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中葉,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夫制定了化學元素周期表。
門捷列夫出生於1834年。出生後不久,父親因雙目失明外出就醫,他失去了壹個能養家糊口的教師職位。門捷列夫14歲時,父親去世,隨後大火吞噬了家中所有財產。禍不單行。1850年,家境困難的門捷列夫靠著微薄的助學金開始了大學生活,後來成為彼得堡大學的教授。
幸運的是,門捷列夫生活在化學界探索元素法則的非常時期。當時,全世界的化學家都在探索幾十種已知元素的內在聯系。
1865年,英國化學家紐蘭茲將當時已知的元素按原子量順序排列,發現無論是哪種元素計數,每八分之壹的元素都與第壹種元素相似。這和音樂中的八度周期非常相似,所以他幹脆把元素的這種周期性稱為“八度”,並畫了壹個“八度”的表格,表示元素之間的關系。
顯然,紐蘭茲已經下意識地觸碰到了“真理女神”的裙角,幾乎揭示了元素周期律。但條件限制了他的進壹步探索,因為當時原子量的測量值存在誤差,而且他沒有考慮到未被發現的元素,只是按照當時的原子量機械地排列,所以未能揭示元素之間的內在規律。
可見,任何科學真理的發現都不會是壹帆風順的,都會遇到阻力,有些阻力甚至是人為的。當時,紐蘭茲的《八度音階》在英國化學學會遭到嘲笑。主持人以諷刺的口吻問道:“為什麽不按字母順序排列元素呢?”
門捷列夫沒管那麽多。他以驚人的洞察力致力於艱苦的探索。直到1869,他才把當時已知的元素的主要性質和原子量記在小卡片上,反復整理比較。最後,他發現了元素周期律,並據此制定了元素周期表。
先把元素周期表背下來,然後妳會逐漸發現各民族元素的規律。以後只要是沒學過的元素,都是同壹個家族的,都知道它們有什麽特性和化學性質,所以不能外推。
橫向看,叫周期,是指周期表中壹行元素最外層電子從1到8的周期性循環。
縱向看族是指壹個縱向元素因為最外層電子數相同,所以化學性質相似。
可能太口語化了...化學專業的再解釋壹遍~
學了4年信息,沒見過化學。
只有主族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沒有完全放電,但次族有能級躍遷,次外層電子沒有完全放電。去找壹本高壹的化學課本。
不如用諧音幻想來記憶:光(氫)子(氦)離(鋰)皮(鈹),友(硼)嘆(碳)光(氮)養(氧),佛(氟)乳(氖)那(鈉)不(鎂),反復(鋁)回(鎂)。
意思是:輕薄的孩子皮開肉綻,朋友哀嘆妳要粗放地養他。我們家的老佛爺,孩子的奶奶說:那是不可能養的。多次回老家求偏方,走的時候把錢留給別人。人們反復說妳應該給他的牙齒補鈣。
這是我初中學化學的時候編的。妳看,都20年了,我還記得清清楚楚。元素周期表”。這張表揭示了物質世界的秘密,將壹些看似不相關的元素統壹起來,形成壹個完整的自然系統。它的發明是現代化學史上的壹項創舉,對化學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人們看到這款手表,就會想到它最早的發明者——門捷列夫。
德米特裏·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於1834年2月7日出生在俄國西伯利亞的托波爾斯克。這個時代是歐洲資本主義快速發展的時期。生產的迅速發展不斷對科學技術提出新的要求。化學和其他科學壹樣,取得了驚人的進步。門捷列夫就誕生在這個時代。門捷列夫從小就熱愛勞動和學習。他認為只有勞動才能使人獲得幸福快樂的生活;人只有學習才能變聰明。
門捷列夫上學時,壹位著名的化學老師經常給他們講課。熱情地向他們介紹當時英國科學家道爾頓發起的新原子論。由於道爾頓新起源理論的問世,促進了化學的發展速度,新元素被壹壹發現。化學這門科學激動著人們的心。老師的教導開闊了門捷列夫的思想,使他決心將壹生奉獻給化學。
門捷列夫在大學學習期間表現出了堅忍不拔、忘我的超人精神。疾病折磨著門捷列夫,由於失血無數,他壹天比壹天瘦,臉色也越來越蒼白。然而,他貧血的手裏總是拿著壹本化學課本。裏面有很多不清楚的問題,縈繞在他的腦海裏,似乎在召喚他趕緊去探索。他以生命為代價在科學的道路上攀登。他說我這樣做“不是為了我自己的榮耀,而是為了俄羅斯名字的榮耀。”——過了壹段時間,門捷列夫沒有死,反而壹天天好起來。最後我才知道,是醫生的診斷錯了,他得的只是氣管出血。
由於門捷列夫學習刻苦,在學習期間做了壹些創造性的研究,他於1855年以優異的成績大學畢業。畢業後,他去過辛菲羅波爾和敖德薩當中學老師。在此期間,他壹邊教學,壹邊在極其簡單的條件下進行研究,寫了壹篇關於比容的論文。指出了化合物按比容自然分組的方式。1857年1月被批準為彼得堡大學化學教研室副教授,時年23歲。
攀登科學高峰的道路是艱難而曲折的。門捷列夫在這條路上也吃了不少苦。當他成為化學副教授時,他負責講授“化學基礎”這門課。理論化學中,自然界有多少種元素?元素之間有什麽異同,有什麽內在聯系?新元素應該如何被發現?這些問題在當時的化學領域處於探索階段。近50年來,世界各地的化學家為打開這個秘密的大門進行了頑強的努力。雖然有些化學家,如德貝琳娜和紐蘭茲,從壹定的深度和不同的角度客觀地描述了元素之間的壹些關系,但由於他們沒有把所有元素作為壹個整體來概括,所以未能找到元素的正確分類原則。青年學者門捷列夫也毫無畏懼地沖進了這個領域,開始了艱難的探索。
他夜以繼日地研究,探索元素的化學特性和它們的壹般原子特征,然後把每種元素記錄在壹張小紙卡上。他試圖捕捉元素所有復雜特性中的* * *同壹性。但是他的研究壹次又壹次失敗。但是他沒有屈服,沒有灰心,繼續工作。
為了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他走出實驗室,開始出國調查收集資料。1859年,他去德國海德堡進行科學深造。這兩年潛心學習物理化學,讓他探索元素間內在聯系的基礎更加紮實。1862年,他考察了巴庫油田,對液體進行了深入研究,重新測量了壹些元素的原子量,對元素的特性有了深刻的認識。1867年,他以應邀在法國舉辦的世界工業博覽會俄國展廳工作為契機,參觀考察了法國、德國、比利時的許多化工廠和實驗室,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知識。這些實踐活動不僅增加了他認識自然的能力,也為他發現元素周期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門捷列夫回到實驗室,繼續研究他的紙卡。他把重新確定原子量的元素按照原子量的大小依次排列。他發現性質相似的元素原子量不同;相反,有些性質不同的元素原子量相近。他牢牢掌握了元素的原子量和性質之間的關系,並不斷研究。他的大腦經常因為過度緊張而眩暈。然而,他的努力沒有白費。1869年2月19日,他終於發現了質量法。他的周期律表明,簡單物體的性質,以及元素化合物的形式和性質,都周期性地依賴於元素的原子量。門捷列夫在整理元素表的過程中,大膽地指出當時壹些公認的原子量是不準確的。比如當時公認的金的原子量是169.2。據此,黃金在元素表中應該排在鋨、銥和鉑之前,因為它們公認的原子量分別是198.6、6.7和196.7,門捷列夫堅信黃金應該排在這三種元素之後。復測結果顯示,鋨為190.9,銥為193.1,鉑為195.2,金為197.2。實踐證實了門捷列夫的論斷和周期律的正確性。
門捷列夫的周期表還有很多空白,應該是被未發現的元素填補了。門捷列夫從理論上計算了這些未發現元素的最重要性質,並得出結論,它們介於相鄰元素的性質之間。例如,在鋅和砷之間的兩個空間中,他預測這兩種未知元素的性質是類鋁和類矽。就在他做出預測的四年後,法國化學家Boublanc通過光譜分析從纖鋅礦中發現了鎵。實驗證明,鎵的性質與鋁非常相似,這正是門捷列夫所預言的。鎵的發現意義重大,充分說明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的客觀規律;為今後研究元素、探索新元素、尋找新材料、新材料提供了可遵循的規律。元素周期律像重炮壹樣,在世界上爆炸了!
門捷列夫發現了元素周期律,在世界上留下了不朽的光輝,受到人們的高度贊揚。恩格斯曾在《自然辯證法》壹書中指出。“門捷列夫不自覺地把黑格爾的量應用到了定性定律中,完成了壹項科學壯舉,可以和勒維烈計算未知行星海王星軌道的壯舉在壹個水平線上。”
由於時代的局限,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並不完整。1894年惰性氣體氣氛的發現,是對周期律的檢驗和補充。1913年,英國物理學家莫塞勒在研究了倫琴射線的波長與各種元素的原子序數的關系後,證實了原子序數在數量上等於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進而明確了周期律的基礎不是原子量,而是原子序數。周期律指導下的原生結構理論不僅對元素周期律作出了新的解釋,而且進壹步闡明了周期律的本質,使周期律的自然規律建立在更嚴格、更科學的基礎上。隨著後世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元素周期律在人們認識、改造和征服自然的鬥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除了完成周期律的功勛,門捷列夫還研究了氣體定律、氣象學、石油工業、農業化學、無煙火藥、度量衡等。因為他總是沒日沒夜的努力,所以在他所研究的這些領域都有不同程度的成就。
1907年2月2日,這位舉世聞名的科學家因心肌梗塞去世。但他留給世界的寶貴財產將永遠留在人類的歷史上。
元素周期律的發現是許多科學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1789年,拉瓦錫在《化學大綱》中發表了人類歷史上第壹張元素表。在這張表中,他將33種已知元素分為四類。
1829年,德伯勒在對當時已知的54種元素進行系統分析後,提出了元素的三元素組法則。他發現了幾組元素,每組都有三種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而且在每壹組中,中間元素的原子量和兩端元素的平均原子量差不多。
1850年,德國人佩頓·科弗宣布,性質相似的元素不壹定只有三種;性質相似的元素的原子量之差往往是8或8的倍數。
1862年,法國化學家讓-克洛德讓-克洛德讓-克洛德讓-克洛德讓-克洛德讓-克洛德讓-克洛德讓-克洛德讓-克洛德讓-克洛德讓-克洛德讓-克洛德讓創造了螺旋圖,創造性地將當時的62種元素按照原子量的順序標記在圍繞圓柱體的壹個壹升螺旋上。他偶然發現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都出現在同壹輛公交車上。
1863年,英國化學家奧爾德林發表了原子量和元素符號表,列出了49種元素,留了9個空格。
上述科學家及其研究在壹定程度上只能說是前期準備,但這些準備是不可或缺的。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夫、德國化學家邁耶和英國化學家紐蘭茲在元素周期律的發現中起了決定性作用。
1865期間,紐蘭茲正在獨立研究化學元素的分類,期間他發現了壹個非常有趣的現象。當元素按原子量增加的順序排列時,每八個元素就會重復出現元素的物理化學性質。由此,他按照原子量增加的順序排列各種元素,形成幾個家族系統的循環。紐蘭茲稱這個定律為“八度”。這壹正確定律的發現並沒有被當時的科學界所接受,反而使其發現者紐蘭茲遭受了批評和侮辱。直到後來大家對門齊爾的元素周期深信不疑,才警覺起來,皇家學會糾正了過去對紐蘭茲的不公平態度。門捷列夫是發現周期元素的中流砥柱。不可避免的,他在研究工作中也接受了來自各方面的不理解和壓力,包括自己的老師。
門捷列夫出生於1834年,10年前生活在西伯利亞。在壹位政治流亡者的指導下,他學習了科學知識,並對此非常感興趣。1847年,失去父親的門捷列夫隨母親來到彼得堡。65438-0850進入中央師範大學,畢業後從事中學教師工作,後在彼得堡大學擔任副教授。
從65438年到0867年,門捷列夫教授正在編寫壹本普通化學教科書《化學原理》,以便系統地講授無機化學。在寫書的過程中,他遇到了壹個難題,就是如何把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用邏輯的方式組織起來。
門捷列夫仔細研究了63種元素的物理化學性質,經過幾次不盡人意的開端,他想到了壹個對元素進行系統分類的好辦法。門捷列夫準備了許多類似撲克牌的卡片,在卡片上分別寫下了63種化學元素的名稱及其原子量、氧化物、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門捷列夫把這些卡片以不同的方式放在壹起,用於元素分類的實驗。起初,他試圖像德伯勒壹樣把元素分成三組,結果並不理想。他把非金屬元素和金屬元素分開放在壹起,分成兩排,還是失敗了。他用各種方法擺弄這些卡片,但未能達到最佳分類。
3月1869,1,門捷列夫還在苦苦思索這幾張牌。他先把常見元素按原子量增加的順序放在壹起,然後是不常見元素,最後只有稀土元素沒有全部“入座”,門捷列夫才勉強放在壹邊。從頭到尾看完排出的“卡片陣列”,門捷列夫驚訝地發現,所有已知的元素都已經按照原子量增加的順序排列好了,相似的元素以壹定的間隔出現。
第二天,門捷列夫把結果制成表格,這是人類歷史上第壹個化學元素周期表。在這個表中,周期是垂直的,家庭是水平的。在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中,他大膽地為待發現的元素預留了位置,並在他關於元素周期表發現的論文中指出,如果元素按照原子量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原子量跳躍太多的地方就會發現新元素,因此周期律可以預測待發現的元素。
其實德國化學家邁耶早在1864年就發明了“六元素表”,這張表已經有了化學元素周期表。幾個月前,邁耶簡化了“六元素表”,提出了著名的“原子體積周期表”。這個圖比門肯的第壹個化學元素表更定量,所以更準確。但邁耶未能系統地解釋圖表,圖表側重於化學元素物理性質的體現。
1871年65438+2月,門捷列夫增補了第壹個元素周期表,出版了第二個表。在該表中,將豎排改為橫排,並且在同壹豎排中使用壹族元素,這突出了元素屬性的周期性。至此,化學元素周期律的發現已圓滿完成。
客觀地說,邁耶和門捷列夫都是獨立發現元素周期律的,但由於門捷列夫對元素周期律的研究最為透徹,所以在化學領域通常稱之為門捷列夫周期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