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宗閣
文宗閣建於乾隆四十四年,據乾隆皇帝自己的說法,修建南三閣,賜贈《四庫全書》是為了“嘉惠藝林,啟 後學”。雖然在編寫《四庫全書》過程中出於種種原因,毀掉了壹些書,但總的來說它的意義卻十分重大,至今也是學界十分重要的壹部大書。在當時,建南三閣更是轟動江南學界的壹件大事,所以建起龐大的文宗閣僅用壹年時間,並且其中有諸多的工料都是當地人捐獻的,鎮江人對於文化的熱心程度從此可見壹斑。
閣建成後,書還沒有抄出來,所以首先由乾隆皇帝禦賜壹本銅活字本《古今圖書集成》,放在閣內供學子閱覽,而《四庫全書》是從乾隆五十二年開始分批頒發的,直到乾隆五十五年方頒發完畢。閣中的壹切事務均由兩淮鹽運史經管,並且允許當地學子閱覽、借抄,壹時間江南學人以能得“讀中秘書”為快事。
但這種盛況沒有維持多久,到鹹豐三年太平軍攻入鎮江,將文宗閣及其所貯的《四庫全書》壹同燒毀。當年,為了能夠將七閣之壹放在自己的城市,江南學者曾主動上書朝廷,提出由自己來承擔“所有雇覓書手繕寫全書之費”,最終皇帝決定由朝中出抄書和建閣費用。而把做書匣、裝璜庋架由地方辦理。
文瀾閣
文瀾閣在西湖孤山南麓。初建於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是清代為珍藏《四庫全書》而建的七大藏書閣之壹。也是江南三閣中唯壹幸存的壹閣。這是壹處典型的江南庭園建築,園內亭廊、池橋、假山疊石互為憑借,貫通壹起,主體建築仿寧波天壹閣,是重檐歇山式的建築。
步入門廳,迎面是壹座假山,山下有洞,穿過山洞是壹座平廳,廳後方池中有奇石獨立,名為“仙人峰”,是西湖假山疊石中的精品。方池後正中為文瀾閣,西有曲廊,東有月門通太乙分清室和羅漢堂。全部建築和園林布局緊湊雅致,頗具特色。
《四庫全書》由乾隆皇帝欽定,由紀曉嵐主持,於1773 1781完成。此書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為宏大、集中國古籍之大成的壹部叢書,全書***收錄圖書3461種,79309卷,薈萃清乾隆中期以前的歷代主要典籍。歷時8年完成的《四庫全書》***抄了7部,分藏於北京的文淵閣、北京圓明園的文源閣、沈陽的文溯閣、河北承德避暑山莊的文津閣以及杭州的文瀾閣、揚州的文匯閣、鎮江的文宗閣。
清代之後,戰亂頻仍,兵燹不斷。揚州的文匯閣和鎮江的文宗閣內的《四庫全書》毀於太平天國的戰火,江南3閣文瀾僅存;而八國聯軍的大火也燒掉了文源閣的《四庫全書》。7部珍藏僅存4部。北京文淵閣的《四庫全書》在國民黨敗退大陸時帶到了臺灣,現藏於臺灣的故宮博物院;沈陽文溯閣的藏書1966年運抵蘭州,現藏於蘭州;河北承德避暑山莊文津閣本後運到北京,現藏於北京圖書館。
杭州文瀾閣《四庫全書》在歷次浩劫中幾陷於毀滅,是浙江幾代人的俠肝義膽才使文瀾閣本能躲過戰亂而幸存下來。
1861年,太平軍攻陷杭州,江南著名藏書樓八千卷樓的主人、出身書香門第的錢塘人丁申、丁丙兄弟此時避禍於杭州城西的西溪。壹日,兄弟倆在店鋪購物時發現,用於包裝的紙張竟是鈐有璽印的《四庫全書》,這使他們大驚失色。
丁氏兄弟自然知道《四庫全書》的重要性。他們進而發現,店鋪裏成堆的包裝用紙竟都蓋有皇帝的玉璽。
文瀾閣《四庫全書》散失了!
文瀾閣庫書流落民間的事實使丁氏兄弟心急如焚。他們馬上組織家人進行搶救。他們冒著戰亂的風險,收集殘籍予以保護,並雇人每日沿街收購散失的書本。如此半年,他們搶救並購回閣書8689冊,占全部文瀾閣本的1/4。
文瀾閣本已殘缺不全,怎麽辦?抄補!壹項浩繁的抄書工程在浙江巡撫譚鐘麟的支持下開始了。丁氏兄弟從寧波天壹閣盧氏抱經樓、汪氏振綺堂、孫氏壽松堂等江南十數藏書名家處借書,招募了100多人抄寫,組織抄書26000余冊。《四庫全書》在編撰過程中編撰官員曾將壹些對清政府不利的文字刪除,或將部分書籍排除在叢書之外,還有部分典籍漏收,丁氏兄弟借此機會將其收錄補齊。此項工程歷時7年得以完成。1882年,文瀾閣重修完成,丁氏兄弟將補抄後的《四庫全書》全部歸還文瀾閣。
到了民國時代,浙江省圖書館首任館長錢恂繼續組織補抄,這就是所謂“乙卯補抄”;稍後,海寧的張宗祥又發起“癸亥補抄”。經過丁、錢、張等人的***同努力,最後完成的《四庫全書》比原來更為完整,原《四庫全書》有漏抄,如補抄本《竹巖集》十二卷,原四庫本僅三卷,冊數上比原來增多;補抄依據版本優良,集清末全國藏書樓之精華;許多被館臣刪改的文字按原樣據原本得以恢復。因此,補齊後的文瀾閣《四庫全書》是7部藏書中最完整的壹部。因此,文瀾閣本《四庫全書》的歷史文獻價值高於文淵閣本、文津閣本和文溯閣本,是“四庫學”研究的重要資源。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杭州岌岌可危,《四庫全書》又面臨巨大的災難。時任國立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和時任浙江圖書館館長的陳訓慈組織閣書西遷。歷時半年,輾轉5省,行程2500公裏,1938年4月,《四庫全書》安全運抵貴陽,後又轉運到重慶。
日本對文瀾閣《四庫全書》覬覦已久。原全國人大常委、浙江大學教授毛昭晰在研討會上對記者說,杭州淪陷後,日本的“占領地區圖書文獻接受委員會”曾派人從上海到杭州尋找文瀾閣本,想把這部珍貴的圖書劫奪到日本去,但此時閣書已被安全轉移了。
文瀾閣《四庫全書》歷經滄桑,終於得以保存,這在中國以至世界藏書史上都是個奇跡。
文匯閣
文匯閣是清代七大藏書樓之壹。從乾隆三十七年(1772)開始設館,歷時十年才纂修完成的《四庫全書》,***收書約三千五百種,七萬九千余卷,分經、史、子、集四部。盡管為了維護清廷的政治統治,許多古籍被館臣抽毀或刪改,以至於魯迅先生曾在《買〈小學大全〉記》等雜文中予以揭露,但是《四庫全書》畢竟是集中國古籍之大成的規模空前的叢書,因此自有其傳世價值。此書當年僅繕寫了七部,分別藏於北京、沈陽、揚州、杭州等地。其中,位於紫禁城的文淵閣、圓明園的文源閣、盛京皇宮的文溯閣、避暑山莊的文津閣,稱為“北四閣”;位於揚州天寧寺的文匯閣、鎮江金山寺的文宗閣、杭州聖因寺的文瀾閣,稱為“南三閣”。
揚州文匯閣,壹名禦書樓,原在天寧寺西園。根據《揚州畫舫錄》記載,天寧寺西園壹稱禦花園,正殿叫做大觀堂,七大藏書樓之壹的文匯閣就在大觀堂旁。閣中藏有《古今圖書集成》與《四庫全書》,由乾隆帝欽賜“文匯閣”之名及“東壁流輝”之額。文匯閣是壹座三層樓建築,梁柱上彩繪書卷圖案。閣的壹樓當中藏《古今圖書集成》,兩側藏《四庫全書》的經部書籍,二樓藏史部書籍,三樓藏子部、集部書籍。
乾隆對於文匯閣的建設與使用頗為重視,他壹再強調,閣中所藏之書,不是做樣子的,要允許讀書人閱讀和傳抄。乾隆五十五年(1790)五月二十三日,弘歷的聖旨裏有這樣開明通達的話:“俟貯閣全書排架齊集後,諭令該省士子,有願讀中秘書者,許其呈明到閣抄閱,但不得任其私自攜歸,以致稍有遺失。”“南三閣”所藏《四庫全書》,每冊前頁鈐“古稀天子之寶”,後頁鈐“乾隆禦覽之寶”,用太史連紙鈔寫,尺幅較“北四閣”書開本小,書衣裝潢也有不同。
麟慶在《鴻雪因緣圖記》裏描寫他見到的情形是:“文匯閣在揚州行宮大觀堂右……閣下碧水環之,為卍字。河前建禦碑亭,沿池疊石為山,玲瓏窈窕,名花嘉樹,掩映修廊。”他入閣讀書的情形是:“庚子(1840)三月朔,偕沈蓮叔都轉、宋敬齋大使,同詣閣下。亭榭半就傾落,閣尚完好,規制全仿京師文淵閣。回憶當年充檢閱時,不勝今昔之感。爰命董事謝奎,啟閣而入。見中供《圖書集成》,書面絹黃色;左右列櫥貯經部,書面絹綠色;閣上列史部,書面絹紅色;左子右集,子面絹玉色,集面絹藕合色。書帙多者,用香楠。其壹本二本者,用版片夾開,束之以帶,而積貯為函。計***函六千七百四十有三。謝奎以書目呈,隨坐樓下詳閱,得鈔本《滿洲祭天祭神典禮》、《救荒書》、《熬波圖》、《伐蛟捕蝗考》、《字孳》等書,囑覓書手代鈔。”——這差不多是揚州文匯閣存世期間最後的記載。在此十四年後,太平軍攻入揚州,文匯閣及其藏書就壹起毀於戰火之中了。
過了大約十年,曾國藩於同治初年創辦金陵書局時,曾委托學者莫友芝前往鎮江、揚州等地搜尋文宗閣和文匯閣失散於戰火中的藏書。通常的說法是:莫友芝曾於同治四年(1865)專程至鎮揚諸地,悉心尋訪兩閣藏書的下落,卻毫無收獲,空手而回。莫友芝此行是否真的壹無所獲呢?據悉,國家圖書館今藏《文宗閣四庫全書裝函清冊》四冊,經史子集各壹,經部首頁有莫友芝藏書印。由此看來,莫友芝的鎮揚之行還是有所得的。也有人說,揚州文匯閣的藏書亦有殘本存世,書名分別是《周易啟蒙翼傳外篇》二冊,《雲笈七簽》、《禦定全唐詩錄》、《圖書編》各壹冊。
七大藏書樓中,文淵閣的藏書後歸故宮博物院收藏,文源閣於鹹豐年間被八國聯軍縱火焚毀,文津閣的藏書現歸北京圖書館收藏,文溯閣的藏書現屬遼寧省圖書館,文宗閣於鹹豐年間毀於太平軍兵火,文瀾閣是“南三閣”中僅存的壹閣,其藏書現屬浙江省圖書館。揚州文匯閣則建於乾隆四十五年(1780),毀於鹹豐四年(1854),存世僅七十余年,在七大藏書樓中壽命最短。
北四閣
文津閣
文津閣是清代七大圖書館之壹,位於避暑山莊平原區的西部,這裏曾藏《四庫全書》,以及經、史、子、集分類,***收書3503種,79337卷,363萬冊,是壹份極有價值的文化遺產。弘歷(乾隆皇帝)在《文津閣記》中寫道:"欲從支脈尋流,以溯其源,必先在乎知其津。"此句即含有"文津"之意。文津閣於乾隆三十九年(1774)建成,1954年重建。營造法式仿照明代建築的浙江"天壹閣"。外觀為兩層,實際是三層,閣中辟壹暗層,這樣陽光不能直射到藏書庫。室內油漆彩畫也很考究,深綠色的柱子,藍色封套卷冊,白色的書端,都以冷色為主,給人以寧靜的氣氛。
文津閣建成以後,1782年,《四庫全書》成書,***謄寫了7部,其中藏於文津閣是七部《四庫全書》中的第四部,成書於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 1784 年)。文津閣《四庫全書》*** 36,304 冊,分裝 6,144 個書函,陳列擺放在 128 個書架上。它是七部《四庫全書》中保存最為完整並且至今仍是原架、原函、原書壹體存放保管的唯壹壹部。現藏於北京國家圖書館 ,在北京國家圖書館中,128 個書架林立其中, 6,144 個書函整齊有序地擺放在當年高大的書架上,經、史、子、集各部書籍,分別配有綠、紅、藍、灰四色,夾板、絲帶、銅環壹依當年。翻開書冊,即見“文津閣寶”的朱印、“紀昀復勘”的黃箋、雪白的開化紙和端正的館閣體楷書,令人嘆為觀止。
閣的東北部有水門與山莊水系相通,閣前池水清澈,人在閣前特定位置向池中望去,只見池中有壹彎新月,隨波晃動,而天空卻是艷陽高照。原來這是造園家在池南的假山上,開出壹個半圓形如上弦月的縫隙,利用光線,在水中形成下弦月的倒影,構成“日月同輝”的奇特景觀。水池南岸是壹座造型別致的假山,怪石嶙峋,氣勢雄渾。假山占地約800平方米,用石3279立方米,由漿石和雞骨石等堆疊而成。假山石洞,前後各有兩門相通,結構也頗具匠心。洞內山石遮掩,可分廳、堂、窗、孔、穴等,洞壁用雞骨石鑲嵌,幽深曲折。有幾個大小不等的窗孔,透進幽幽的光線,使洞中的峭壁怪石若隱若現。山上橫嶺縱峰,溝橋崗壑,各自爭奇。有棒槌山、羅漢山、雙塔山等十大名山的縮影,更有“十八學士登瀛洲”的造型,還有仿米芾“寶晉齋”的園林布局。文津閣東為碑亭,四角攢尖頂,上覆黃琉璃瓦,內豎石碑壹座,通高5.34米,碑正面鐫刻著乾隆題《文津閣記》,其余三面刻有乾隆作的3首詩。 每逢中秋佳節之際,天高氣爽,登臨“月臺”賞月,但見園內,老樹蒼勁,枝杈縱橫。壹輪明月冉冉升起,把壹片銀輝灑向大地,山莊頓時銀裝素裹,更顯得清澈靜謐。文津閣假山的造型藝術,集中了米翁寶晉齋和範氏天壹閣之長,運用傳統疊山技法,結合北方雄壯的特點,風格壹反南方小巧玲瓏之態,而是雄偉、渾厚、氣勢磅礴的藝術作品。 《熱河誌》中寫道:“文津閣與紫禁、禦園三閣遙峙,前為趣亭,東側月臺,西乃西山,蓋仿範氏之成規,兼米庵之勝概矣。”
文津閣庭院,由粉墻圍繞,是山莊的園中之園。這組建築,坐北朝南,依次布置著門殿、假山、水池、藏書樓、花臺、曲池、山石、月門。東側有碑亭和值房3間。閣前池水清澈,澄泓見底,水草叢生。池南假山呈半月形環抱池沼,拱峙摟閣,疊石大多仿承德十大景堆砌,與山莊西山渾為壹體。假山上有賞月的月臺,其西有趣亭(已不存)。假山上有磴道,下有洞府,入門進閣,必經此洞。石洞曲折幽邃,洞頂有壹曲形石孔,光線漏射到池水中,恰如壹彎新月,每當麗日當頭,水池中卻素月高懸,“擡頭看日,低頭觀月”,日月同輝,景觀絕妙,又為山莊壹絕
九州臺文溯閣
1966年10月,基於戰備的需要,為確保《四庫全書》安全,經中央有關部門協調,遼寧省將總計3474種、36315冊的文溯閣《四庫全書》以及5020冊清雍正年間所印銅活字本《古今圖書集成》,經過長途跋涉,被秘密運至蘭州,撥交甘肅省保存在距蘭州市75公裏的山中。
《四庫全書》是清乾隆年間編篡的我國歷史上卷帙最大的壹部叢書,與萬裏長城、大運河壹起,被譽為古代中國的三大工程。文溯閣《四庫全書》是我國現存的《四庫全書》三部半中的壹部,這部書原保存在沈陽, 1966年10月為了備戰運到甘肅保管,至今已近40年了。
為了更好的珍存這部反映中華民族文明的偉大成就,甘肅省委省政府撥專款修建的新藏書樓,1999年5月,甘肅省政府作出了在省城蘭州立項修建文溯閣《四庫全書》藏書庫的決定,在蘭州黃河岸畔北山九州臺修建文溯閣《四庫全書》藏書樓。2002年1月,藏書樓奠基儀式已經在蘭州隆重舉行。2003年4月30日正式開工建設。
2005年7月8日,新建成的文溯閣四庫全書藏書館正式開館。這個坐落於蘭州北山九州臺的文溯閣四庫全書藏書館,投資 5000多萬元,占地 3.126公頃,總建築面積 5757平方米,歷時兩年多建成。
新建成的文溯閣其方位和建築風格都承系了“古制古貌”,外觀頗具皇家氣派與北京“文淵閣”最為接近,也是“歇山式大屋頂”建築,外二層內三層,內部用鋼筋混泥土厚墻,使用了現代化的防潮設施、防塵設施、防盜設施等甚至防輻射設施,室內溫度和濕度都常年保持恒溫。
文溯閣藏書館主要包括主樓、副樓、辦公樓,主樓占地 1900平方米。壹二層為展覽廳、三樓存放《四庫全書》影印本,副樓占地 1400平方米,主要用於學術研究所用,而《四庫全書》的真本則藏在專門設計的地下室內
文源閣
在北京西郊的圓明園遺址中,有壹處早已湮沒於荒草之中的古跡——文源閣舊址,這裏曾是清朝乾隆年間庋藏名聞世界的大叢書《四庫全書》的“四庫七閣”之壹。
清朝纂修《四庫全書》是中國文化史上的壹次重大的文獻整理活動。這次由朝廷倡導的規模空前的修書活動,表面上是稽古右文,渲染文治修明的景象,而實際上是要通過編纂過程中的征書、禁書、毀書和編書等壹系列做法,來清除漢族士人反對滿族異族統治的思想和典籍,即鉗制思想,消滅異己,也就是後世所謂的“寓禁於征”。《全書》廣泛網羅和搜集了從上古流傳至清初的所有著作,用經、史、子、集四大部分類,***收書3,461種,總計79,337卷,約97,700萬字。它不僅全面總結和系統整理了三千年來中國封建文化的學術成果,保留了豐富的典籍,而且任職於“四庫館”的官員學者,多是當時學術名流,他們傾十年心血而成的《四庫全書》,無疑也是對中國古代文化的壹大貢獻。
這部大叢書的主要歷史影響除學術成就外,當數“四庫七閣”的建立。該書因卷帙浩繁,不曾付梓刊行,只手抄了七部,分別建閣貯之,這就是被稱作“內廷四閣”或“北四閣”的北京大內之文淵閣、圓明園之文源閣、承德避暑山莊之文津閣和盛京(今沈陽)故宮之文溯閣;以及被稱作“江南三閣”的揚州大觀堂之文匯閣、鎮江金山寺之文宗閣和杭州聖因寺之文瀾閣。閣與書歷盡滄桑,伴隨著中國近代史上的頻繁戰亂而飽受摧殘,最短的存世僅六、七十余年,目前只有文淵、文津、文溯、文瀾四閣尚屹立人間。
文源閣是乾隆三十九年(1744)在圓明園內原有建築四達亭的基礎上略為增葺,於次年繼文津閣之後告成的,為七閣中建成的第二座。位置在全園的西北,南接水木明瑟,西臨柳浪聞鶯。閣額及閣內“汲古觀瀾”匾、楹聯等皆乾隆禦書。閣南向而立,前方鑿挖曲池,並放養金魚於其中,據說大可盈尺。池南為怪石嶙峋的假山。池中還豎有壹巨大太湖石,名“石玲峰”,高逾六米,玲瓏剔透,環孔眾多。正視之,則石如烏雲翻卷;手叩之,音色如銅。石寬盈丈,四周俱鐫有名臣詩賦,是當年圓明園中最大、也是最著名的壹塊太湖石,與頤和園樂壽堂前的“青芝岫”齊名。閣東側為禦碑亭,碑上勒有禦制《文源閣記》。
乾隆帝對這部“浩如煙海,委若邱山”的巨書的貯藏是極為審慎的,他聽說寧波範氏天壹閣建築構造別有精義,便下令仿其規制,營造庋書之所。文源閣雖已不存,但其格局當與文淵、文津、文溯三閣無異。從實物來看,現存的其它內廷三閣均為正宇上下六楹、各通為壹間,內部則對天壹閣予以改進,采取了明兩層暗三層的“偷工造”法,即外觀重檐兩層,實際上卻利用上、下樓板之間通常被浪費的腰部空間暗中多造了壹個夾層,全閣上、中、下三層都能用來貯藏書籍,既充分利用空間,又節省工料,體現了清代宮廷建築師們在工程設計和建造藝術上的高度造詣和技巧。外觀上為水磨絲縫磚墻,墻色為較沈靜無華的灰色,深綠廊柱,歇山式屋頂,上覆綠剪邊琉璃瓦。為顯示建築功能,楹柱間特地繪以河馬負書和翰墨卷帙畫面,色調清雅。全閣外觀古樸典雅,蘊含深意,內中遍藏宏富卷帙,寧靜肅穆,堪稱中國古代藏書樓的典範。文源閣地處皇家園囿中,在壹片金碧輝煌中卓然不群,更是獨擅樸素之美。
除強調山水蔥郁之氣的庇護外,七閣取名亦獨具匠心,既表明了乾隆帝推崇儒家經典的宗旨,也借若“淵”、“源”、“津”、“溯”等字,從水而立義,仿效範氏天壹閣的“天壹生水”而克火,以求閣書永存。
閣內的《四庫全書》以浙江產上等開化紙繕寫,***抄得36000冊。書冊封皮采用“經、史、子、集四部各依春、夏、秋、冬四色”的裝潢辦法,即用象征四季的顏色來標明書的類別:經書居群籍之首,尤如新春伊始,標以綠色;史部著述浩博,如火之熾,應用紅色;子部采擷百家之學,如同秋收,著以淺色(藍色);集部詩文薈萃,好似冬藏,適用深色(灰黑)色。以色分部,壹目了然。裝幀上為軟絹包背裝,束之綢帶,並以楠木為匣,既精致美觀,還能防潮防蛀。據檔案記載,文源閣全書每冊的首頁都鈐有“文源閣寶”和“古稀天子”印,末頁則鈐上“圓明園寶”和“信天主人”印,朱色晶瑩,又為全書增色不少。
文源閣落成後,乾隆皇帝每年駐蹕圓明園,幾乎都要來此修憩觀書,吟詠題詩。《四庫全書》抄畢送藏文源閣後,伴隨著“康雍乾盛世”的余光,確也度過了半個多世紀寧靜祥和的時光。但是好景不長,鹹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攻占北京,他們在飽掠圓明園珍寶之後,舉全園而火焚之,大火在這座舉世聞名的“萬園之園”中肆虐了三日,文源閣和其中的《四庫全書》以及貯藏於味腴書屋中的壹套《四庫全書薈要》也在這場浩劫中化為灰燼。閣與書從告竣送藏到被毀,存世僅七十余年。
現在的文源閣閣已不存,僅余閣基,其上青磚仍較為規整;曲池已涸,高大的“石玲峰”因民國時兩股土匪爭相盜賣不得,被其中壹方炸為兩截,轟然坍於蔓草之中。當年曾在四庫館擔任副總裁的彭元瑞、曹文埴題寫的詩文碑刻,雖湮沒在壹片荒蕪中,尚依稀可辨;而乾隆帝的禦碑已挪至文津街的國家圖書館分館院內,文字僅存其半。整個文源閣遺址和旁邊的舍衛城遺址遙相呼應,偶有遊人憑吊至此,不勝唏噓慨嘆!至於閣中所藏《四庫全書》,僅聞民國時湖州劉承幹嘉業堂曾藏有鈐“文源閣寶”的全書六冊,此後人世間便不再有此驚鴻壹現了。
文淵閣
文淵閣,位於故宮東華門內文華殿後,原明代聖濟殿舊址。清朝乾隆三十九年至四十壹年(公元1774—1776年)建成,是皇家收藏《四庫全書》的圖書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皇帝下詔開設「四庫全書館」,編纂《四庫全書》。三十九年下詔興建藏書樓,命於文華殿後規度適宜方位,創建文淵閣,用於專貯《四庫全書》。 於乾隆四十壹年(1776年)建成。
文淵閣座北面南,閣制仿浙江寧波範氏天壹閣構置。外觀為上下兩層,腰檐之處設有暗層,面闊6間,西盡間設樓梯連通上下。兩山墻青磚砌築直至屋頂,簡潔素雅。黑色琉璃瓦頂,綠色琉璃瓦剪邊,喻意黑色主水,以水壓火,以保藏書樓的安全。閣的前廊設回紋欄桿,檐下倒掛楣子,加之綠色檐柱,清新悅目的蘇式彩畫,更具園林建築風格。閣前鑿壹方池,引金水河水流入,池上架壹石橋,石橋和池子四周欄板都雕有水生動物圖案,靈秀精美。閣後湖石堆砌成山,勢如屏障,其間植以松柏,歷時二百余年,蒼勁挺拔,郁郁蔥蔥。閣的東側建有壹座碑亭,盔頂黃琉璃瓦,造型獨特。亭內立石碑壹通,正面鐫刻有乾隆皇帝撰寫的《文淵閣記》,背面刻有文淵閣賜宴禦制詩。
文淵閣自乾隆四十壹年(1776年)建成後,皇帝每年在此舉行經筵活動。四十七年(1728年)《四庫全書》告成之時,乾隆帝在文淵閣設宴賞賜編纂《四庫全書》的各級官員和參加人員,盛況空前。
《四庫全書》連同《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入藏文淵閣,按經史子集四部分架放置。以經部儒家經典為首***22架和《四庫全書總目考證》、《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放置壹層,並在中間設皇帝寶座,為講經筵之處。二層中三間與壹層相通,周圍設樓板,置書架,放史部書33架。二層為暗層,光線極弱,只能藏書,不利閱覽。三層除西盡間為樓梯間外,其它五間通連,每間依前後柱位列書架間隔,寬敞明亮。子部書22架、集部書28架存放在此,明間設禦榻,備皇帝隨時登閣覽閱。乾隆皇帝為有如此豪華的藏書規模感到驕傲,曾作詩曰:「丙申高閣秩幹歌,今喜書成鄴架羅,……。」清宮規定,大臣官員之中如有嗜好古書,勤於學習者,經允許可以到閣中閱覽書籍,但不得損害書籍,更不許攜帶書籍出閣。
《四庫全書》編成後,最初用了六年的時間抄錄正本四部,除壹部藏文淵閣外,另三部分別藏於文源閣、文津閣、文溯閣,四閣又稱「北四閣」。後又抄三部藏於文宗閣、文匯閣、文瀾閣,稱「南三閣」。 七部之中或已亡失,或為各圖書館收藏。文淵閣本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