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土木工程終於知道樁和墩的區別和聯系了。

土木工程終於知道樁和墩的區別和聯系了。

樁和墩

1.我國工程技術標準中,沒有關於橋墩的技術規定;

2.在《建築巖土工程勘察基本術語》標準中,“墩”的定義是:“人工或機械在巖土工程成孔部位澆註的直徑壹般大於800mm的混凝土柱,也稱大直徑樁”;

3.在龔曉楠教授主編的《土力學與基礎工程實用術語詞典》中,對鉆孔墩基礎有壹個定義:“用機械或人力在挖好的井中灌註混凝土而建造的深基礎。鉆孔的底部可以擴大以形成擴大的墩。鉆孔墩的直徑壹般大於750 mm,常用大直徑鉆孔灌註樁、人工挖孔樁、沈井基礎來代表墩基礎”;

4.在方曉陽的《基礎工程手冊》中,認為樁與墩的主要區別在於施工方法的不同。通常通過將結構構件打入或振動到土壤中來設置樁,從而擠壓土壤。墩基礎的設置是根據土質情況挖或鉆壹個有或無套管的井孔,然後向孔內灌註混凝土;

5.綜上所述,可見橋墩在國內外都是大直徑樁的代名詞。

樁和墩的區別(傳遞)

《民用建築工程設計國家技術措施-結構》在挖孔樁基礎設計壹節中提到:人工挖孔樁的樁長不宜大於40m,不宜小於6m。如果樁長小於6m,應考慮為墩基礎。雖然樁長大於6m,但L/D < 3m也按墩基礎計算。

可以看出,構件的長度主要是用來區分墩基礎和擴底樁的(當然區分之後各自的算法是不壹樣的)。從計算方法上看,墩式基礎仍屬於天然基礎,多用於多層建築。由於基礎面積按天然地基設計方法計算,故省略單墩荷載試驗。所以在工期緊張的情況下更受歡迎。

墩基礎的設計和構造可參考以下文章(在樁基相應規範中有詳細介紹,不再單獨敘述):

-

壹種特殊天然基礎——橋墩基礎的設計與施工

文章來源-熊-818網友。

壹、墩式基礎的適用範圍:

埋深大於3m、直徑不小於800mm、埋深與墩徑之比小於6或埋深與擴底直徑之比小於4的獨立剛性基礎可按墩式基礎設計。橋墩的有效長度不應超過5m。

墩式基礎多用於多層建築。由於基礎面積按天然地基設計方法計算,故省略單墩荷載試驗。所以在工期緊張的情況下更受歡迎。

墩基礎施工宜采用挖(鉆)孔樁的方式,有無擴壁成孔。考慮到當埋深過大時,按墩基礎法設計不切實際,故規定了長徑比限值和有效長度不超過5m的限值,以區別於人工挖孔樁。當超過極限時,應按挖孔樁進行設計和檢測。

單從承載力分析,墩式基礎的設計方法是安全的。

二、墩基礎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

1單墩承載力特征值或墩底面積計算不考慮墩側摩阻力,墩底抗力特征值采用修正持力層承載力特征值或按抗剪強度指標確定的承載力特征值。巖石持力層的承載力特征值不受深度和寬度的修正。

2持力層承載力特征值的確定應符合國家標準《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GB50007—2002)第5.2.3條的規定。

甲級設計建築物的墩底承載力特征值可通過孔內墩底平板載荷試驗、深層平板載荷試驗、螺旋平板載荷試驗確定。對於荷載較小的橋墩,也可直接進行單墩豎向荷載試驗,按單樁豎向荷載試驗方法直接確定單墩承載力特征值。

當墩柱埋深大於5m且墩柱周圍土體強度較高時,采用公式計算、室內試驗、查表或其他原位測試方法(載荷試驗除外)確定墩柱底部持力層承載力特征值時,可乘以調整系數1.1,巖石地基不作調整。

3橋墩混凝土強度的計算應符合國家標準《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GB50007—2002)第8.5.9條的規定。

4墩底壓力計算、墩底軟弱下臥層計算和單墩沈降計算應符合國家標準《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GB50007—2002)第5章的有關規定。

三、橋墩結構應符合下列要求:

1墩柱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於C20。

2當墩身采用構造鋼筋時,縱向鋼筋不應小於8 φ 12 mm,配筋率不應小於0.15%,縱向鋼筋長度不應小於墩高的1/3,箍筋φ 8 @ 250 mm..

3對於壹柱壹墩的墩基礎,應根據設計等級、荷載大小、連梁布置等綜合確定柱與墩的連接及墩帽(或承臺)的構造,可設置承臺或墩柱直接連接。當墩與柱直接連接時,柱邊緣與墩外圍的最小距離應符合國家標準《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GB50007—2002)表8.2.5-2的要求,並應驗算局部承載力。當柱與墩的連接不能滿足固定連接要求時,應在兩個方向設置連梁,連梁的截面和配筋應通過計算確定。

墻下墩基礎為多層磚混結構建築,設計中不考慮水平力。墻下基礎梁與墩頂的連接只需考慮構造要求,可采用插筋連接。可設置與墩頂截面相同的墩帽,墩帽底部可與基礎梁底標高相同,可與基礎梁壹次性澆築。在墩頂設置墩帽可保證墩與基礎梁的整體連接,其鋼筋構造可參照框架頂部梁柱連接,並應滿足鋼筋錨固長度的要求。

4.墩基礎成孔宜采用人工開挖和機械鉆孔的方法。墩底膨脹直徑不應大於墩身直徑的2.5倍。

5當相鄰墩底標高壹致時,根據上部結構要求和施工條件布置墩柱,墩柱間距可不受限制。當持力層起伏較大時,應綜合考慮相鄰橋墩高差與橋墩中心距的關系,校核持力層的穩定性。如果不滿足,可以調整墩距或墩底標高。

6墩底進入持力層的深度不應小於300毫米。當持力層為中風化、微風化和未風化巖石時,在保證墩基礎穩定的情況下,墩底可直接置於巖石表面。當巖石表面不平整時,應將其整平或鑿成臺階。

  • 上一篇:哪位戰士有KOF的原著小說?提供!!非常感謝~
  • 下一篇:如何辨別清代銀幣的真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