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
劉禪,蜀漢的後主,字公嗣,小名叫阿鬥,是劉備的兒子,三國時期蜀漢的第二位皇帝。幼年的時候多次遭遇災難,所幸有趙雲大將軍的保護才得以生存。劉備入蜀後自立為王,劉禪被立為太子。劉備死後繼承皇位,在位時間為十二年,在位的後期因為寵信宦官,導致蜀漢走向衰亡。
劉禪畫像
章武三年,劉備去世,劉禪繼承了皇位,當時才十七歲。劉禪在位的初期,聽從劉備的遺詔,讓丞相諸葛亮來把持朝政。同壹年,劉禪冊封張飛的女兒為皇後。之後,蜀漢國內叛軍作亂,先有太守朱褒反叛又有高定起兵造反,諸葛亮為了穩定國家形勢,派鄧芝出使到吳國,跟孫權交好。
建興二年,劉禪致力於發展農業的生產,停止戰爭讓百姓休養生息。過了壹年,諸葛亮率兵征討南方四郡,都被諸葛亮平定。之後的幾年裏,諸葛亮多次北伐,最終在渭濱病逝。延熙元年,劉禪立前皇後的妹妹為皇後,並大赦天下,改年號。延熙三年,夷人開始作亂,劉禪派張嶷前去平定,並且對越雋進行開發,越雋與成都終於可以互通。
在劉禪在位後期,鎮軍將軍陳祗病故,宦官黃皓開始幹預朝政。大將軍姜維見黃皓如此無所顧忌地幹預朝政,便啟奏皇帝將他處死,但是劉禪不聽勸,認為壹個宦官不會有所作為,讓姜維不必在意。但令劉禪不想到的是,就因為過度寵信黃皓導致了蜀漢王朝的快速滅亡。
正史劉禪
劉禪,公元223年繼承皇位,到公元263年下臺,在位時期為41年,是三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壹位國君。在那種多方勢力割據、兵荒馬亂的年代能在位時間這麽久,沒有自己的智慧和才幹是不太行的。很多有很多人說都是因為諸葛亮的輔佐,但是在諸葛亮死後,劉禪仍舊做了將近三十年的皇帝,也不能說完全是諸葛亮的功勞。
劉禪畫像
三國誌有記載劉備給劉禪寫的遺詔,其中有壹段話大致意思是:諸葛亮在射君面前對劉禪大加贊善,射君把他的贊詞傳達給了劉備,劉備聽後非常高興並予以勉勵。這段話中可以看出諸葛亮對劉禪還是贊賞有加的,劉備也非常認同諸葛亮的看法,由此可見劉禪絕非是壹個魯鈍的人。
為了能夠讓劉禪學多識廣,掌握治國的本領,劉備就讓他多看壹些治國的書籍,比如韓非子、管子鄧書,並且讓諸葛亮親手摘抄書本的內容讓劉禪閱讀;又讓劉禪拜伊籍為老師,讓他跟著學習左轉。此外,還讓劉禪學習武功。
不僅如此,在對於北伐的問題上,劉禪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之處。在諸葛亮急於北伐的時候,他對諸葛亮進行的勸說,認為諸葛亮剛回來,還沒休息好又想要北征,十分的勞神。雖然諸葛亮不理會他的規勸,但是劉禪還是仍舊全力支持諸葛亮北伐的決定的。在諸葛亮死後,劉禪就馬上停止了勞民傷財的北伐戰爭。
劉禪其實不傻
劉禪,蜀漢後主,小名為阿鬥,劉備的兒子。劉備在入蜀之後,立劉禪為太子,在公元233年繼承了皇位,在位四十壹年。後來投降曹魏,蜀漢滅亡。有很多認為劉禪是弱智,主要表現在親信小人、不戰而降和沒心沒肺,但是事實上劉禪並不傻,而是壹位被歷史扭曲的大氣君主。
電視劇三國劉禪扮演者
劉備在臨終前特意囑咐劉禪要聽從諸葛亮的意見,代諸葛亮像父親壹樣。劉禪也做到了,雖然諸葛亮大權獨攬,但是劉禪還是做到了謙讓,像對待父親壹樣對待他。按照常規,諸葛亮應該把政權還給劉禪,但是他卻沒有那麽做,他依舊把二十多歲的劉禪當作小孩,還要教劉禪像教小孩壹樣,告誡他要親近賢臣,遠離小人,成年的劉禪為了大局著想,於是委曲求全。
諸葛亮違背了劉備讓起輔政的囑托,進而選擇了代政並且長期讓自己的軍隊在外面,這是君臣的大忌。盡管劉禪跟諸葛亮存在著壹下不和諧,但是劉禪為了大局著想還是盡量地克制自己。諸葛亮在錯用人之後非常自責,劉禪便安慰他,諸葛亮選擇自貶。為了不影響諸葛亮的權威,在他打了勝仗之後,就恢復了他原來的職務。
諸葛亮去世的消息傳來的時候,劉禪竟然哭倒在了龍床上,等到靈柩運回來的時候,劉禪率領文武百官在城外二十裏的地方進行迎接。劉禪的行事,既得到了民心,也順從了民意,也使得蜀國的政權的穩定得到了保障。如此年輕的皇帝能從長遠的角度出發,地體地處理君臣之間的關系,是自古以來都未曾有過的事情。
劉禪樂不思蜀
樂不思蜀主要是寫關於蜀國後主劉禪的故事,在蜀國投降魏國之後,司馬昭在壹次宴會上故意當著劉禪的面安排了蜀國的節目,並且還故意問劉禪感受如何,劉禪回答說:在這裏很快樂,我不思念蜀國。從此之後,人們便把樂而忘本的,沒有對故國國土的思念的人稱之為樂不思蜀。
電視劇三國劉禪扮演者
三國時期,魏國、蜀國和吳國三個國家各自占據壹方土地,連年征戰不停。其中,劉備割據的地方被稱為是蜀國。劉備在張飛、關羽等人的幫助下打下了江山,自立為王,在他死後將皇位傳給了劉禪。劉禪是壹位昏庸無能的君主,整天無所事事,在諸葛亮死後,蜀國也逐漸衰落。
壹次,魏國的軍隊攻打蜀國,蜀國抵擋不了魏國的軍隊,終於慘遭失敗。劉禪在大臣的建議下,選擇了投降,做了魏國的人質。投降之後,司馬昭把劉禪安置在京都中,還封他為安樂公。司馬昭雖然知道劉禪的昏庸,但是對他還是有些懷疑,怕他存著東山再起的野心,於是想找機會試試他。
在壹次宴會中,司馬昭故意叫人在劉禪面前表演蜀國的節目,跟隨劉禪的人各個看了非常難過,但是司馬昭看見劉禪正長著嘴巴看得高興,於是就故意問他:妳故鄉嗎?劉禪卻說:我在這裏很快樂,我不想念蜀國。在散席後,劉禪的臣子跟他說:下次他再問妳,主公應該哭著說我非常想念蜀國,這樣可能會感動他,會放我們回去。果然,司馬昭又問了劉禪這個問題,劉禪照著說了壹遍,司馬昭看他樣子說:這是別人教妳的吧?劉禪驚訝地說:對啊,正是別人教我的,妳怎麽知道呢?
劉禪投降
景耀六年,魏軍攻打蜀國,劉禪派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去抗敵,但是諸葛瞻卻死在了沙場上。魏軍更加逼近成都,劉禪慌了神,於是召集了大臣商議。在眾多大臣的意見中,劉禪卻選擇了投降,那麽,他為何要選擇投降呢?
電視劇三國劉禪扮演者
在眾多大臣中,有人提出讓蜀國和吳國進行結盟,去投奔孫吳,也有人說西蜀的南面地勢險峻,容易自守,可以逃到南方去,然而很多大臣已經沒有了主見默不作聲。這時候,譙周站了出來,建議劉禪選擇投降,他還擺出了幾點讓人不能反駁的理由。
譙周先否定了投奔吳國的這個意見。首先,沒有投奔到別的國家還能做皇帝的事情,今天投奔到吳國,就要臣服吳國。其次,勢力大的國家能吞掉小國,但小國不能吞掉大國,就像曹魏能吞掉孫吳,但是孫吳並不能吞掉曹魏。這樣的話,為何不臣服於大國曹魏呢?最後壹點,臣服是壹件很羞愧的事情,如果先臣服了東吳,之後還要臣服曹魏,哪能壹辱再辱,何不幹脆直接投降於曹魏。
之後,譙周又否定了南下南中的意見。第壹,南方是壹個偏僻荒蠻的地方,民眾沒有歸順的想法,諸葛亮在南征的時候要不是以兵鋒相逼,南人哪有那麽容易服從。第二,曹魏大兵這麽來勢洶洶,必定有自己的計劃,假如我們逃到南方,他們也會對我們窮追不舍。第三,假如陛下要到南中,外要對抗外敵,內要提供衣食住宿,我們沒有其他渠道獲取費用,只能擴大征收,擴大征收會促使民眾叛亂。
真實的劉禪
壹句此間樂,不思蜀讓後主劉禪成為了壹位名人,也讓他成為了眾人眼中軟弱無能的昏君。但是有些人卻不這麽認為,劉禪不僅是三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壹位國君,同時也是在歷代亡國之君中年齡最大的,下場也沒有很悲慘。若是只憑他的昏庸無能,怎能執政這麽久,存活那麽久呢?所以,他並不像眾人說的愚鈍,相反他是壹個大智若愚的人。
劉禪畫像
劉禪從小吃緊苦頭,不同於其他的皇室後代。在小沛大敗後,劉備受曹操的進攻,丟下家人落荒而逃。那時的劉禪才沒幾歲,隨別人到了漢中,被人所賣。後來關中大亂,劉括逃到了漢中,因為需要奴仆服侍,由他人介紹,劉禪被買去當了書童。後來,在壹次他們的對話中,劉括認為劉禪的談吐不凡,於是將他收為了義子。三年後,劉備奪回了益州,派部下去漢中尋找劉禪。劉禪在劉括那得知了消息之後,便壹個人去見了簡將軍。二人在見面之後,劉禪壹壹回答了簡將軍的問題,最後,簡將軍認為這位侃侃而談的少年正是當年趙雲抱在懷裏的阿鬥。那時任漢中都督的張魯,為了討好劉備,親自送劉禪回到益州,之後劉備便立劉禪為太子。
從這段少有人知道的史實中,我們可以看出年少時期的劉禪嘗過各種辛酸。這段難忘的經歷對他的性格特點有很大的影響。小時候經歷過的各種遭遇,讓他學會了萬事要察言觀色和學會忍讓,對他之後在處理與諸葛亮的關系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