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牌的品牌魅力是豐富而奢華的。奢侈品來源於拉丁語“Lux”。所以奢侈品要有光澤,要明亮,要讓人享受。奢侈品通過其品牌視覺識別系統傳達這些內容。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奢侈品是貴族階層的商品。它有身份,有地位,有優越的特權。它是高貴形象的代表。現在雖然社會在民主化,但是人們的財富觀念並沒有改變,奢侈品牌正好可以滿足人們的本能需求。
在西方消費者眼中,英國的勞斯萊斯汽車具有貴族車的象征。1925推出的Phanton被英國女王選為專車,用作接待外國元首的公路車。從1875開始,古巴“羅密歐”品牌壹直向英國獨家供應雪茄,後來又開創了“丘吉爾”模式,這是丘吉爾首相最喜歡的雪茄長度(7.48),早已是世界聞名的雪茄。所以可以肯定地說,“財富”是奢侈品牌的核心價值。
2、突出美感
奢侈品壹定是最美的商品。不管人們有多少種審美意識,奢侈品只有壹種,那就是“看到就贊。”奢侈品牌所服務的產品必須是“最先進的”。這個“最高級”必須從外觀到質量壹壹體現。奢侈應該是可見的。正是因為人們驚嘆於它的美麗和奢華,它才能給主人帶來榮耀。所以奢侈品要提供更多的“看得見的價值”——讓人看起來很好。買奢侈品的人根本不是追求實用價值,而是追求全人類“最好”的感覺。
“江詩丹頓”手表就是這樣;迪奧時裝也是如此。65438-0847年誕生於巴黎的“卡地亞”珠寶,不僅代表著階級、財富、高貴、品味,更象征著美麗和永恒。意大利“寶格麗”珠寶品牌最初沿襲了法國學院派的嚴謹風格,但在1934年融合了希臘羅馬古典主義的精髓,並在19世紀加入了意大利文藝復興和羅馬金匠派,逐漸演繹出自己獨特的奢華經典。所以沒有審美享受的產品不是奢侈品。
3.個性化很突出
奢侈品牌往往以自己為榮,他們不斷豎起個性化的大旗,創造自己的最高境界。奔馳追求頂級品質,寶馬追求駕駛樂趣,勞斯萊斯追求手工構造,法拉利追求運動速度,凱迪拉克追求豪華舒適。都是高手,各顯其能。正是因為商品的個性化,人們創造了購買的理由。正是因為奢侈品的個性化與大眾商品有著天壤之別,才顯示出其高貴的價值。
法國的“拉菲”酒在14世紀相當有名。在當時,它不僅需要10年的儲存陳年期,而且海洋性氣候、沙質土壤和波爾多平均40年樹齡的葡萄樹也使它的風味芬芳而細膩。壹瓶產於1787的“拉菲堡”在倫敦佳士得拍賣行1985成交,成交價為16萬美元,成為世界上最貴的葡萄酒。我們看到奢侈品往往會創造出獨特的商品形態。個性化讓他們壹馬當先。
4.定位特異性
奢侈品牌是很排外的,不能輕易延伸,隨意使用。所謂品牌定位專用性,是指品牌只服務於某壹種產品或某壹類產品,品牌分類級別不能改變。奢侈品牌做不出大眾品牌的營銷策略。我們很難看到壹個奢侈品牌被跨多個行業使用,並且取得了同樣的成功。品牌多元化本身就是品牌管理的大忌。我們知道,自從20世紀60年代“皮爾·卡丹”服裝被定制並開始普及和授權以來,它就不是壹種真正的奢侈品。
皮爾·卡丹先生曾說,“我是壹個像詹姆斯·邦德(電影中代號007的英國特工)壹樣的冒險家。”就這樣,這位時尚大師不僅買下了馬克西姆餐廳,還把自己的品牌延伸到了葡萄酒行業,生產了壹批“皮爾·卡丹”葡萄酒,結果失敗了。營銷是有規律的。如果寶馬敢推出壹款洗發水,寶潔會很樂意,很大方。所以奢侈品牌不改變品牌的性質,不保持品牌的定位,不恪守品牌的價值,是壹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但事實上,真正的奢侈品牌都有很深的底蘊,有的奢侈品牌已經存在了上百年。經過長時間的考驗,它的主要產品已經深入人心,這個時候自然要衍生出更多的產品。DIOR迪奧、Fozens傅瑩和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都橫跨不同的行業。
5、公眾的距離感
作為奢侈品牌,必須營造壹種望洋興嘆的感覺。讓大多數人覺得高不可攀,是奢侈品牌營銷的使命。在市場消費定位上,奢侈品牌服務的是少數“有錢人”。奢侈品消費者更不願意使用壹種人人都有的商品。所以要保持目標客戶的優越感,就要讓大眾對他們產生距離感。距離產生美。奢侈品牌要不斷設置消費壁壘,把大眾消費者拒之門外。知道品牌的人和實際擁有品牌的人之間形成巨大的反差,這就是奢侈品牌的魅力所在。
制造“公共距離感”的常用方法是提高價格門檻,采用超高定價策略,通過極高的價格讓人產生羞恥感。壹輛9米長的凱迪拉克的價格是6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00萬元;市面上流行的“勞斯萊斯”幻影車最低價格也是46萬美元;頂級法拉利恩佐售價65萬,排隊買不到。所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奢侈品牌只能是“夢想”品牌。
6.歷史聲譽價值
歷史口碑是奢侈品牌的重要內涵。奢侈品牌的文化價值很高。品牌的這種文化價值主要來源於它的歷史聲譽。壹個產品的歷史越久,其文化內涵就會越豐富。
從品牌溯源來看,品牌是有血統的。英國的“芝華士”威士忌來自19世紀蘇格蘭阿伯丁的芝華士兄弟。中國茅臺酒由貴州茅臺鎮賴氏家族演變而來。1929年,壹個叫賴永初的人繼承了135年漢武帝時期“葫蘆醬酒”的釀造方法,建造了後來著名的“常恒燒坊”,這是最早的名牌茅臺酒。中國的“大紅袍”被稱為“帝王之茶”,因為在古代,有壹個學生去北京趕考,在武夷山下的路上,生命垂危。幸好和尚用寺茶救了他,得了高中頭獎。而當皇後出現腹脹、腹痛時,內科醫生也沒有手術。冠軍獻上了茶,王後喝了茶後仍然很好。皇帝給了茶樹壹件“紅袍”,於是茶樹身價百倍。由此我們認識到,壹件奢侈品光有品質是不夠的,必須要講更多的品牌故事。
7、頂級品質的代表
在生產管理上,奢侈品是由“珍貴的原材料”和“神秘的工藝”制成的“頂級品質”產品。羅爾斯·羅伊斯的創始人勞爾斯和羅伊斯被稱為“頂級材料供應商”和“頂級技術使用者”的完美結合。他們只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最好的牛皮和意大利倫巴第高原森林最好的胡桃木,只手工制作汽車內飾。瑞士“伯爵”手表來自1874。60年代率先使用黑瑪瑙、綠松石、青金石等彩色寶石作為表面,被譽為“鐘表珠寶大師”。上世紀80年代,它制作了世界上最昂貴的男裝用土石表,用了154克鉑金、296顆鉆石和壹顆閃耀重3.85克拉的美麗藍鉆,總價值350萬瑞士法郎。因此,我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奢侈品是“原材料決定壹切”。時至今日,奢侈品不僅是傳統精湛工藝的代名詞,更是由其制造的頂級產品的代表。
壹般來說,奢侈品牌包括豐富的品牌形象、完美的外觀、與眾不同的獨特性、恪守價值、歷史聲譽、超高的價格和頂級的品質與性能七大特征。1.路易·威登
2010排名:1
整體品牌價值:增長2%至6543.8美元+097.8億美元。
上榜理由:路易威登以遊客和消費者為目標,註重品牌文化和核心消費者。
品牌背景:路易威登是法國歷史上最傑出的皮革設計大師之壹。1854年,他在巴黎開了第壹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旅行箱店。壹個世紀後,路易威登成為皮具領域最優秀的品牌之壹,也是上流社會的象征。如今,路易威登品牌已不局限於設計和銷售高端皮具,而是成為時尚、皮鞋、箱包、珠寶、手表、媒體和名酒等領域的巨型潮流風向標。
2.愛馬仕
排名在2010: 2
整體品牌價值:增長8%至84.6億美元。
上榜理由:愛馬仕大部分股份仍由家族控制(73.4%為家族股份,26.6%為公眾流通股)。公司勇於嘗試。2009年底,它收購了中國的新品牌夏商,專註於中國市場。同時,公司非常註重品牌文化傳承,善於運用傳統的精髓。
品牌背景:愛馬仕(Hermes),法國時尚品牌,早年在法國巴黎以制作高級馬具聞名,後來又推出包包、衣服、絲巾、香水、琺瑯、飾品、家居用品,品牌更加全面和多元化。
3.古馳
排名在2010: 3
整體品牌價值:增長2%,至75.9億美元。
上榜理由:佳士得聯手古馳2010向全球玩家征集古馳古董包,用於展覽和回收拍賣。這是古馳首次與拍賣行合作,召集古董古馳袋。古馳歸PPR所有,對代理市場有著嚴格的控制。
品牌背景:古馳是意大利最大的時尚集團。產品包括時裝、皮具、皮鞋、手表、領帶、圍巾、香水、家居用品和寵物用品等。古馳時裝壹直以高端、奢華、性感著稱,其作為身份和財富象征的品牌形象成為上流社會的消費寵兒,壹直受到商務人士的青睞。
4.夏內爾
2010: 4的排名
整體品牌價值:下降11%,至55.5億美元。
上榜理由:香奈兒品牌價值的下降是時代的標誌。在經濟衰退期間,消費者轉向更實用的產品。盡管香奈兒的經典手袋、化妝品和香水仍然吸引著許多人的目光,但真正購買成衣的顧客並不多。
品牌背景:香奈兒1913創立於法國巴黎,產品種類繁多,包括服裝、珠寶、配飾、化妝品和香水,每壹種都很知名,尤其是香水和時裝。香奈兒時裝將永遠保持優雅、簡潔和精致的風格。
5.軒尼詩
2010: 6的排名
整體品牌價值:下降1%,至53.7億美元。
上榜理由:軒尼詩是LVMH集團旗下的幹邑品牌,在中國市場很受歡迎。
品牌背景:軒尼詩是法國白蘭地的著名品牌之壹。世界銷量第壹,成立於1765。軒尼詩秉承其家族在釀造幹邑時壹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優良傳統,嚴格控制生產的每壹個環節,貫徹軒尼詩的原創精神。比如幹邑以“星”分類,就是源自軒尼詩。
6.勞力士手表
2010: 5的排名
整體品牌價值:下降14%至47.4億美元。
上榜理由:勞力士和許多其他高端手表和珠寶制造商壹樣,受到了經濟衰退的巨大影響。
品牌背景:勞力士是著名的瑞士手表制造商,前身是威爾斯多夫和戴維斯公司。由德國人漢斯·韋斯特多夫和英國人戴維斯於1905在倫敦共同經營。1908由漢斯·威爾斯多夫在瑞士拉夏貝爾註冊,並更名為勞力士。
7.酩悅香檳(moet & amp;Chandon)
2010: 8的排名
整體品牌價值:下降12%,至42.8億美元。
上榜理由:雖然沒有以前漂亮了,但酩悅香檳仍然是世界頂級香檳品牌。
品牌背景:酩悅香檳隸屬於法國最大的LVMH奢侈品集團,是全球最大的香檳生產商。擁有260年釀酒傳統的酩悅香檳,曾因法國皇帝拿破侖的喜愛而贏得“皇家香檳”的美譽。
8.卡蒂埃
2010: 7的排名
整體品牌價值:下降19%至39.6億美元。
上榜理由:卡地亞排名受銷量下滑影響。卡地亞是瑞士歷峰集團旗下的品牌。據悉,卡地亞精品店和第三方零售商的銷售額有所下降,低於預期。
品牌背景:1847創立於法國的卡地亞,被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譽為“皇帝的珠寶商,珠寶商的皇帝”,代表著階級、品味、財富、高貴、忠誠和永恒。卡地亞不僅是上流社會的象征,也是見證永恒愛情的經典品牌。
9.芬迪
2010: 9的排名
整體品牌價值:下降8%,至32億美元。
上榜理由:芬迪在美國市場以“它”包聞名,在亞洲市場也是壹個知名且有分量的品牌。芬迪屬於路威酩軒集團及其目標競爭對手古馳。目前,品牌成衣系列由卡爾·拉格費爾德設計。
品牌背景:以皮草起家的芬迪,自成立以來就是壹個以母系為中心的家族企業。當第二代的五個女兒都投身於家族事業時,芬迪被成功帶入國際市場。
10.蒂芙尼&;公司)
2010排名:不在名單上
整體品牌價值:增長6%至23.8億美元。
上榜理由:雖然蒂芙尼&;Co去年沒有上榜,但該品牌已經成為先鋒品牌,因為它在2009年堅持不打折,該品牌有計劃在亞洲和西歐擴張。
品牌背景:珠寶女王蒂芙尼以鉆石和銀制品聞名。蒂芙尼成立於1837。起初,它以銀餐具而聞名。1851年推出了銀925飾品,更加出名。蒂芙尼是美國設計的象征。它以愛與美、浪漫與夢想為主題,聞名了近兩個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