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這個活動是華為和第三方的合作。作為壹個產品回收和環保處理平臺,這個平臺將回收的手機用於兩個目的。首先是在二手市場流通。通常這類手機都能正常使用,款式也不是很老,比如華為P30等產品。這些顏色較好的相對較新的舊手機,會按照色值排序,然後賣給壹些客戶,賺取差價。
對於壹些老舊或無法正常使用的手機,平臺會以相對較低的價格回收,然後通過毀形、掃碼、分揀、強磁、脫焊、剝錫、粉碎、重金屬提取等23道工藝流程進行分解。這樣可以分解手機中的可用資源,避免不合理處理造成的環境汙染。
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其實只知道回收廢舊手機可以避免環境汙染,卻不知道這裏面隱藏著壹座“金礦”,可以提煉出很多稀有貴金屬。
公開資料顯示,回收42部舊手機,相當於節省壹個家庭1年的能耗。在壹噸舊手機中,可以提煉出100公斤銅、93公斤錫、32公斤鐵、2公斤銀、1公斤鉛、230克金、100克鈀等許多稀有的東西。關鍵是用舊手機提取金屬,效率高,純度高,能耗低。可以說,舊手機是不可多得的優質“礦藏”。
2016年,蘋果在財報中公布了他們的回收項目,從中提取了鋼鐵、鋁、玻璃和黃金,總重量達27000噸,其中黃金接近壹噸。
華為是想從舊手機裏淘金嗎?
經常可以聽到“舊手機換剪刀菜刀”的哭喊聲。他們為什麽要換舊手機?有人說,更換舊手機是為了從中獲取貴金屬,提煉黃金。
其實華為手機,或者其他所有手機廠商,都會以舊換新。為什麽?對於移動電話制造商來說,回收使用過的移動電話有許多好處:
事實上,我不得不嚴肅地說-
主要是針對手機市場的競爭,華為等手機廠商通過這種方式吸引消費者,讓消費者感受到品牌的歸屬感;另壹方面可以刺激新機銷量。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僅供參考。
第壹,回收舊手機換新手機是不得已的策略。
自2000年以來,智能手機發展迅速。今天差不多壹個人,市場飽和。即使銷售人員再努力,公司的整體業績也不會有大的提升。產品更新換代,以舊換新是壹條出路。以舊換新不能保證公司銷售業績大幅上升,也不會導致銷量下降。以舊換新不是華為發明的,汽車行業早就有了。市場飽和,銷售業績下滑。以舊換新可能挽救或延緩銷售業績的下滑。
二、回收的手機能做什麽?華為和蘋果不是壹個級別的。蘋果手機是可以回收的,正式周轉後可以再賣。華為不會有官方營業額,因為翻新壹部華為手機利潤太低了!那年去中關村買華為手機,怕買到二手貨。結果老板說華為手機不是翻新的。因為翻新壹部華為手機的成本遠遠大於收集和出售二手華為手機的中間差價。蘋果手機普遍價格較高,二手機與新手機差距較大,翻新後會有盈利空間。至於華為手機,商家不屑於以舊充新。
回收有什麽意義?拆除機器!手機可以七天內退款,壹個月內退換貨,壹年內免費維修。但是妳要知道,這些術語是針對消費者的。手機零件不在這些限制範圍內。比如手機攝像頭壹年內壞了,廠家只提供維修,前提是產品質量有問題。但是手機配件供應商對手機攝像頭的保修期是三年。華為可以免費換同批次的零件。退回來的零件可以用在新設備上,只要產品升級差距不大。
綜上所述,手機廠商不會做虧本生意。整機質保期遠低於零部件質保期。其實蘋果手機也是這麽做的。比如妳上廁所的時候把手機掉在馬桶裏進水了。妳去售後店謊稱手機質量有問題。事實上,蘋果公司在指定售後店之後,對手機的故障心知肚明。官方維修的第二部手機最怕售後服務,官方維修後的蘋果手機價格並不比新的低多少。至於維修費,也不算什麽。這也是蘋果官方對用戶如此慷慨的原因。
把我的舊手機給那些喊著“回收舊手機”的老男人,我真的不放心。那樣的話,我寧願把舊手機放在抽屜裏,也不願意和老人換壹個臉盆,但是把舊手機給華為我還是能睡個好覺。華為的舊手機更換還是很靠譜的。
華為回收舊手機有哪些用途?這個問題其實壹直有爭議,有很多猜測。也可以說是大家茶余飯後的談資。有人說華為這麽做是為了營銷,為了吸引用戶的眼球,為了讓自己的新機賣得好;有的是提取貴金屬;有人說會是把手機內部的零件拆開再利用;甚至有人說華為回收舊手機換臉盆。聽到這個猜測,我壹下子就亂了方寸。對於華為這種科技巨頭來說,是不是有錢到現在還缺臉盆?
對於外界的壹些猜測,我還是比較認同的。比如以舊換新,有利於華為新品的暢銷,有利於舊手機中貴金屬的提煉。但是我覺得華為回收舊手機最大的用處是改善我們的環境,對我們的後代有很大的作用。可以說,華為此舉還是值得我們稱贊的。
據相關資料顯示,全球每年產生約5000萬噸電子垃圾,其中約90%的廢棄電子產品未得到有效處理,給我們的環境帶來了巨大壓力。以我們的手機為例。手機的更新速度極快。現在大部分人都有幾部手機,手機淘汰率也很高。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約為6億部,而我國每年淘汰的手機約為4億部。面對這種情況,全國各地出現了許多回收手機的行業。壹些老人在街上大喊,“回收彩電,舊冰箱空調,舊手機”。畢竟回收手機可以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和環境可持續發展,這是手機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其實我個人覺得還是不放心把舊手機交給父親。為什麽?因為如果把舊手機交給個人,如果我們手機裏的重要信息忘記刪除了,豈不是會導致信息泄露?而且這個老手機服務了我們很多年,可能只是配置低了點,但還是好用的。但如果這樣的手機只能和老人換壹個臉盆或者幾十元,那就感覺手機的估值不高,從而早就知道廢舊手機回收行業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
為了更有效地改善環境,據相關介紹,2015年,華為啟動了“綠色行動2.0以舊換新”手機回收計劃。根據相關資料,我們的用戶可以將廢舊手機丟在指定網點,由華為交給經過嚴格審核的第三方回收廠商進行專業處理。所以我們不用擔心信息泄露,因為在處理過程中第三方會保證用戶個人信息的銷毀。
綜上所述,我覺得華為的以舊換新很靠譜,這壹點我們毋庸置疑。而且我覺得華為這個不缺錢的企業,回收舊手機完全是作為壹個企業,為環保做貢獻。當然,華為的善舉當然也起到了壹系列的連鎖反應,比如以舊換新來推廣自己的產品。
以上第壹點,我們知道中國每年都有大量的二手手機。而且我們都知道壹部手機是由很多部件組成的,為了更好的體驗,有些手機是有可能鍍金的。網上的壹份資料顯示,回收約42部舊手機,相當於節省壹個家庭壹年的能源消耗,可以從1噸廢舊手機中提取出銀、銅、金、錫、鐵等多種稀有貴金屬,提取率非常高。我覺得這也是壹個重要的用途!
至於華為會賣翻新機再賣給用戶的猜測,我認為華為不會做出這種傷用戶心的行為。我覺得只要是在華為官網買的都是正品。對於這麽有錢的老板,不會用二手手機裏的配件翻新再賣給用戶。
綜上所述,我個人認為華為回收舊手機的作用是保護環境,其次是提煉貴金屬或者把舊手機熔成原料。當然,華為的“以舊換新綠色行動”本來就是為了解決環境問題而誕生的,但這種義舉卻在無形中得到了廣大用戶的認可。這壹行動帶動了廣大用戶瀏覽華為網點,起到了宣傳作用,有利於產品銷售。妳覺得華為回收的舊手機還有用嗎?歡迎大家壹起討論!
手機廠商“以舊換新”的主要盈利點是賣新手機,而不是回收舊手機,做壹些以舊換新的活動。那麽,這些回收的舊手機都去哪裏了呢?
舊手機以舊換新主要有兩個目的:
官方渠道的以舊換新通常不會竊取或恢復手機數據。而是將手機整體拆解,整機拆解成普通的可回收材料,如顯示屏、相機、貴金屬等。塑料制品會進壹步粉碎,返回回收塑料廠進行加工,金銀壹般會回收用於電路板。
對於成色好的舊手機,換殼後可能會正式出售,進入轉轉、鹹魚等二手市場,但舊手機的使用價值仍然有限。
以舊換新的本質是壹種促銷活動,在成本上和普通的打折促銷沒有太大區別。可以說,更換下來的舊手機對商家來說,回收價值不大。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以低於市場價的價格購買新型號的手機也是壹種優惠。
同時“以舊換新”活動也進壹步加強了用戶的品牌忠誠度,更換同壹個品牌對於鞏固市場份額,防止更換新機時老用戶流失非常有用。
總之,“以舊換新”的本質還是壹種促銷活動。大部分舊手機已經進入報廢程序,不排除部分產品翻新後流入二手手機市場。
華為的以舊換新活動是官方授權第三方回收,不是華為回收。不要以為會是回收資源,再整合再回收?其實更多的是以舊換新服務能在壹定程度上促進新機的銷售,在手機銷量增長乏力的背景下,讓用戶多了壹個換機的理由。
資源再利用。據說手機煉金廠的貴金屬零件是提煉出來的,比如回收手機主板或內部零件中可能含有的Ni(鎳)、Pb(鉛)、Ag、Au、Fe、Cu、Sn(錫)、Pd(鈀)等元素,然後處理掉塑料、玻璃等廢棄物。
汙染預防。每部手機都含有壹定量的重金屬,量大了會對環境造成壹定程度的汙染。舊手機的相應處理也能起到防止汙染的作用。
官方翻機就像iPhone壹樣,蘋果產品通過售後渠道進行工廠維修後的翻新設備質量上乘,享受最低90天的保修。
放逐二手市場不可否認,有些人就是“喜新厭舊”。手機本身沒有質量問題,流暢度各方面都還不錯。這類手機還是有壹定的二手市場價值的,低價回收高價出售也是回收機構的套路。
其實前幾天華為P40線上線下以舊換新活動是閑魚站X回收寶和華為聯合進行的,也就是說有官方授權。
回收寶還聯合華為天貓官方旗艦店推出了P40以舊換新服務。參與用戶可享受上門免費取件、先收錢後發貨等服務。據悉,此次活動中,以舊換新最高補貼僅為1000元。。。
的確,華為手機保值率確實不理想。幾千塊錢大小的機器,如果正常使用不磕碰,可能回收不到1000塊錢。
P30 Pro發布時,即使是最低配也要5488元。不到壹年,95新品和愛回收只給出了1600元的回收價。言語中,難掩不滿……
在當今手機性能過剩的時代,手機的性能和功能完全可以滿足消費者的長期使用。手機銷量自然有停滯不前的表象。
現在的競品太多了,消費者在選擇手機的時候更加理性。同時也在壹定程度上“遏制”了各自廠商品牌的銷量增長。
兩千多的機器,二手回收兩百?事實證明,這些所謂的合作回收、以舊換新更多的是噱頭,並不能給消費者帶來真正的價值。說白了就是給用戶多壹個換機的理由。其實更大的好處是,以舊換新服務可以在壹定程度上促進新機的銷售。
第壹,舊手機回收換新是必要的策略。
2000年後智能手機發展迅速。現在幾乎人人都有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飽和。即使銷售人員努力工作,公司的整體業績也不會有大的提升。產品更新換代是壹條出路。雖然不能保證公司銷售業績飆升,但不會導致銷量下滑。以舊換新不是華為發明的,是汽車行業發明的。市場飽和銷量下降,以舊換新可能會挽救或延緩銷量下降。
二、回收的手機能做什麽?華為和蘋果水平不壹樣。蘋果手機可以回收,正式交易後再賣。華為不會有正式的員工流動。那是因為翻新華為手機利潤太低了!那年去中關村買華為手機,怕買到二手貨。所以老板說華為手機沒有新品。因為翻新壹部華為手機的成本遠大於舊華為手機銷售和接收的中間差價。蘋果手機通常價格不菲。第二部手機和新手機差距大,翻新會有利潤空間。至於華為手機,商家不屑於以舊換新。
回收有什麽意義?手機可以七天內退款,壹個月內退貨,壹年內免費維修。但是妳要知道,這些術語都是針對消費者的。有些手機可能不在這些限制之內。比如手機攝像頭壹年內壞了,廠家只提供維修,前提是產品質量有缺陷。但是手機配件供應商對手機攝像頭的保修期是三年。華為可以免費更換同批次零件。只要產品升級差距不大,更換下來的零件可以用於新設備。
綜上所述,手機廠商不會做虧本交易。整機的質保期遠遠低於零部件。其實蘋果手機也會做同樣的事情。比如妳上廁所,把手機扔到馬桶裏,手機就會進水。妳去售後服務中心的時候,謊稱手機質量問題。其實蘋果指定的售後服務部門是知道手機故障的。官方維修的第二部手機最怕售後服務。正規維修後的蘋果手機價格並不比新手機低多少。至於維修費,沒什麽。這也是蘋果官方對用戶如此慷慨的原因。
華為手機以舊換新活動,過去舊手機回收最大的用途是什麽?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很多人看到舊手機回收,認為會拿回去翻新再賣。畢竟是官方平臺!其實除了蘋果,沒有真正的官方翻新機。而且蘋果官方翻新機在銷售時會有標註,享受和新機壹樣的三包政策,而華為沒有這項服務。
這種情況有可能存在嗎?華為確實有官方翻新機,但不像蘋果那樣公開。理論上可行,但實際上完全沒有必要。由於蘋果手機型號較少,內部設計建設是壹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再加上單個型號的市場份額較大,生產線相對簡單,容易改造,所以舊手機回收後,壹些易損件可以通過更換的方式正式銷售。
華為的型號太多了。除了Mate系列和P系列的單壹機型銷售,很多機型都是互娃娃,根本不需要翻新。賣給他壹臺新機器不好嗎?再來說說這個旗艦機型號。市場份額確實不錯,但是華為手機的更新換代並沒有持續下去。每壹代更新都與上壹代有很大不同。許多組件不是通用的。能回收的手機至少是壹年前的。生產線早就撤了或者換了,不具備改造條件。還不如發布新機型。反正華為手機型號夠多了,我也不在乎多。
像華為這麽大體量的品牌完全可以自己做二手商城,但是目前還沒有官方廠商這麽做,因為做二手平臺會影響其新機的銷量。
考慮到現在華為手機的二手市場已經很成熟了,官方的以舊換新價格還是很堅挺的。回收後,華為直接與第三方專業回收平臺合作,或者部分渠道商進行二次銷售。也就是說,我把新手機賣了,又盤活了二手市場,真是雙重打擊。
至於很多人說的拆了的零件,那是二手商的事。通常這種手機不是“病重”就是“死亡”,回收價格低得可憐。隨便拿出來,修手機的人會賣壹部分回來。但是華為還是看不上這些小錢,根本不屑去做。華為要的是賣新手機,利潤最大化。甚至壹些冷門的以舊換新手機,華為甚至願意把Q貼到回收平臺上,平衡大家的利益!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官方的以舊換新基本上是很靠譜的,至少比很多回收網站靠譜,而且網上的報價比實際報價差很多,俗稱手刀,所以還是在二手平臺上交易比較好,所以想省力賣個好價錢,所以以舊換新還是很實在的。
我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華為手機回收的手機第壹個主要用途就是沒用,也就是說廠商並不看重這個回收手機的價值,只是給出壹個降低產品價格的理由。以免赤裸裸的降價,影響產品形象。
第二種用途是其他朋友說的,性能還能用。由二手平臺處理,其余作為電子垃圾處理,按重量處理。這個收入對於華為來說不值壹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