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加拿大硬幣上的海貍像背後有著什麽樣的歷史?

加拿大硬幣上的海貍像背後有著什麽樣的歷史?

加拿大硬幣上的海貍像背後,有段殘忍的歷史。

由於毛發生長的周期性,壹只動物的毛皮壹年只能收獲壹次。

就像頭發壹樣,我們身上穿戴的動物毛皮也同樣重要。大約10萬年前1,當早期的人類從非洲遷徙到氣候更寒冷的地方,就需要壹些抵禦寒風的東西。起初,人們最容易獲得的禦寒衣物來自被食用掉的動物剩下的毛皮(即帶有軟毛的皮膚),也就是說,獵物的毛皮成了人類的衣物。雖然任何動物的毛皮都可以禦寒,但最容易獵到的哺乳動物往往是人類的第壹選擇。人們只要壹發現獵物,很快就可以穿上它們的毛皮:除去附著的組織取得毛皮,然後將之晾幹、軟化,就可以直接穿上身了。

早期的人類只能從獵殺的動物身上收集毛皮,但自從9000年前人類學會蓄養牲畜開始,這項工作就變得容易多了。這壹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事件使得人類為了禦寒和飽腹而獵殺動物的行為有所減少,在某些地區甚至消失了。合理利用豢養的動物就能獲得動物的毛皮:牛和豬可以提供皮革,綿羊和山羊可以提供毛皮。但不幸的是,最珍貴和皮毛最濃厚的動物不容易馴養。這些動物往往生活在氣候嚴寒、環境惡劣的北方,它們依靠身上厚實的皮毛度過凜冬。

海貍帽狂熱

毛皮貿易從壹開始就對英國經濟至關重要,國王愛德華二世為了支持這種貿易,於1327年在倫敦建立了壹個名為"高級皮革公會"的行會。王室制定政策,鼓勵皮革商尋找價格最優惠的供應商。

1408年,亨利四世授權壹個英國商人行會與各種進口組織進行交涉,其中大概也包括條頓騎士團。壹個世紀之後,國王亨利八世認為自己還能做得更好,於是指示皮革商繞開中間商,直接與俄國沙皇伊凡四世協商毛皮進口事宜。

歐洲和阿拉伯的商人渴求並高價收購毛皮,壹般是為了穿出去炫耀,而非出於實用或日常穿著。在過去,毛皮可以用來區分社會階層,統治階級頒布禁奢法令,限制普通人獲得和使用毛皮。國王愛德華三世甚至頒布法律,明文規定什麽人可以穿什麽樣的毛皮:哪些特殊毛皮專供國王享用,哪些供貴族享用,哪些供高級神職人員享用。在許多國家,紫貂皮僅限國王使用。例如,即使在16世紀末,德國各州執行的禁奢法令依然規定商人不得穿戴高級皮草--貂皮和雪貂皮,盡管這個階層的財富和影響力日益壯大。中產階級可以穿羊皮、狐皮、鼬皮和其他廉價的毛皮,普通市民不能穿戴任何皮草。

盡管王室、貴族、教士和富商喜歡用各種各樣具有異國情調的毛皮來裝飾長袍,但在16世紀,歐洲社會需求量最大的卻是海貍皮。壹直以來,歐洲人都對海貍那濃密的皮毛青睞有加,後者主要由短小而精致的毛發纖維構成。對海貍皮的需求多數來自制帽行業。在16世紀,壹頂合適的海貍皮帽子無論對事業有成的男性還是仍在奮鬥的男性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這種帽子是地位和財富的象征,因此無論是在家裏還是室外、在教堂還是餐桌上,男士們都要戴著。帽子有不同的風格:有寬有窄,有高的有扁的,有鑲邊的也有輪廓筆直的,有的雍容華貴,有的樸實無華……它們唯壹的***同點便是都相當昂貴。作為17世紀倫敦著名的作家兼敗家子,塞繆爾·佩皮斯(SamuelPepys)抱怨自己不得不花費年薪的1%買"海貍帽"。

海貍帽的變種。海貍皮市場是依托著帽子需求建立的,帽子的樣式需求多種多樣。

事實上,這些海貍帽都價值不菲,以至它們經常作為遺產出現在遺囑裏。這些帽子價格如此昂貴,是因為它們耗費了大量勞動。其中壹個步驟涉及角質層。海貍毛皮的角質層並不明顯,帽匠發現,要達到最佳的縮絨效果,他們必須打開角質層。其中壹種處理方法是氈合預處理,這種方法需要往毛皮添加汞鹽。雖然汞鹽能有效打開角質層並有助縮絨處理,但其過程中產生的煙霧有損工人的健康。暴露其中的帽匠常會出現嚴重的神經性汞中毒癥狀,包括行動困難、語言障礙、視覺扭曲和精神錯亂。因為中毒在這壹行業裏非常普遍,以至於出現了"瘋帽匠"這樣的習語。這種狀況可不像劉易斯·卡羅爾(LewisCarroll)在《愛麗絲漫遊奇境記》中描繪的茶話會那樣輕松愉快。在氈合預處理之後,纖維被刮掉或從皮膚上拔掉,然後進行氈化處理,再塑造成帽子的形狀,然後重新黏結。最後,帽子被浸泡在壹種含有醋、板栗葉和膠水的定型溶液裏。大多數的帽子被染成黑色,在某些情況下,它們還會被塗上防水樹脂、蜂蠟或板油。定型之後,帽子會變得很堅硬,據說甚至可以支撐壹個200磅的男子。

此外,它們還極其耐用,因此當時幾乎每個人都想擁有壹頂。

美洲新世界的毛皮誘惑

不幸的是,雖然對海貍皮的需求越來越大,但它的供應量在減少。幾個世紀的過度狩獵和對動物棲息地的破壞,導致北歐森林裏的動物急劇減少。到17世紀初,西歐的海貍種群基本上已經滅絕,斯堪的那維亞、波羅的海、俄羅斯周邊的流域和森林的也瀕臨滅絕。這時候有傳言說,美洲新世界的森林裏有大量新鮮貨源,於是人們立刻起航前往。

美洲的海貍毛皮貿易始於北美的海岸。這裏遠離大陸,位於科德角和新斯科舍之間的"喬治灘",是壹處巨大的水下山脈。由於潮汐作用,這裏成了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海域。富有營養的海水孕育了巨大的魚群,有鯡魚、黑線鱈、鱈魚以及其他歐洲漁民很喜歡的魚類。為了保存魚獲,漁民在每次捕到魚後都會花費數周甚至數月,到岸上把魚曬幹或腌制好。他們偶爾會碰到披著毛皮外衣的土著,後者願意用身上的毛皮交換西方的裝飾品、金屬工具和衣物。

起初,這種貿易只是那些敢於長途航行的漁民的額外福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意識到這種交換的巨大價值。於是,這種偶然開始的易貨交易變成了壹個獨立的行業,且比打魚更有利可圖。這塊新大陸到處都是毛皮的故事漸漸傳回歐洲,壹時間謠言四起,說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的北美大陸叢林裏生活著5000萬只以上的海貍,還有許多其他擁有優質毛皮的動物,它們密布於從北極凍原到加利福尼亞灣之間廣大的土地。只要妳敢來,毛皮就唾手可得。自那時起,持續200年的"淘金熱"開始蓬勃發展。

荷蘭、瑞典、英國以及壹小部分西班牙殖民者牛刀小試,獲利頗豐。其中,法屬加拿大商人參與時間最早,取得的成就也最大。美洲土著不僅和歐洲人交易,也和自己人交易。由於地域和文化障礙,交易雙方的協商困難重重,而且內部又常常爆發競爭。不同派別和利益的糾葛使得北美的毛皮貿易異常復雜,其間充滿鬥爭與沖突、同盟的締結與破裂、市場的蓬勃發展與破產以及殖民地和社會體系的建立與毀滅。

最初的貿易由兩組商人不定期的物物交換構成:捕獲並帶來毛皮的北美土著和制造並帶來交換品的歐洲人。隨著時間的推移,交易地點固定下來。第壹個規定的交易港口在泰道沙克,位於聖勞倫斯河北岸,隨後逆流而上擴展至魁北克、三河城以及蒙特利爾的貿易堡壘。雖然缺乏關於第壹次貿易的確切史料,但這些地區出土的歐洲裝飾品表明16世紀末這裏確實盛行物物交易。北美新世界的毛皮幾經倒手到達東部,歐洲商品又經過各行各業到達西部。兩邊的商人都依靠復雜的中間人從海岸到內陸再回到海岸聯系。休倫人、易洛魁人、薩斯奎哈納人、波瓦坦人以及徹羅基人都是早期東方毛皮貿易中傑出的中間人,他們捕獲、購買甚至從內陸地區劫掠海貍皮,並在前往東部海岸港口的路上賣給別人。

早在歐洲人到來前,北美土著間的交流和易物就已經大規模展開了,所以從貿易中獲利的消息很快就傳遍北美所有部落。17世紀的法國探險家、魁北克城的建立者塞繆爾·尚普蘭(SamuelChamplain)發現在他1603年到達這裏之前,大陸內部的毛皮貿易就已經很活躍了。而繼續向西挺進至詹姆斯灣海岸(哈得孫灣向下凸出的部分)的歐洲人在1611年也得出了相同的結論。

美洲土著獵人深知海貍的習性。他們知道海貍香(海貍的肛周腺體分泌物)對其他海貍具有很大吸引力,可以作為壹種常見誘餌。為了捕捉海貍,獵人會先在壹根樹枝上塗滿海貍香,然後靜候獵物的到來。美洲土著壹直以來都用棍棒或長矛捕殺海貍,但他們很快就開始使用歐洲人帶來的金屬陷阱,並把其放置在海貍巢穴的入口附近。海貍踩到裝置就會觸發陷阱的鐵爪,夾住它的腿。受驚的海貍第壹反應是潛入深水,但當它跳入水裏時,會把沈重的陷阱壹並拽進水中。這樣,獵人就可以在第二天早晨收集淹死的海貍了。

在早期的貿易中,人們會在捕獲地點當場將海貍剝皮。海貍屍體被仰面放置,爪子都被切掉,然後從下巴處下刀,沿著肚子壹直割到尾巴處,之後就像脫衣服壹樣把皮剝下來。獵人把毛皮帶回營地,再由族中婦女作進壹步處理。她們用扁平的石頭、磨過的骨頭或貝殼刮去皮上的血肉和脂肪,整個過程都必須保持小心,以防刮掉發根。清理過的毛皮會被掛在呈U形彎曲的樹枝上拉伸,然後自然風幹數周。在那之後,再用堿性灰、動物脂肪和大腦提取物的混合物軟化僵硬的海貍皮,然後揉搓捶打,最後再去掉那些摻雜在優質短毛裏的粗糙長毛。通常這些多余的毛都可以用手拔掉,但也可以通過徹底的打磨來去除。商人把這種磨過的皮稱為"成品海貍皮",因為這些皮已經可以立即使用了。處理後的毛皮被裝入獨木舟帶到中間人那裏。然後,這些中間人就會壹直向東航行,直到遇到歐洲商人和他們的遠洋航船。

壹般情況下,印第安人只捕獵適量的動物,以供食用和制衣。但後來,面對歐洲人的誘惑,他們拋棄傳統和理智,大量獵殺海貍用於交換。為了增加產量,獵人有時候會毀掉整個巢穴獵殺所有海貍,不分公母老幼,壹律用棍棒、長矛和獵槍殺死。到了18世紀40年代,北美洲叢林裏的海貍數量急劇下降,就如同300年前曾在歐洲的叢林裏發生的那樣。不久之後,海貍皮貿易崩潰了。為了獲得西部寒冷地區那些質量更好的動物毛皮,也因為東部海貍資源的消耗殆盡,海貍獵人開始向西部進發。靠著這種對毛皮的渴求--在毛皮源頭和市場之間不斷往返--法國的毛皮商人跟隨印第安人的足跡,為即將到來的歐洲侵略者們繪制出新大陸的地圖。因此,說海貍催生了北美洲的第壹張地圖壹點都不誇張。如今,加拿大的五分硬幣上印刻的海貍像就是對其偉大功績的紀念。

美洲新大陸對工業產品的需求增長,由此激發歐洲工業的飛速發展。壹方面,加工海貍皮制成帽子需要多個行業參與:從把成捆的毛皮從聖勞倫斯河運到歐洲的城市和工廠,加工毛皮並最終把成優質的海貍品運往市場。另壹方面,用於交換毛皮的物品(包括金屬工具、槍支彈藥、陶瓷器皿以及玻璃飾品和毛毯之類的編織品)也需要制造。貿易同時又刺激了金融業,因為移民、捕獵者和商人都需要原始資本。不管從哪個方面來看,對歐洲人和北美人民來說,毛皮貿易都像壹針經濟強心劑。

皮毛由纖細的下層絨毛和粗長筆直的上層硬毛組成。

現在,當然會有人批評毛皮的使用和加工。自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呼聲反對使用皮草,尤其反對獵殺和制作毛皮。這其中有兩個陣營:壹部分人堅持認為任何使用動物毛皮的行為都是不道德的,奧地利和瑞士等國家就已通過法律禁止皮草牧業。另壹部分人雖然能夠接受使用毛皮,但也認為必須實行更高的動物保護標準。毛皮工業已經制定出指導方針(如"最佳管理守則"),旨在提高農場的動物管理,並保證在野外捕獲的動物得到人道的對待。而同情毛皮行業的人則認為,在棲息地日益縮小的今天,野外狩獵是控制動物數量的壹個"綠色"手段。

哈德遜灣毛毯。這是哈德遜灣貿易公司以前用於與印第安人進行易貨貿易的商品之壹。

無論如何,如今的人們依然有皮草需求。世界上85%的動物毛皮制品來自牧場養殖的動物,其中絕大多數又來自歐洲。美國現有超過300個養貂農場,每年能生產近300萬張貂皮。皮草的全球銷售額在2012~2013年達到400億美元,其中中國和俄國的銷售額尤其巨大,而且這個市場還在不斷擴大。7資本家們把市場的擴大歸因於皮草越來越親民的價格以及各種社交場合對皮草的歡迎:今天,人們不僅在正式場合(如交際舞會)穿著皮草,也會在更隨意的場合(比如旁觀體育比賽時)穿。

  • 上一篇:冰心現代詩100首(2)
  • 下一篇:華為如何下載siri語音助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