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少秋版的武俠電視劇《楚留香》的片頭曲壹直都是小編我最愛的武俠歌曲之壹,依稀還記得這首歌中有這樣壹段歌詞?聚散匆匆莫牽掛,未及風波中英雄勇,就讓浮名輕拋劍外,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
楚留香劇照
每當我聽到這句歌詞的時侯,心中所想的人不是古龍筆下那個風流倜儻的楚留香,而是那個嬉笑怒罵,壹生桀驁不馴又著作等身的怪才李敖。
黑白顛倒,才是眾生我們民族最大的智慧講的就是中庸之道,然而我們這個民族最缺乏的也是正是這個中庸之道。沒有哪個民族像我們這個民族壹樣極端,因此聖人才教導我們要行中庸之道。聖人的教導,我們經常掛在嘴巴上,可是心裏想的卻是另壹套。於是,我們就集體表現出壹種口是心非的狀態,嘴巴上講的壹套,行為上又是壹套,成為了壹個兩面派。
李敖
李敖在自己的文章中,就狠狠的抨擊了中國人的這個劣根性,具體的表現就是對某些說壹套,做壹套的人的揭露。
比如:李敖就說,漫畫家張樂平因為曾經在解放前的上海經常看到被凍死和餓死在街頭的兒童,悲痛憂憤,於是就畫出了三毛的漫畫,來揭露舊社會的醜惡。
但是到了六七十年代,壹個姓陳的女士,用這個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流浪兒童的名字作為筆名,以壹種類似於病態的筆墨,逃避現實,寫壹些類似於故作憂傷,風花雪月,無病呻吟的文章。
特別是三毛在臺灣出生長大,被臺灣的山水養育成人,卻不報父母恩,國家恩,壹個人跑到非洲的沙漠上,去幫助所謂的黑人。
她為何不去幫助也同樣生存在惡劣環境中的自己的同胞呢?
三毛的言行,不過是白雲式的逃世,白血病式的國際路線,和白開水式的泛濫感情。連自己的民族的不都愛,整天玩國際主義,這樣人又怎會大愛,不過是沽名釣譽罷了。
又說道金庸,因為兒子死了,開始信仰佛教,見人就說自己是虔誠的佛教徒,然而李敖卻指出,所謂的虔誠佛教徒就是要?舍離壹切,而無染著?但是金庸壹生三次結婚,財富無數,所謂的虔誠,也不過是上上香,拜拜佛,而佛說的真理,卻壹句沒有實踐。
三毛
李敖先生此身最痛恨的就是滿嘴國家民族,道德仁義,但是行為上卻是不仁不義,不忠不孝。
在面對臺灣慰安婦的問題上,李敖面對臺灣政府的不作為,自己毅然而然的拍賣自己收藏的字畫,拍賣的錢,全部都給予那些慰安婦,目的就是讓她們不要因為貧困,被日本政府收買,繼續狀告日本政府,獲得應有的道歉和賠償。
看白不是白,看黑也非黑,在很多人來看,黑就是黑,白就是白,但是黑中的白比黑還要黑,白中的黑有時候比白還要白,其中滋味,就看個人境界了。
李敖就是如此的?刻薄?,讓人聽起來?惡毒?和?刺耳?。但是細細的思考壹下,似乎也頗有幾分耿直和實在。宛如地獄的孽鏡壹般,真善假善,真惡假惡,壹目了然。
不看妳的眼,不看妳的眉,不看妳也愛上妳所謂才子愛佳人,李敖這樣的才子當然也非常吸引美女,這點讓所有知道李敖的人都艷羨不已。
但是在這裏不想講述他的風花雪月,我想說的是李敖在風花雪月背後的壹地雞毛以及愛情背後的殘酷與現實。
青年時代的李敖
李敖在上大學期間,曾經非常喜歡臺大的校花,壹個姓羅的小姐。因為追求不到,使得李敖曾經為此三次服用安眠藥自殺。這段時間,也是李敖將所謂的愛情看的最重的時侯。
但是人們對於人生正確的理解,都是苦難教育的。李敖年少輕狂,春風得意,自覺滿腹才華,敢嬉笑怒罵壹切他看著迂腐懦弱的地方。
於是李敖學了海瑞,海瑞罵了嘉靖,李敖罵了蔣介石。海瑞的下場是被關進招獄,李敖所付出的代價就是十幾年的牢獄之災。
什麽才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男人,其實很簡單,就是說到做到。
但是世間又有幾個男人真的做到,所謂真正的男人要求極高,因為男人們知道說到做到的背後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李敖在很多年後的電視采訪就回憶說,在那個牢房中,暗無天日,整天與臭蟲,蟑螂,老鼠為舞。
與此同時,最讓李敖痛苦的是,坐牢之後,女人跑了,朋友消失了,家人也無能為力,壹下子天都塌了下來。
壹瞬間,無邊無際的空虛,浩瀚如海的寂寞與折磨每天都在摧殘著李敖。李敖開始思考自己的行為和值得不值得這樣做,因為這樣的代價,的確很容易讓人本來的思想動搖甚至崩潰。
童年李敖
但是進退兩難之際,如果選擇後退,則百害而無壹利,成為魚肉任人宰割。此時只有懷著飛蛾撲火之心前進,願望終將實現。
李敖通過了煉獄的考驗,他堅信自己的道路是正確的,在牢中,他堅持鍛煉身體和繼續讀書寫作,在空虛寂靜中默默的思考,堅信與懷疑時刻在自己的心中交戰,但是也在這樣的反復心念的變化中,磨練出了李敖對於世間的覺悟,和自己的解脫。
李敖戰勝了自己的懷疑與恐懼,但是寂寞卻是無法排遣的,因此在獄中百般寂寥之際寫出了?不看妳的眼,不看妳的眉,看了心中都是妳,忘了我是誰?的詩句,最後這首詩被譜曲傳唱臺灣。
人們聽到這首歌的時侯雖然感覺動聽,但是背後的辛酸與無奈又有幾人明白。恐怕此時的李敖也無所謂了吧,沒有人明白又能怎樣,本來這個世界就是涼薄。
蔣介石死後,李敖也結束了將近十年的牢獄之災,他壹鼓作氣的寫出了《蔣介石研究》和《拆穿蔣介石》等多部著作,他的行為是告訴眾人,我從沒有退縮,也沒有後悔,我還是那個敢說敢做的李敖,小李飛刀,例不虛發。
大徹大悟李敖人生的最後幾年,基本上都是壹個人在陽明山的書房中壹個人獨自度過的。
很多人都沒有辦法理解,畢竟壹個七八十的老人,在這個時侯是最害怕寂寞。
但是經歷過人間涼薄與冷漠的李敖心中明白,面對自己的垂垂老矣,疲憊之相已出,如果與家人相處時間太久,麻煩太多,會讓人生出厭惡之感,與其相互厭惡而不去,自己不如獨居,花錢找個保姆照顧生活,然後每個周末,家人再團聚壹次。
不但不失情親,還可以互不厭惡,讓彼此心中都留下對方的好。這樣的覺悟,這樣的境界,還真的像古龍筆下的大俠楚留香?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活的是壹個明白,是壹個通透。
李敖的壹生用壹句話就可以說的清楚
在薄情的世上,深情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