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大學生內卷是什麽意思?

大學生內卷是什麽意思?

如果要問最近大學生中最流行的網絡熱詞,“內卷”絕對排在第壹位。不僅是“內卷”,它的延伸詞如“別滾”、“它殺了妳”、“太滾了”也成了大家經常掛在嘴邊的寵兒。那麽,什麽是內卷?

百度的解釋是:內卷化是指同行為爭奪有限的資源而競相付出更多努力,導致個體“收入努力比”下降的現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膨脹”。?

今天的主題“大學生壕溝”指的是很多大學生之間非理性的內部競爭或“自願”競爭。

對內卷化的誤解

想必當妳聽到“內卷”這個詞的時候,腦海中已經浮現出很多相關的場景,或許還有配套的文字概念。但是在這裏,我首先要和大家探討的是關於內卷的壹些誤解。

1.?內卷=忙?

在冬奧會上炸了世界的滑雪運動員顧艾玲最近壹直是社交媒體的熱門人物。據了解,她3歲開始滑雪,但除了滑雪和獲得獎牌,她的生活還包括學習鋼琴、芭蕾、寫作、模特,甚至通過自主學習,以1.580的成績(滿分1.600)進入斯坦福大學。如果以內卷繁忙的標準來看,顧愛玲絕對是當代青年中的內卷之王。

2.?內卷=每天重復枯燥的學習?

郎朗,中國著名鋼琴家,被公認為世界三大鋼琴家之壹。據采訪了解,他出生於壹個音樂世家,三歲開始學習鋼琴。他每天練琴不少於8小時,堅持了30年。由於他在淩晨開始練習,他的鋼琴聲被鄰居戲稱為“鬧鐘”。我們知道長時間練琴是壹件很無聊的事情。假設符合內卷標準,郎朗30年沒有參與內卷。

3.?內卷=做的比別人多?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系的學生需要練習寫時事評論。相關課程的老師要求學生定期交壹篇評論作為作業。有壹個學生想當評論家,因為他有強烈的表達時事的欲望,也想鍛煉自己的文筆,所以比別人多交了兩篇,希望老師能多打自己。如果這是壹篇內部論文,也許這會激勵全班同學交兩倍的作業。

不,以上假設都不是內卷。在我看來,判斷內卷化的關鍵標準在於其對“非理性”和“自願”的界定。

顧愛玲真的是多才多藝,天賦異稟。但這些成績的背後,是每天10小時充足睡眠所獲得的能量,是任何興趣面前的壹心壹意,是以犧牲高考制度為代價的自學所獲得的時間。

郎朗確實在無聊中日復壹日地練習鋼琴曲,但他的才華和熱愛是真實的。更難得的是,他對鋼琴的態度從未改變。每天練琴8小時,可以說是他獨有的節奏,很難被外界打擾。

而且那個新聞專業的學生最接近我們普通大學生。她的行為更多的是出於壹種無法抑制的寫作欲望。即使是出於競爭,如果妳沒有足夠的思想沈澱下來,只是想方設法的湊字數,那麽妳的作品質量必然會下降,老師反而會失望。

這些例子的背後不是“非理性”,而是“天賦、努力、堅持、夢想、時間管理、選擇和機遇”。多種因素的組合是合理的,符合人自身發展的規律。他們的成功是壹步壹個腳印,有跡可循的。同理,很多我們推崇的人,最後的結果可能是驚人的,但過程無非是極度的理性和長期的理性。

另壹方面,內卷化位於理性的對立面,與規律脫節,是瘋狂的。有意思的是,生活中很多人既不能堅持長期的理性,也不能堅持長期的瘋狂。就像很多大學生不能堅持上課不分心,也不能堅持每天熬夜復習。前者有力無心,後者無力。正因為如此,最後不得不淪為平庸。

在大學裏,我們看到同學在宿舍裏,在圖書館裏,在自習室裏學習,資料放在身邊,孜孜不倦。我忍不住脫口而出:“大家都太卷毛了”。很多時候這只是壹個玩笑。因為網絡熱詞的跟進,可能會有偷懶的借口。內卷會有今天的江湖地位,很難說裏面沒有這樣的水。畢竟,只有在學習的人才知道自己是否在自己合理的節奏裏。如果我們已經堅定了自己的信仰,就需要提高警惕,不要被內卷化的趨勢所影響,形成自我懷疑,也不要太在意別人。

大學生內卷的表現是1。學習沒有自己的節奏。目標沒有明確的階段計劃。容易被別人的節奏影響,改變自己的臨時計劃。

2.重復低效的勞動。過分擔心未來,透支身體,該休息的時候不休息。通過外表的努力安慰自己的內心:我現在很努力。

3.求成果的數量,不求質量。靠數量積累獲得感是功利的,選擇礦山的外觀比礦藏的內部儲量更好。

4.?時間的價值是以“有用性”來衡量的。我無法達到專註,也無法忍受無聊。我總是懷疑自己選擇的目標對不對,害怕浪費時間。

退化的原因

(1)自我期待源於看待他人的想法。

“如果我從未見過太陽,我可以忍受黑暗,但太陽使我的荒涼變成了新的荒涼。”

艾米莉·狄金森

雖然內卷在現實中有各種各樣的表現,但其本質是壹種心態,很難稱之為健康有益。縱觀幾千年的歷史,人們普遍認為,只要解決了生存的問題,即饑荒、戰爭和瘟疫,人類就能真正實現精神解放。但在今天的中國,我們看到的卻並非如此。

即使扶貧讓很多人衣食無憂,但人只要活著,就想吃得更多更好;國力的強大把人從戰爭中拯救出來,今天卻還在職場打壹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醫學技術的進步使我們能夠活到壹百歲,但壽命的長短不壹定是幸福的長短,而可能是痛苦的額外延伸。

可見,生活環境並不是制約人精神的關鍵,真正制約人的是人類自身,因為我們對幸福的期待總是來自於我們與周圍人的比較,而比較會導致競爭。而且因為生活環境好了,人口增加了,壹大批人進入了同壹個競爭圈,為高考、獎學金、面試實習、考研名額、出國留學名額等而奮鬥。,大家的精神已經開始翻身了。

從宏觀的角度看整個社會:普通人看著有錢人,覺得自己太窮了,就努力學習,考個好大學。富人看著更有錢的人,擔心自己的錢有壹天會消失,所以害怕,然後糾結於基金和股票的投資。

從大學生微觀來看:專科抱怨沒有本科,公司根本看不上;二本投訴沒人,簡歷直接刷;壹個投訴書沒有985,211,和兩個書沒有區別;985,211抱怨不出國,格局不夠大。我該怎麽辦?我考研了,於是又進入了壹個輪回。

於是我們會發現,人永遠不會滿足,永遠只會想看到自己沒有的東西。比如當代大學生認為本科已經泛濫,但實際上中國的本科率只有4.43%。換句話說,本科生其實很難得,很有價值。為什麽畢業後總是擠進那些城市?於是,本科泛濫的假象出現了,妳無形中貶低了自己。

綜上所述,內卷化正是因為人的存在。誠然,我們不能通過消滅人類來消滅內卷化。但我們不妨嘗試改變看待周圍人的視角,避免陷入非理性競爭,形成內卷化。如果妳對別人有不同的想法,他們可能不是地獄。

(2)難以突破“制度化”築起的高墻。

“壹個坐了幾十年牢的犯人說,制度化就像這個監獄。剛來的時候特別不習慣。妳處處覺得不舒服,處處打壓妳。但是,時間長了,妳已經很習慣這壹切了。”

——《肖申克的救贖》

很多大學生表示對未來很茫然,不知道該做什麽,該做什麽。但我不這麽認為。對每個人來說,幸福很簡單:金錢、時間和快樂。為了快樂,有人想當老師,有人想去銀行工作,有人想當設計師,有人想.....所以,他們想成為的不是茫然,而是通往目標的路。幾乎所有的大學生在考慮方法時都會撞上“制度化”的高墻。

“制度”可以理解為包括壹定規則、習慣、意識、氛圍的環境。自從我們踏上學習之路,“制度化”就潛移默化地為我們的思維築起了壹堵高墻。可能小時候長輩會問妳長大了想做什麽,妳會給出各種奇思妙想,比如“我長大了想當宇航員”。但當我們長大後,我們大多數人選擇的不是當時的答案,甚至與之相去甚遠。

因為小學的時候,我們的註意力都集中在考個好初中,考個好初中之後考個好高中,考個好高中之後最重要的,還有好大學。各種變化都離不開他們的祖先:好成績。這是壹種體制化,讓我們的思維變得懶惰,有意識地回避對未來的思考,因為社會通過各種渠道告訴我們,不管以後想做什麽,都要先考個好學校。

考試已經成為壹種“制度”,到了大學,它的弊端就顯現出來了。除了考試,學生很難相信還有更安全、更能改變命運的方式,也不敢嘗試走出舒適區。其實我們也不確定“考研”是否正確,但與其迷茫不動,不如隨大流,獲得壹份心安,獲得階段穩定,穩定之後再去思考未來。所謂“讀完大學的夢想之路,妳就知道了,最後就是三場考試,考研,考證,考試。”這樣,成功之路就變得單壹,成功的定義也開始同質化。如果同樣的事情太多,就開始翻車。

當然,高考本身沒有錯。已經是社會能提供的最大限度的公平了。錯的是我們在成長的道路上忽視了培養自己的思維。我們看了很多教材教輔,卻很少看國內外名著;我們在培訓班、小房間裏沒日沒夜的刷題,卻很少去外面問為什麽山那麽高,水那麽深;我們願意花三年時間去爭取同樣的研究名額,卻不願意用這三年時間去做自己的創新。說到底,學校就是壹把傘,我們習慣了呆在傘下,不敢踏出壹步,不敢在陽光下直視自己的身影。

(3)“社交媒體”的興起助長了內卷化焦慮。

“蓋房子是在壹個人文環境裏,沒有車馬。問妳能做什麽,妳的心遠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

——陶淵明

為了避免內卷,壹個問題是如何保持對妳所選擇的東西的絕對專註,尤其是在幾年內。但隨著近年來社交媒體尤其是自媒體的快速發展,越來越難以聚焦。在這個任何人都可以拿起麥克風為自己說話的時代,傳播的內容質量變得參差不齊。商業功利因素的大量介入,讓焦慮成為越來越受歡迎的商品。

“不用買課本,壹個月就能直接領證”、“壹個去過的人告訴妳上大學哪條路是不通的,別讓四年白白浪費了”、“直播壹個月兼職賺很多錢”這些針對人性弱點的廣告語,通過Tik Tok、Aauto Quicker、微信官方賬號、微信運營群等媒體獲得了大量流量,野蠻生長。讓原本難以沈下的大學生之心再次浮出水面,迷失在嘈雜的空氣中。壹會兒學這個,壹會兒學那個,沒有回到心裏,只會增加音量。

在古代,如果戰亂太大,我可以帶著親朋好友找個桃花源,披頭散發,自得其樂,任憑外界變化,我守護著自己的善良;如果官場卷帙浩繁,我也可以學學陶淵明,退隱到鄉下,在山南種豆子,同時研究詩歌,生活也挺幸福的。但在城市化不斷擴大的今天,網絡覆蓋的區域越來越廣,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我們發現很難找到壹個可以靜下心來研究壹件事情的地方。

人類在地球上建造物質生活的天堂,同時也在建造精神生活的牢籠。也許有壹天,我們會失去所有真正意義上的寧靜。所以,註重內心的修煉,學會在內心開辟壹片寧靜的土地,進行終身學習,顯然是每個人都需要努力的方向。

內卷化(個人+社會)對個人的傷害

1.?讓視野變得狹窄。

長期的內卷會讓妳更註重結果而不是過程,會為了有限的排名和最後幾個小數位而疲憊不堪。如果結果好,過程會得到肯定;如果結果不令人滿意,流程將被拒絕。我們經常聽到的是“我在這所大學失敗了三年”“我這期間的努力就像個笑話”這類挑戰失敗後的抱怨。同時也容易保守,重復學長學姐的老路,失去做探索者和開拓者的勇氣。

2.?忘記對自我的追求

在內卷的後期,最可怕的是失去自我。壹開始我只是想跑得比對方快,所以我把別人的節奏也納入了我的計劃。後來發現自己壹直過著別人的日程,追逐著別人追求的目標。最可怕的是,妳追的人可能也在追別人,如此循環往復,最終回到自己身上,形成閉環。在這個循環中,每個人在對方眼裏都只是壹臺學習機,沒有休息的空間。

3.?失去體驗生活的機會

大學是壹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學習固然重要,但興趣、愛情、旅行、團隊合作、社團等等也是很重要的經歷。畢竟,藝術來源於生活,那些在歷史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把他們的領域視為壹門藝術,而不是壹份純粹的工作。就像同壹個物理公式,老師給學生講它的推導過程,大多數學生都會贊嘆“這個公式真聰明。”但只有少數人會說:“這個公式真好看!”這少數人之所以能經常敲開真理之門,是因為他們對工作的熱情不亞於對藝術的熱情,內卷化則讓妳無法體會各種美,甚至否定它們。

對社會

1.減緩社會進步的步伐

電影《三傻大戰寶萊塢》中有壹個搞笑的情節:壹個學生為了在考試中取得更好的名次,不僅通宵比別人用功,還在考試前夕把八卦和玩物雜誌塞到其他宿舍的門口,企圖分散同學復習的註意力。這不僅是音量的問題,也是心靈扭曲的表現。試想,如果大學生將來畢業後身居高位,會不會因為內卷化的壓力而刻意放慢潛在人群的步伐?行業會不會因此而減速甚至萎縮,就像商業發展到壹定程度,政府不去管,就很容易走向壟斷。

2.社會創新程度下降。

我們現在有壹種被刻意強調的意識:“現有的社會資源是有限的”,這種意識的蔓延是內卷化的重要原因。其實是真的,只不過應該有後半句,就是“社會資源上限可以提高。”就像工業革命:人力有限,我們創造蒸汽動力;當礦產有限時,我們會發展電力;環境不能承受汙染,所以我們將發展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新事物的創造是提高社會資源上限的關鍵。但是,內卷化使我們圍繞有限的資源相互競爭,放棄創新,放棄原有的康莊大道。

如何處理內卷

1.?感受世界的宏大和自己的渺小。

如果妳覺得自己卷進去了,妳就會被放逐到廣闊的世界。我們可以爬山,爬到山頂,四周雲霧繚繞,寧靜悠遠,當我們俯視群山時,會覺得天地間的人類是多麽渺小,心態也會平和很多。我們也可以去看海,看潮汐逆著海風的潮起潮落,心會走得更遠,會思考現在的狀態是不是太緊張了,視野是不是太狹隘了。內卷就像壹個黑暗的小空間,頭腦和身體同時在那裏。我們要做的就是出去透透氣。

2.?從小事做起,用儀式感緩解焦慮。

早上忙著吃飯之前,可以先去操場散散步,晨跑後的早餐會變得更加美味;在妳做作業之前,清理妳的桌面。寬大的桌面空間可以緩解埋頭苦幹的壓抑。壹個人在宿舍的時候,可以掃地。出門的時候可以方便的把垃圾拿出去。每天打掃幾分鐘是調節心情的好方法。更重要的是,妳創造壹個幹凈的環境來凈化妳內心的焦慮。這些小儀式會壹點壹點的豐富妳每天的獲得感,讓妳知道我每天除了學習還做了那麽多事情,可以有點驕傲了。

3.?從經典中汲取營養,抓住機遇的閃光

讀書是人類終身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課本上的知識可能會過時,但課外書永遠不會。讀很多經典可以開闊妳的思維,有時候甚至會顛覆妳看待事物的方式。幫妳改變“苦難就是鍛煉”的單調雞湯,丟掉“只要努力就能做成壹切”的傲慢,學會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抓住並利用稍縱即逝的機遇、運氣和靈感。當妳在學習的時候,妳會發現自己每壹秒都在進步,每壹點知識都內化為自己的壹部分,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刻突然出現給妳壹個推力。經典的積累讓妳在面對內卷時充滿自信。

4.?刻意練習,逆著快節奏積累資本。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新事物層出不窮,視頻剪輯、帶貨直播、編程算法、p圖特效、動畫建模、配音兼職,令人眼花繚亂,涉及到不知道該選什麽。但是要記住,叠代最快的往往是那些表現形式,而不是核心的內容創作。內容創作是作品最深處的核心,壹切表現形式都是為其服務的。內容創作之所以不容易被復制或叠代,是因為它需要日復壹日的積累基礎和刻意練習。

寫作要有內容,堅持每天寫幾千字;編程要有內容,堅持每天寫固定行數的代碼;口頭表達要有內容,堅持每天固定時間朗讀和朗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經過10、20、30年的刻意實踐,內容創意會成為妳個人專屬的標簽和價值。讓妳不必盲目追求新的表現形式,因為他們會找到妳,而妳才是真正獨壹無二的。

5.?不僅要考慮個人,也要考慮國家。

雖然從小到大我們在作文中壹直加“把個人命運和祖國命運結合起來”,但在實踐中總是忘記,這可能只是突破內卷的壹個缺口。仔細想想,我們總會想:“我要做什麽我就做什麽”,“我要做什麽我就做什麽”,出發點都是我。但如果換個角度思考國家需要什麽,可能會發現壹個閃光點。國家是壹個宏大的概念,但是接觸國家不會受到妳個人能力的限制。妳想的話可以。

最後附上我最近迷上的壹句動畫臺詞。祝大家有壹個美好的未來。

“在這個成績和排名瞬息萬變的時代,應該拿什麽來定義第壹?

不僅僅是贏。正因為跑者有更大的理想和目標,所以才繼續跑下去。"

——《大風吹》

  • 上一篇:80歲老人迷戀40歲女友,撿破爛買票去見女友,老人:13萬就見4次
  • 下一篇:如何鑒別紫砂壺和古董?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