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洋工夫屢屢為國爭光:當年清朝深受鴉片毒害,華夏財富源源不斷被掠往英倫三島,但令人驕傲的坦洋工夫,卻能從大不列顛帝國虎口奪食,為中國爭回無數真金白銀;公元1915年,其聲譽更達到壹個歷史巔峰:與國酒茅臺壹起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實乃工夫不負有心人,坦洋工夫亦醉迷天下愛茶人!
1371年(明洪武四年),福安坦洋村民發現野生“坦洋菜茶”。
1851年(清鹹豐元年),福安坦洋村胡氏成功試制“坦洋工夫”紅茶。
1875年(光緒元年),安徽籍閩官徐幹臣返鄉,將坦洋工夫種苗及工藝帶回祁門,始創“祁紅”,其後,坦洋工夫工藝又由祁門傳到雲南,稱“滇紅”。
清代·坦洋工夫成為英國王室特供茶。
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
2007年11月,中國申奧第壹茶。
2008年2月,“坦洋工夫”成功註冊為“中國證明商標”。
2009年3月,“坦洋工夫”成為“福建省著名商標”。
2009年10月,“坦洋工夫”獲得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準的國家標準,成為第壹個獲得國家標準的本土產品。
2010年1月“坦洋工夫”獲中國馳名商標。
2013年4月,福建新坦洋茶業集團代表“坦洋工夫”再次榮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
2015年7月,“坦洋工夫”成為米蘭世博會中國館“全球合作夥伴”和“指定用茶” 壹個世紀前,壹個威懾世界的百年紅茶老字號——“坦洋工夫”,以高貴品質征服英倫三島,與貴州茅臺酒同奪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躋身國際名茶之列。但後來,它卻盛極而衰,給世人留下了壹個巨大的驚嘆和難解的遺憾。
壹個世紀後,在政府的扶持下,“坦洋工夫”重新綻放生機,借助海西建設和即將開幕的第三屆海峽兩岸茶博會東風,復興的浪潮,已經挾著雷霆之勢席卷而來。
這期間,起起落落的世紀故事,壹個又壹個的歷史傳奇,就讓我們泡壹壺濃濃的“坦洋工夫”,在清鮮甘甜的茶香中,聽福安茶人們講述坦洋工夫的前世今生。 福安是中國著名的茶葉之鄉,是全國第二大茶葉主產市(縣)、最大的綠茶、花茶主產區和紅茶原產地。但說起當地的茶葉品牌,福安人必稱“坦洋工夫”。“坦洋工夫”的輝煌歷史,是所有福安茶人心中的驕傲和光榮,也是夢想的起源。
1851年,“坦洋工夫”在坦洋村試制成功,經廣州運銷西歐,倍受西方市場的青睞。此後,大批商賈慕名而來,入山求市,著名茶行相繼崛起,壹時聲名遠播,馳名中外。18世紀,紅茶在英國流行,“坦洋工夫”以其高貴品質征服英倫三島,成為英國皇室的專用茶葉。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與國酒貴州茅臺同時獲得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成為當時歐洲的流行飲品,躋身國際名茶品牌之列,暢銷20幾個國家。
最輝煌的時候,“坦洋工夫”每年制幹茶兩萬多箱,茶葉收購的範圍方圓幾百公裏。當時,從國外寫來的信件,無須冠以省、府、縣之名,只要直書“中國坦洋”,便可準確無誤地抵達收信人手中,其名聲甚至蓋過“中國福建”。
但是,從民國二十三年起,“坦洋工夫”卻因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陷入沈寂。新中國成立後,政府積極扶持茶區生產,“坦洋工夫”產量壹度創出歷史最高水平,可惜好景不長。70年代,綠茶開始受到大眾的熱情追捧,坦洋茶區由“紅”改“綠”,僅在坦洋和鄰近的幾個村保留生產少量工夫紅茶出口,年產僅100噸。
這壹改便是30多年。 進入新世紀,國內茶葉市場迅速升溫,名茶林立,但“坦洋工夫”卻依然沈寂。不過,在2004年,命運終於出現轉機。
已經百歲高齡的張老,壹直對紅茶情有獨鐘。上世紀八十年代,他以省政協委員的身份向國家提交了壹份提案,力陳保留“閩紅三大工夫”———坦洋工夫、政和工夫與白琳工夫。他常這樣說:“紅茶占據了世界茶葉消費總量的80%以上。而福建作為中國紅茶的故鄉,卻沒有發展好紅茶事業,真是愧對茶界先輩。”
關鍵時刻,福安市政協九屆五次會議召開,壹位老茶人向大會遞交的壹份名為《重振坦洋工夫茶品牌 再創福安茶葉輝煌》的提案,正式叩響了“坦洋工夫”的復興之門。
“年商品總值11.32億元的茶葉產業竟沒有壹個知名品牌,又談何競爭力?”這位老茶人、現任福安市茶業協會會長陳成基,壹席話道出了當時福安茶產業的軟肋。的確,由於“坦洋工夫”品牌的缺位,使得福安茶業在很長時間內都是替別人做嫁衣,所產茶葉主要作為原料茶賣給江浙地區,當地茶農茶商獲利甚微。
這份提案立即引起了大會的高度重視。此後,當地政府組織壹批又壹批省內外茶葉專家及經濟專家對提案內容進行實地調研。調研結果壹致認為陳成基“重振‘坦洋工夫’”的提議具有遠大意義和可行性,調研報告提交福安市委市政府,立即被采納。
2006年,福安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時任福安市委書記陳家東為組長的茶業發展領導小組,並定下了“五個壹”戰略工程,即打造壹個公***品牌———“坦洋工夫”;每年新植高香型茶樹良種子1萬畝;建設壹個海峽大茶都;每年舉辦壹屆茶事活動;建設壹個現代化廠房加工區。
當正式文件發出,陳成基喜極而泣,但令他想不到的是,此後三年間,壹個又壹個關於“坦洋工夫”的喜訊接連傳來,變化之大,更是亂花迷眼,叫人目不暇接。 2006年10月21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許久未經市場洗禮的“坦洋工夫”盛裝出場,接受人們的檢閱。
這場由中國名人工委、中華名人協會和福安市委市政府***同舉辦名為“中華名人***建海峽西岸的和諧福安暨‘坦洋工夫’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後來被茶人們稱做“拉開了‘坦洋工夫’品牌建設的序幕”。
福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紅色歷史,使中國名人工委、中華名人協會壹直關註這壹地區的發展。當天出場的有蔣正華、姜春雲、孫孚淩、王雲龍、於洋、關牧村等100多位人們耳熟能詳的中華名流。時任福安市委書記的陳家東在會上隆重介紹了“坦洋工夫”的輝煌歷史和優異品質,以及福安市委市政府光復“坦洋工夫”的決心。當即,“坦洋工夫”被指定為中華名人特供茶,品牌檔次壹躍而上,打響了復興的第壹炮。
成功歸來,不管是政府工作人員還是參展企業,都喜形於色,這是壹種肯定,也是壹種鼓勵。此前有不少茶人對此次進京心存疑慮。因為當時福安幾乎沒有像樣的“坦洋工夫”生產企業,所生產的產品也多以散裝銷售為主,沒有包裝。為了此次人民大會堂展出,不少企業連夜趕制“衣服”。由於資金不足,福安市政府還專門撥下11萬元,用於補貼企業制作包裝費用,以解決燃眉之急。
序幕拉開後,從政府官員到生產企業老板,從民間機構到各級單位,都在挖空心思重塑“坦洋工夫”這壹百年品牌。
2007年,短短壹年間,福安市委、市政府馬不停蹄地帶領“坦洋工夫”走進北京、上海、廈門、福州、香港等國內重要城市進行品牌推介,還參加了“馬連道北京國際文化節”、“深圳國際茶文化展”和“重回巴拿馬”等茶事推介活動,開啟了人們對“坦洋工夫”塵封已久的記憶。此後,在國內國際,各種展會上,“坦洋工夫”的身影頻頻出現。
福安市委、市政府如此密集為企業搭臺,企業更是積極登臺亮相。從2007年起,“坦洋工夫”喜訊頻傳,接連獲得“福建十大名茶”、“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國家證明商標”、“申奧茶”等榮譽。 2006年,福安市政府決心恢復和打造坦洋工夫這壹歷史品牌。
我市各級黨委、政府十分重視茶業發展,市政府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茶葉質量安全、結構調整和品牌宣傳工作,著力實施茶業發展“五個壹”工程,即建設1個海峽大茶都、建成1個茶葉加工園區、每年發展優新良種1萬畝、每年舉辦1次重大茶事活動、突破打造1個“坦洋工夫”品牌。
先後出臺《關於扶持茶產業發展的若幹意見》、《關於培育壯大主導產業加快產業集聚的若幹意見》、《關於加快現代茶產業發展的意見》等壹系列促進茶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措施。精心編制並啟動實施《福安市現代茶產業發展五年規劃(2012~2016)》,規劃重點突出茶業“五新”技術推廣、生態茶園建設等,統攬和引領全市茶產業加快發展。
人大政協也十分關註茶產業的發展,針對閩東茶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每年兩會期間,代表和委員們都提出了許多有建設性的建議和提案,為閩東茶產業的發展出謀劃策,特別值得壹提的是2007年市人大常委會在深入調查研究和廣泛針求意見的基礎上正式通過了《關於促進茶產業發展的決定》,充分體現了人大代表對茶產業的關心、關註與支持。
華麗變身
過兩天,第三屆海峽兩岸茶博會就將拉開帷幕。而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對“坦洋工夫”來說,又將是重振道路上的壹次飛躍。
在2007年舉行的第壹屆海峽兩岸茶博會上,福安13家“坦洋工夫”茶企盛裝亮相,深受好評。在2008年舉行的第二屆海峽兩岸茶博會上,“坦洋工夫”簽下訂單近1億元。在家門口的茶博會更是“坦洋工夫”展示自己的大舞臺。據福安市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日前,福安在本屆茶博會上可望簽約投資項目達16個,總投資14.2億元。
這不是空談,華麗變身的“坦洋工夫”有足夠的實力和基礎來完成這壹切。
2007年、2008年、2009年這三年的變化,作為福安市茶業協會的會長,陳成基再清楚不過。
專賣店,就是想要買袋包裝稍為講究點的都很難。在福安城區繁華地段,“坦洋工夫”專賣店、連鎖店、茶座林立。不僅如此,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地,也都能發現“坦洋工夫”的身影,銷售網點遍布全國各地。
這是最直觀的變化。而隨著“坦洋工夫”名氣的打響,與“坦洋工夫”有關的所有壹切都在改變。
原先“坦洋工夫”產品每公斤售價僅50-60元,而已升到千元,有些極品甚至上萬元。在2008年的“閩茶杯”評比中,“坦洋工夫”獲得茶王稱號、經拍賣每公斤達30萬元。其主要原料“坦洋菜茶”也由品牌打造前的每斤幾角錢,每斤茶青均價二三十元左右,茶農收入直線上升。
2009年,“新坦洋茶業集團”成立,僅幾年時間,新坦洋榮獲中國紅茶標誌性品牌,省級重點龍頭企業,2012年品牌價值4.43億元,位居中國紅茶企業首位,被福安茶界傳為佳話。據統計,兩年投身“坦洋工夫”茶產業數不勝數。至去年底,福安市登記註冊的茶葉加工企業有263家,年產值5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規模企業40多家,獲2008年全國茶行業百強企業的有3家,全市年出口茶葉4000多噸。
如今,“坦洋工夫”正在蓄積力量,向世界紅茶品牌發出沖擊。日前已向美國、法國、荷蘭等9個國家提出商標註冊申請,已初步獲得批準。“坦洋工夫”重回世界舞臺,前途將充滿陽光。 經中國國際商會指定,2006年11月23日至27日,福建名優茶代表中國茶葉出使巴拿馬,這是中華茶文化宣傳活動的又壹次盛會,也為“坦洋工夫”再次亮相世界茶壇提供了機會。因此,人們在回顧1915年“坦洋工夫”巴拿馬傳奇之時,自然猜想金牌失落之謎,渴望解開心中的疑團。
歷史上,“坦洋工夫”茶主要是由茶農經朝廷頒制的“榷茶”官府統籌經營傳播出去。“坦洋工夫”創制於1851年,“白琳工夫”、“政和工夫”、“祁紅”創始都晚於“坦洋”。據1933年的《祁門之茶葉》記載:“該縣向來嗜制青茶,1875年有黟縣人余幹臣從福建罷官回皖。在東至,祁門等地開設茶莊,仿效“閩紅”制法試制紅茶。翌年,設紅茶莊於閃裏,雖出產不多,但獲利頗豐,以此為祁門紅茶制造之始”。據此,有人認為“祁紅”很可能是由“坦洋工夫”傳入的。民國四年(1915年)四月,福安商會選“坦洋工夫”茶代表福建茶葉,赴美國舊金山參加萬國博覽會展覽,榮膺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金獎,為閩紅贏得當時的最高榮譽。相傳,此塊金牌23寸見圓,盡是洋文,金牌上有樓房、花草,還有二個不穿衣服的男女。但是時至今日,盡管查遍“坦洋工夫”茶莊、茶號及相關部門檔案,終不見金牌蹤影。老壹輩坦洋茶人推測說:這壹塊金牌可能留存在當局農商部,1949年移帶到臺灣,現收藏臺灣博物館。據回鄉臺胞說:他們在60年代,參觀臺灣博物館時,曾見到過金牌,說是中國紅茶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與貴州茅臺同時獲得的金牌,後來有關部門委托回鄉臺胞再去探看,結果沒看到,是否被博物館收藏起來不得而知;另壹種推測是金牌流落“祁紅”、“浮紅”和“狗牯腦”茶產地。因為《新民晚報》和江西省蠶桑茶葉研究所主辦的《蠶桑茶葉通訊》1987年第4期及1988年第3期,曾出現金牌得主的論戰,有關報道的附頁,還刊登了獎章照片。
坦洋工夫茶稱雄,巴拿馬賽會殊榮。奪得金牌又失落,早盼光環露真容。其實,破解巴拿馬金牌失落之謎只是壹種精神的追尋,重要的是要賦予“坦洋工夫”茶文化新的歷史使命。福安的先輩茶人,創下了曾經感動世界的歷史品牌“坦洋工夫”茶,在國際友好交往中,為傳播“和平、和諧、健康、友誼”精神,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閩紅傳承百年榮耀,香醇再續世界傳奇。在新的世紀“坦洋工夫”如何面向世界作出新貢獻,這是 “坦洋工夫”茶人(包括種茶者和品茗者)的當代思考和職責。在全球企業界已從產品銷售發展到品牌戰略這壹高級階段,福安茶葉能否抓住WTO帶來的機遇,爭取更多的利益,重振閩茶雄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培育出自已的知名茶葉品牌。如果沒有知名品牌,就會被國際市場所淘汰。例如,來自英國的“立頓”紅茶,就以品牌優勢,大舉進入中國市場,在中國消費者,特別是高收入的中青年人群中,“立頓”很有魅力,很有吸引力。對中國本土品牌的紅茶而言,這無疑是削減品牌影響力的消極現象。正因為如此,“坦洋工夫”等傳統名優茶更應當擔起“茶葉是和平使者”的新的歷史使命。借助出使巴拿馬這個國際平臺,贏得更大市場份額,為推廣博大精深的中華茶文化貢獻力量。正如福建省茶葉學會會長馮廷佺所說:“早在1915年,代表我們福建茶葉的福安商會茶(即坦洋工夫茶)、閩北水仙等名優茶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與國酒貴州茅臺,同時獲得金獎殊譽,百年茶耀,至今仍然光環耀眼。這壹次,福建名優茶推廣中心代表中國茶界再次出使巴拿馬,比起1915年,這個榮譽更加讓人驚喜。這標誌著福建名優茶大規模地開始從國內躍上國際舞臺,同時也標誌著福建名優茶將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實行品牌戰略和茶葉經濟國際化的背景下邁出了可喜的壹步,取得階段性的勝利。” 坦洋工夫茶國家標準已獲得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並將於2010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據悉,按國家標準對坦洋工夫茶的感觀指標、分類分級、理化指標、質量特色指標等內容都進行了詳細的規定,能嚴格坦洋工夫茶的生產、提高產品質量和規範產品市場有序競爭。
2011年,福安市政府努力實施發展茶產業的“五個壹”戰略,即“建設壹個海峽大茶都,建成壹個茶葉加工園區,每年發展優新良種10000畝,每年舉辦壹次海峽茶博會,打造壹個‘坦洋工夫’品牌”。由福安市成立最悠久產能最大的城湖茶廠牽頭,在打造“坦洋工夫”品牌上傾註全力。壹是積極參與各項坦洋工夫相關的茶事,營造坦洋工夫再鑄輝煌的氛圍。二是研究坦洋工夫工藝的承傳與創新,應用現代生產設備制作歷史名茶取得突破,在即保持了傳統制作的坦洋工夫紅茶的形、色、香、味的同時,又大大地提高了品質和生產效率,2011年生產高中檔坦洋工夫紅茶100多噸,占整個福安產量的60%,坦洋工夫紅茶“紅觀音”榮獲“福建省優質茶”稱號。
2012年,福安已有29家坦洋工夫茶生產企業提出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專用標誌的申請,待省質監局初審後上報國家質檢總局核準後方可使用專用標誌。這些企業產值達1.5億元,商品值達4.8億元。並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太原等地建立了坦洋工夫名人會館、茶城、專櫃、專賣店等直銷網點400多個。
據悉,“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藝”現被省政府列入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