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獸首銅像,又稱圓明園十二生肖銅獸首、圓明園十二生肖人身獸首銅像。圓明園獸首銅像原為圓明園海晏堂外的噴泉的壹部分,是清乾隆年間的紅銅鑄像。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開始流失海外,現僅有少量得以收回,因此已經成為圓明園海外流失文物的象征。
圓明園古跡海晏堂,[1]建於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海晏” 壹詞取意“河清海晏,國泰民安”。《文苑英華》唐鄭錫《日中有王字賦》:“河清海晏,時和歲豐”河,黃河;晏,平靜。“河清海晏”也作“海晏河清”,意指黃河水流澄清,大海風平浪靜。此語用以比喻天下太平,有歌頌世界和平的吉祥涵義。中國皇家園林圓明園中觀賞實用性建築“海晏堂”之名也出於此。此建築群的精華——十二生肖銅像以水報時,聞名世界。
圓明園獸首銅像的設計
銅像設計者
圓明園獸首銅像是清朝乾隆年間修建。圓明園獸首銅像由歐洲傳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寧(Giuseppe Castiglione ,1688-1766)主持設計,法國人蔣友仁(R.Michel.Benoist ,1715-1744)設計監修,清宮廷匠師制作。
原本郎世寧是要建造西方特色的裸體女性雕塑,可是乾隆皇帝覺得這有背中國的倫理道德,所以勒令重新設計,後來才有了這十二生肖銅像。還有壹個難題就是,當時設計好後,郎世寧發現大清竟然沒有壹個工匠還懂得青銅器制作方法,後來他和眾工匠查閱典籍,費時費力最終終於造成。
銅像的造型與構造原理
圓明園古跡海晏堂,建於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海晏” 壹詞取意“河清海晏,國泰民安”。《文苑英華》唐鄭錫《日中有王字賦》:“河清海晏,時和歲豐”河,黃河;晏,平靜。“河清海晏”也作“海晏河清”,意指黃河水流澄清,大海風平浪靜。此語用以比喻天下太平,有歌頌世界和平的吉祥涵義。中國皇家園林圓明園中觀賞實用性建築“海晏堂”之名也出於此。此建築群的精華——十二生肖銅像以水報時,聞名世界。
十二生肖銅像由歐洲傳教士郎世寧主持設計,清宮廷匠師制作,是展現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藝術珍品,在國際上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鑒賞價值。設計者充分考慮到中國的民俗文化,以十二生肖的坐像取代了西方噴泉設計中常用的人體雕塑。生肖銅像身軀為石雕穿著袍服的造型,頭部為寫實風格造型,鑄工精細,獸首上的褶皺和絨毛等細微之處,都清晰逼真。鑄造獸首所選用的材料為當時清廷精煉的紅銅,外表色澤深沈、內蘊精光,歷經百年而不銹蝕,堪稱壹絕。據考證,當年十二生肖銅像呈八字形排列在圓明園海晏堂前的壹個水池兩邊,被時人稱為“水力鐘”。每日,十二生肖銅像會依次輪流噴水,分別代表全日不同時分,正午時分時,十二像會同時湧射。海晏堂十二生肖噴泉是按照我國十二生肖設計的噴泉時鐘,每到壹個時辰,屬於該時辰的生肖鐘就會自動噴水,正午十二點時,十二生肖則同時噴水,設計極為精巧。海晏堂正樓朝西,上下各十壹間,樓門左右有疊落式噴水槽,階下為壹大型噴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列著這十二生肖人身獸頭銅像。每晝夜十二個時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輪流噴水,俗稱"水力鐘"。
十二生肖像原是在圓明園西洋樓,海晏堂前的扇形水池噴水臺南北兩岸12石臺上的。南岸分別為子鼠、寅虎、辰龍、午馬、申猴、戌狗;北岸則分別為醜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雞、亥豬。這些肖像皆獸首人身,頭部為銅質,身軀為石質,中空連接噴水管,每隔壹個時辰(兩小時),代表該時辰的生肖像,便從口中噴水;正午時分,十二生肖像口中同時湧射噴泉,蔚為奇觀。這些青銅生肖雕像高50公分,雕刻精細,為清代青銅器中的精品。
池正中是壹個高約兩米的蛤蜊石雕,池兩旁呈八字形各排出6個石座。每壹座石上雕刻著身穿袍服的獸首人身像,獸首是銅質,人身是石質。它們按中國十二生肖規律排列,每隔壹個時辰(合今天的兩小時),代表該時辰的獸首就口中噴水,水呈拋物線狀註入池中,即子時(23時至次日1時)時分,鼠首銅像口中噴射水柱;醜時(1時至3時)時分,牛首銅像口中噴射水柱。正午12點整,除馬首繼續噴水外,其他十壹動物銅像的口中也壹齊噴射水柱,剎那間場面極為壯觀。因此,人們只要看到那個生肖頭像口中噴射水柱,就可知道現在的時間。這壹組噴泉就是壹個巨大別致的水利時鐘。
銅像的流失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入侵中國,攻陷北京,將圓明園內無數珍寶劫掠壹空,掠走了十二個青銅獸首,致使這批國寶流失於海外壹百多年。
十二生肖像是展現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藝術珍品,在國際上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鑒賞價值。當年侵略軍搶劫時,也是將其作為最珍貴的寶物對待的。得到它們的,也是有特殊身份的人。
1860年,英法聯軍燒毀圓明園,圓明園十二生肖銅像自此流失海外,成為中國文物流失的壹個縮影——鴉片戰爭後百余年間,因戰爭、搶掠、盜鑿等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多達百萬件。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下落
[編輯本段]現存圓明園獸首銅像的去向
目前,牛、虎、猴、豬、馬5件青銅獸首已分別在2000年和2003年和2007年由愛國人士出資搶救回國,收藏於保利藝術博物館。現已知鼠首、兔首2件在法國的博物館收藏,銅龍首、蛇首、羊首、雞首、狗首等5件仍然下落不明。
子鼠 由拍賣巨頭佳士得公司於2009年2月23日至25日在法國巴黎舉辦的“伊夫·聖羅蘭與皮埃爾·貝傑珍藏”專場拍賣中現身。
醜牛 20世紀80年代,中國臺灣企業家蔡辰男在蘇富比拍賣會上購得。2000年4月30日,中國保利集團以774.5萬港元在佳士得拍賣行購得,現存放於保利藝術博物館。
寅虎 20世紀80年代,中國臺灣企業家蔡辰男在蘇富比拍賣會上購得。2000年5月2日,中國保利集團以1544.475萬港元在蘇富比拍賣行購得,現存放於保利藝術博物館。
卯兔 由拍賣巨頭佳士得公司於2009年2月23日至25日在法國巴黎舉辦的“伊夫·聖羅蘭與皮埃爾·貝傑珍藏”專場拍賣中現身。
辰龍 下落不明
巳蛇 下落不明
午馬 20世紀80年代,中國臺灣企業家蔡辰男在蘇富比拍賣會上購得。2007年9月20日,全國政協常委、企業家何鴻燊博士以6910萬港元的創紀錄價格,成功購得並捐贈國家。
未羊 下落不明
申猴 20 世紀80年代,中國臺灣企業家蔡辰男在蘇富比拍賣會上購得。2000年4月30日,中國保利集團以818.5萬港元在佳士得拍賣行購得,現存放於保利藝術博物館。
酉雞 下落不明
戌狗 下落不明
亥豬 1987年,被美國壹家博物館購走。2003年,著名企業家何鴻燊博士出資收購,捐贈給保利藝術博物館收藏,終於回到祖國。至於付出的資金數目,保利方面沒有透露,據說低於700萬港幣。
2009年2月25日,法國佳士得將會拍賣兔首和鼠首。
[編輯本段]圓明園獸首銅像的珍貴意義
圓明園獸首銅像為什麽珍貴?乾隆盛世,清王朝國力強盛,工藝水平處於巔峰,這在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上表現得尤為充分。
首先,它所用的銅,系專門為宮廷所煉制的合金銅,內含諸多貴重金屬,與北京故宮、頤和園陳列的銅鶴等所用銅相同,顏色深沈,內蘊精光,歷經風雨而不銹蝕,堪稱壹絕。
其次,它是由專門為皇帝服務的宮廷造辦處工匠們精心制作的,鑄工精整,表面還以精細的鏨工刻劃,像上動物絨毛等細微之處皆壹鑿壹鑿鍛打而成,清晰逼真,鼻、眼、耳等重點部位及鼻上和頸部皺褶皆表現十分細膩,不見壹絲馬虎,展現出極高的工藝水準。
更讓人稱道的是,十二生肖獸首銅像由中國宮廷匠師制造,而設計者是郎世寧等來自歐洲的藝術家,因此銅像既有濃郁的中國傳統審美趣味,也融合了西方造型藝術的特點。
[編輯本段]圓明園獸首銅像的復制與再創作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郵品中的剪影圖像
2005年1月18日,由中國集郵總公司發行的“國寶之魂”--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郵品“國寶之魂”郵品在京發售(2005)正式亮相。參與設計的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呼籲全社會貢獻力量,***促流失海外國寶的回歸。
“國寶之魂”--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郵品由12枚郵票和4枚版卡組成。當時4件已被搶救回國的國寶均使用了實物照片,並制作了版卡,包括牛首、虎首、猴首、豬首。但另外的鼠首、兔首、龍首、蛇首、馬首、羊首、雞首和狗首等八件生肖銅像,或仍流失海外,或壹直未現影蹤,因而在郵品中采用了由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參與設計的剪影圖像。
“這雖說是壹大遺憾,但也警醒人們:尚需通過不懈的努力,盡早讓十二生肖銅像重新聚首故裏,”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主任張永年說。
●北京文物復制機構汲古閣的陶瓷復制品
汲古閣復制品(2007)被英法聯軍搶掠走的圓明園十二座獸首銅像被北京壹家老字號文物復制機構汲古閣復制成功,2007年在琉璃廠集體展出。當時下落不明的龍、蛇、羊、雞、狗5座銅像,也經專家多方查找資料而完成復制。
當時,流失海外140多年的十二生肖銅像中,現有4座藏於保利博物館,2座在法國,馬首由臺灣收藏家收藏,並將由香港蘇富比拍賣。剩下的5座銅像,則下落不明。
負責本次復制的汲古閣負責人李連祥介紹,這次文物復制是汲古閣幾十年來最艱難的壹次復制,因為沒有原件可以參考。為了最大程度接近原作,工作人員參考了圓明園以及銅像設計者郎世寧的繪畫等藝術作品、清朝具有代表性的雕塑品,“揣摩那個時代的雕塑風格和審美觀”。
李連祥承認,沒有原件做參考和比照,無論復制品做得多麽好,都會有缺憾。據李連祥介紹,復制工作從2005年開始,5座沒有原件參照的銅像花去了大半時間,“龍首銅像難度最大,設計方案改了5次,用了半年時間才做出來。”
本次復制與原作使用的材質不同,原作為銅質,復制品為陶瓷上綠釉。龍、蛇、羊、雞、狗5座銅像與其他銅像造型風格壹致,均造型簡單、線條流暢。“神態相符,這就說明復制的成功和水平”。李連祥說。
●朱炳仁作品《圓明園之魂——失蹤的圓明園獸首猜想》
2008年11月6日,在第九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上,有壹組震撼人心的重器之作的熔銅作品在展會上首次展現給世人;並由此推出了朱炳仁全新的手工藝探索結晶“熔銅藝術”。
作為中國銅藝術領域唯壹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從百余件作品中精心挑選出30件熔銅藝術精品,集中展示了其獨創的熔銅藝術、銅書畫藝術,以及象征海峽兩岸同根同源的“同源橋”精雕版。在展區最為醒目的位置,5樽失蹤的圓明園國寶藝術作品尤為醒目。以此組作品為代表,朱炳仁闡述了熔銅藝術的精髓和其藝術與社會價值觀:熔銅獸首雕像,蒼茫殘蝕、各異形態;或張目昂首、或悲情扭曲,似在訴說、在控訴,在凝結,在祈盼。藝術地真實再現了國寶的歷史變遷,表達了中華民族悲憤雪恥之情。
“我以我的熱血與激情,融化了銅,鑄就民族歷史的滄桑與悲愴。”朱炳仁大師發自肺腑地表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