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觀眾會受到限制並不是因為無知也不是沒有分析能力,卻是因為缺少了純真的感受性。這種對為了要經驗另壹現實而至少要暫時性地放棄自身現實的不情願是受制於壹防禦機制。這樣的防禦機制是藝術家無法負責的社會狀態的癥狀。這是根據壹項事實:如果壹個人除了其自身以外的現實之外,賦與了當代性真實壹種合法性,那麽那些“絕對”真實,那些社會性組織所根據的自以為是的信念就會被侵蝕損害。
----------MAYA DEREN
艾倫.蓋尼(Ellen Gaine)
Ellen Gaine
曾在紐約州立大學Binghamton分校念電影,受教於Larry Gottheim和Ken
Jacobs,1982年起定居舊金山灣區。她獨鐘黑白8MM電影創作,作品以大自然元素為主,特別是對水的影像重塑將水的波紋反影成黑白光影之催眠冥想。8MM電影作品有《#3》(1970-80,S-8)、《斷簡殘編》(Frangment,1982-85,s-8)等。
運用超8所能表達的必然是更為陰喻層次的東西,......無論隱藏於活動或現實之下的是什麽,它給予更親密的看法。......使我感覺有意思的是它如何反映出記憶的活動,......對我來說,記憶就象是那飛逝而又難以辨認的影像,具有情感甚至意念的回響,但又抽離於其本質之外。
----Ellen Gaine
瑪莎.寇本 (Martha Colbum)
Martha
Colbum生於1971年,是壹位無師自通的電影創作者和音樂人,現居住在美國的巴爾地摩。她的電影創作始於將壹些剩余的影片重新剪輯組合與手繪,影片以舊片回收再制及破壞原始文本的拼貼、剪貼與偶動畫為主,被譽為是有超高精力、使用超低預算的新生代超8電影創作者。Martha
Colbum有收集舊影片的癖好,除了放映這些怪異瘋狂的收藏之外,她個人的作品有不少是以這些影片拼貼而成。她以旅行放映的方式鼓勵人們攝制超8,8MM電影作品有:《Improv
Spazz》(1995,s-8)、《嗨,老虎》(Hey Tiger,1996,s-8)、《我不能持續》(I can't Keep Up,1997,s-8)等。
戴安娜.拜瑞(Diana Barrie)
Diana Barrie曾就讀於芝加哥藝術學院(The School of
Art Institurte of
Chicago),從事攝影與電影創作,自1970年代開始,拜瑞即投身於實驗電影創作,作品展現另類形式:如比較8MM與16MM影片的局限與潛質、性別定義的電影感建構,與電影發明初級影像間相互呼應的關鍵性。拜瑞用超8宣告女性自覺影像的成年禮,創造壹女性的影像樂園,8MM電影作品有:《眼中雲》(Eyes
Through Snow,1973,S-8)、《親愛日記第壹集》(Dear Dairy Volumel,1974,S-8)、《夜晚電影#3》(Night
Movie #3,1979,S-8)等。
佩姬.愛微詩(Peggy Ahwesh)
Peggy
Ahwesh畢業於Antioch學院,獲得藝術創作學士,被譽為是壹位電影的煉金術家。她用極低預算與零成本的美學,結合本身對於性、暴力、語言探索的愛好,將電影法則壹壹打破,無權於面對文明的悖德質素,讓電影化腐朽為神奇。Ahwesh從1970年代就開始拍攝超8電影,作品多次在惠特尼雙年展放映。8MM電影作品有《匹茨堡三步曲》(The
Pittsburgh Trilogy,1983,S-8)、《瑪提娜的遊戲屋》(Martina's Playhouse,1989,S-8)、《視像機器》(The
Vision Machine,1997,S-8/Video)等。曾任教於布朗大學與舊金山藝術學院(San Francisco Art
Institute),先任教於Bard學院。
珍妮弗.蒙哥馬莉(Jennifer Montgomery)
Jennifer
Montgomery曾就讀於維斯蘭大學,嘗試寫作與繪畫是實驗。1984年搬到舊金山,從事同誌運動的工作。接著到舊金山藝術學院讀書,註冊的第壹天,她父親把拍家庭電影的超8攝影機與20卷底片給她,開啟了她的電影創作。她在學校受教於George
Kuchar、Keith Sanborn、Abigal Child.之後,她遇到了客座藝術家Peggy
Ahwesh,兩人開始合作拍攝電影。她的第壹部電影《回家路上》(Home
Avenne,1989,S-8)是壹部17分鐘的紀錄片,她回到康乃狄克州的壹家賣槍店,重構早些年曾在此被強暴的事件與回憶。這部自傳性的影片在紐約的同性戀電影節上放映,引起了非常大的回響。她把自己帶到大眾場合,因為大部分的人對處理記憶與性暴力的方法感興趣。8MM作品有:《加州》(California,1989,S-8)、《12歲:與小L的愛情》(Age
12:Love With a Little L,1990,S-8)、《我壹只羔羊》(I,A Lamb,1992,S-8)等。
卡洛琳.莎妮曼(Carolee Scheemann)
Carolee
Scheemann是壹位跨領域的藝術家。她的作品以電影、錄象藝術、繪畫、攝影、書本藝術、表演與行為藝術、裝置藝術,與跨媒體的整合的形式,變形對身體、性、性別,以及藝術的定義。對她而言,電影只是她工作的所有媒體之壹。她並沒有制作太多的電影,但是她的“自傳三步曲”對電影創作影響極深。曾獲得古根海姆藝術創作研究基金。先任教於巴德學院的米爾頓.艾弗利藝術研究所(Bard
College,Milton Avery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8MM電影作品有:《卡爾.羅格的聖誕節早餐》
(Carl ruggles's Christmas Breakfast,1964,R-8)、《垂直線》(Plumb
Line,1971,S-8)、《凱曲的最後壹夜》(Kitch's Last Night,1973-78,S-8)等.
瑪喬瑞雅.凱勒(Marjorie Keller)
以逝世的Marjorie
Keller是壹位女性意識極強的實驗電影創作者,曾在紐約大學攻讀電影,並於羅德島大學Kingston分校教授電影與錄象制作,她的作品充滿樂趣地來回戲謔與挑戰性別關系、女性主義議題,
以及我們對事物的定位,成功的展現藝術性與對女性主義元素掌握的政治性。她的《誤解》(Misconcetion,1977)是壹部關於生產經驗的電影,重新檢驗以家族為首的社會神話。她專註在母親經驗的視聽感知,提出男性理論對生產與女性持續陣痛現象之間矛盾的觀點。8MM電影作品有:《海龜》(Turtle,1969,R-8)、《她/她》(She/Va,1973,R-8)、《抒情》(Lyrics,1983,S-8)等。
瑪塞勒.提雅許Marcelle Thirache
Marcelle
Thirache是法國當代最重要的前衛電影人之壹。先後以照片拍攝和實驗影片為創作媒材,所創作的影片也經常融合照片與繪畫,嘗試以結合音樂或事後著色的方法來改變影片的屬性。近來她常與其他藝術家合作,推出結合照片和影片的裝置作品、結合影片與戲劇或舞蹈、結合其他視聽媒材的表演形式。
直到目前為止,她已經累積了四十余部的實驗電影作品。導演對人物之“主體”的不確定性壹直保持高度的關註。特別對電影中光影和運動等元素感興趣,喜歡以攝影機去“註視”被拍攝物的質變過程,或現實與抽象間的轉化過程,例如河水或海洋的律動,以及如何將它們轉化為光影現象。將攝影機當成是壹把雙面而且是可以穿越的鏡子般地去探討物我關系。8MM作品有:《抽象二號》(Abstraction
No.2,1994,S-8)、《旋轉木馬裏的天使》(L'ange du Carrousel,1993-94,S-8)、《金棕櫚》(Palme
D'Or,1993,S-8)、《松樹》(Song Shu,1996,S-8)、《墨水08/02/97》(Encre 08/02/97,1997,S-8)等。
塞希勒.馮典Cecile Fontaine
Cecile
Fontaine是法國當代最令人激賞與期待的實驗電影人之壹。她的作品涵蓋所有影片規格:超8、標準8、16MM、35MM,並讓它們相互跨越。她同時將別人拍的家庭電影、老舊廣告片“占為己有”,並且“回收再利用”。更特殊的是,她經常以摧毀影片的“完整性”為手段來幹預電影的本質:或以遞減的方式對影片進行腐蝕,局部刮檫,將影片的色層層層剝離;或以遞增的方式將膠紙、果皮、灰塵......黏貼其上。至於影片原本的結構則常常被以改變邊框、重拍、局部接合,或以剝離乳膠再變其原本的節奏。她制作的影片極度強調“觸感”,將“剪接”的概念重新定義。作品有:《彩色電影》(A
Color Movie,1983,S-8)、Le Dejeuner Sur L'Herbe(1986,S-8)、Paris,Le 7
Janvier(1998,S-8)、 Abstract Film en Coleurs(1991,S-8)等。
薇薇安.迪克Vivieene Dick
Vivieene Dick生於愛爾蘭的
Donegal,1976年開始拍攝超8電影,因為覺得8MM攝影機的大小最適合身體和影片質地,所以特別鐘愛8MM。為1970年代紐約的“無浪潮”(No
Wave)運動的代表人物。她的作品以政治性的角度圍繞著她生活中的個人探索,並用8MM直接發表政治性評論。她形容自己的作品為“敘事與政治性”,在充滿變數的前衛電影與獨立制片的最前線。她總是對
戰於1970年代的結構主義與唯物主義電影流派提出反動。作品有:《遊擊談話》(Guerillere Talks,1978,S-8)、《美女與野獸》(Beauty
Becomes The Beast,1979,S-8)、《預告片》(Trailer,1983,S-8)等。
芭芭拉.漢默Babara
Hammer
Babala
Hammer,是壹位以拍攝8MM電影起家的實驗電影創作者。漢默從1970年代即投入舊金山女同誌陣線,記錄女同誌生活與同誌社群的成長與變貌,至今已經制作了80部電影與錄象作品,並完成以同誌史為主題的實驗紀錄片三步曲:《硝酸鹽之吻》(Nitrate
Kisses,1992)、《柔情自白》(Tender Fiction,1995)、《歷史課程》(History
Lessons,2000),為同誌電影與獨立電影中最重要的代表。她的作品大膽挑戰觀影方式,以顯現、展示、表達與去遮蔽來呈現我們過去所未見的。她用8MM電影所拍攝的大量女同誌私密關系可以在《柔情表白》中看到。作品有:Schizy(1968,S-8)、《旅行:瑪利亞和我》(Traveling:Marie
and Me,1970,R-8)等。
珍妮絲.克裏斯托.萊普林Janis Criystal Lipzin
Janis
Criystal
Lipzin是壹位跨領域的藝術家與電影教育工作者,任教於舊金山藝術學院電影制作與跨領域藝術系,制作超8MM電影已經超過25年,現居住在美國加州的
Sebastapol.超過25年的時間,Janis Criystal Lipzin對平衡電影制作、跨領域藝術創作、媒體的教育工作與活動策展的全力實踐不遺余力。
從1960年代後期,她的作品強調另類的光線感光過程、觀賞者的互動活動情況的應用手法,自1970年以來,她已經創作了無數的16MM和8MM電影作品,以及錄象作品。她的方法學讓她在反映“真實”的同時改造並打開新的局面。她從繪畫、攝影及版畫的創作背景而制作電影,她自覺於不墨守成規地創作“電影”,這樣的觀念使她從電影制作的成規中解放出來。她對挑戰我們先入觀念的創作表現形式最感興趣。充實教學、策展、藝術寫作工作,在藝術創作的實踐以及對社會的責任之間找到平衡點是她的職誌。近期她檢驗專家提出關於人類活動證據的角色,邀請觀眾參與與重新思考她所建構的的他人對歷史的詮釋與當代事件。她的作品已探索考古學、縱火與縱火癖、殺蟲劑的汙染問題、犯罪行為與爭議的醫療議題等。作品有《飄動之物》(Flapping
Things,1974,S-8)、《貍藻紀事》(The Bladderwort
Documentm,1978,S-8)、《環錐穿孔》(Trepanations,1983,S-8)、《右眼/左眼》(Right Eye/Left
Eye,1983-84,S-8)、《四季之力》(Seasonal Forces,1995-97,S-8)等。
安.夏羅蒂.勞勃森Anne Charlotte Robertson
Anne Charlotte
Robertson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的哥倫布斯。1976年開始制作電影至今。她宣稱被診斷是壹位躁郁病患者,不過她同時否認這個結論,她喜歡把自己想成壹位有種被迫去觀察的典型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