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藕粉餃、東臺發繡、濱海柳鞭、鑒湖花炮等鹽城特產聞名全國。劇院路是美食街,建軍中路和黃海東路是主要商業街。
古鹽阜平原經歷了數次海水浸泡和海退。這片廣袤的(máo)土地曾經長滿了水生植物和茂密的森林,大量的野生動物在這裏進進出出。1980期間,在大豐縣西團鎮附近發掘出壹批陸生哺乳動物化石,包括鹿的門牙和臼齒3個,枕骨和頭骨各1個,野豬頭1個,上犬齒。
據考古發現,從鹽城定馬崗向東,沿大港、龍崗、新興、上岡壹線,中土和地表有大量石灰巖,灰黑色,透明,質地堅硬,俗稱“地骨”。這是壹個很長的地帶,是古代的海岸線。在阜寧縣石莊鄉東源村,又發現了壹個新的。
古代懷壹土地的變遷鹽阜地區的先民是古代懷壹部落之壹。早在夏朝,懷壹就已經是東方的壹個大部落了。古書記載夏朝統治者曾遠征淮澱。到了商朝,江淮之間的夷人變得強大起來,甚至威脅到商朝的後方。商王多次發動大規模戰爭征服東夷(包括準夷)。周初,商紂王之子吳庚與少數周朝貴族勾結。
夏商周的東征,客觀上使中原的先進文化逐漸向東部沿海發展,加速了彜族和華夏族的民族融合。
春秋時期,吳國在江淮地區發展了自己的勢力。古代懷壹的大部分地區都成了吳國的領土。吳國被越國滅後,成為越王爭奪中原的前沿基地。楚國滅越國後,在這裏建立了江東郡,懷壹成為楚國的領土。
1957年期間,在鹽城市東北部發現了大面積的漢代遺址,出土了大量戰國遺物,如戰國、秦的半兩錢幣、陶豆、泥印等,表明這壹地區是鹽阜平原古代部落的活動中心之壹。
秦始皇統壹中國後,從古太陽到杜妍縣,懷義成為封建國家統治下的壹個縣。射陽縣建立於秦朝,屬泗水縣。古曬陽郡因射陽湖而得名,郡位於今鹽城西部,轄淮安東南部、寶應縣東部,包括今鹽城湖(古曬陽湖)附近的壹大片沿海地區。西漢初年,固始陽縣。
公元前119年(武帝開國第四年),為適應準蠻族地區經濟發展的需要,加強對邊遠地區的管理,西漢政府開始設立杜妍郡,與射陽郡壹起隸屬於臨淮郡。杜妍縣因遍布鹽場和鹽河而得名。起初是“無郡治”,由射陽郡的程管理。很快,就這樣了。
東漢時,杜妍縣改為廣靈縣。三國時期,杜妍縣地處吳魏交界地帶,成為雙方屢戰屢敗的軍事關隘。曹操害怕孫權渡河北上。作為吳國北方的屏障,他下令江淮之間的十萬戶人家向北遷移,郡的百姓也紛紛逃往南方。杜妍和射陽兩縣因戰亂而分散。
第壹個縣丞孫堅杜妍是漢代的大郡,史書正式記載的第壹個縣丞是孫堅。
孫堅,吳軍富春人,出生於172。《會稽句章》中有壹個叫許昌的人,自稱“陽明皇帝”,發動農民起義。孫堅因鎮壓起義有功,被發配到杜妍縣任縣令。
孫堅主政杜妍縣期間,深受人民愛戴。據《郾城縣誌》記載,孫堅的父親仲孫曾在此地耕田種瓜。當年抽水灌溉瓜田的古井遺跡,至今還在鹽城中學的校園裏。古“鹽城八景”之壹“掛井仙道”,指的就是這口古井,幽深甘甜,大旱不枯。
華佗的醫療實踐充滿了鹽和鹽的濫用,這種流行病促進了傳統民間醫學的發展。
漢末著名民間醫家華佗,足跡遍布鹽阜平原,深受百姓愛戴。直到現在,關於華佗診斷疾病的故事還有很多。《後漢書·華佗傳》記載,有壹天,在杜妍的壹家旅館裏,華佗見到壹個叫嚴新的人,說。
郾城漢末,南北之爭,三國時期連年戰亂,江淮地區人口大減,射陽、杜妍兩郡荒廢。西晉初期,晉武帝恢復了射陽和杜妍兩縣。東晉安帝(397-405)建立時,杜妍縣改名為郾城縣,郾城由此得名。南北朝初期,射陽縣廢棄。
北齊政權曾在鹽城設射陽縣,陳朝改射陽縣為鹽城縣。
整個南北朝前期,鹽城地區再次成為邊疆戰場,連綿不斷的戰爭硝煙使鹽城郡(縣)日益人煙稀少,田地荒蕪,鹽漁衰落。
隋朝統壹中國後,鹽城郡被廢,取而代之。後來農民起義領袖魏徹在鹽城建立政權,建立了國家。唐初復鹽城郡,屬淮南道。唐末,先為吳王楊行密所居,屬滁州。南唐吳後,鹽城改為臺州。
南北朝後期,鹽城的鹽業經濟進壹步發展,出現了“鹽場繞城”的說法。隋唐五代時期,達到了空前的繁榮程度。唐代鹽城* * *有大型鹽場9處,鹽亭123座,壹年煮鹽約45萬石。長風堰建成後,鹽業生產發展更快。
758年,鹽鐵局令第五任齊國進行鹽法改革,開始接受鹽的銷售為封建國家的專利。唐政府在鹽城設立鹽城督軍,管理鹽場。
唐代,江淮地區的鹽業生產在封建國家的財政收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包括鹽城在內的東南沿海的鹽場,每年向國家繳納的鹽稅都在百萬元以上,相當於100多個州的貢品。到了晚唐,漲到六百多萬元。光是鹽稅就達到了整個封建國家財政收入的壹半。當時朝廷所用官員的俸祿,都是從鹽稅收入中支出的。
隋唐時期,中外交通空間發達,鹽城也是海外交流的重要渡口之壹。
據地方誌記載,唐太宗出兵朝鮮時,名將薛曾在鹽城永寧寺駐軍,在海邊建造戰船,練水師。尉遲恭將軍還在今天的東臺西溪海溝岸邊建了壹座海春軒塔,讓進出鹽城海口的戰船和商船可以辨識航向。
許多中外使節、學者、僧侶和商人經常在鹽城出海或登陸,為大陸服務。
684年,朝鮮高僧馮·隨新羅使團來到中國。突然,船在中間翻了。馮抱著壹個被扔到海裏,漂到西溪三味寺的木皮鼓,刻在壹塊石碑上。三味寺改名為聖國院。北宋範仲淹任東臺西溪鹽官時,在三味寺閑逛,寫了壹首詩說:“壹千年過去了,三味字變了。”
當他在時,新羅王子時新國王乘船來見唐。途中,他遇上了壹場“惡風”。翻船後,他隨波漂流到鹽城。當地官員非常客氣地接待了他,並派人將他送到長安。
第八任日本“駐唐使節”沿日本九州沿海南下,再沿南島航行,穿過東海,在鹽城沿海登陸,受到當地官員的親切接見,隨後沿運河乘官船抵達汴州,再由陸路抵達長安。在唐朝生活了54年的著名留學生阿沛·馬忠·魯,老死在中國,這次陪他來中國。
702年,日本“駐唐使節”蘇田遠渡重洋訪問中國。他去鹽城問當地人:“我是日本大使,這是什麽地方?”當地人回答:“這是滁州郾城縣。”他也受到了熱情的接待。788年,朝廷派揚州判官韓源隨日本使節小野師根赴日。
文藝“百戲”在江淮很有名氣。由於經濟發達,鹽城與中原及海外文化交流頻繁。隋唐五代時期鹽城在文化方面也取得了許多成就,尤其是民間雜技——“百戲”,技藝高超,在江淮地區享有盛名。
唐代鹽城“十八團”的民間藝人在江淮壹帶表演老百姓喜聞樂見的雜技節目。內容包括“雜耍壇”、“鞠碗”、“走繩”、“鉆圈”、“賽馬”,被百姓親切地稱為“百戲”。十八團後來成為中國最早的雜技藝術搖籃之壹,被譽為“雜技之鄉”。
唐代鹽城市鎮繁榮,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在鹽城方誌中被稱為“戲城”。
範仲淹在北宋初年修建了“龔凡堤”。他重修了“長風堰”,改名為“守海堰”。但由於堤身修建不牢,年代久遠,經不起潮汐侵蝕,多處坍塌。
1023年,範仲淹出任泰州西溪鹽官。看到潮水倒灌,他積極提出重修防禦堰,並被宋仁宗任命為興化縣令,負責堤防建設工程。範仲淹從通、泰、楚、海四州征集民工四萬余人,開始修築堤防。在堤防建設過程中,民工們不畏艱難,克服了大雪、大風和怒火。他還把自己的官薪捐出來補貼堤防建設。歷時四年,他終於建成了壹條長181的大型海堤。為了紀念這位父母,人們把這座海堤命名為“範公堤”。後來又在鹽城、西溪、阜寧修建。“龔凡寺”和“三賢寺”。清初東臺人吳嘉基的《龔凡堤》詩說:“海有時枯,民之恩何時盡”,表達了人們對範仲淹築堤成就的欽佩之情。龔凡堤是中國古海堤史上的偉大工程之壹。壹直起到了擋潮的作用,促進了整個江北地區的經濟發展。
南宋時期,韓世忠在鹽城抗金時,朝廷采取“守河不如守淮”的策略,在淮河南北部署兵力。鹽城成為淮南重鎮,被列為淮東重鎮之壹。當時南宋名將韓世忠負責防守淮河。在沐陽,韓世忠被優勢兵力擊敗,率領殘部退守鹽城。他在鹽城永寧寺立了壹個帥帳。他們還派軍隊到北方修建護城河來保衛金軍。30+0165438年,金軍大舉南下,宋高宗逃往浙東。韓世忠命鹽城在江南布兵,在金軍北掠時,在京口大敗金兀術軍。
同年,另壹支金兵大軍包圍了滁州。當時駐守臺州的嶽飛下令營救。他帶領嶽家軍沿龔凡大堤由陸路和水路北上,迎擊金兵。但嶽飛還沒到鹽城,滁州就淪陷了,只好回臺州賠禮道歉。
陸,修夫,本名,生於監利,1288,鹽城縣令。三歲時,隨父遷居鎮江。童年時,盧秀福頭腦靈活,聰明好學,孜孜不倦。他的啟蒙老師稱贊他:“此不凡之子也!”少年時被送到鎮江南郊的和林寺。他生活節儉,學習勤奮。當時寫的詩《鶴林寺》反映了他這壹時期的生活:“歲月不盡,多次昏迷。窗前多古樹,床半破。他讓小牛喝溪水,幫和尚耕地。廟裏早就掃光了,農民吃了丟人。”
1256年,盧秀福進京科舉,與文天祥同考秀才。他先是在鎮守鎮江、揚州的名將李庭芝掌管機要文書,後被李庭芝推薦到南宋朝廷任職。
1276年,元朝軍隊南下,臨安失陷。陸秀夫跟隨史昭、趙冰兩位小主,文天祥、張士傑先後立兩位小主為帝,繼續反抗元朝。1278年,盧秀福臨危受命,當上了左丞相,和張士傑壹起在崖山建立了年輕的皇帝趙兵,崖山在廣東新會以南80裏的裏海。情況很危險。他們把剩下的20多萬軍隊和民兵集中在1000多艘船上,大船在中間,小船在四周,用繩子捆住,互相聯系,決心拼死壹戰。1279年初,船陣被元將軍張弘範攻破。眼看大勢已去,張士傑揮刀砍斷繩索,帶領18艘戰船突圍,準備繼續抗戰,不料在海上遭遇颶風襲擊。他把妻兒趕下海,然後哭著跪下來問年輕的皇帝:“國家大事到了這個地步,陛下應該為國捐軀。”他背著腰纏金印的年輕皇帝,平靜地死去,享年42歲。"當時曾被元軍囚禁在大都的文天祥聞訊後,痛心疾首,肅然起敬,並作詩贊美盧秀福說:"文彩山胡鉤甚有風度。
元末,紅巾軍農民起義風暴席卷全國,鹽城爆發了張士誠領導的大規模鹽民武裝起義。
張士誠,字九思,臺州白駒場十裏多人。他以代客和走私鹽為生,經常受到官府和富戶的壓迫。2035年,張士誠和他的三個弟弟,與李伯生、潘元明、呂振等18名壯士壹起,持刀桿襲擊弓兵(相當於鹽警)和富商,在臺州沿海36處發動起義。
叛軍很快占領了白駒場、定西場、連克泰州、興化,直取高郵。次年,他們在高郵自稱“成王”,建立“大周”政權,國號“天佑”。叛軍在高郵多次粉碎元軍的圍剿,切斷了京杭大運河的交通,成為元朝的心腹。
1356年,張士誠長驅直入江南,再向西北發展,統治著南起浙江紹興,北至山東濟寧,西至安徽,東臨大海的廣大富庶之地,兵數十萬。1363年,張士誠在平江自立為吳王。在他統治的早期,他能夠招募人才,招募流亡者,發展生產。
後來,張士誠壹次次被朱元璋打敗。1367年,平江郡被朱元璋攻破,張士誠被俘,死於南京。
鹽城城南有壹座枯枝牡丹園,是牡丹中的瑰寶。花如胭脂凝成,美麗潤澤,芬芳馥郁;襯托花朵的綠葉茂密繁茂,但枝幹卻像飽經風霜的枯木壹樣憔悴。
據地方誌記載,元末時住在邊倉的兩淮運鹽人邊世貞年過半百,生了壹個男孩,名叫元亨。卞長大後,善作詩,力大無窮,赤手空拳在海邊打死了壹只老虎。被張士誠任命為將軍。張士誠失敗後,元亨回家隱居,在庭院裏精心培育枯死的牡丹。明太祖朱元璋屢次招他,他都不願意。九年沒開花。1403年,卞被朝廷赦免回國。經過壹番管理,花園裏的牡丹在第二年的晚春重現。卞深受感動,題詞說:“牡丹是自己種的,春風十度不能開。散了多少繁華,還有壹個在等主人。”
從此花開花落,世代不息,枯死牡丹聞名江淮。
明代設立鹽城郡,屬淮安府。在清朝初期,它是江南省的壹部分。清康熙六年(1667),屬江蘇省。清雍正十年(1732),鹽城、淮安部分設立為阜寧縣,乾隆三十三年(1768),設立東臺縣。
明朝初年,由於長期戰亂,江淮地區人口銳減,田地荒蕪。為了盡快恢復經濟發展,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決定移民屯田,淮安府被列為屯田重點地區之壹。
洪武初年,蘇州、松江、嘉興、湖城、杭州等地的失地流民4000余人,在鹽城、淮安等地定居。之後又陸續有幾次大規模移民。有壹次,1.4萬流民遷居江南,定居在朱元璋的故鄉安徽鳳陽。再次遷至蘇州,松江二府壹萬多居民落戶鹽城。這些大規模的移民措施被民間稱為“洪武充軍”。今天的大多數鹽城人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土著”。比如大部分家族的族譜壹般最多追溯到第27代或第28代,大致在明朝洪武年間,大部分是當時從外地遷來的,大部分在蘇南。
元末明初洪武被趕走,是因為朱元璋和自稱吳王的臺州人張士誠大吵了壹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了防止吳內各大宗室聚在壹起,相互陰謀,遂解散四方。其中蘇州長門壹帶大部分地區被裁至蘇北鹽煮區,即鹽阜、連雲港。長門有五個姓周的兄弟。其中壹個是和尚,輾轉蘇北五地,稱為東西南北門。和尚的名字叫小南門,位於阜寧。阜寧當時未設縣,屬淮安管轄。
洪武充軍從1368-1398,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了。如果他們在這個時候搬到這裏,他們的後代應該超過20代。(艾女士為第25代)移民定居土地加速了鹽城地區的人口擴散和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20多年後,郾城縣居民人數增加到8912,61,810。開墾了大片貧瘠的平原和灘塗,糧食產量不斷提高。
千百年來汗流浹背地流過川昌河,川昌河輸送過來的白花花的鹽流和川昌河水壹樣不變。
宋代挖掘的船廠河,原本是沿海鹽場之間的南北交通河,各成壹段,但並不都是相通的。清代將船廠河從倉庫疏浚至鹽城,稱為南船廠河。它是從鹽城疏浚到阜寧,它被稱為北串場河。幾經疏浚,中十田與北五田連成壹片,統稱為串場河。
受影響河流兩岸的鹽民長期受到政府和鹽商的剝削。明清時期,不僅鹽官收稅,鹽商也壟斷市場,從中牟取暴利。在沈重的剝削下,鹽民過著艱苦的生活。男女老少住在沿海鹽鹵地,壹年四季冒著大風,出入塵土草灰,衣衫襤褸,面目焦黑。為了防止蚊子叮蟲,我們喝鹽蒿葉子做的湯,吃鹽蒿籽做的餅。詩人吳嘉基的壹首詩說:“小屋裏炒鹽,鹵水沸,煙茫茫。斯裏蘭卡的人民還是人,為什麽不用瓦壺煮呢!”
另壹首詩說:“壹個禿頂的人住在草棚裏,六月裏,他要煎鹽燒火。當他在烈日下走出房門時,他會享受片刻清涼。”
淮劇,原名江淮戲,發源於淮陰市和鹽城市的農村。明清時期,這個地區連年水旱災害,勞動人民不得不逃離農村,沿街乞討。為了獲得社會同情,他們以說唱的方式訴說自己的苦難。久而久之,逐漸形成了壹種七言十語的民間曲調。
15世紀末,這壹帶的廟會上有壹個叫“童子”的民間藝人,用民間曲調演唱壹些帶有神話或民間故事的簡單戲曲,並配以鑼鼓伴奏,稱為“香戲”。到19世紀中葉,已經發展成為具有初步戲劇形態的“門板戲”。門板戲的唱腔很悲壯,主要是“秧歌調”。道具是作為劍的螺栓,作為鞭子的楊柳枝,和作為胡子的玉米。窮藝人撐壹條小船下鄉趕集,命懸壹線,故稱“戲花”。
門板戲除了原有的香火戲之外,還不斷從徽劇、京劇等其他劇種中吸取唱腔、伴奏、服飾、劇目等養分,發展成為“江北戲”。從此,“淮劇”開始在江淮大地上生長。
文化名鎮白居易與明清時期的白居易有著密切的關系,他們創作了許多文學名著,從而使白居易成為文化名鎮。
據壹些學者考證,元末明初小說家施耐庵於1367年與妻兒、學生羅貫中隱居在白居場。當時他住處西邊有壹片占地十余畝的蘆葦沼澤,盛產魚蝦。每到秋冬,野雞成群結隊地飛來飛去。沼澤地裏有壹個土堆。施耐庵把它比作“水泊梁山”,他經常和羅貫中同乘壹條船。
在施耐庵的精心指導下,羅貫中以《三國誌》為藍本,配以戲曲評論和軼事,寫出了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施耐庵在梁山泊中因觸犯朱元璋而被捕,後病逝。羅貫中在白居易附近安葬屍體後,壹邊整理《水滸傳》手稿,壹邊繼續寫《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