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克華,江西宜陽人,1929年參加紅軍。在中央蘇區,先後任紅十軍第壹團排長、軍區政治部連長、紅七軍團第二十師第六十團營長、少先隊中央兵團參謀長、紅五軍團第十三師第三十七團團長,參加了中央蘇區的五次反圍剿作戰。
1937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吳克華先去上海參加秘密工作,1938年開始參加山東抗日工作。歷任第五支隊副司令員、第二支隊司令員、第五支隊師長、第五旅旅長、膠東軍區副司令員、第五師師長。
抗戰勝利後,吳克華被派往東北工作,先後任東北人民自治軍第2縱隊司令員、東北民主聯軍第4縱隊司令員、東野第4縱司令員、41軍司令員。吳克華率東野4縱營在塔山6晝夜,擊退了國民黨軍11師的進攻,為攻克錦州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中國成立後,吳克華先後任15兵團副司令員、海南省軍區司令員、炮兵司令員、鐵道兵司令員、成新、廣軍區司令員。1955年,吳克華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壹勛章、壹級獨立自由勛章、壹級解放勛章。
1987年,吳克華將軍病危,留下遺囑:“每當我想起在塔山戰爭中犧牲的戰友,我就感到十分悲痛。我死後,將骨灰撒向塔山,與將士為伴。”當年2月13日,將軍逝世,享年74歲,8月1988日,吳克華與戰爭中犧牲的烈士壹起葬在塔山。
莫文驊,廣西南寧人,曾於1929年參加張、、領導的百色起義。紅軍時期,先後任第七軍參謀、第五軍團政治部主任、紅軍第十三師政治部主任、第八軍團宣傳部主任、紅軍幹部團政治部主任。
1937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莫文驊被任命為八路軍留守兵團政治部主任。他和軍長小壹起,帶領部隊保衛和建設邊區,保衛黨中央和毛主席。
抗日戰爭勝利後,莫文驊被派往中國東北工作。歷任遼東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東北野戰軍第四縱隊政委,第四野戰軍41軍政委,第十四、十三兵團政委。塔山戰爭期間,莫文驊和吳克華司令員、胡奇才副司令員壹起取得了塔山戰爭的勝利。
新中國成立後,莫文驊歷任東北軍區政治部主任、福州軍區副政委、裝甲兵政委等職。莫文驊於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並於1988年離職休養。2000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將軍骨灰安放在塔山烈士陵園。
胡奇才,湖北紅安人,1929年參加革命。紅軍時期,任鄂豫皖軍委警衛營班長,紅四軍連隊政治指導員、營政委、師政委,參加了歷次鄂豫皖蘇區反圍剿和川陜蘇區反圍剿作戰。
1937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胡奇才先後任八路軍129師385旅770團副團長、抗日第三旅第六隊隊長、山東縱隊第壹支隊司令員兼軍分區司令員、第壹旅副旅長、魯中軍區司令部參謀處處長、山東軍區第三師副師長。
抗戰勝利後,胡奇才到東北工作,先後任第三縱隊司令員、第四縱隊副司令員兼司令員、東野第四縱隊副司令員、41軍副司令員。塔山戰鬥時,胡奇才多次到塔山前線視察。解放後,胡奇才四次重遊塔山。他告訴妻子,我是塔山戰爭的幸存者,我在夢裏夢到過這個地方。我死後必須回到塔山,這樣我的靈魂才會安全。
新中國成立後,胡奇才歷任遼東軍區司令員、遼西軍區司令員、沈陽軍區空軍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團副司令員兼參謀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壹級八壹勛章、壹級獨立自由勛章、壹級解放勛章。1997在北京去世後,他的骨灰葬在塔山。
歐陽文,湖南平江人,1930參加紅軍。紅軍時期,任紅軍連隊指導員、團總支書記、師政治部組織部部長。抗日戰爭時期,歐陽文歷任115師343旅686團政治部組織股股長,686團政治部副主任、主任,165438師獨立團政治部主任,山東縱隊第五旅政治部主任,膠東軍區政治部副主任。
抗戰勝利後,歐陽文赴東北工作,先後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三縱隊政委、東野第四縱隊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戰軍第四十壹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新中國成立後,歐陽文歷任中南軍區公安部隊政委、廣東省軍區政委、解放軍報社總編輯、副部長第四機械工業部、顧問等職。1955年,歐陽文被授予中將軍銜。2003年,將軍病逝於北京,享年91。他去世後,骨灰也被安葬在塔山烈士陵園。
李福澤,山東昌邑人,1936年參加革命。抗日戰爭時期,歷任華中昌邑縣委軍務部長、魯東遊擊隊參謀長、魯南第壹隊區隊長、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壹團團長、第壹旅團長、旅參謀長、魯中軍區第三師參謀長。
解放戰爭時期,李福澤到東北工作,先後任魯中軍區第三旅準將、東北民主聯軍第四縱隊第十壹旅準將、縱隊參謀長、安東軍區副司令員、第四縱隊參謀長、第四野戰軍參謀長41。
新中國成立後,李福澤於1950入朝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回國後歷任廣州軍區副參謀長兼作戰部部長,訓練基地副司令員兼代司令員,國防科委副主任兼基地司令員。李福澤於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於1996年在京逝世,享年82歲。
蔣,江西永新人,1932參加紅軍,先後在紅三軍團、紅壹軍團工作。抗日戰爭時期,蔣先後任八路軍115師343旅685團2營排長,685團2營政治指導員,支隊大隊長,膠東軍區16團團長。
解放戰爭時期,蔣到東北工作,先後任東北民主聯軍第四縱隊第十二旅旅長、東北民主聯軍第四縱隊第十二師師長、第四41軍123師師長。
新中國成立後,蔣歷任第43軍副軍長、海南省軍區參謀長、廣州軍區副參謀長、廣州軍區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軍銜。
1974年,將軍參加並指揮西沙群島自衛反擊戰,殲滅入侵的南越軍隊,收復甘泉、珊瑚、金銀諸島。
1979年,將軍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率55軍、43軍出戰,在鄧通、諒山戰役中陣亡15422軍,被俘216軍,負傷619軍。
1981年,將軍親赴前線指揮戰鬥,五天五夜打贏了法卡山戰役。
1990將軍逝世於廣州,享年76歲。
焦玉山,安徽阜陽人,1931加入紅軍。紅軍時期,他當過排長、連長。長征到達陜北時,他參加了西路軍的作戰。西征失敗後,被當地民兵抓住,關在監獄裏10多天。後來在押解途中逃脫,被西涼軍解救。
抗日戰爭時期,焦裕山歷任129師385旅警衛連連長、獨立支隊營長、師教導大隊副大隊長。抗戰勝利後到東北工作,擔任塔山英雄團團長。
新中國成立後,焦裕山歷任廣東省公安廳副廳長、佛山軍分區司令員、47軍副司令員、廣西軍區副司令員、廣州軍區副參謀長等職,參與指揮了1974西沙永樂群島大反攻和1979對越自衛反擊戰。
焦裕山於1964年升任官職,於1990年卒於廣州,享年75歲。他的骨灰葬在塔山。
蔣敏峰,山東龍口人,1939年加入八路軍,曾任八路軍山東縱隊遊擊大隊副大隊長、膠東軍區大隊教導員。抗戰勝利後,他率領部隊非常接近東北,參加了三寶本溪、鮑斯臨江戰役,以及對鞍山、興城的夏、秋、冬季進攻作戰。1948年任東野四營12師34團政委,參加塔山封鎖。
新中國成立後,蔣敏峰歷任41軍123師政委、41軍政治部主任、41軍政委、廣州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部隊政治部主任等。蔣敏峰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少將軍銜,2003年病逝於北京。他的骨灰葬在塔山烈士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