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長安城的禁園中,龍壽園位於城東北。這座宮殿建於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宮。隆碩二年(公元662年),唐高宗下令擴建,第二年搬進大明宮。在甘寧的第三年(公元896年),這座宮殿被士兵摧毀。大明宮周長7.6公裏多。面積約3.2平方公裏;它是北京紫禁城的四倍大。宮城有***11門,東、西、北三面有夾擊城;南面有三座宮墻,墻外丹鳳門大街寬176米,是唐代最宏偉的宮殿建築之壹。右圖為建築考古學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俄羅斯國家建築遺產研究院院士楊鴻勛先生基於30多年的考古研究成果,科學還原的大明宮整體鳥瞰圖。
[編輯此段]宮城
大明宮位於唐代長安城宮城東北的龍首院。宮殿是利用自然地形,形成壹個相對獨立的城堡而建造的。宮城南面是長方形,北面是梯形。城墻東西寬1.5km,南北長2.5km,周長7.6km,面積3.2km2。南段城墻與長安北墻東段重合,北面有三條平行的東西向宮墻,將宮殿分為三個區域。所有墻體均用夯土板砌築,底寬約10.5m,角門用磚砌成並向外加寬,其上建有塔和角樓。
宮城* * *有九個門,馮丹門在南面的中間,王獻門和苻堅門分別在東面和西面。北面中間是玄武門,東面和西面分別是韓隱門和蕭晴門。東面是左印臺門;西面分別有右銀泰門和酒仙門。除了主入口馮丹門有三個門外,其他的門都是壹個門。宮城的東、西、北各有壹座與城墻平行的夾層城,北中部有壹座厚重的玄門,正對玄武門。宮門外東西兩側駐有禁軍,北門設置了皇軍的指揮機關——“北衙”。
整個宮殿區可以分為兩部分:前朝以宮廷為主,內廷以居住和宴飲為主。大明宮正門丹鳳門以南有寬度為176米的丹鳳門大街,北面是由漢元殿、鄭玄殿、陳子殿、蓬萊殿、韓良殿、玄武殿組成的南北中軸線。宮內其他建築也大多沿此軸線分布。在中軸線的東西兩側,還有壹條垂直的街道,是在三面水平的宮墻上開側門形成的。
[編輯此段]前朝
漢元殿是大明宮的主殿,位於丹鳳門以北約600米,龍首高原南緣。是舉行重大慶典和宮廷會議的地方,俗稱“洋場”。正殿寬八間,深四間,每間寬5.3米。實測寺基比平地高15.6m,東西長75.9m,南北長41.3m,四周有寬5m的二級臺階。正殿東南、西南分別有香鑾閣、奇峰閣,以曲廊與正殿相連,整個建築群呈凹形。正殿前是壹條78米長的龍尾道,臺階和斜坡交替,分為中間的禦道和兩邊的輔道,表面鋪著瓷磚。衛龍路前還有壹座宮門,可能是牌坊建築,左右有橫跨東西的隔墻。漢元寺修建時,充分利用了龍首院的高地,雄偉壯觀,俯瞰整個長安城。“千官看長安,萬國拜漢源”的詩句描述了它當時的雄偉氣勢。右圖為根據楊鴻勛先生修復方案制作的漢元寺模型。
漢元殿以北約300米是鄭玄殿,為皇帝近朝時聽政,稱為“中朝”。廟基東西長70米,南北寬40多米。廟前有中書省、門下省、弘文博物館、歷史博物館、玉石臺博物館等官署。在殿前130米處,有三扇平行的鄭玄門,左右有橫向的宮墻,墻與殿之間形成壹個大庭院。陳子廳位於鄭玄廳以北95米處,被稱為“內廷”,大臣們在此朝見皇帝,被稱為“入閣”。元、、組成的外、中、內三朝格局多為後世宮殿所模仿,北京故宮的太和、中和、保和殿就是這種格局的體現。
[編輯此段]錢伯斯
大明宮北部是園林區,建築布局稀疏,形式多樣。龍首高原北緣在陳子殿以北約200米處,其下有太液池,又名蓬萊池,面積約1.6萬平方米。池形近橢圓形,池東有壹丘,高5米多,名蓬萊山。水池沿岸有回廊,附近有許多亭臺樓閣。
林德殿,位於大明宮西北,是宮中最大的大殿。它建於高宗林德年間,是皇帝舉行宴會、觀賞樂舞和會見外國使節的地方。廟的地基用夯土建造,四壁用磚鋪成。實測南北長130m,東西寬80m以上。高臺上有三個相鄰的大廳,分為上下兩層。東西兩側有對稱的余壹樓和鄰樓,通過飛廊與正殿上層相連,樓前有亭臺樓閣,均建在夯土平臺上。林德廳總建築面積12300平方米,回廊環繞,平面布局在原址基礎上進行了恢復。
唐朝統治者崇尚道教,認老子為祖先。因此,大明宮內還有三清殿、大角關、軒轅黃帝廟等道教建築。三清殿位於宮城東北角,基址面積4000平方米,戲臺上有亭閣式建築。此外,清思堂、大夫堂等遺址也是重要的考古發掘對象。
[編輯此段]大明宮歷史
大明宮初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名永安宮。那是李世民為唐高祖建造的壹座頤和園,也就是說,壹座夏宮。然而,在宮殿建成之前,唐高祖皇帝於次年5月在大安宮因病去世,頤和園的建設被停止。因此在貞觀九年正月改名為大明宮。高宗隆碩年間,大明宮再次大規模修建。“龍朔二年(662年),高宗染上風痹,痛恨太極宮,遂建大明宮。”當時為了修繕這座宮殿,向道延、雍、通齊、、寧、夷、方、荊、郭、姜、晉、溥、清等關內15州征集了121銀子,並於龍朔三年二月,降京官壹月俸祿予以幫助。經過這次大規模建設,大明宮基本完工。當然,從那以後,大明宮又被多次修建和修繕。如大明宮始建於玄宗開元元年(公元713年),大明宮於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和十三年兩次修建,“新修蓬萊池周圍回廊400間”,鉆龍首池建程輝殿。但是,這些項目只是增加了維修。大明宮位於郭城東北,南臨都城以北,西臨宮城東北角,占據龍首院高地。
大明宮是唐代長安城的三大主要宮殿之壹,另外兩個是太極宮和興慶宮。大明宮位於太極宮的東面,所以又叫“東內”。大明宮原是太極宮的後院,靠近龍首山,比太極宮高。龍首山在渭河岸邊向東彎曲,峰高二十尺,尾高六七十尺。漢代未央宮位於龍首山東,所以未央宮比長安城高。唐代大明宮位於未央宮東側,地基較高。唐高宗中年患風濕病,怕潮濕,就搬到了涼爽幹燥的大明宮。
大明宮周長7628米,面積3.3平方公裏,是北京故宮面積的4.5倍。平面形狀為南寬北窄的楔形。它的西墻長2256米,北墻長1135米,南墻是國城北墻東部的壹段,長1674米,東墻北向西超過12度。從東墻東北角向南(東)拐1260米。是唐代長安最大的宮殿區。
宮城圍繞大明宮而建,城墻像太極宮壹樣用夯土砌成。只有每個城門的兩側和拐角的內外表面是磚砌的。城基的寬度,據考古調查,除南墻基寬約9米外,其余三個墻基寬13.5米,深1.1米。城墻建在城基中間,兩側比城基窄約1.5m,底寬10.5m,非常堅固。另外,除了宮城的北部,宮城的東、西、北三面都建有壹面與宮墻平行的墻,也是磚墻。嘉城北部最寬,距離宮墻160米。城東西兩側與宮墻之間的寬度為55米。宮城後面的嘉城建築,與宮城城墻壹起,構成了嚴密的防禦體系結構。
自唐高宗以來,唐朝的大多數皇帝都在大明宮居住和處理國家事務,持續了200多年。大明宮範圍很大,東西1.5km,南北2.5km,略呈楔形。* * *有65,438+065,438+0個大門,大明宮正門叫丹鳳門,有三大殿,分別是漢元殿、鄭玄殿、陳子殿,正殿是漢元殿。漢元殿北面有鄭玄殿,鄭玄殿周圍有中書、門下兩省,還有弘文、十二殿。著名的林德廳建於唐高宗林德時期,位於大明宮北部太爺池以西的高地。此外,還有30多個其他的大廳,亭臺樓閣和寺廟。漢元殿是唐代長安城最宏偉的建築。殿前東西兩側是香鑾、奇峰亭和通往平地的衛龍路。整座宮殿坐北朝南,居高臨下,規模宏大,建築宏偉。王維右在壹首詩中說:“天九門露宮闕,多國衣冠俯首珠冠。”唐朝末年,黃巢曾經在這裏稍稍滿足了“如果我將來是狄青”的願望,但是他沒有當上皇帝。在唐僖宗,大明宮屢遭士兵襲擊,最終於甘寧三年(896年)被燒毀。又過了幾年,宮殿的廢墟也因為戰備而被拆除,然後就成了壹片廢墟。
【編輯本段】大明宮名稱的由來
唐代大明宮是長安三大宮殿中規模最大、非常豪華的宮殿群。它棲息在城北禁園的龍頭上,在這裏可以對南千峰了如指掌,遠眺京城坊的街道,仿佛置身於門檻之中。
那麽,它為什麽要建在原來高大的龍頭頭上,又為什麽要以“大明”二玉命名呢?
李淵和李世民初建唐朝時,長安只有太極宮。而且這個太極宮也不是唐朝新建的,是隋朝的舊物。李淵成為唐朝的第壹個皇帝後,他想到了創造壹個新的豪華和輝煌的宮殿來享受世界的幸福。然而,由於李世民和其他明智的部長們的勸告,他不得不放棄。後來,秦王李世民成了唐太宗的皇帝。他尊唐元為太上皇,晚年在宮中度過。這個李淵是個平庸享樂主義的人。他對在太極宮的享受並不滿意,因為這裏地勢低窪,秋天潮濕,夏天悶熱,而太極宮的宮殿又小又舊,所以他整天郁郁寡歡。我深感遺憾,那天我在皇帝寶座上的時候,沒有主動建造壹兩座宏偉的宮殿。唐太宗見父親不高興,就在他發呆的時候問父親有什麽不舒服,有什麽要求,唐高祖卻不做聲。忙於國事的唐太宗沒有再深究這件事。不久,唐高祖終於變得沮喪,太宗很焦慮。但是當他問父親時,唐高祖仍然沒有開口。他只好去問母親竇太後。竇太後是個通情達理的人。她雖然給了唐高祖壹塊“心病”,但還是勸兒子不要動用國庫的資金另起爐竈,讓他壹心壹意處理國家大事,留給自己去勸諫和規範唐高祖。但這壹次,唐太宗不敢掉以輕心。他下旨,用自己在城北龍頭高阜上的私房錢,為父親修建了壹座臨時的頤和園,取名“永安宮”,希望父親搬進去後,自己能夠康復,永遠享受幸福。
誰知道,剛破土不久,唐高祖就去世了。唐太宗想:既然我爹不能住進去,那就給我娘建吧,這樣永安宮就可以繼續建下去了。
這壹天,工匠們正在挖掘大殿的地基,突然地下釋放出耀眼的金光。工匠們不敢再挖了,就去告訴太宗。唐太宗視察了工地,命令工匠們繼續挖,挖,挖。突然,他看到了壹個光芒四射、耀眼奪目的東西。原來是壹面巨大的青銅寶鏡1,高五尺九寸,寬四尺。它的臉像太陽壹樣閃亮,它的背像月亮。它周圍的圖案很簡單,沒有灰塵。唐太宗看後,認不出是哪壹代的寶物,就虛心請教方、等隨行官員。示意方先發言,方請先發言。唐太宗見兩位大臣在打啞謎,便點頭稱是:“請妳先告訴魏,方隨後再加。怎麽會?”
魏徵捋著胡子,毫不猶豫地說。
原來,這面珍貴的鏡子就是著名的秦鏡,壹直保存在秦始皇的鹹陽宮裏。這件事有點奇怪。如果妳從對面看鏡子,妳會在裏面看到壹個人的倒影。如果摸摸胸口,可以看到內臟,圖像非常清晰。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反映出中尉們的忠誠和背叛以及國家命運的興衰...這的確是壹件辨別真假,顯示忠臣奸詐,診斷國病,保家衛國的國寶。但秦始皇只是用它來拍宮女的照片,但他看到“膽大妄為,激動不已的人”時,都被當作異教徒斬首了。秦二世和胡亥更進壹步,殺人如麻,卻留下了奸臣趙高,他指責鹿為馬,專權,錯怪國家。壹舉成名,令匈奴喪膽的強秦,頃刻之間就死了。漢高祖劉邦初占領鹹陽的時候,秦都,蕭何勸他把鹹陽宮、阿房宮等所有宮殿都封了,把金銀財寶、小兒玉器、鐘鼎犬馬全部拒收,只把秦宮的書卷全部收起來,然後這個鎮宅之寶——秦鏡。多虧了這面珍貴的鏡子,漢朝才能延續幾百年!漢末群雄爭霸。秦鏡住在哪裏?誰知幾百年後,它又在龍頭上重生了!
說到這裏,魏徵向唐太宗深深地鞠了壹躬,並向他表示祝賀:“今天,秦鏡誕生了,這預示著唐朝的山河將永存。這是陛下的齊天鴻福造成的,我恭喜他!”
太宗聽了,推開兩個太監擡來的秦鏡,說:“我要這面鏡子做什麽?我已經有壹面比秦鏡好幾千倍的鏡子了!”
聽了這話,臉紅了,但老練的方卻莫名其妙地問,“陛下的鏡子在哪裏?盡快給我看看?”
太宗把手放在鄭偉的肩膀上說:“魏是我的鏡子!方艾青,妳不這樣認為嗎?”
方淩軒拍了拍手,笑著說道,“陛下說的完全正確。恭喜妳!哈哈哈!”
魏徵的臉更紅了。他俯下身禮貌地拒絕說,“我怎麽能和秦鏡競爭呢?陛下過獎了!……"
唐太宗很認真地說:“夫以銅為鏡,可以調服;以古為鏡,可以知興亡;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經常向我進諫,使我能明白其中的得失。不就是壹面高高掛在我身上的鏡子嗎?為了記住今天的鏡會,我特意把這個永安宮改成了大明宮!"
所有人都歡呼起來。大明宮就是以此命名的。
從此,大明宮的名字就傳遍了全世界。
大明宮建成後,唐太宗真的把秦鏡當成了他的鎮宮之寶,使之成為真正的“大明”宮殿。長安士人皆曰:“每晚見大明宮中龍頭之上明廠。”但是,唐太宗始終沒有遷都大明宮。他壹直在太極宮,依靠魏徵等賢臣的輔佐,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大好局面。
後來,唐太宗的兒子李治替唐高宗登上了王位。這是壹個軟弱無能又享樂主義的皇帝。他把朝政留給武則天處理,自己躲在深宮裏尋歡作樂。他以太極宮地勢低窪潮濕為借口,使自己患了風痹,下令對原來修建龍頭的大明宮進行改擴建。錢從哪裏來?他不願意自掏腰包,決定向人民和大臣們搜刮錢財,籌集巨資重建大明宮。他下詔向陜西、山西等十五個州的百姓收稅,並從所有在京的文武官員中扣除壹個月的薪水,重建大明宮。他從全國各地招募能工巧匠,數萬人日夜趕工。不知道有多少人被打死或者累死。最後,他在短短的壹兩年時間裏,改建擴建了壹個周長十五裏,有二十壹個門,二十四座廟,大量亭臺樓閣,還有壹個人工湖叫蓬萊池的豪華龐大的宮殿群。他認為“大明”二字是對自己的諷刺,於是將大明宮改為“蓬萊宮”。然後他搬進來定居了。他搬進蓬萊46宮後,如魚得水,整天在蓬萊池中嬉戲,在蓬萊島上拜佛,不務正業。
有壹天,他突然想起了秦鏡,於是他去藏鏡樓看看,看能不能看壹看女士們取樂。誰知,他找遍了整個藏鏡樓,甚至蓬萊宮,都沒有秦鏡的蹤影!他氣極了,抓住了守鏡太監,嚴刑拷打。太監磕頭如蒜,報告說,自從皇帝把大明宮改為蓬萊宮以來,秦鏡就不見了!鄧源皇帝聽後,眼中露出驚恐之色。不久,他失明了。
雖然高宗皇帝李治將大明宮改為蓬萊宮,但他的後唐皇帝仍稱大明宮。千百年來,長安乃至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大明宮,唯獨蓬萊宮這個名字鮮為人知。
[編輯此段]大明宮特色
經過考古發掘,大明宮內有漢元寺、林德寺、三清寺等大型遺址。主要成果和特點如下:
1.規模大,規劃嚴。大明宮規模宏大,宮城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整個宮殿分為皇宮和行省兩部分。省(衙門)基本在鄭玄門以南,* * *以北屬於“禁中”,是皇帝的生活區。它的布局以以太池為中心,根據地形靈活自由。宮城以北,是禁區。如果排除太液池以北的內園區域,遺址範圍相當於明清故宮總面積的3倍多。大明宮的林德殿面積大約是故宮太和殿的三倍。
2.對建築的處理越來越成熟。該建築還加強了主體建築的空間組合,並強調縱向的襯托技術。整個宮殿從南端的丹鳳門開始,壹直到北面的蓬萊山,也就是宮中的太液池。是中軸線,長約1,600米。整個宮殿的主要建築排列在軸線上:漢元殿、鄭玄殿和陳子殿,軸線的兩側壹般是對稱的。如果不包括內院,丹鳳門到陳子殿的距離約為1200m,比北京故宮天安門廣場到保和殿的距離略長。用作漢元寺基座的凸起高地(龍首院),加上兩側雙亭的襯托和軸線上空間的變化,營造出了宮廷所需的威嚴氣氛。
3.木結構建築解決了大面積、大數量的技術難題,已經定型。比如林德殿,由前、中、後三個大殿組成,面積約5000平方米,約為太和殿的三倍。采用寬度為11,深度為17的柱網布局。廟的東西兩側有亭臺樓閣,造型相當豐富多樣。正殿漢元殿通過在中間減去壹根柱子來增加空間,使跨度達到10米,證明了唐初皇宮內的木框架結構與故宮太和殿的梁跨度大致相同。
4.門窗樸實無華,給人莊重大方的印象。
5.建築藝術加工的真實與成熟。唐代建築風格的特點是宏偉、整潔、明快。現存的木結構建築遺存反映了唐代建築藝術加工與結構的統壹。沒有純粹為了裝修而添加的成分,也不存在扭曲建材性能使其屈從於裝修要求的現象。這當然是中國古典建築的傳統特征,但在唐代建築中體現得更為徹底。漢元寺位於龍頭原來的高度,離地十幾米,有十壹座大殿,前面有壹條75米長的衛龍路。古代用永定柱坐在寺階上的方法,在唐代以後逐漸被淘汰。整個建築氣勢恢宏,可以代表當時高度發達的文化和科技。漢元殿和林德殿的開間尺寸只有5米多壹點,最大的大梁跨度也只有四椽,沒有後世那麽大,用料也比較少。應該說用更小的材料建造宏偉宮殿的技巧是相當精通的。
6.大明宮遺址
為有效保護大明宮遺址,Xi市人民政府成立了大明宮遺址保管所,負責大明宮遺址保護管理的日常事務,開展社會教育和文物宣傳活動,參與實地考古發掘和清理配合工作,收集出土文物標本,組織實施文物保護維修工程,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大明宮的漢元寺和林德寺遺址已經對外開放。歡迎參觀唐代的文物和遺址,領略唐文化的精髓。大明宮的歷史還有待發掘。我們等等吧。
大明宮將於2010全面整修並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