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北京故宮是哪年建的呀!

北京故宮是哪年建的呀!

北京城,今日北京市之規模,實明太祖以下諸帝所陸續經營,而有系統之計劃,則定自成祖之時。蓋明之北京本元故都。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為北平府,縮其城之北五裏,其後更展其南裏許,遂成今日北京近似正方形之內城,其外城則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所建也。成祖於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改建皇城於燕王府之東,悉如金陵之制,而宏敞過之,遂形成明清之規模。其制以宮城(紫禁城)為核心,周以皇城,最外乃為京城。禁城西側,皇城以內,就原有之太液池瓊島作西苑,以為遊宴之所,即今之三海公園也。城中街道系統,以各城門為幹道中軸,故北京各大街莫不廣闊平直,長亙數裏。其內城幹道以南北向者為多,而小巷或胡同則多東西向;至於外城則幹道在城中相交作十字形,北半小巷以東西向者為多,而南半小巷則多南北向焉。城中街道相交處或重要地點往往以牌坊門樓之屬為飾;而各街至城門處之城樓,巍然高聳,氣象尤為莊嚴。皇城諸門,丹楹黃瓦,在都市設計上尤為無上之街中點景飾。

我國自上古以來,營國築室,首重都城計劃。漢唐長安規模尤大,而隋文帝所建之大興城(即唐之長安城)皇宮,官府,民居,各有區域,界限清晰,樹後世城市設計分區制之型範,高瞻遠識,尤足欽敬。明之北京,在基本原則上實遵循隋唐長安之規劃,清代因之,以至於今,為世界現存中古時代都市之最偉大者。就近代都市計劃觀點論,龐大之皇城及西苑,梗立全城之中,使內城東西兩部間之交通梗阻不便,為其缺點之最大者,然在當時,壹切以皇室尊嚴為第壹前提。民眾交通問題,非設計人所考慮者也。

二 明代木構

大同城樓[1](第124圖) 山西大同東南西三門城樓與城同為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將軍徐達所建,為現存明代木構之最古者,諸樓平面均為凸字形,後部廣五間,其前突出部分廣三間,全部周以回廊。樓之外觀,分上中下三層,檐三層。下兩層檐之上緣,即緊沿其上層窗之下口。每層均較下壹層收入少許。屋頂前後兩卷相連,均為九脊頂。其各層梁架,均為月梁,各層梁間承以極低之駝峰。外檐鬥拱下檐為單杪重拱,上兩層檐為雙杪重拱,逐跳計心。補間鋪作正面三間用兩朵,山面用壹朵,梢間走廊不用,其鬥拱之特點數事:

(壹)上兩層泥道拱與慢拱之上更施拱壹層,成“三拱”之制,為罕見之例;

(二)上兩層柱頭鋪作之耍頭乃梁頭之延長,其寬較華拱稍大,為後世明清梁頭加大之始。

大同鐘樓[見註1](第125圖) 在大同城內。平面三間,正方形;高兩層,檐三重;上層周繞以腰檐平坐,上作九脊頂。下層鬥拱單杪重拱,每間補間鋪作壹朵;平坐雙杪重拱,上檐單杪單昂重拱,當心間用補間鋪作壹朵,稍間無。腰檐鬥拱特小,單杪重拱,每間補間鋪作兩朵,誌稱鐘樓建於明,今考其全部結構手法,與城樓諸多相同,想當時所建也。

開福寺大殿[2](第126、127圖) 在河北景縣。寺建於明洪武中。大殿則天順六年(公元1462年)。殿廣五間,深四間,單檐四阿頂;但在前面另加廊,兩端僅及梢間之半。殿身中三間開敞,安裝格扇,而稍間為雄厚磚墻,以接受廊之兩端,權衡至為洽當。殿身鬥拱單杪雙昂,昂嘴纖長,雖梁頭不見加大,但補間鋪作,當心間及次間均增至四朵之多,已漸呈繁瑣之象矣,殿內藻井於鬥八之上以交叉斜拱構成螺旋頂,至為精美(第127圖)。

社稷壇享殿[3](第128圖) 殿在社稷壇之北,建於明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今中山公園之中山堂也。殿平面長方形,廣五間,深四間,單檐九脊頂,立於簡單階基之上。殿鬥拱單杪雙下昂,重拱造;其第壹層昂為平置假昂,第二層則後尾挑起,其上耍頭亦將後尾挑起,但在第二層昂尾之下,另施上昂壹層。殿內梁枋斷面高厚之比例,近於三與二;其闌額亦頗高,而普拍枋寬度,則與闌額之厚相等,皆明初顯著之特征也。

長陵棱恩殿[見註3](第129、130圖) 北京昌平縣天壽山南麓,明十三陵所在。長陵為成祖陵,十三陵中規制最宏。關於陵寢當於下文另述,茲先敘長陵棱恩殿木構。陵以成祖永樂十三年(公元1415年)完成,殿亦同時物。殿平面廣九間,深五間,較之北京清故宮太和殿深度雖稍遜,而廣過之,兩者面積大致相等,同為國內最大之木構。其外觀重檐四阿頂,立於三層白石陛上。下檐鬥拱單杪雙下昂,上檐雙杪雙下昂。其下檐鬥拱自第二層以上,引伸斜上者六層,實拍相聯,綴以三福雲伏蓮銷,已形成明清通行之溜金科。其補間鋪作當心間加至八朵之多。上檐鬥拱則唯第二層昂及耍頭後尾延長,壓於下平榑之下;在比例上,其昂尾之長,尚為前所未見也。殿全部木料均為香楠,當心間四內柱特大(徑壹點壹七米),自頂至根,壹木構成,為稀有之巨觀。殿梁額橫斷面均狹而高,不若後世之近乎正方形者。殿內藻井當中三間較高,兩側三間較低。殿於民國二十四年經北平市政府修葺。

北京護國寺[4] 寺本名崇國寺,其創始無考,金元之際毀於兵。元代重修,另營寺於大都,稱崇國北寺,即今寺所在也。寺中現存建築物則大多為明宣德成化間(公元15世紀中葉)物,現有規模亦當時所增擴也。寺平面布置,前後可分為三部,***九層,最前為山門三間內為廣場,為其前部。廣場之北為金剛殿五間;殿之北計殿四座,曰天王殿,延壽殿,崇壽殿均為明構,最後千佛殿則元構也。四殿前左右均有配殿,綴以廊房,自金剛殿左右折而北至千佛殿左右圍繞,為寺之主體。千佛殿之北為垂花門,入門至寺之後部,計有護法殿,功課殿,後樓,***三層。此部地址較前部狹隘,無東西廊。垂花門內東西各立舍利塔壹,即第二節所述之舍利塔也。

寺現狀極為殘破,其中軸線上殿屋,中部除金剛殿外,無復有屋頂者,後部護法殿與功課殿則較為完整。至於東西廊屋及各殿配殿,則東面諸配殿及鐘樓已不復存在矣。

寺平面布置,以中部為主,殿數座在中軸線上前後相直而列,四周繞以廊屋配殿,蓋歷來佛寺之通常配置。然如唐以前之建塔於中線之上者,明以後已不復見矣。

鷲峰寺大雄寶殿及兜率宮[5] 寺在四川蓬溪縣西門外裏許。其中軸線上自外而內,為牌樓,天王門,大雄殿,兜率殿及後堂。兜率殿之前,左右建鐘樓鼓樓,其後為廊廡雜屋,配列殿之兩側規制頗為整然,大雄殿之左則白塔淩空,高十三層,甚峻拔。寺創造無考。元末毀於兵災。明宣德間重修。白塔為南宋時建,其余木構則明中葉遺物也。

大雄寶殿(第131圖)殿廣三間,深四小間,單檐九脊頂;前砌月臺。檐柱間上施闌額二層,下施地栿。外檐鬥拱雙杪,除當心間外,均無補間鋪作。其第壹跳華拱之上施瓜子拱。但第二跳華拱不與瓜子拱相交,而自其上齊心鬥內出跳,同時左右更出斜拱。在原則上此法與宣平(今武義)延福寺元代大殿鬥拱第二層昂之位置相同;為木構中罕見之例。屋頂前後坡均作壹階級,如漢闕所見為此殿重要特征之壹。殿建於明正統八年(公元1443年)。佛像三尊亦皆明塑。

兜率宮建於高臺之上。廣三間,深四小間,單檐九脊頂。鬥拱單杪重昂,昂嘴細長。泥道拱慢拱之上,更施長拱壹層,成三拱之制,如大同城樓所見。其兩層昂跳頭橫拱,拱端不齊切,而斜斫作“出鋒”狀。背面及兩山將檐柱加高,上施櫨鬥挑梁以承檐。殿之建造年代,無紀錄可憑,但右廡枋下題明成化己醜(公元1469年)年號,想時代相去不遠也。

七曲山天尊殿[見註5] 四川梓潼縣西北七曲山,山頂柏林中文昌宮,殿堂多座,為明代所建。其中天尊殿在院內最高處,結構較為宏麗。殿廣三間,深四小間,單檐九脊頂。其鬥拱之分配,前面單杪雙下昂,背面及兩側則僅在柱頭施櫨鬥挑梁,如鷲峰寺兜率殿之制。其前面鬥拱兩昂不平行,第二層昂尾挑承下平榑之下。內部梁架作叉手,襻間,替木等;梁栿上施蜀柱及十字鬥拱,與元代宣平(今武義)延福寺大殿頗有相似之處。殿營建年代文獻無征,其結構樣式,當為明初或明中葉所構也。

曲阜奎文閣[6](第132、133圖) 曲阜孔廟本無奎文閣。至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始建“書樓”,金明昌二年賜名“奎文”。現存之奎文閣則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所重建也。閣在大成門之外;廣七間,深五間,高兩層,中夾暗層,檐三重,九脊頂,下層四周擎檐俱石柱,立於磚石階基之上。閣之構架可分為上下兩半,下半為下層,上半為平坐以上之全部。蓋下層諸柱之上施列鬥拱,以承平坐柱,而自平坐以上,則內外諸柱均直通上層,雖平坐柱頭鋪作,亦由柱身出華拱。其制已迥異於遼宋古法矣。在柱之分配上,下層當心間減去前面兩內柱,而上層則前面內柱壹列全數減去,以求寬敞。三層檐均承以鬥拱,並平坐鬥拱***為鬥拱四層。但上層腰檐之外緣平坐四周施擎檐柱及絳環楣子。平坐鬥拱掩以雁翅版,故驟觀唯上下兩檐鬥拱為顯著。閣所用昂均為平置假昂,後尾不挑起,為明清標準做法。但柱頭鋪作上所出梁頭,已較華拱寬加倍,清式桃尖梁頭之雛形,已形成矣。

太廟 今北京故宮太廟主要建築,多為明建。廟在天安門內之東側,今辟作公園。廟周以圍墻兩重;外垣正南辟琉璃花門三道,內垣正南為戟門五間。戟門之內,正面為前殿,左右為東西廡。前殿之後,更有中殿及後殿,亦各有東西廡。

太廟之初建,在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其後則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所建也。至嘉靖二十年太廟災,二十三年重建,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完成,以後未再見重建紀錄。考今太廟諸建築,獨戟門鬥拱比例最宏,角柱且微有生起;前殿東西廡柱且卷殺,作梭柱,當均為永樂原構。其余則嘉靖重建也。今存前殿十壹間,重檐四阿頂,立於三層白石陛上(第134圖)。其正中三間,梁柱均金飾,清代饗祫行禮在焉。中殿九間,平時奉安歷代帝後神龕。後殿亦九間,奉祧廟神龕。

建極殿[7](第135圖) 今北京清故宮主要殿宇中,唯保和殿為明構,即萬歷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所重建之建極殿也。殿於明初名謹身殿,至嘉靖間改名建極殿。明末李自成焚燒北京宮殿,建極殿得幸免。清代未見重建保和殿紀錄,而著者於民國二十四五年測繪故宮時,發現藻井以上童柱標識,楷書“建極殿右(或左)壹(或二三)縫桐柱”墨跡,足證其為明構無疑。殿平面廣九間,深五間,重檐九脊頂。鬥拱纖小,當心間補間鋪作用至八朵之多,已與清式難於區別矣。

三 陵墓

長陵[見註3](第136圖) 明代陵寢之制,自太祖營孝陵於南京,迥異古制,遂開明清兩代帝陵之型範。按自秦漢二代,皇帝陵寢厚葬之習始盛。始皇陵建陵園遊館,漢陵有寢廟之設。自唐太宗昭陵設上下二宮,上宮有獻殿,仍如漢陵之寢;降至南宋猶有二宮。明太祖營孝陵,不作二宮,陵門以內,列神廚,神庫殿門,享殿,東西廡,平面作長方形之大組合。其後成祖營長陵於昌平天壽山,悉遵孝陵舊法,而宏敞過之;獻陵景陵以次迄於思陵,悉仍其制凡十三陵。清代諸陵猶效法焉。

十三陵之中,以長陵為最大。陵以永樂七年興工,十三年(公元1415年)完成。陵可分為二大部:寶頂及其前之殿堂是也。殿堂東西南北三面周以繚墻,在中線上,由外而內,為陵門,棱恩門,棱恩殿,內紅門,牌坊,石幾筵,方城,明樓,寶頂。

陵門為三道磚券門,單檐九脊頂。門外,明時,左為宰牲亭,右為具服殿五間,今已不存。門內中為禦道,東側為碑亭,重檐九脊頂,有巨碑。亭東昔有神廚,禦道西有神庫,今俱毀。棱恩門五間,單檐九脊頂,立於白石階基上。中三間辟門,階基前後各為踏道三道。棱恩門內廣場禦道兩側有琉璃焚帛爐各壹。東西原有東西廡十五間,久毀無存。其北為棱恩殿,巍然立於三層白石階上,即上文所舉之木構也。殿北為內紅門三洞,門內復另為壹院,院北方城明樓,巍然高聳。方城為正方形之磚臺,其下為圓券甬路,內設階級以達城上明樓。甬道北端置琉璃照壁,照壁後即下通地宮之羨道入口也。明樓形制如碑亭,重檐九脊頂,樓身磚砌,貫以十字穹窿,中樹豐碑曰“成祖文皇帝之陵”。樓後土阜隆起為寶頂,周以磚壁,上砌女墻,為寶城。

地宮結構,文獻無可征,實物亦未經開掘調查,尚不悉其究竟,但清代諸陵現存圖樣頗多,其為模仿明陵地宮之作,殆無疑義,亦可借以壹窺明代原型之大略也。

長陵以南,為長七公裏余之神道。其最南端為石牌坊(第137圖),五間十壹樓,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建。次為大紅門磚砌三洞,單檐九脊頂。建造年代待考。次為碑亭,及四華表,再次石柱二,石人石獸三十六軀,均宣德十年(公元1453年)建。自石柱至最北石人壹對,全長幾達八百米,兩側巨像,每四十四米余壹對對立,氣象雄偉莊嚴,無與倫比。次為欞星門,俗呼龍鳳門,門三間並列,石制,更次乃達陵門。

十三陵之中以長陵規模為最大,保存亦最佳,民國二十四年曾由北平市政府修葺,其他各陵殿宇多已圮毀,設不及早修葺,則將成廢墟矣。

四 明代佛塔及其它磚石建築

明代佛塔建築,胥以磚石為主,木材因易變毀,已不復用以建塔矣。有明壹代,其佛塔之最著者,莫若金陵報恩寺琉璃寶塔;不幸毀於太平天國之亂,至今僅存圖繪。據海關報告[8],塔高英尺二七六呎七吋強,約合八十四點五米。塔經始於明永樂十年,至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訖工,歷十九年告成;八面九級,外壁以白磁磚合甃而成,現存佛塔之型制約略相同者,為廣勝寺飛虹塔。

飛虹塔[9](第138、139圖) 山西趙城縣霍山廣勝寺木構殿堂,已於元代木構中敘述。其前殿之前,正中線上之琉璃塔,則為佛塔中之極特殊者。塔平面八角形,高十**,全部磚砌,而壁之柱額鬥拱椽檐等,則以琉璃磚瓦鑲砌,並飾以多數佛像,外觀至為華麗。塔最下層繞以木廊。自第二層以上,塔身逐層收分起點甚低,收率不遞加各層檐角亦不翹起;故其輪廓梗拙,無卷殺圓和秀麗感。塔內最下層供極大釋迦坐像壹尊,如應縣佛宮寺木塔之制,其下層藻井作穹窿式,飾以纖細鬥拱。塔內階級結構,於通常用半樓臺(landing)之處不作樓臺,而使升降者邁空跨上次壹段階級(第139圖),雖非安全善策,但在各種限制之下,亦可見設計人之巧思也。誌稱塔建於北周,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重修;塔上琉璃多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年號,疑即現存塔之建造年代也。

真覺寺金剛寶座塔[10](第140圖) 寺在北京西直門外,俗稱五塔寺,今寺毀僅塔存。永樂間“西番班迪達來貢金像,建寺居之,寺賜名真覺。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詔寺準中印度式建寶座。“累石臺五丈,藏經於壁,左右蝸旋而上。頂平為臺,列塔五,各二丈”[11]。今塔下石臺之外壁,最下承以須彌座,上劃為五層,各層以檐為界,龕列佛像,上冠以女墻,南面正中砌為券道,高等於須彌座及下兩層,通內部階級可“左右蝸旋而上”臺頂。臺上五塔,平面均方形,為單層多檐塔,四角塔檐為十壹層,中間塔檐十三層。除五塔外,臺上正中南部尚有亭形重檐小殿,下檐方,上檐圓,為階級上端之出入口,塔於民國二十四年經故都文物整理委員會重修。

雲南昆明妙湛寺亦有金剛寶座式塔壹座,其上五塔,均為瓶形塔,天順間(公元1457—1464年)所建也。

慈壽寺塔[見註7](第141圖) 在北京阜成門外八裏莊。寺為明慈聖太後所建,萬歷四年興工,至六年(公元1578年)完成,塔亦同時建,今寺已毀,僅塔屹立。塔平面八角形,立於高基之上,基上塔身,上出密檐十三層。其基於土襯之上作須彌座,須彌座上施鬥拱平坐及勾欄,更上乃施仰蓮兩重,仰蓮之上乃立塔身,其全部形制為模仿遼塔之作,其藍本即為附近之天寧寺塔,殆無可疑。但就各部細節觀之,其略於遼構之點頗多,如須彌座各層出入之減少,勾欄之每版用壹望柱,仰蓮瓣之小而密,塔身之低矮、窗之用圓券,闌額之用兩層,鬥拱之纖小,均其區別之較著者也。

五臺山塔院寺塔[見註7](第142圖) 塔院寺為今五臺山之中心建築,其塔屹立臺懷中,為五臺最顯著之建築。相傳寺原有阿育王舍利塔及文殊雙塔,今塔則明萬歷五年(公元1577年)所重建也。塔為巨大之瓶形。下為雙層須彌座,其平面為每面“出軒”兩層之亞字形,其上為覆蓮及寶瓶,寶瓶上部較下部僅大少許。其上塔脖子平面亦出軒。十三天則下徑甚大,收分緩和。最上金屬寶蓋,較十三天挑出甚少;最上之寶珠,則又為金屬之瓶形塔壹座也。

此塔與北京妙應寺塔相較,雖同屬壹型,但比例較之略為緊促,故其全部所呈現象,較為舒適穩妥。

永祚寺大雄寶殿及雙塔[見註7] 山西太原永祚寺俗呼雙塔寺。誌稱寺塔均建於明萬歷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其雙塔及大雄寶殿均為建築史研究中之有趣實例。

(壹)雙塔(第143圖) 平面八角形,均十**,高度亦相若。驟觀似完全相同而實則區別頗多。其最大之區別,則在南塔收分圜和逐層收分度遞加,輪廓清秀柔和,而北塔則每層收分均等,其輪廓生澀,缺乏秀麗之感。兩塔均以鬥拱承檐,其鬥拱頗為繁復,每華拱壹跳施橫拱兩列,壹列在跳頭,如通常鬥拱之制,但在拱眼之上更施橫拱壹列,則尚為初見也。南塔第二第三第四三層周作平坐,僅疊澀無鬥拱。北塔則無平坐焉。

(二)大雄寶殿及其東西配殿(第144、145圖) 全部以磚砌成,其結構法為明中葉以後新興之樣式。殿平面長方形,下層表面顯五間,每間為壹券;而實際則為縱橫三券並列而成。其中部三間,實為壹縱列之大券筒,其中軸線與殿之表面平行,而表面所見之三券乃與大券正角穿交之三小券也。至於兩梢間則為與大券成正角之小券洞,由前達後。上層僅三間,深廣均遜於下層,其當心間為正方形穹窿,兩梢間則為兩橫券。

殿之外表以磚砌出柱額鬥拱椽檐全部模仿木構,至為忠實,唯因材料關系,出檐略短促。正殿兩側配殿,單層五間,其結構與外觀均與正殿同取壹法者也。

我國用券之始,雖遠溯漢代,然其應用,實以墓藏為主。其用於地面,雖偶見於橋梁及磚塔之門窗,然在宋代,城門仍作梯形。其用作殿堂之結構,則明中葉以後始見也。考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葡租我國澳門,同年耶穌會成立,至萬歷十五年,利瑪竇至南京以後,而耶穌會之勢力乃浸入全國上下。時在歐洲適為文藝復興全盛時期。其殿堂之結構,多以券洞穹窿為主,而外觀上則以磚石模仿古代木構形制,與明末驟然出現之無梁殿,在結構上及外觀設計之方法,其原則完全相同,似非偶然之現象。其間蛛絲馬跡,可引起研究者之註意也。

南充廣恩橋[見註5] 四川南充縣西門外廣恩橋,俗稱西橋。東西七孔,皆半圓券,券之凈跨約十壹米,橋面寬九米,規制宏巨,蔚然壯觀。縣誌載宋嘉定舊橋,毀於明嘉靖間,其舊址在今橋之南,今橋則萬歷六年所重建,至八年(公元1580年)訖工。橋後世累經修改,恐萬歷原狀或已有改變處矣。

濟美橋[12] 河北趙縣,除著名之大石橋及小石橋外,在宋村附近,尚有明代石橋壹座。橋券下有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題字,是橋之建當在是年以前也。橋四孔而***有五券。居中兩孔券大,兩端兩孔券小。而在兩中券之間又施壹小券,成為空撞券之制。其樣式雖與大石橋不同,而其用空撞券之法,則壹也。

萬裏長城[13](第146圖) 自秦始皇以來,萬裏長城雖經歷代重修,然均為版築土垣而已。自明初北逐元後,深感北方邊防之重要,自太祖以降,歷代修築,山西河北兩省境內,陸續甃以磚石,遂形成今日東段長城之外觀。今河北省居庸關,南口及山海關附近,皆明代所修築也。城垣下厚約七八米,頂厚約五六米,高度七、八、九米不等;墻上女墻,高與人埒。每距百米許設墩臺,較城垣高出約三四米不等。今墩臺似較城垣年代稍古,蓋長城初為土築,甃磚之始,先甃墩臺,其後始次第甃及城垣也。

  • 上一篇:初中以貝殼為話題作文
  • 下一篇:南60句經典語錄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