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十二世紀的人物故事畫

十二世紀的人物故事畫

 壹、十二世紀的人物畫 靖康之變(公元壹壹二七年)是十二世紀動蕩變亂的高潮。在趙佶統治的二十五年中組織起來的畫院,因亡國而被打散,流亡到臨安(今杭州)的畫家又組成新的畫院。

  壹、十二世紀的人物畫

 靖康之變(公元壹壹二七年)是十二世紀動蕩變亂的高潮。在趙佶統治的二十五年中組織起來的畫院,因亡國而被打散,流亡到臨安(今杭州)的畫家又組成新的畫院。臨安,這壹從五代的錢越統治時期就已經發展的都市,在南宋時代更繁榮發達,在經濟上和文化藝術上都繼承並發展了汴梁的傳統。南宋社會的內外各種矛盾和沖突的因素,成為十二世紀後半期繪畫藝術的生活基礎。人物故事畫題材範圍有所擴大,以各種方式,在不同程度下,真實地反映時代生活。

 在宋代,特別是十二世紀畫院畫家所代表的人物故事畫,在過去因錯誤觀點的流行,長時期受到鄙視。它的現實性內容被稱為“俗”,它的精確的表現形式被稱為“匠氣”。形式主義錯誤思想所產生的偏見造成了材料的缺少,以及美術史著作中有意的和無意的忽視。因而今天對於宋代人物故事畫的研究與發掘是正確理解古代繪畫藝術中現實主義發展的中心工作。

  二、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十二世紀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北宋末的人物風俗畫代表作品。他的生平,我們現在所知甚少。他原來是個讀書人,後來學習繪畫,特別擅長畫車、市街、橋、城郭等等,成為徽宗時畫院成員之壹。他除了《清明上河圖》以外,還畫過《西湖奪標圖》(畫清明節汴京金明池比賽龍舟的盛況)。兩圖都是描寫世俗生活的。

 《清明上河圖》的出現是北宋時代人物畫長期發展的結果。高元亨畫《從駕兩軍角觝戲場圖》和燕文貴畫《七夕夜市圖》,在選取世俗生活的題材和註意多樣化的繁復的表現方面都成為先驅。而《清明上河圖》以汴河作為描寫對象,有極大的歷史文獻價值。

 《清明上河圖》是描寫清明佳節汴京城汴河上擁滿了遊人的熱鬧風光。

 汴河不是尋常的河流,或壹般的風景點綴,供人遊樂的河流,它在中國中古社會的經濟發展方面起了巨大作用。是六世紀末隋煬帝楊廣時代所開的運河北段,運河在經濟上、也在政治上聯結了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汴河上的汴梁就首先作為壹個商業要地,然也是軍事和政治要地,五代和北宋的都城。

 畫家以不懈的努力和周密的觀察,對北宋汴梁城東門大街和東門外汴河上的繁華作了精密詳盡的描寫,市街上的各種商業手工業活動,除了酒樓,藥鋪等大型店鋪外,有香鋪,有弓店,有十字路口的茶鋪或酒鋪,有檐前掛了寫著“解”字市招的當鋪,並且也有做車輪的木匠,賣刀剪的鐵匠,賣桃花的挑擔,以及各種攤販等等。還有走江湖看相算命的,都可以壹壹辨認出來。街道上並有形形色色的各種人物。官員們騎了馬,前呼後擁,在人叢中穿過;婦人則坐了小轎。在這紛紛擾擾熙熙攘攘之間,有人挑擔,有人駕車(圖262)。有各種不同樣式的車。有人使船,也有人在清明佳節出來遊逛,在城門口路旁憑著欄桿悠閑地看水。……街道上無限熱鬧光景,都被畫家做著有條有理的安排,錯綜復雜地構成引人入勝的永久的歷史回憶。

 如果這些描寫可以算作在壹定程度上的忠實紀錄的話,那麽,最突出的例子是壹筆不茍地畫下了那壹座結構精巧的“虹橋”。宋代當時人所寫的《東京夢華錄》中曾記述這壹座橋,說是下面沒有橋柱,但以巨木虛架。這座橋的結構方法據說是公元壹○四○年左右宿州州官陳希亮發明的。或說是公元壹○三二年青州的壹個守牢卒子發明的,總之是建築工程上古代匠師智慧的結晶。

 《清明上河圖》中,畫家通過多種不同的行為、活動,組織著各種形象,構成完整的圖畫:發掘出了生活中的詩和戲劇,把生活變成了藝術。

 這幅畫隨著畫卷漸漸展開,江南載來的糧米財物的漕船絡繹出現,巨大的漕船通過虹橋的緊張場面,改變了平鋪直敘的方式,形成了高潮。船上、橋邊,多少人手忙腳亂,喧呼嘈雜。船和橋就成為忙亂的中心和緊張的中心。畫家善於在生活中,在事物的關聯和運動中發現激動人心的因素與情節,發現富有概括力的因素與情節,以生動的形象表現生活(圖261)。

 運用了與表現漕船相似的技巧的是表現了足以說明汴梁和河北的經濟關系的駱駝隊,它們正昂然走過人馬雜沓的城關,也產生比較強烈的印象。

 全卷中,另外我們還可以看見很多效果生動的節目……。

 畫家對紛雜的社會活動作了集中的生動的概括。雖都是尋常的、平凡的瑣節,但因為在全畫的主題上都是色澤鮮明,含義豐富的環節,所以廣泛地予以展開,就使那活躍的中古城市生活得到藝術的再現。

 由於新的經濟因素的生長,在人們思想意識中,產生了對於現實世俗生活的日益增長的興趣。市民文學得到了發展,《清明上河圖》,是和市民文學壹樣,也表現了對於平凡的日常生活,對於市井中販夫走卒們的忙忙碌碌的各種平庸的活動的莫大興趣。所以,《清明上河圖》的主題和描寫符合歷史的方向,而接觸到歷史的真實的高度了。

 《清明上河圖》在當時已經有很多摹本在市面上發售,南宋人緬懷故都的繁華也曾加以臨摹流傳。現在故宮博物院藏本是張擇端原本,在靖康之變中和皇室收藏的其他書畫壹同被金人掠去,後來輾轉流傳了下來,成為今天尚存在的最重要的壹幅直接描寫現實生活的作品。

  三、南宋著名人物畫家

 南宋初年的有名的畫院畫家中,以人物故事畫引起我們註意的是南渡的北宋畫家:李唐、蕭照和蘇漢臣。

 蕭照是李唐的學生,曾壹度在太行山作“強盜”,壹日搶掠李唐,發現是有名畫師,於是隨李唐南渡,作了畫家。蕭照擅長山水畫,能畫大幅壁畫。他的最有名的作品是《中興瑞應圖》***十二幅連環畫。其中有壹幅描寫了趙構在公元壹壹二六年北上求和,在河北磁州被當地人民攔阻住,當地人民殺了強要北去的副使王雲,壹個老年婦女哄騙走了來搜索的金兵,以至最後趙構得到機會南返,成為宋皇帝室中唯壹未被俘虜的人,因而作了南宋皇帝。十二幅畫所描繪的故事,是對於趙構南歸的贊美。然而畫中把趙構得此幸運的原因卻說成是天神的保佑,所以還不能完全正確地表現出此壹歷史事件。

 蕭照另壹幅有名的歷史畫是《光武渡河圖》,內容是公元二四年漢光武帝劉秀在河北屠殺農民起義軍時冒險從水上渡滹沱河進兵的故事。這個故事和趙構南歸時履冰過壹大河,人馬方過而冰已裂開的情況相似,所以實際用意是歌頌趙構重新建立王朝的圖畫。

 蘇漢臣和他的師傅劉宗古都擅長畫人物畫,他特別長於畫兒童,就現在所知,他的作品多是年畫性質的壹類時令招貼畫,其內容則是風俗的描寫。

 細致的描寫小商販和他的商品,表現出對於日常瑣屑事物的興趣的《貨郎圖》,描寫宋代稱為“五花■弄”的壹種戲曲表演的《五瑞圖》,匯集兒童各種遊戲而同時展開在畫面上的《百子嬉春圖》都是年畫性質的繪畫。和《百子嬉春圖》內容相同的《重午嬰戲圖》是適應端午節的需要的。另外也有適應重陽節的壹種兒童題材畫。兒童的題材在宋代風俗畫中是很常見的(圖263)。

 蘇漢臣所作這壹類的風俗畫可以作為宋代流行的風俗畫的重要代表。風俗畫的題材除了上面所說的以外,畫牛的《春牛圖》和畫羊的《九陽消寒圖》(用於冬至節)都具有固定的形式。和兒童的題材相近的婦女生活的題材富於表現的多樣性,例如:觀燈(正月十五日的燈節)、乞巧(七月七日)等等。

 這些風俗畫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反映了封建社會中人民群眾的心理和愛好。《貨郎圖》中對於紛雜的日常用具的詳盡的描繪和兒童畫中對於兒童遊戲以及兒童摹擬成人的遊戲的豐富的描寫,都有概括當時現實生活的作用。

 南宋初年曾任工部侍郎的馬和之和米友仁壹樣因獨具壹格受到重視。他能畫人物和山水、花鳥,從現在的《赤壁圖》可以看出他的畫法很簡率而能傳神。筆致柔和,活潑跳動,有特殊的風格,他用的線條稱為“蘭葉描”,他的最有名的作品是詩經的插圖:《豳風圖》、《唐風圖》等。

 十二世紀末的李嵩、劉松年和陳居中等人是極有創造性的人物畫家。

 李嵩是生長在杭州的畫家,年少時作過木匠,是徽宗、高宗時代的名畫家李從訓的養子。他的《貨郎圖》是現存壹件重要的宋代人物畫作品,它和壹般的《貨郎圖》最大不同是充分地描寫了被貨郎擔所吸引的兒童和母親們的神情動態,畫家畫了母親和兒童,並且畫了母狗和小狗,後者起了烘托熱鬧的氣氛的作用(圖265 )。

 據文字記載,李嵩曾創作壹些有豐富的現實生活意義的作品。李嵩曾根據南宋時期流行的水滸宋江的傳奇,創作了宋江等三十六人像。這是對於英雄的贊美,在繪畫史上是罕見的。他的《服田圖》描寫了農民生產活動的十二個階段,以“浸種”和“耕”開始,每段都有八句題詩。第十壹段表現了和勞苦的人民生活成對比的富家兒醉飽高臥的景象,第十二段的內容:壹年辛勤勞動的結果最後是官府催租,交了租以後兒童們無飯吃而哭鬧。這就使《服田圖》和壹般的《耕織圖》有了根本性質上的不同。宋代的《耕織圖》在公元壹二壹○年曾刻過木板,作家不詳,內容則是把勞動人民的生活加以理想化,借歌頌耕織勞動生活以歌頌封建統治者的功績。但也應該肯定《耕織圖》壹類的作品中也體現了對創造性的生產勞動的重視。李嵩的《四迷圖》根據元代袁華的題詩,可知其內容是批評都市生活中四種墮落現象:酗酒、賭博、惡霸。李嵩自由的處理了生活的題材並表示了自己的道德態度。此外,李嵩的著名的作品中還有《骷髏幻戲圖》和描寫臨安風景的《西湖圖》、《觀潮圖》。《觀潮圖》描寫觀潮的宮廷人物及樓閣和煙樹淒迷的景象,曾被元朝人認為是李嵩表示了對於南宋政治的失望和對於覆滅的預感。

 片斷的材料中已足以看出李嵩在現實主義繪畫藝術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他描寫了人民的生活和他們的英雄人物,抨擊了剝削和道德敗壞現象。

 劉松年,曾被認為是和李唐平列的四個南宋名畫家之壹(其余為馬遠、夏珪)。他住在杭州清波門外,俗呼“暗門劉”,他也擅長青綠山水及宮殿,是標準的“院體”畫代表畫家。

 劉松年的重要作品是《中興四將像》,中興四將即南宋時代社會上下***同景仰的抗金名將:劉锜、韓世忠、張浚、嶽飛。借歷史故事以諷諭時事的作品,劉松年則畫過《便橋見虜圖》。《便橋見虜圖》內容為公元六二六年東突厥頡利可汗率兵十余萬進到長安附近,剛剛即位的唐太宗李世民雖然居於軍事上的劣勢,然而以鎮定和機智在便橋達成和突厥的盟約,促成了突厥的退兵。

 劉松年曾畫《耕織圖》,據說表現了真實的生活習俗,但劉松年大部的作品是描寫貴族的生活。

 劉松年描寫貴族們室內的文化生活的作品可以《唐五學士圖》為代表。他們的顯著的特點是註重人物性格的描寫。

 把山水畫和人物畫結合起來,著重地描寫富於詩意的自然環境,士大夫的悠閑、享受的生活。劉松年也是這壹表現手法的創造者之壹。從壹些畫幅的題目上就可以知道其內容:《溪亭客話圖》、《春亭對弈圖》、《秋林訪道圖》、《春光仙隱圖》等等。現在他的《四景山水圖》(故宮藏)也是這樣的作品(圖271)。

 現存的劉松年的作品還有兩件是《羅漢圖》(公元壹二○七年畫),畫中的自然景物:松樹和動物等比人物形象更成功。

 陳居中是宋代畫家擅長描繪外族生活題材的畫家(前節曾介紹他畫的《四羊圖》)。

 《文姬歸漢圖》描繪漢末著名的文學家蔡邕的女兒、詩人蔡文姬在變亂中被胡人擄去,她的父親的朋友設法贖她回去,她卻已結了婚,生了兩個孩子了。她雖回到了祖國,她的悲劇遭遇,因“胡笳十八拍”壹詩的流傳而獲得千古的同情。

 相傳為陳居中所作的《文姬歸漢圖》描寫蔡文姬和她的丈夫、孩子告別,即將隨漢使者南返的壹幕。表現的是壓抑著矛盾的情感的蔡文姬在端坐中的平靜狀態。人們都在安靜地等待他們的告別。她的丈夫莊重地斟餞別的酒,只有最小小孩不顧保姆的攔阻,上前擁抱著母親,而成為泄露畫中人們感情的重要契機。這說明畫家很善於掌握人物的感情處理,使之真實而動人(圖266)。

 另壹幅《文姬歸漢圖》***四段,無名氏畫家所作。四段是:《原野宿廬》、《隴邊飲食》、《子母分離》、《長安歸來》。第四段的表現最成功。圍繞著歸來的主題,除庭院內家人會見時等活動外,門外街道上的各種活動也被強調地表現了出來。護送的士兵經過長途跋涉之後,疲憊饑渴以及街道上的騷動等等描寫,加強了真實感。

 和《文姬歸漢圖》同樣為宋代畫家用來表現對人民的苦難的關心的題材是《明妃出塞圖》。明妃(即王昭君)是漢代壹個宮女,傳說因不肯賄賂畫家毛延壽,而被畫得非常醜陋,以至於當匈奴求婚的時候被皇帝指定許嫁給匈奴。原來傳說中強調的是毛延壽的可鄙,在宋代的戲劇和繪畫中強調的是明妃遠去塞外,心情上的淒苦。

 畫家宮素然的《明妃出塞圖》也是壹件傑出的作品。在冒著凜冽的寒風向前行進的隊伍中,王昭君無所懼的神態,和其他掩面畏縮的男子作了明顯的對比。凜冽的寒風,象征邊地的艱苦的生活條件。

 《文姬歸漢圖》和《明妃出塞圖》描繪當時北方的遊牧族生活。——外族的生活在宋代繪畫中以多種方式得到表現。

 描寫外族極成功的壹幅是《騎士獵歸圖》。選擇了騎士正在檢視剛從獵獲物上拔下的箭,而馬仍在疲乏的喘息,這壹片段和細節加以描繪,對於表現騎獵生活的人物性格都是很有概括力的。

 《柳塘牧馬圖》和《射獵圖》都是宋代佚名畫家描寫騎獵生活的作品。

  四、其他著名的作品

 宋代人物故事畫,除了上面結合著重要作家所介紹的壹些外,還有壹些佚名畫家的作品得到流傳。表現鯁直之臣揭發權奸的《折檻圖》,和表現牧童生活的各種牧牛圖,在內容及藝術技巧上都有相當成就。

 《折檻圖》描繪東漢朱雲為反對奸臣宰相張禹和漢成帝在殿堂直接發生的壹場沖突。朱雲手攀宮殿的欄檻,抗拒著侍衛們拖他下殿,他和皇帝發怒的目光相接觸,成功地表現了這壹沖突。因此,這幅畫在古代繪畫中有突出的地位(圖267)。

 《牧牛圖》極其多樣地表現了牧童生活。其中每壹片段往往都成為獨立的小幅,例如傳為李唐的《乳牛圖》、佚名畫家的《歸牧圖》、閻次平的《牧牛圖》等。畫家們經過不斷的積累,發掘出來豐富的富有情趣的細節。對牧童生活的深入體會,也說明南宋畫家的眼界是按照現實主義的要求大大的擴大了。

  五、此壹時期人物畫的成就

 反映生活風俗的需要而制作的作品都是市民階層的世俗藝術的主要部分,突破了雅俗界限而進入藝術境地的,除了凡俗的市井生活、人物和瑣屑器物以外,還有農村的勞動、沈重的苦難和無限樂趣。這些題材,在宋代的現實主義的畫家筆下,獲得優美的藝術形式,並形成典雅的藝術風格。

 畫家們也描寫了貴族們的生活,是按照貴族們自己以為“優雅”的理想而加以描繪的,實際上也暴露了他們生活的貧乏和精神上的空虛。

 古代現實主義繪畫的偉大成就集中的表現為十二世紀繪畫的題材的廣闊和高度藝術技巧的運用。

  • 上一篇:別總卷褲腳了!2021年最流行的牛仔褲長這樣
  • 下一篇:歷代收藏家的英文構成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