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唐朝的名畫都收藏在哪裏?

唐朝的名畫都收藏在哪裏?

十、鍍金舞馬杯銀壺

鍍金馬銜杯銀壺是唐代文物。1970陜西省Xi南郊何家村出土,高14.8厘米,直徑2.3厘米。現收藏於陜西歷史博物館。現收藏於陜西歷史博物館。唐代的馬不僅廣泛用於戰爭、交通、運輸和後傳,還廣泛用於宮廷貴族的社交和娛樂活動,其中以唐玄宗時期的馬舞最為特殊。據《明太祖雜記》記載,唐玄宗年間,宮中有數百匹舞馬。玄宗經常親自觀摩訓練。每年八月五日,玄宗生日(即錢球節)時,興慶宮樓下都會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並以跳馬來招待他。此時,舞馬壹身金銀,在“倒杯樂”的音樂中翩翩起舞。壹曲終了,舞馬會在地上捧著滿滿壹杯酒,在皇帝面前慶祝自己的生日。唐代文人寫了很多關於馬舞的詩,比如“屈膝舉杯為節,獻身人生無國界”“甚至有壹杯終宴,低著頭醉”等,都是真實的描寫。銀壺上的舞馬杯是當時生日情景的真實再現。

搶盡風頭的舞馬下場悲慘。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逃往西方,宮廷舞馬散於民間。後來,安祿山的下屬田得到了壹些跳舞的馬。有壹天,軍隊裏舉行了壹次宴會,跳舞的馬聽到後開始跳舞。兵士以為是妖馬,便活活鞭打。從此,宮廷娛樂形式——騎馬杯生日,從歷史舞臺上消失,永遠定格在這個銀壺上。

九、春秋蓮鶴方壺

蓮鶴方壺是壹對兩件,只是高度略有差異。故宮的高度是125.7厘米,稱為“李和方壺”,河南博物院的高度是126.5厘米,稱為“蓮鶴方壺”。兩個方盆的重量是壹樣的,都是64.28公斤。口呈方形,長30.5厘米,寬54厘米。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蓮鶴方壺不僅裝飾精美新穎,而且結構復雜,鑄造精美,是春秋時期青銅工藝的典範。在高116 cm、重65 kg的器皿頂部和底部,裝飾著各種圖案和附加配件,設計極為復雜:頂部鍋蓋由10組雙層並列的青銅蓮瓣組成,每片蓮瓣仍為空心;壺身上的花紋采用淺浮雕工藝,還飾有銀線雕刻的龍鳳虎等花紋。在蓮鶴方壺的整個裝飾過程中,采用了圓雕、淺浮雕、精雕、焊接等多種工藝。蓮花鶴方壺的精湛工藝反映了春秋時期的時代特征,同時也顯示了鄭的工業技術水平,尤其是青銅鑄造水平在春秋時期的領先地位。

八、中山王靜的金縷玉衣

西漢的劉勝。中國第壹批文物展覽禁止出國。1968五月河北滿城縣出土,收藏於河北省博物館。

服裝的長度是188厘米。玉件有綠色、灰白色、黃褐色等。* * *二千四百九十八塊,金絲重1.1 kg。在“玉衣”中,還發現了18件玉質玉器,以及吃的穿的東西。

金縷玉衣是漢代最高規格的喪服,出現在川口女真王時期。據《西京雜誌》記載,漢代皇帝下葬用“帶珠玉盒”,形似鎧甲,用金線相連。這種玉盒就是大家天天說的。玉衣,又叫“玉盒”、“玉棒”,是漢代帝王、高級貴族去世時穿的喪服,外觀與人體相同。漢代人認為玉是“山精”,放在人的九招中,使人的精氣不外泄,屍骨不腐,來世得以重生。因此,喪葬用玉在漢玉中占有重要地位。

七、曾侯乙鳴鐘

曾侯乙編鐘,戰國早期文物,中國第壹批禁止出國(境)文物。1978出土於湖北省睢縣(今隨州市)。它是由六十五個銅鐘組成的巨大樂器,音域為五個半八度和十二個半音。其精湛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表現改寫了世界音樂的歷史,被國內外專家學者稱為“稀世珍寶”。曾侯乙編鐘也是目前國內發現的數量最多、保存最好、旋律最完整、氣勢最宏偉的壹套編鐘。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考古學家對曾侯乙編鐘進行考古研究後發現,中國早在2400年前就已研究出銅、錫、鉛的最佳配方。早在戰國時期(2000多年前),中國的音樂文化和鑄造技術就已經發展到了很高的水平,比歐洲十二等分節奏的鍵盤樂器的出現早了近2000年。

六、騎燕子

馬踏,又名馬闕、童,是東漢時期的青銅器,制作於公元220年左右,高34.5厘米,長41厘米。1969甘肅武威雷臺出土的東漢墓,現藏甘肅省博物館。1983 10,馬踏閆飛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1986年被定為國寶級文物。

在中國古代,戰馬是最迅速有效的作戰、運輸和通訊工具,強大的騎兵曾是漢朝反擊匈奴入侵、維護北方地區穩定不可或缺的軍事條件。因此,漢人比以往任何壹個朝代都更愛馬,把駿馬視為民族尊嚴、國力和英雄業績的象征。所以從這件文物中,我們可以看到漢代“鞭鳥飛”的磅礴氣勢。以及漢族藝術家的浪漫精神和高超技藝。

第五,大禹治水治理虞山

大禹治水治理玉山,玉山高224厘米,寬96厘米,高60厘米,重5000公斤。歷時6年完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也是我國的國寶。新疆和田藍寶石系統。現在它存放在北京博物館。玉雕有山川、瀑布、古松。在懸崖上,成群的勞工正在削山控水。背面上部刻有乾隆皇帝題字《彌勒塔山玉與大禹治水圖》禦詩。)篆書下部刻有“八卦掌心寶”六字方印。

四。動物頭瑪瑙杯

獸首瑪瑙杯,唐代酒器,出土於安南郊何家村,1970,陜西歷史博物館藏。中國第壹批文物展覽禁止出國。杯子高6.5厘米,長15.6厘米,直徑5.9厘米。

這種瑪瑙杯的起源學術界還存在爭議,但其造型是西方壹種叫“來通”的酒具,卻成為專家學者的學問。“來通”是希臘文的音譯,意為流出,多被制成獸角。壹般在酒杯底部有壹個孔,液體可以從這個孔流出,作用類似漏鬥,用來註入酒。當時,人們認為用它註射酒可以防止中毒,舉起“來桶”壹下子喝完酒是向上帝致敬的標誌,因此也經常用於禮儀和祭祀活動中。

三、越王勾踐的劍

越王勾踐劍是春秋末期越國的青銅器。1965年冬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王山楚墓出土。因為劍鍍了壹層含鉻金屬,所以千年不銹。劍長55.7厘米,柄長8.4厘米,劍寬4.6厘米。劍首卷成箍狀,裏面鑄有11個間隔只有0.2毫米的同心圓。劍身布滿規則的黑色菱形隱格子花紋,格子正面鑲嵌藍色玻璃,背面鑲嵌綠松石。上面刻著“我是淺鳩,所以壹見如故”的字樣。現藏於武漢湖北省博物館。

關於越王劍的出土地點,有兩種說法:壹種是嫁妝說,說勾踐曾經把女兒嫁給楚王做妾。所以這把劍很可能是楚國迎娶她的時候送給她的禮物,後來楚王送給了某個貴族,所以就成了楚國貴族的陪葬品。另壹種意見是戰利品,即公元前309年至公元前306年,楚國出兵越國時,楚軍奪劍帶回楚國,最終成為陪葬品。

二、《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傳世十大名畫之壹。寬25.2 cm長528.7 cm,絲綢版彩色。作品以長卷的形式,生動地記錄了中國北宋時期12世紀汴京的城市面貌和當時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它是當年汴京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狀況的寫照。

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在這幅五米長的畫卷中,* * *畫了五百多個各種顏色的人,包括幾十頭牛、騾、驢等牲畜,二十多輛汽車和轎子,二十九艘大小不壹的船只。房、橋、塔各有特色,體現了宋代建築的特色。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是國寶級文物,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壹、四羊尊,後母鼎(這兩個並列第壹,鼎為國之重器)

(1)後母吳丁(原名司母戊丁),又名後母吳大方丁、後母吳芳丁。後母武丁,因鼎內壁鑄有“武丁”二字而得名。鼎呈長方形,口長112厘米,口寬79.2厘米,壁厚6厘米,耳高133厘米,重832.84公斤。

1939三月在河南安陽出土,為防止日本人搶走重新埋葬。1946年6月再次出土,存放於南京中央博物館。1959年,青銅鼎從南京轉移到北京,壹直保存在新建的中國歷史博物館(現中國國家博物館)。

後母武鼎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現為國家壹級文物,2002年被列入《禁止出國(境)文物名錄》。

考古學家通過對青銅器的研究和甲骨文中的記載,認為在丁腹部內壁所刻的“吳後母”三個字中,“吳後母”是武丁妃子的廟號。根據銘文,後母武丁是由商代武丁的兩個兒子祖庚或祖甲作為對其母親的妻子的犧牲。

(2)四羊方像是中國商代最大的青銅方像。它每邊長52.4厘米,高58.3厘米,重34.5公斤。它有長長的脖子,高高的圓腳和高聳的脖子。四面飾以芭蕉葉紋、三角夔文、獸面紋。雕像的中間是重心。雕像的四個角是壹只羊做的,肩膀的四個角是四只卷角羊。同時,方尊的肩部飾有帶爪的龍紋和高浮雕的蛇身。雕像的中間,也就是兩只羊相鄰的地方,壹對犄角龍從表中探出頭來,從故居中間的方尊兩側的右肩蜿蜒而出。

1938年,日軍入侵長沙,四羊像被毀成二十多塊。修復後的四羊座雕像在1952再次展現在人們面前。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龍的相對造型表現酒器中的至尊氣象。羊成為青銅重物的對象,有其獨特的象征意義。在先秦時期,人們對羊的性格有兩種概括:善良和禮貌;外柔內剛。羊“跪著吃奶”的習慣,被視為善良、禮貌,甚至被後人解讀為孝順的典範;外柔內剛也被延伸到了很多神聖的天性。傳說中的始祖臯陶拜羊,《詩經·趙南》也有“文王主政,清正爽朗,德如羔羊”的說法。羊最通俗或民間的象征意義是“吉祥”。至少從漢朝開始,羊就和吉祥聯系在壹起了。銘文“後羿王大楊楫(吉祥)”常見於漢代的瓦當、銅鏡等銘文中,吉祥有時直接寫成“吉祥羊”。

  • 上一篇:品味生活作文500字
  • 下一篇:請大家推薦幾首好聽的古風歌曲,越多越好,歌詞要寫的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