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人懷疑“四大名硯”的來歷,但仍承認有“四大名硯”,如傅的《中國名墨?脂硯齋說:“其實‘四大名硯’的來歷很難考證。.....作者輕率地推斷,可能是唐人自然習慣了歙硯、端硯、鴻思硯、洮河硯在朝代前後相繼出現的說法,流傳到後世。"吳《辨名硯》說:"四大名硯鼻祖難考",但他也認為"客觀地說,四大名硯的因緣會有所不同,影響有起有落,但都屬於硯史上的知名硯,前四名實至名歸"。
當然,也有人不談所謂的“四大名硯”,客觀描述硯臺的歷史,比如民國時期趙茹珍寫的《古董辨析》。古言的論點說:“書史上有壹百多種硯臺...但硯臺的價值是由於多方面的原因,除了身體之外,也有工作出色的,有刻面精彩的,有名人留下的,也有被他們的故事關了門的。”又如廣陵書社為《嶽薇草堂硯譜》和《桂雲樓硯譜》的再版所寫的出版說明:“隋唐以後,由於制墨技術的發展,硯臺質量高了,相繼發現了端硯、佘艷、紅泗硯、洮河硯、程妮硯等著名硯臺。”
總的來說,“四大名硯”的說法似乎是歷史上形成的,但實際上歷史上並沒有“四大名硯”這個說法。各種所謂“四大名硯”純屬子虛烏有。檢索歷史文獻,我們發現歷史上對各種硯臺或名家硯臺的整理和評價大致如下。
第壹,相關硯史和硯譜整體討論硯臺,討論有先後順序,但不是名家硯臺的排名。
北宋米芾的《墨史》是現存最早的壹部硯史專著。據《四庫全書總目》記載,該書“列舉了晉硯和唐硯,記載了從玉硯到蔡州白硯的全部硯種,共26種。而且最後和兩塊石頭,區分的特別細致。”書中記載的硯臺和硯石共有25種(其實只有25種,青州青石硯分兩次討論,不加區分),對它們的描述依次為玉硯、葛仙公巖、華嚴尼寺巖、端巖石、佘艷石...“他們聲稱目擊了用戶,否則不會被記錄。其意圖極其謹慎。”可見當時並不是各種硯臺,也沒有對名家硯臺進行排名的意圖。
南宋高的《硯註》第壹卷記述了端硯,第二卷記述了,第三卷記述了其他硯臺65種。他把端硯和佘艷各描寫了壹卷,可見他對這兩種硯臺的重視,而其他人並沒有看到他們對某些硯臺的特殊喜愛或者已經形成了排名。
乾隆年間正式編纂的《西青硯譜》,共25卷,“其序先屬陶,自漢瓦至明代,共6卷。第二次屬於石,從晉王Q水硯到王朝朱彜尊雷區硯,共15卷。* * *為硯二百”。通過分析《西青硯譜》的文字,我們註意到,第1卷至第6卷的“陶屬”分別描述了漢魏陽宮東閣的瓦硯、漢魏陽宮北溫室的瓦硯、八棱清硯,但並沒有把“清硯”放在特別重要的位置。第7卷至第21卷中的“石屬”是對石硯的描述。其中7至15卷按歷史年代記載,16至21卷按石種記載,或許能領略編者對名家硯臺的排名。前48方硯臺均為端硯,其後依次為鴻思硯、衛龍硯、濉溪硯、洮河硯、阿村硯。但這只能說明壹種傾向,同樣沒有“四大名硯”的先後順序。
其次,相關討論對歷史上某壹時期的著名硯臺進行了排名,但並不是所謂的“四大名硯”。
劉公權最早討論的是著名的硯臺《舊唐書》?《劉公權傳》說:“(公權)常評硯臺,以青州石粉為先,墨研易涼,其次是江州黑硯”。宋代以後,評論越來越多。羅松元鑫安智10徐雜說?《考證》說:“蘇易簡《四書》所載四十余品,其中青州紅寺石為第壹,端州斧克山為第二,衛龍石為第三,其余均為中低檔。”(出版社:蘇易簡的《四庫全書》中沒有這樣的記載,但有壹處缺文。)如果是這樣,* * *列舉了三種紅綾硯,段硯,龍威硯。《新》引用蔡的《四書》說,除端硯、歙硯外,“不足為陶”。如果是這樣,那麽著名的硯臺就只有兩個:端硯和佘艷。
《文學通考》卷二二九《考據》說:“宋唐問寫硯及其利弊故事,以紅石為先,尾石次之。”如是,兩種著名的硯臺,紅綾硯和段硯,都在列。他還引用唐荀的《墨錄》說:“紅綾石之下,有墨石十五品,石十品之壹為:青州紅綾石、端州斧柯石、漳州婺源石、貴州大陀石、子洲金闕石、子洲青金石、萬州懸金崖石、榮祿試金石。可以說是排了十壹種名石硯臺。
明代《尊生八記》(卷15)《論研究》說:“古人以端硯為首,段曦分新舊坑。.....龍尾溪扔石頭的人的石劍比較強,所以前輩用的比較多。金星是最貴的東西,石頭略粗糙。.....洮河綠石色微青,潤如玉,墨不減溪下巖。走出陜西很難得,河水很深……”連認為最好的是端硯、和洮河硯。盡管如此,在討論洮河硯之前,他還是談到了胡光遠州硯和李希硯等。明代曹昭《葛古要論》中的古言依次涉及六種硯臺:端硯、佘艷、萬州金星硯、洮河硯、銅雀臺瓦硯、未央宮瓦硯。馮芳的《姬叔》(該書只有壹卷,《四庫全書提要》說“姬叔有壹卷,故不必寫人姓”,認為是“嘉靖殷人馮芳所作”)將著名的石硯分為兩種:“石硯為神奇之品,名葛仙翁巖,出唐國方城縣。
倪濤,阿清朝,錄六藝之壹,卷308,書歷代論?晏浦先論青州紅綢石,後論端州石,最後論漳州婺源縣的衛龍石,再論子洲淄川縣的金雀石、青金石等。在倪濤看來,主要的著名硯臺有紅綾硯、端硯、歙硯。高的看法大致相同。他的《硯史》和《三十七抄》說:“青州紅綾硯,老於硯譜,為上品,應在端之右側。”唐代詩人吳在《庚集》卷五十中說:“青州紅寺石1,洮河石2,石3,漳州石4,阿(村)石5,皆是石。有玉的,有金的,有磁的,有漆的,還有不同的種類。”如果是這樣的話,可以認為是排出了五種硯臺:紅綾硯、洮河硯、端硯、佘艷和阿村硯。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無論什麽排名方式,或二,或三,或五,或六,或十多,都沒有四大名硯的排列。
第三,即使是名家硯,不同時期不同人的評價也是有差異的。
如青州石硯,劉公權被評為第壹,而歐陽修指出虢國硯是唐代認為的第壹硯,而“青州、濰州石硯均為瓦硯。其擅制墨,非石墨之比,稍厚則損筆”(《文中集》卷七十二,《外集》二十二?硯”)。再比如青州的紫石硯,米芾的評價是最高的。他認為“老人們會得到紫石”,“天下第壹品也是最好的”(《金寶應廣記》卷八,《雜文》)。作為宋人,壹種意見對此大體贊同,另壹種意見則反對。壹般曾五世說:“青州紫石,形似端州西坑石,已著墨”(《類論》卷五十九《四譜之學?硯”)。{如孫所言“紫金出臨朐,色紫,潤澤,有絕貌”(《硯註·各種硯》卷三)。反對者胡載道:“青州紫石富文理,不生墨”(《東坡四》卷二十九,余音叢華之後)。歐陽修說:“青州紫石文理豐富,不生墨,只為JD.COM人所用”(《文中集》卷七十二,《外集》二十二?硯”)。乾隆《西青硯譜》卷二十三附錄認為紫石硯與端硯、大致相同:“考松{象孫硯}說紫石色濃紫潤,其墨如端,受歡迎,但少人取之。”就是硯臺質量好,切制精細,堪比硯林。"
曾經被譽為第壹名硯的紅綾硯,也被很多名家否定。米菲是最不看好紅綾硯的。他是歷史上的硯嗎?文章》認為“紅綾石甚好”,但作為硯臺,“壹般色白條紅者,會緩墨,亦沾墨,不可水洗,須打磨。.....慢的被⒃弄壞了,冷的裂了,幹的擦不亮了。泡經後才能用,用了壹次就洗,對產品不好。“歐陽修認為,紅綾硯制作精美,可以成為案頭陳設的佳作。”如果說它比石頭好,那就太過分了”(文鐘記148,吳樹堅)。蔡襄的看法與歐陽修大致相同:“唐嫣——妳做了壹個紅綾硯,從壹開始就是天下第壹,從巖尾降下來。評論員喜歡巖石的結尾,所以他拒絕從巖石的結尾說出來。"(《端明集》卷三十四《雜著》)同為宋代詩人的胡載綜合說:"宇金折衷這三家之說,東坡之說與顏遊相合,詠蜀之說過分。當我看到這塊石頭時,它很潮濕,不枯燥,但它很硬,很滑,不是很黑...”(卷二十九《東坡四》)
至於端硯和二硯,有人認為端硯在先,端硯在後。如歐陽修曰:“端石出端溪,色明潤。這是根據子石。.....端石不僅比風俗更重要,還在他的硯臺上。但是,有十個人送墨,不過是玩玩而已。石頭來自龍尾溪,石堅性強,墨性豐富,所以上輩子用的比較多,金星最貴。.....段曦北部的巖石是頂端,被打破的壹端是深溪。與其利弊相比,挨打的下場遠非段曦(《文中集》卷72,《外集》22?硯”)。有些人認為段燕是最好的,佘艷是第二。如明代著名學者方以智認為“端硯為今之重”,“由此觀之,(與紅綾硯相比),細墨總不如端硯,次為次”(《通雅》卷三十二,用)。
其實硯臺有很多種,石硯、陶硯、泥硯、紫砂硯、瓷硯、瓦硯、磚硯、玉硯、水晶硯、木硯、金屬硯。按硯的形狀分,有足撐式、幾何式、仿生式、隨意式等多種。硯名方面,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名品,不同人心目中的名品也不同。作為同壹種硯,其質量也因坑位不同、地質層次不同、開采年代不同而不同。要爭取自己的缺點,還要說“四大名硯”,難免會產生誤解。
青蛙小牛鴨子鸚鵡狐貍灰太狼考研逃犯古玄武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