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是圓腹、兩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在古代,鼎是貴族身份的代表。典籍載有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壹鼎的用鼎制度。此外,鼎也是國家政權的象征,《左傳》有載:"桀有昏德,鼎遷於商;商紂暴虐,鼎遷於周"。鼎是宮廷瑰寶,是政權、財富、貴族的代言物,是青銅時代的精神所在,人們用它敬以香火,以乘先人之靈氣,富其生活,牢其基業,昌其事業,旺其家族。
克 鼎:大克鼎是西周晚期的飪食器,原器通高93.1厘米,口徑75.6厘米,重201.5公斤,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陜西扶風縣法門鎮任村出土,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大克鼎又名克鼎和膳夫克鼎,是西周晚期著名的青銅器。與此鼎同出的還有小鼎七件、盨二件、鐘六件、鎛壹件,都是膳夫克所作之器。因此稱此鼎為大克鼎,小鼎為小克鼎。西周孝王時名叫克的大貴族為祭祀祖父而鑄造。造型宏偉古樸,鼎口之上豎立雙耳,底部三足已開始向西周晚期的獸蹄形演化,顯得沈穩堅實。紋飾是三組對稱的變體夔紋和寬闊的竊曲紋,線條雄渾流暢。由於竊曲紋如同浪峰波谷環繞器身,因此又叫波曲紋。
如果說大克鼎的形制和紋飾顯示出莊嚴厚重,給人以威嚴與權力的聯想,那麽鑄於鼎腹內壁上的長篇銘文則蘊涵著豐富的史料價值。銘文***28行290字,為西周大篆的典範之作。內容分為兩段:第壹段是克對祖父師華父的頌揚與懷念,贊美他有謙虛的品格、美好的德行,能輔協王室,仁愛萬民,管理國家。英明的周天子銘記著師華父的偉績,提拔他的孫子克擔任王室的重要職務膳夫,負責傳達周天子的命令;第二段是冊命辭,周天子重申對克官職的任命,還賞賜給克許多禮服、田地、男女奴隸、下層官吏和樂隊,克跪拜叩首,愉快地接受了任命和賞賜,乃鑄造大鼎歌頌天子的美德,祭祀祖父的在天之靈。此鼎系周孝王時期鑄器,歷見著錄,流傳有緒,是研究西周奴隸制度的珍貴資料。
沒有太多,這還是借用的
回答者:qdwangfang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3-28 13:12
鼎本來是古代的烹飪之器,相當於現在的鍋,用以燉煮和盛放魚肉。許慎在《說文解字》裏說:“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有三足圓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燒制的陶鼎,後來又有了用青銅鑄造的銅鼎。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於荊山之下,以象征九州,並在上面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讓人們警惕,防止被其傷害。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說,鼎就從壹般的炊器而發展為傳國重器。國滅則鼎遷,夏朝滅,商朝興,九鼎遷於商都亳(bó)京;商朝滅,周朝興,九鼎又遷於周都鎬(hào)京。歷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稱為“定鼎”。
鼎被視為傳國重器、國家和權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賦予“顯赫”、“尊貴”、“盛大”等引申意義,如:壹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時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記績的禮器。周代的國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慶典或接受賞賜時都要鑄鼎,以記載盛況。這種禮俗至今仍然有壹定影響。為慶賀聯合國50華誕,中華人民***和國於1995年10月21日在聯合國總部,向聯合國贈送壹尊青銅巨鼎——世紀寶鼎。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慶典之際,中央政府向西藏自治區贈送“民族團結寶鼎”,矗立於拉薩人民會堂廣場,象征民族團結和西藏各項事業鼎盛發展。此舉意義深遠,文化內涵豐厚。
鼎是我國青銅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見證,也是文化的載體。根據禹鑄九鼎的傳說,可以推想,我國遠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銅的冶煉和鑄造技術;從地下發掘的商代大銅鼎,確鑿證明我國商代已是高度發達的青銅時代。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銅鼎,長方、四足,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現存最大的商代青銅器。鼎腹內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為祭祀他的母親戊而鑄造的。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頌鼎等都是西周時期的著名青銅器。鼎和其他青銅器上的銘文記載了商周時代的典章制度和冊封、祭祀、征伐等史實,而且把西周時期的大篆文字傳給了後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審美價值的金文書法藝術,鼎也因此更加身價不凡,成為比其他青銅器更為重要的歷史文物。美學家李澤厚認為,中國青銅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為核心代表,器制沈雄厚實,紋飾獰厲神秘,刻鏤深重凸出”,是我國青銅藝術成熟期最具審美價值的青銅藝術品。
現代漢字中的“鼎”字雖然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等多次變化,但仍然保留著“鼎”這壹事物的風範和形體特點,其物其字幾乎融為壹體,都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回答者:zhxr63 - 大魔法師 八級 3-28 13:16
名稱: 司母戊鼎
出處及作者: 無
年代: 商代
簡介
元人雜劇《隔江鬥誌》有詩雲:“漢家王氣已將終,鼎足三分各自雄;周瑜枉用千條計,輸與南陽壹臥龍。”詩的前兩句說的是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形成魏、蜀、吳三國三分天下的局面;後兩句說的是家喻戶曉的周瑜與諸葛亮鬥智的故事。詩中用“鼎足三分”來形容三國分立的局面,可見在人們的心目中,鼎都是三只足的。這個印象大體不錯,但並不完全正確,因為除了我們常見的三足圓鼎之外,的確有四足的方鼎,下面我們要介紹的正是青銅器中最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鼎,1939年3月出土於河南安陽候家莊武官村吳玉瑤家的餓農田中,這裏距武官村大墓南隅大約80米。當時俗稱此鼎為馬槽鼎,意思是鼎大的可以作馬槽。鼎出土後,因太重太大,移動困難,人們便想鋸斷大鼎,然後運出,但僅鋸壹足,便鋸不斷,於是悄悄地把鼎埋起來。據說消息走漏後,被日本人獲悉,搜索未成,便出價70萬偽幣來收購,人們也未將此鼎挖出,而是另外送出了壹件較小的鼎,才算把此鼎留下。抗戰勝利後,1946年6月,大鼎重新掘出,但已失去壹耳。大鼎出土後,先存放於安陽縣政府。同年十月底,正值當時的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的60壽辰,當地駐軍將大方鼎作為壽禮,用專車運抵達南京,蔣介石當即指示將鼎撥交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保存。1948年5月29日至6月8日,中央博物院籌備處與故宮博物院在南京聯合舉辦展覽,該鼎首次公開展出,蔣介石親臨參觀並在鼎前留影,可見此鼎在當時為人所重視的程度。後來,國民黨曾擬將此鼎運往臺灣,終因此鼎過重過大,才不得不打消了這壹企圖。建國後,此鼎存南京博物館。1959年,中國歷史博物館在北京建館,此鼎撥交中國歷史博物館。
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見的青銅器貴重文物,也是迄今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最大最重的。鼎重875公斤(因缺壹耳,故原鼎重當不止此數),通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寬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立耳,長方形腹,四柱足中空,所有花紋均以雲雷紋為地。耳的外廓飾壹對虎紋,虎口相向,中有壹人頭,好象被虎所吞噬;耳的側緣飾魚紋。鼎腹上、下均飾以夔紋帶構成的方框、兩夔相對,作饕餮形,中間隔以短扉棱。鼎腹四隅皆飾扉棱,以扉棱為中心部分,都是沒有花紋的長方形空白地。足部飾獸見面紋,下有三道弦紋。腹內壁有銘文“司母戊”三字。
關於這三個銘文如何解釋,目前學術界有三種說法:1.壹般的解釋認為此鼎是商王為祭祀他的母親戊而鑄造的“司”解釋為職司、官司、典司。2.另壹種解釋認為這是壹個氏族的名稱。3.第三種解釋在“司”釋為祠。“祠”就是祭祀的意思。也還有把“司”釋作皇王後的“後”字的。“母戊”是誰呢?最早的推測,“母戊”可能是殷王帝乙的配偶妣戊,即文丁的母親,作器者則為文丁。蔔辭記載文丁的配偶為妣癸,而帝乙的配偶卻不見記載。因此,陳夢家認為“母戊”可能是指武丁的法定配偶或祖甲的法定配偶,因此作器者可能為祖庚、祖甲,或廩辛、康丁。這樣,該鼎就是殷墟前期的遺物。殷墟婦好墓的發掘,出土了司母鼎,其形制和文字風格都與司母戊鼎相近似,出土的銅鉞,亦飾有虎噬人頭的圖案,這些都為後壹種說法,即司母戊鼎為武丁、祖庚、祖甲時所鑄器,提供了證據。
就壹般情況而言,鑄造方形器要比圓形器困難,何況象司母戊鼎這樣的重器,工藝復雜程度,在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下,其困難可想而知,這就要求制作者有相當高的技術水平。關於大鼎的鑄造方法,根據研究者的觀察分析,認為大鼎是采用組芯的造型方法,即先用粘土塑造泥模,用泥模翻制陶範,再把陶範合到壹起灌註銅液。從鑄造痕跡來看,司母戊鼎使用二十塊範疇鑄成的。壹次鑄造成功如此巨大的器物,本身就是壹個奇跡,它標誌著商代青銅器鑄造技術的發展水平。
司母戊鼎是我國商代青銅器的代表作。它的造型厚重典雅,氣勢宏大,紋飾美觀莊重,工藝精巧,是商代文化發展到頂峰的產物。很顯然,這麽巨大的鼎,並非是出於實用的需要而制作的。那麽,當時的人們是在什麽觀念的支配下來制作這壹器物的,它又具有怎樣的象征意義?這些都有待於我們進壹步的研究和思索。
鼎
大多是圓腹、兩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在古代,鼎是貴族身份的代表。典籍載有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壹鼎的用鼎制度。此外,鼎也是國家政權的象征,《左傳》有載:"桀有昏德,鼎遷於商;商紂暴虐,鼎遷於周"。鼎是宮廷瑰寶,是政權、財富、貴族的代言物,是青銅時代的精神所在,人們用它敬以香火,以乘先人之靈氣,富其生活,牢其基業,昌其事業,旺其家族。
克 鼎:大克鼎是西周晚期的飪食器,原器通高93.1厘米,口徑75.6厘米,重201.5公斤,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陜西扶風縣法門鎮任村出土,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大克鼎又名克鼎和膳夫克鼎,是西周晚期著名的青銅器。與此鼎同出的還有小鼎七件、盨二件、鐘六件、鎛壹件,都是膳夫克所作之器。因此稱此鼎為大克鼎,小鼎為小克鼎。西周孝王時名叫克的大貴族為祭祀祖父而鑄造。造型宏偉古樸,鼎口之上豎立雙耳,底部三足已開始向西周晚期的獸蹄形演化,顯得沈穩堅實。紋飾是三組對稱的變體夔紋和寬闊的竊曲紋,線條雄渾流暢。由於竊曲紋如同浪峰波谷環繞器身,因此又叫波曲紋。
如果說大克鼎的形制和紋飾顯示出莊嚴厚重,給人以威嚴與權力的聯想,那麽鑄於鼎腹內壁上的長篇銘文則蘊涵著豐富的史料價值。銘文***28行290字,為西周大篆的典範之作。內容分為兩段:第壹段是克對祖父師華父的頌揚與懷念,贊美他有謙虛的品格、美好的德行,能輔協王室,仁愛萬民,管理國家。英明的周天子銘記著師華父的偉績,提拔他的孫子克擔任王室的重要職務膳夫,負責傳達周天子的命令;第二段是冊命辭,周天子重申對克官職的任命,還賞賜給克許多禮服、田地、男女奴隸、下層官吏和樂隊,克跪拜叩首,愉快地接受了任命和賞賜,乃鑄造大鼎歌頌天子的美德,祭祀祖父的在天之靈。此鼎系周孝王時期鑄器,歷見著錄,流傳有緒,是研究西周奴隸制度的珍貴資料。
司母戊方鼎:鼎為中國古代炊食器。早在七千多年前就出現了陶制的鼎。銅鼎則是商周時期最為重要的禮器。在古代,鼎是貴族身份的代表。典籍載有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壹鼎的用鼎制度。此外,鼎也是國家政權的象征,《左傳》有載:"桀有昏德,鼎遷於商;商紂暴虐,鼎遷於周"。鼎大多為三足圓形,但也有四足的方鼎。司母戊鼎便是最負盛名的四足方鼎。
司母戊鼎是商後期(約公元前十四世紀--公元前十壹世紀)鑄品,原器壹九三九年三月出土於河南安陽侯家莊武官村。此鼎型制雄偉,重達八百三十二點八四公斤,高達壹百三十三厘米,是迄今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
司母戊鼎初為鄉人私自挖掘,出土後因過大過重不易搬遷,私掘者又將其重新掩埋。後來,侵華的日本人聞知此事,欲以重金購之而不得。抗日戰爭勝利後,司母戊鼎在壹九四六年六月重新出土,曾作為蔣介石的壽禮,專車運抵南京,被撥交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保存。
壹九四八年五月二十九日,司母戊鼎在南京首次展出。蔣介石親臨現場參觀,並在鼎前留影。稍後,國民黨政府擬將此鼎運往臺灣,但終因鼎身太重,不易搬動而放棄此念。建國後,於壹九五九年入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無紋飾的長方形素面外,其余各處皆有飾紋。在細密的雲雷紋之上,各部分主紋飾各具形態。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圍以饕餮作為主要紋飾,四面交接處,則飾以扉棱,扉棱之上為牛首,下為饕餮。鼎耳外廓有兩只猛虎,虎口相對,中含人頭。耳側以魚紋為飾。四只鼎足的紋飾也匠心獨具,在三道弦紋之上各施以獸面。鼎腹內壁鑄有銘文"司母戊"。據考證,司母戊鼎應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紋飾、工藝均達到極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銅文化頂峰時期的代表作。
鼎的歷史:從炊具到香爐
鼎這個炊具已經失傳了,走遍大江南北,作為禮器的鼎也不復見,官府改用獅子鎮守威嚴,雄獅踩個繡球,雌踩個小獅,禮器之鼎只在寺廟可以見到,作香爐用。從炊具到香爐,可謂從俗世到宗教,這段歷程走得比較遠,歷史的煙塵也已經消散千年。
江南才子王勃作的《滕王閣序》,第二段有宏大景觀:“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層臺聳翠,上出重霄;飛閣翔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軸。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此間就有“鐘鳴鼎食之家”,這家當然好大,大到的程度吃飯時要敲鐘,有壹大排鼎盛著各樣肴饌,聽起來,可以趕上壹座軍營。這樣的家,是大家兼豪門了。《紅樓夢》第二回裏有這樣壹句感嘆:“誰知這樣鐘鳴鼎食的人家,如今養的兒孫,竟壹代不如壹代了!”
細想之,鼎這玩意兒雖然有宏大氣象,燒飯或者煨湯,都太不方便,擱在故宮院裏做做樣子,倒能擺出壹鼎煮天下的氣派!鳴鐘吃飯,可休。現在飯前可發短信,多少人不論,群發。然而,註定漢民族的炊具起源於鼎,在仰韶文化(公元前500-公元前3000年)已經有陶土制鼎,那時估計沒有人奢侈到用鼎來做禮器,陶鼎是那個時期的高科技,再往前的高科技,就到石器時代了。殷周時,中國人開始用青銅鑄鼎,用於祭祀時炊煮及盛放供肉,先秦文獻記載有夏鑄九鼎,那時候鼎是王朝政權象征,周禮規定君臣依等級擁有不同數量的鼎,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有方形四足的,有圓柱形足或方形足的不等。周鼎身厚重,簡紋飾,到了春秋戰國,鼎越做越薄,重量也輕,想來鑄造技術大有提高。
中國有壹口最著名的青銅鼎,叫司母戊鼎,它是鼎王,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寬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合金成份是:銅84.77%,錫11.64%,鉛2.79%。司母戊鼎鑄有盤龍紋和饕餮紋,饕餮是傳說中壹種好吃的野獸。
由壹炊具發展到政權象征,說明炊具的重要意義,它容納著中國原初的人文精神,沒有壹戶之鼎哪有萬戶之國?我想,後來的砂鍋,鼎罐還是繼承了鼎的,去了足的原因應主要考慮加工及燒制的便利,這不用說了。不過,我在1990年代,還用過北京的老式鐵鍋,它就有三足,鍋徑小而深,可能是傳說中的小型的鑊。在廣大的南方地區,鼎狀的炊具仍能見到,在我五六歲的時候,我叔叔就買過壹口鼎罐,他用白觀音土造了壹個爐子,外面用鐵皮做了箍,用鼎罐煨排骨湯,燒木炭,總要我用大蒲扇扇火,我不厭其煩,把玩的時光都擔誤了。我出生的地方,產青銅的湖北大冶,則比較普遍使用鼎罐,這個鼎罐鑄鐵制造,圓錐形,有四耳,耳上有孔,穿8號鐵絲做提梁,除了無足之外,與古時的圓鼎完全相同,現在偶爾還能在鄉間見到,今夏去神農架,在大山人家裏也看到了,他們叫鍋吊子,終年吊在火塘上面,燒水或者煮肉。因為沒有足,圓錐體的鼎罐在爐子或地上放不穩,所以還要做壹個帶足的圓架子支持它。
南方的鐵匠鋪也經常看得到鼎罐,鐵匠喜歡把鼎罐吊在鐵爐上,用黃豆煨豬腳,去年,我在黃石下陸區馬家村見壹位安徽宿松來的鐵匠用鼎罐煨黃豆和豬腳,他工作時,用碳素鋼叮叮當當打制割草的鐮刀,以5元人民幣壹把的價格批發給日用百貨商。在燃氣竈時代,城鎮人就很少用鼎罐當炊具了,首先它的傻大黑粗的形狀不雅,熱能轉換方面也不如高壓鍋有優勢,即使在過去的鼎罐時代,它也是被農戶用來吊在竈口,借竈口的余熱煨湯。但是,用鼎罐燜紅薯或土豆飯卻十分不錯,因為平底鍋主要是鍋底取熱,而圓錐體的鼎罐,熱能壹直可以抵達鼎罐的頸口,使燜制的食品最大範圍地接觸熱能。或大約因此,古代道士煉丹煮藥,都采用了鼎罐。
俱往矣!不論是西周的毛公鼎,還是商晚期的後姒康方鼎,它們都成為歷史,只留下諸多以鼎結構的詞語,比如定鼎,指的是建立新的王朝,定鼎中原如是,直白地說是到中原去熬粥喝。問鼎,大約是指圖謀王位,而鼎革就大至相當今天的改革了,如鼎新革故。而鼎食,指的是貴族的奢侈生活。《周禮?天官?亨人》:“亨人***掌鼎鑊,以給水火之齊。”
壹大炊具,結構了中華五千年文明,設若周朝時起就有國徽,我相信這個國徽就是壹只鼎,煮著芳香四溢的骨頭湯的鼎,今日國徽上有齒輪與稻穗,是工農業的寫意,然鼎又何曾不是?它是以工業手段制造的鼎,骨頭湯則可象征農業文明,且包括了遊獵、遊牧和農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