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北京最著名的八大寺廟是什麽?

北京最著名的八大寺廟是什麽?

北京是壹座歷史悠久的古都,是中國的首都。那裏有許多著名的文化遺跡,每天都有許多遊客參觀北京。那麽北京最著名的八大寺廟是哪幾座呢?接下來,就讓這壹期的都市文化帶妳深入了解壹下吧。

北京最著名的八大寺廟叫什麽名字?

服務員:龍符寺、護國寺、妙應寺、普渡寺、雍和宮、白雲寺、陶盤寺和東嶽廟。

八大寺廟的詳細介紹

龍符神廟

建於明景泰三年(1425),清雍正九年重修。龍符寺占地20000平方米,是明代北京唯壹的範(喇嘛)和禪宗(和尚)共同居住的寺廟,並在清朝成為壹個完整的喇嘛廟。

龍符寺規模較大,二樓鐘鼓眾多,天王殿、欄桿殿、萬山殿、金字塔殿、金剛殿、大法殿,寺廟廟宇,香火自然會盛。每當農歷初壹、初二、初九、初十在這裏舉行廟會,龍符寺就成了京城內城廟會的“壹哥”。每個廟會都擠滿了人,在那裏可以買到各種土特產,吃到各種小吃,看民間戲曲。

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在龍符廟原址修建了壹個大型攤販市場。70年代末至80年代,迎來了10年的繁榮景象。不幸的是,1993的壹場大火,讓曾經稱霸京城商圈的龍符廟蕭條至今。

民族神殿

護國寺建於元代,原為元朝宰相托克托的官邸,原名郭崇寺(北寺)。明宣德四年(1429),更名為大龍山寺。明成化八年(1472),為護國,命名為大龍山寺。清康熙六十壹年(1722),對該寺進行了大修理,著名的護國寺,又稱西寺,與東寺的龍符寺遙相呼應。

護國寺的廟會也和龍符廟會壹樣,就是所謂的“東西寺”。《京都支竹詞》雲:“東、西兩寺貨真價實,壹日可耗數百萬。多少貴人在此,衣裝尚有禦煙香。”

如今,護國寺已經沒有人了,只剩下壹座金剛殿和幾座附屬大殿。這裏已經成為老北京小吃的代名詞,豌豆黃、豆汁、豆餅等小吃都可以在這裏品嘗到。

妙應寺

妙應寺,俗稱白塔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該寺建於元代,原名“大聖壽萬安寺”。據記載,它是由元世祖的忽必烈建造的,由尼泊爾工匠建造。寺內的白塔是中國最古老、最大的喇嘛廟。

妙應寺白塔高51米,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塔基為三層方形折疊住友,面積810平方米。塔身是壹個巨大的粉筆蓋碗,形似葫蘆,像和尚的碗倒過來。上部為圓錐形長頸,塔身有13。高2米,天花板頂端還有壹座小喇嘛塔。這些都是目前藏傳佛教寶塔獨有的。頂上的花紋銅板周圍掛著36個小銅鈴,風吹著鈴鐺,聲音清脆悅耳。銅板上豎立著八層銅塔剎,高5米,重4噸。它們分為幾個部分:閘座、相輪、寶蓋、閘頂。

到清代中後期,妙應寺逐漸演變為北京著名的廟會之壹。每逢節假日,熱鬧非凡,在北京民間形成了“八月八走白塔”的習俗。

普渡寺

普渡寺建於明朝永樂年間,與紫禁城同齡,原名禦東園,又稱“小南城”,占地面積近10000平方米,是太子居住的地方。清初是攝政王多爾袞的府邸。乾隆二十年(1755)改擴建。後來乾隆賜名普渡寺,這是歷史上最後壹次,距今已有260多年。

普渡寺的建築很獨特:建在高臺上,窗欞低矮。據古建築專家介紹,這是北京唯壹壹座典型的滿族風格文物建築。

2002-2003年,政府全面修復了方丈院的橋臺、正殿、山門、北室。在獲得考古資料後,其余的房屋基地被回填保護,並進行綠化,成為居住區的公共場地。

雍和宮

雍和宮位於北京的東北角。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康熙皇帝在此建府,賜四子雍親王,稱為宮。雍正三年(1725),改宮為雍和宮。雍正十三年(1735),雍正駕崩,靈柩停放於此。於是,雍和宮正殿原來的綠色琉璃瓦換成了黃色琉璃瓦。因乾隆皇帝出生於此,雍和宮產生了兩位皇帝,成為“龍千年福地”。所以寺廟是黃瓦紅墻,規格和故宮壹樣。

乾隆九年(1744),雍和宮改建為正式的藏傳佛教寺院,成為清政府主管全國藏傳佛教事務的中心。可以說雍和宮是清代中後期全國規格最高的佛教寺院。

雍和宮主要由三座精美的牌樓和五座宏偉的大殿組成。從有飛檐鬥拱的東西拱門到古色古香的東西順山樓,* * *占地66400平方米,殿堂1000余間,珍藏無數,堪稱藝術的殿堂。

白雲觀

白雲寺建於唐代,是唐玄宗祭拜老子的聖地。金世宗傳入後,又進行了大規模擴建,改名為什邡天昌寺,金代末重建為太極宮。明末,白雲寺毀於大火。清康熙年間,在原有基礎上大規模改建擴建,白雲寺的總體布局和主要寺規就在此時形成。

值得壹提的是,晉末,全真道北七真之壹的丘處機定居太極宮,成吉思汗將太極宮改為“長春殿”。第二年,丘處機去世,他的弟子尹誌平接管了長春寺。他把丘處機葬在長春寺東側的下院順堂(今邱祖殿),視其為龍泉派創始人,並把白雲寺定為龍門派祖庭。從此道教南有龍虎山,北有白雲寺,成為北方道教的中心。

今天的白雲寺是明清時期以楚順堂為中心重建的。白雲寺坐北朝南,分為中路、東路、西路、後院四部分,占地1多公頃。主要殿堂位於中軸線上,包括山門、靈官殿、玉皇殿、舊法殿、秋祖殿、三清閣等建築。附屬大廳和走廊位於中軸線的兩側。

白雲寺每年正月十九舉行盛大活動,稱為煙酒節。

蟠桃宮

現在,走在東便門立交橋西南側的綠地上,可以看到壹塊三米多高的石碑,被鐵條圍著,這就是蟠桃宮舊址。蟠桃宮,本名“保衛國家安寧蟠桃宮”,始建於明代,清康熙元年(1662)重修。它是北京著名的道觀之壹。

明清至民國,每年三月初壹至初三有廟會,稱為“蟠桃節”。蟠桃宮廟只有兩個大殿,前面有三座山門,前面有壹對旗桿和壹對石獅,還有壹塊“保護太平蟠桃宮”的石碑。山門後有鐘鼓樓,前殿為靈官殿,後殿為鬥姆殿,供奉西王母像。1987拆除。保存下來的文物有乾隆年間的“蟠桃節”釉面磚和壹塊“太平宮碑”石碑。

東嶽廟

北京東嶽廟始建於1319元,距今已有700年歷史。元末毀於戰亂,幾經擴建,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正統道觀。因其規模宏大,氣勢壯觀,裝飾精妙,構思巧妙,被譽為華北第壹道觀。

東嶽廟占地96畝,建築600多座。廟門外有壹座明代建造的綠色琉璃牌樓,正面刻有“基斯代宗”字樣,背面刻有“顏勇地祚”字樣,相傳為明代內閣實錄嚴嵩所撰。進寺門,東西兩側有鼓樓、鐘樓,北側有兩塊石碑,東側有乾隆禦書,西側有無字碑。東嶽廟被譽為“北京的小碑林”。廟裏有65,438+040多塊石碑。幾經戰亂,現在只剩下二三十塊石碑。

代宗寶殿是東嶽廟的主體建築,城墻雄偉,青瓦。大殿是供奉東嶽皇帝和皇後的。其中,全寺造像3000余尊,人物形象多樣,栩栩如生,故有“東嶽廟造像天下第壹”之說。

2008年,北京東嶽廟回歸道教。至此,中斷了70多年的北京東嶽廟又多了壹位神秘莫測的茅山道士。北京民俗博物館也坐落於此,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去看看。

  • 上一篇:冬眠了散文
  • 下一篇:這周廈門有什麽好玩的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