頭上。要知現在誠實的孩子越來越少了,血口噴人的話他們早從成人或者電視和網絡裏學會,再加上新聞媒體的大勢渲染,那倒黴的就壹定是妳老師和學校了。
某學校壹個學生在家裏就是想要什麽就得有什麽,否則就要有過激言行,所以盡管父母衣衫藍縷而他西裝革履,還有壹個高檔手機。以前的班主任知道他的性格特點,也就處處遷就他。那知因學校合班,他被分到了壹個管得較嚴的班上,班主任剛壹宣布了班規班約他就受不了,跑回家玩了幾天後,班主任通知家長陪他到學校,家長幫他辦了函授,但他不願意,於是和家長發生了爭執,在老師和領導的勸說下,他們暫時回家了,讓他們協商好了再來。誰知回家後這孩子就喝了除草劑,這下家長不幹了,偏要說責任在學校,並打了熱線,電臺和報社記者先後來采訪學生和學校,孩子在父母的“開導”下“艱難”地寫到:某老師不要我讀書。記者問他:“妳想讀書嗎?”孩子“艱難”地點了點頭。而學校的證言記者卻用“另有隱情”和“據說”來提醒人們。於是家長更覺得自己是無辜的了,盡管學校每天派兩個老師去照顧孩子,還組織學生多次捐資醫治孩子,但越是這樣,家長越是覺得理虧在學校。這樣的結局也許只有在法庭上由法官來判了。其實,這悲劇的潛在原因難道不是過於關愛甚至溺愛孩子引起的麽?
人的壹生,哪能隨時隨事隨人都讓妳稱心如意呢?稍有不如意就采取極端方式。家長不從自己和孩子身上找原因,反而覺得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正好既找到了替罪羊又可趁機大撈壹把,何樂而不為呢?社會尤其新聞媒體為了吸引人的註意,便瞞背良心,不顧事實真相隨意誇大其詞,大勢渲染,美其名曰:關註弱勢群體。他們忘了教師對待學生的感情是天底下除了家長之外最無私的,忘了每壹個教師對孩子都是關愛有佳的,誰願意和孩子過不去呢?可家長、社會和媒體還是不斷挑剔學校和領導。在這種環境下哪個老師敢嚴管啊?小心伺候順其自然吧,象打麻將那樣,手氣太差了劃船算了,可老師不惹學生,學生之間的唯我獨尊性格還是會導致沖突啊!所以劃船還是可能劃翻的。況且,壹個羊子過了河,十個百個羊子也想過河。所以,現在的老師是越來越感到迷茫和無所適從,學生則越來越不學無術了。學生不學無術出事了,老師的過錯就更多了。
就拿最近發生在我身邊的事例來說吧,幾乎各個學校都有學生出走的現象,經常有老師和家長半夜三更的遍街壹個網吧壹個網吧地找孩子的情況比比皆是。有的是因和家裏鬧別扭而離家出走的,那老師的責任要輕壹些,無非就是幫忙找孩子,找回後幫助家長進行苦口婆心耐心細致的教育而已;可若是因為對妳老師或學校不滿而出走的,尤其是離校出走的,那老師的心就擰緊了,因為家長會把壹切責任都推到老師頭上。可現在的孩子可是小奸巨猾的,他們知道要想拿著家裏的錢出去遊玩和揮霍而又不被家長責罵,把理由推到老師身上是最好的辦法了。五壹期間壹個女生把家裏的錢拿著和社會上的人壹起出去遊玩,留下的紙條是:“因為語文老師不重視我。”當家長拿著紙條到學校又哭又鬧時,弄的語文老師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她說我平時對每個同學都很關心和愛護,連重話也不敢說他們,怕傷了他們的自尊心,這個同學每天都樂呵呵的,有時和我也有說有笑的,上課還經常抽她回答問題,怎麽就沒重視她了呢?可家長理解這些嗎?反正孩子是因妳學校的老師而離家出走的,責任就在妳學校和老師身上。如果孩子是因和老師或學校發生矛盾而出走的,那老師的下場就更糟糕了。
離家出走家長還有壹定的責任,離校出走麻煩可就大了,於是老師們挖空心思想出了許多辦法來殺這種風氣,各個學校都實行了封閉式管理,縱然還是有個別膽大的翻墻出校,那畢竟是少數,麻煩要少的多了。可那些嬌生慣養隨心所欲慣了的孩子,整天被關在學校裏,又能安心麽?於是,校園內的惡性事件又不斷發生。
兩個女生晚自習前在教室裏復習,因爭論中意見不合話不投機而吵了起來,壹個便打了另壹個的耳光,這下可不得了,被打學生表面很平靜,背後卻馬上電話通知校外的男友翻墻入校,持刀殺了打人的學生近十刀,幸虧每刀都不在要害處才被醫生搶回了命。當然了事情既然發生在學校內,學校當然更有推不掉的責任了。其實,在生活中隨時都可能和別人發生沖突,過去的許多大人小孩都知道適可而止,尤其不敢去闖紅燈,知道會受到嚴厲的懲戒。可現在的孩子真是有膽有識啊,妳看有些殺了人的,居然能夠微笑著面對鏡頭,臉不紅心不跳,壹副滿不在乎的樣子。
發生在校內的事件,學校縱然有推不掉的責任,所謂管理不善嘛!那發生在校園外的事件,學校也有責任麽?
某校壹學生在進校門前不曾輕撞了另壹學生,按理壹點傷也沒有的碰撞,有什麽大驚小怪的,說聲對不起啥事都沒了,可撞人的同學就是不開金口,被撞的學生當然堅決不幹,當場吵了起來,結果被帶到學校政教處由班主任和政教主任苦口婆心地教育了很久,他們當面也心悅誠服了,大家都覺得應該沒事了。誰知過了兩天,被撞的學生請社會上的人把撞人的學生在網吧外殺死了,責任追究下來,妳學校思想工作無效,沒有真正讓學生心服口服。我就納悶了:究竟是老師無能還是環境使得現在的孩子太自傲太以自我為中心了?
這個事情縱然可以怪學校老師和領導教育無效,那學校老師和領導不知道的又該承擔什麽責任呢?
某學校高三學生假期補課,幾個學生在學校外的小飯館內吃飯,他們的桌上有餐巾紙,而在臨桌吃飯的幾個小青年的桌上的餐巾紙用完了,於是便過來扯點餐巾紙,這本理所當然無可厚非的,哪知這幾個學生也不滿意了,於是便發生了爭吵甚至大開殺戒,其中兩個學生被當場殺死,這當然也與學校有關了,上面本來就不贊成補課,妳學校憑什麽要補課?如果不補,哪會發生這樣的事?我就納悶了,那紙是誰的?憑什麽要發生爭吵?如此心胸狹窄自私自利的孩子,就算沒有補課,不為餐巾紙而出事,恐怕有壹天也會為別的什麽手巾紙方便紙或桌子凳子等等而喪命吧。請聽聽孩子們的口頭禪吧:老子看不順眼誰,就要教訓誰。可別人能夠白白讓妳教訓的麽?妳是家裏的皇帝,我還是家裏的太陽呢!妳是王子,我還是公主呢!這年代,誰怕誰啊?是啊!誰怕誰啊?老師怕妳們啊!怕妳們讓他們付出無限心血和青春最後仍然承擔的是罵名啊!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所以,“聰明”的老師只能關愛和賞識自己的學生,對學生的過錯只能和顏悅色地進行說服教育,尤其對壹些學習困難、行為習慣不好、思想又偏激、家長還護短的學生,只好采取聽之任之的消極態度。可要知吃喝玩樂是人的天性,更何況是不懂事的孩子?我敢保證:任何單位如果沒有嚴格的獎懲制度,每個人都可能偷懶甚至隨心所欲,那樣過不了多久工作績效定會極度降低。更何況是不懂事的孩子,時間長了孩子不僅學不到知識,就連做人的準則、正常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都將化為烏有,什麽尊師重教?什麽勤奮刻苦?那都是妳老師的事,與本公子本小姐無關,更不要說養成具有大公無私為國獻身的良好風尚了。在此,我不得不傷感的是:從小就嬌生慣養處處被溺愛包圍的獨生子女們,幾十年後,當遍地都是從小以自己為中心的自私自利的皇帝和公主時,這個社會的和諧恐怕很難保證了。
中國傳統的教育是以嚴格著稱的。這種嚴不僅是教學的嚴格,也在於管理的嚴格,這是壹種優良的傳統,遺憾的是我們沒有繼承。當我們看到學生出現行為上的偏差時,社會還在呼籲激勵教育、呼籲家長教師理解學生;當我們看到有些極端自私、缺少正義感和責任感的學生走上社會的時候,當我們看到溺愛之風由家庭蔓延到學校時,我們的教育是不是該深刻反省了?
(三)懲戒與以人為本的實質都是關愛
在反對體罰和變相體罰呼聲日益高漲的今天,教育懲戒壹直是教育界的敏感話題,也是壹直困擾教師的熱點話題。沒有被賦予任何懲戒權的教師越來越感到教育的蒼白無力,因為害怕被扣上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帽子,很多老師對學生的錯誤不得不“視而不見”,為此感到很痛苦。
古訓:嚴是愛,寬是害,不打不管要變壞;自古雄才多磨練,從來紈絝少偉男;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等等等等,為何到現在就被全盤否定了呢?其實,古代的體罰教育固然有其弊端,但從教十幾年的我覺得:各種教育方法都應該被允許,應該根據孩子所犯的錯誤的次數和輕重而定,尤其對那些“小奸巨猾”或自尊心太強的孩子,適當地傷傷他們的自尊心對他們的發展是有利無害的。試想,有幾個罪犯是白癡?又有幾個人的壹生永遠都是壹帆風順的?對那些非常優秀的孩子,有意給他們點挫折又未嘗不可?
其實,懲戒與以人為本並不是矛盾的,其實質都是關愛——
現在做什麽事都要首先強調“以人為本”,這是絕對正確的。我們所說“以人為本”,是指做任何事都要以“關心人,謀求人的發展”為根本出發點。這並不意味著去姑息、縱容、偏袒、放任。否則,監獄裏“以人為本”,就讓犯人回家;工廠裏“以人為本”就讓工人放假;部隊裏“以人為本”就讓軍人解散。這顯然不合情理。
“懲戒”只要其出發點是從關心人、發展人的角度,而且方法得當,都應該而且必然是任何單位、任何領域維護其規章制度,確保每壹個人能長遠發展的需要。“懲者,以正其心也”,教育的本質就是“正其心”,使其全面發展,如果壹味縱容、姑息,其結果教育出的對象將會是心理脆弱、自我膨脹、目無法紀、放蕩不羈、不負責任的社會群體。但有壹點要指出,懲戒絕不等於體罰和心罰,這兩者都是對人的基本權利的不尊重。懲戒永遠是教育的手段,也永遠是教育的藝術,懲戒的藝術就是教育的藝術,也是教師的高明之處。
所以,我的觀點是:對學生不能太寵愛太遷就了,該賞識時壹定給予充分肯定和鼓勵,但當犯錯時,尤其對待不懂事的孩子,必須用嚴厲的言行讓他們明白,應該如何做人做事才會少走彎路少犯錯誤。這樣既利於他們身心健康是非分明,也防止了他們滑向犯罪的深淵,難道不也是壹種以人為本和關愛的表現麽?
(四)關愛孩子,不要溺愛而要適當的懲戒
我覺得關愛孩子需要懲戒,就像我國需要刑法等法律壹樣。
首先,如果家長沒有懲戒孩子,孩子就會由小錯到大錯,最後踏上無可挽回的地步。類似小偷針大偷金的例子家喻戶曉不勝枚舉。因此,自古家有家規國有國法,是非常合理的。
其次,教師沒有懲戒違紀的學生,其他的學生就會是非不分、黑白不明,還覺得違紀學生很酷、很自由。所以,懲罰是為了讓學生知道,犯錯誤應該承擔責任,懲戒實質是長善救失。如果缺少對違紀學生的懲戒,就是對守紀學生的懲罰!
工作當中我碰到過很多這樣的學生:我要求他們做作業,他們就是不做。我找他們談心,他們竟然說:“老師,我們從來就不喜歡做作業,要以人為本,不要強迫我們做不喜歡的事情好不好?”學生要做作業的常理都變成這樣的了,還用說其他的違紀行為嗎?
所以,我相信沒有哪個教師願意大動肝火。如果給教師壹個名正言順的懲戒權,不但可以鎮住學生的違紀私欲,而且可以減輕教師的精神壓力。
第三,懲戒是維護班級穩定、社會安定的需要。因為適當的懲戒,可以讓那些正在滑向深淵的學生回過頭來。據統計,嚴重違紀學生走向社會後的違法率高達80%以上。如果老師們利用適當的時機對這些學生進行適當的懲戒,我相信有些學生成長後也許就不會給社會造成危害。
所以,沒有懲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或者說是溺愛,不確立懲戒權的法制不是健全的法制。
因此,關愛孩子需要懲戒。從微觀上來講,關愛孩子需要懲戒是有利孩子成長的需要,也是維持班級穩定的需要,更是家長和教師教育孩子的需要;從宏觀上來說,關愛孩子需要懲戒,這是社會穩定的需要。
如果獎勵、表揚是關愛孩子的權力的話,那麽懲戒、批評也是關愛孩子的權力,是“教育權”的壹部分。有獎勵就應當有懲戒,人為地消除任何壹方都是錯誤的。只允許表揚、鼓勵,不允許批評、懲戒,這是“教育霸權”。這種觀念違背了客觀規律。近年的教育思想,過於強調“愛”的壹面,把“愛”理解成了“微笑教育”,不能發壹下火;理解成了“溺愛教育”,什麽都順著學生;理解成了“形象教育”,師生之間熱熱鬧鬧,壹點也不“冷場”……
那麽如何讓孩子們知道懲戒不是體罰也不是心罰,而是壹種關愛呢?
首先,要讓孩子明白,壹個人犯了過錯就要敢於承擔過錯而且要心悅誠服地接受懲戒,只有這樣人們才會少犯過錯,不犯大錯。不然每個人都覺得犯了過錯也無所謂,就會導致不斷犯錯,甚至犯法。而且,即使是小錯,如果是同樣的過錯,最好不要犯兩次,壹個人在同樣的地方跌倒兩次是愚蠢的行為,至少事不過三。同時,對每壹次犯過錯的懲戒方式和程度都不壹樣。當然對不同程度的過錯的懲戒形式和程度也不壹樣,這和法律的規定很相似。為了使人們少受甚至最好不受法律的懲處,首先得從教育孩子做起,尤其從如何關愛孩子開始。作為老師,我對那些生了孩子又不養育或者只供他們吃穿而不教育的父母深惡痛絕,感覺他們的行為最多和低級動物壹樣甚至還不如。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壹任老師,家庭是影響孩子心身健康最重要的環境。就象壹棵小樹苗壹樣,如果壹開始就長歪了彎曲了,以後要糾正就非常困難。更何況如果妳白天將它搬正了,過壹個晚上又被別人給弄彎了,其結果是這棵樹永遠也長不直,而且越到大樹彎曲的越厲害,它長在那裏既沒有用處又占用地方吸收養料,妨礙別的花草樹木的發展,最終只能早早地被人砍掉當材燒了。
所以在講究優生優育的今天,孩子成長的最主要的第壹生長環境和第壹任老師必須要優。所謂優不是說物質條件壹定要有多好,而是真正的關愛方式要正確,不能溺愛也不能放任自流。其中最重要的是讓他們明白:壹個人盡量多做好事少犯錯誤,如果不小心犯了錯,必須敢於承擔責任和受到應有的懲戒。
有這樣壹件小事,壹個七歲的孩子,第壹次回家後晚上做作業時不知道把數學聯習冊弄到哪裏去了,家裏和書包裏怎麽也找不到,孩子很著急,家長該怎麽辦呢?是對孩子說:沒關系,我到書店去再給妳買壹本,反正花的錢也不多?還是不管他,沒聯習冊就沒唄,實在學不好就算了?或者把孩子暴打壹頓,使得他以後壹看見聯習冊就怕?還是先批評他不細心,然後耐心細致地幫他分析,聯習冊可能被掉在哪裏?放學時是否裝進包裏了,如果沒有裝進包裏,可能在學校抽屜裏,孩子說他離開時專門看了壹眼抽屜,裏面什麽也沒有了,那就可能被同桌裝錯了或者掉到路上了,小孩子是無法肯定這些的。這時只有讓孩子第二天早點到學校看了再說了,可孩子說:作業沒有完成老師會在班上批評的,家長只能對他說:妳去得早,如果找到了,就抓緊時間做,爭取在上課前做完交給老師。再說妳本來就錯了,聯習冊是很重要的學習用具,就算小鉛筆小擦子也不應該隨便掉的,因此本來就應該受到老師的批評,這樣不僅妳以後不再犯這樣的錯誤了,也讓別人不犯這樣的錯誤。如果不批評妳,說不定那天把書包也弄丟了,到時想給妳買也買不齊了,怎麽辦?再下去自己也走丟了,被壞人帶走了,那時就算妳想老師和我們批評妳,可我們到哪裏去找妳批評呢?只好對著風說:“風啊!妳給我帶信吧,我那個淘氣孩子啊!怎麽那麽笨啊?居然走丟了啊!”風說:“可妳的孩子沒有長順風耳,我無法把妳們的批評帶給他啊!”說得孩子笑了起來。父母趁機寬慰同時也是告戒他,如果在教室裏實在找不到,我再重新給妳買壹本,因為這是第壹次,我們不打妳,但下不為例,如果再弄丟了,我就會打妳壹頓甚至不給妳買了。這樣孩子就只好靜下心來了,畢竟學校還有壹線希望啊!再說如果真的沒有,就只好接受批評了。等到第二天,孩子早早地來到學校,結果在自己的凳子上找到了聯習冊並很快地做完了。由於這個孩子明白了自己犯了這樣的錯誤要承擔責任和受到懲戒,從此,再也沒有把重要的學習用品弄丟了。
這樣使孩子從小就養成了遇到事情平靜地分析和思考的好習慣,愛惜和收藏好貴重物品的好習慣,沒有丟三落四的壞習慣,同時也明白有些過錯是絕對不能犯的,即使是犯了小錯誤也必須心悅誠服地承擔責任和接受懲戒。
作為教師,更要善於捕捉教育時機。壹般來說,孩子犯了錯誤,恰恰是教育的最佳時機,這需要教師的大智慧。此時,懲戒是必要的。懲戒是壹種教育手段,也是壹種愛的表達方式。有些老師雖然嚴格,但仍受到學生的愛戴,那是因為學生們能體會出他心中的愛,理解的過程也是心靈溝通的過程。據我所知,學生時代受過教師懲戒的學生,大多數成年後會感激老師。
我剛教書的時候,和壹個男教師各擔任壹個班的班主任兼任本班語文和歷史教學。剛開始,我覺得那些剛來的初中孩子很聽話的樣子,於是對他們壹直和顏悅色的,同時由於生病又請了壹周的假。誰知過了兩周,班上紀律就壹團糟了,而且學生傳言是:幾個調皮的孩子覺得我是女教師,身體又不好,不會象那個男老師那樣打人,沒有威信,他們壹點也不怕我。縱然我苦口婆心教育他們,還請來了家長,但不僅沒有效果反而變本加厲了。有壹次,這個學生居然抽起板凳要向另壹個同學的頭部砸去,壹氣之下,我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厲聲斥責他,同時狠狠地打了他壹巴掌。當然依我軟弱的手是不可能打傷那個學生的,但從此,班上所有學生都非常聽話而勤奮好學了,每個同學各方面的進步都非常大,壹學期以後便成了全校的優秀班級。後來我問那個同學:“我那樣對妳,妳怎麽沒有生我的氣,而且我還在生氣妳就又喊我了呢?”他說:“我惹得妳那麽生氣,說明我太過分了,再不改就不行了,妳打我是為我好,感謝還來不及呢?怎麽會生氣呢?挨了打,,印象深刻,以後再也不犯了。”
然而當社會進步到今天,教了十幾年的我,感覺和第壹屆學生感情最深厚最受他們尊敬,反而和現在教的學生的感情很淡漠了。首先是即使他們犯了很大的過錯我再生氣也不敢打罵他們了,那可是違法的,屬於體罰和變相體罰呀!現在除了苦口婆心的說服教育之外還能夠怎麽樣呢?結果表現不好的照樣可以不聽話,表現優秀的見他們都沒被怎麽樣,自己當然也可以那樣,於是他們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變得當然就糟糕了,既然他們沒有進步,那麽我和他們之間也就沒有多少刻骨銘心的交流,感情自然就不很深了。
這樣的普遍結果是到了最後老師們根本不能說學生的不是,否則學生就會懷恨在心,想方設法報復甚至對老師大打出手。
我們必須把懲戒看作是壹種關愛手段,孩子受關愛的權利並沒有因此而受到損害。相反,這種關愛所起的作用可能比上壹堂課要大多了。 有火不能發,只能自己忍著。氣得不得了,依然要作出微笑狀。本來懲戒壹下就解決的問題,硬是要繞壹個大圈子,結果依然沒有把問題解決好。有位教師數月教育學生不要遲到,說破了嘴皮子不見效,誰知讓學生在教室外站上壹節課,老大難的問題就解決了!
教育是連續的,妳進行了恰當的懲戒,如果他接受了,會提高他以後的學習效率,這樣的懲戒教育也可能會影響他的壹生。學校就是社會的縮影,從學校走出來的學生,長大後可能成為經理、科學家、總理,也有可能淪為罪犯。而在學校階段,用恰當的懲戒手段讓他們銘記終生,知道哪些“高壓線”是不能觸的,這不也是學校教育應肩負的社會責任嗎?事實上,現在許多學生的違規行為已處在違法犯罪的邊緣,等到他們真的犯罪了再來進行教育,就已經遲了。我認為,在違紀和違法犯罪之間,學校將起著巨大的作用,而懲戒的教育手段則會讓他在犯罪的邊緣止步。
所以,我再次呼籲:關愛孩子,不要溺愛而要適當的懲戒!
打了好長時間呢,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