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9-06-08
閱讀習慣要靠讀自己感興趣的書來養成,而不是靠高深的學問書。當有了這個習慣後,不論書有多難,都會發現讀書樂趣無窮
他是北京觀復博物館館長,他在央視《百家講壇》所闡述的獨到見解令許多觀眾深深折服。他是壹個愛書人,說起讀書來滔滔不絕,甚至在上廁所時都手不釋卷,以至忘了身在何處——他就是馬未都。日前,馬未都走進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給學生們作了“小文物大文化”的主題演講,以文物為橋梁,與老師和學生們聊文化、談讀書。
人們為什麽會把調皮頑劣的孩子說成“妳不是壹盞省油的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短短10個字裏蘊藏著怎樣的秘密?三國題材的影視劇裏有哪些明顯不符合歷史真實的事物和場景?……馬未都告訴中學生,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中華文化的典籍裏。在繪聲繪色地講解中華文化時,他指出,讀書要從興趣開始,讀書應當成為壹生的習慣。演講的間歇,馬未都和實驗中學校長袁愛俊也接受了記者的采訪,暢談收藏與鑒賞、讀書與人生,中華文化的入門及途徑、中華文化如何輕松有趣地走進中學課堂。
青少年階段是壹個人閱讀的黃金時代,讀書習慣要靠興趣來養成,讀書要雜。
聽過馬未都演講的人都心存疑問:馬未都怎麽什麽都知道?在馬未都的演講中,我們輕而易舉地獲得了這個問題的答案。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指向廣大青少年,即珍惜時光,多讀書,讀好書。
馬未都壹走進實驗中學就萬分感慨,他對孩子們說,中學生有著旺盛的精力、令人稱奇的記憶力,應該抓緊時間讀書。讀書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記憶力,如果妳的記憶力不好,讀過的東西便記不住,那是非常遺憾的事情。馬未都以叮囑的口吻對現場的中學生說:“我現在能侃侃而談的事情,大多是在妳們這個年齡時讀書記住的,後來我也讀過很多書,但大多忘記了,或者非常容易遺忘。”馬未都風趣地把自己青少年時期讀書的軼聞趣事抖了出來。他在十四五歲時,身處東北農村,那時候的他早已養成愛讀書的習慣,雖然條件艱苦,但是只要有書讀,再艱難的生活對他來說也是有滋有味的。酷愛讀書的他,連上廁所的時間都不放過,每次如廁都帶壹本書,經常蹲得腿腳發麻。學生們聽到這裏,都善意地笑了,那份笑意的背後,充滿了對這個“視書如命”的博學之士由衷的欽佩。
現場有學生不解地問他:“到底是什麽書讓您這麽如醉如癡?”馬未都爽朗地笑了,他說這個問題其實正是他想跟中學生交流的,那就是閱讀習慣的問題。壹個人能否很深地走進書中的世界,讀出內心真正渴望讀的內容,培養讀書的樂趣非常重要,而樂趣的養成,又與我們的讀書習慣不無關系。可以說,讀書是我們壹生中最應該養成的習慣。馬未都主張,閱讀習慣要靠讀自己感興趣的書來養成,而不是靠高深的學問書。當有了這個習慣後,不論書有多難,都會發現讀書樂趣無窮。我們可能會從華美的服裝、豐盛的宴席、豪華的住宅等物質層面得到滿足和享受,但那些滿足是片刻的,很難觸到心靈深處的精神享受。只有讀書的樂趣可以歷久彌新。書讀多了,身上的氣質可以在不經意間體現出來,體現的過程不壹定是站在講臺上作壹番講演,不壹定是走進屏幕,也不壹定是出版自己的著作,而是在妳跟別人交流的時候,別人就能清楚地感覺到,這是壹個讀書人。
讀書留給我們的財富是什麽?這是馬未都想交代給這些未來棟梁的問題。馬未都給學生們的解釋是天下之事,利害相隨。只有壹件百利而無壹害的事,那就是讀書,古人說:“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壹等好事只是讀書。”書傳達的知識不是妳自己壹生積累的,而是前人積累的,前人積累的最豐富的財富就是書。前人把知識轉換為文字,供後人閱讀、汲取文字中的營養,使我們今天能夠少走彎路,少走錯路,這是我們讀書的第壹大好處。我們可以從書本上學會選擇自己的人生,看清楚人生的道路。
讀書對每個人來說,在起點上是公平的,不論妳是白發蒼蒼的老者,還是涉世未深的少年,書都會以同樣的姿態和方式呈現在妳面前。談到這裏,馬未都話鋒壹轉,轉到那些散發著迷人光彩的文物方面,通過幾組文物圖片解說中華文化,在不知不覺中給大家展示了讀書的魅力。
“省油燈”、《三國演義》裏不符合史實的地方……讓文物開口說話,用證據告訴妳為何要讀書
文物為我們提供了壹個證據,證明我們的文化曾經達到壹個怎樣的高度。文化非常抽象,但文物是具象的東西,今人可以通過文物來得知某個歷史時期的文化,讓我們了解中華文化是怎樣的壹種狀態。當我們近距離去看歷史的時候,從文物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出文化的凝聚、歷史的本真面貌。而要從文物這個文化的承載者身上發現歷史的奧秘,就得借助讀書。
“省油燈”是馬未都拿出來的第壹件“法寶”。他問現場的學生,在生活中,我們時常會聽到父母說自己的孩子:“妳可真不是壹盞省油燈!”父母們為什麽要用“省油燈”跟孩子們聯系到壹起呢?馬未都鼓勵學生們發表自己的看法,學生們對這壹問題給出了千奇百怪的答案。馬未都告訴大家,陸遊的作品為這個問題找到了答案。
陸遊在《老學庵筆記》中解釋了“省油燈”:“壹端作小竅,註清冷水於其中,每夕壹易之,尋常盞為火所灼而燥,故速幹。此獨不然,其省油幾半。”馬未都解釋說,為什麽油在點燃燈火的時候會耗盡呢?除了點亮所用的那壹部分,油會因溫度升高而蒸發。古人很聰明,為了減少油的蒸發,就發明了這種用水冷卻油的省油燈,冷水可以減少油的蒸發。據書中記載,這樣能省40%的油。
隨即,馬未都講道,古代文人有壹種閱讀的樂趣,叫秉燭夜讀。古代的照明跟今天比有天壤之別,但古人在那樣的條件下,依然保持著對讀書的樂趣,飽含對學習的熱情。我們已經發明了很多保護視力的燈,今天的孩子們只要是在讀書,開多少燈父母都不會不高興,在這樣光亮的環境下,中學生們是否會像古人壹樣對書有壹種極大的、永恒的熱情呢?
馬未都還為大家介紹了馬鐙的由來。他告訴現場的學生和老師,馬鐙最早是由中國人發明的。外國人還把馬鐙叫中國靴。馬鐙最早不是用於民事,而是用於軍事,這主要是為了解放雙手,便於在馬上作戰。秦始皇兵馬俑的馬上沒馬鐙,起碼在秦漢時期,馬上是不能打仗的。這就告訴我們壹個事實,《三國演義》的小說和電影在這個問題上都違背了歷史真實。那個時候人們還不能在馬上作戰。在戰爭中,人們即使騎著馬,也是跑到敵人跟前,翻身下馬,雙方在地上打起來。盡管這樣的歷史真實在今人看來多少有些可笑,但真實的東西是無法改變的。馬鐙大概是西晉時期發明的,我們今天發現的最早的證據出土在山西,秦漢時期的馬都是輕甲馬。馬鐙發明以後,馬就披上沈重的盔甲變成了重甲馬,戰爭就變得異常殘酷了。這就是文物和典籍考證告訴我們的歷史真實。
馬未都帶給大家的第三件法寶是“床”。在談到“床”的演變時,馬未都告訴了學生們中華民族起居習慣的演變過程。中華民族原來是席地而坐,今天跟席地而坐相關的詞,都是古老的詞,如席位、主席等。主席是指席子中間的主要的人。席地而坐遺留下來的習慣帶給我們很多詞,今天我們依然會說擺壹桌酒席,考上大學之後舉辦“謝師席”等。我們的國寶《韓熙載夜宴圖》,就為我們展現了古人席地而坐的習慣。在此前提下,我們再看李白那首婦孺皆知的《靜夜思》時,會有不壹樣的體會。“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並不是在現代人定義的床上思鄉,唐代的建築門窗比較小,月光很難照進屋子,古人的窗,跟“囪”通講,通常較小,窗的作用在於通氣,不是為了采光,古代的窗采光不好,從“疑是地上霜”來判斷,李白應該是在室外。屋內有家具陳設,不可能有大面積的霜。馬未都用白居易等人的詩句,為學生們做了大膽的猜測和小心的論證,他認為,李白詩中所說的“床”其實就是“胡床”。這些論證的過程,馬未都試圖告訴學生們,從壹首簡單的詩裏,可以看出很多有意思的東西。
馬未都講到了西漢的“君幸酒”、李白與羽觴,介紹了“交椅”壹詞為什麽會成為權力的象征。在展示文物的同時,馬未都旁征博引,他現場證明給學生們看,想要弄懂這些知識,除了讀書以外,沒有別的方法。
馬未都從事收藏已經有30年了,觀復博物館成立也有12年了。在這些年的背後,是壹個漫長且投入的讀書過程。他的讀書興趣非常廣泛,不管是有關收藏的專業書,還是文學、歷史、地理、哲學,甚至是科技方面的書,他都廣為涉獵。馬未都說,自己非常喜歡讀《中國科技史》,盡管它與收藏並沒有太大關系,但科技所走過的每壹步都影響著文物的成型與變化,那些文物為什麽是這樣而不是其他形態,這與科技的發展有很大的關系。他還喜歡讀《中國政治史》、《中國哲學史》等。他說,這些書讀多了,會對判斷事物有好處。文物的判斷之所以難,是因為它不是壹個單純的判斷,而是壹個綜合性的判斷:歷史成因、科技含量、人文環境,包括哲學思想,都蘊含其中。書讀多了,思維方式就會隨之而豐富、縝密,判斷就會準確。
了解文化遺產是青少年的責任,青少年應該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與人相處、學會學習
現場有記者提問:“怎樣讓青少年更多地了解收藏,了解中華文化?”馬未都說,參觀觀復博物館的觀眾中,有很多是青少年。有些青少年甚至每個周末都去,他們大多是對收藏、對文物有興趣的學生。文物有壹個特點,是它會隨著妳的閱歷、經歷和學識的增加,每次都能呈現出新的東西。他認為學生讀書的過程其實就像我們攝取營養壹樣,吃得越雜,營養越豐富,身體就越健康。但是目前的學校教育中,更多地傾向於數理化等主課的學習,對學生興趣方面的培養還遠遠跟不上學生的需要。
實驗中學校長袁愛俊補充說,目前高中課改裏有壹個模塊就是關於文化遺產的,但是就北京地區來說,能開這個課的學校還很少。這個模塊的設置,說明了我們對傳統文化、對不同民族文化的重視,希望在這樣的課上能給學生豐富的知識。多設壹些選修課是必要的,現在新課改後也有這樣的導向和信息,實驗中學開設了很多選修課,比如建築選修課,學生既可以在研究北京四合院的建築文化過程中了解到平民文化,又可以實地考察故宮、恭王府的格局,了解中國更廣闊基礎上的建築文化和民族文化。另外學校也開設了經典誦讀、篆刻課、書法課等,這些課程都有專用教室。學校不僅為學生們提供了眾多的課程,還打算建立學校的藝術館。對於學生們來說,他們將來可能不會成為鑒賞家、收藏家,但作為中國人,學生們應該對中華民族的東西有壹種情感,壹種對民族文化的高度認同感,這些也都是教育。
馬未都在離開實驗中學時,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壹個人成人的4項標準送給了學生們。他語重心長地說:“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與人相處、學會學習是每名學生都應該去盡力做好的事情,尤其是‘學會學習’,這壹點尤為重要。就我的感受來說,我們的家庭、學校和社會三大教育系統的指向現在並不壹致,學生的受教育環境越來越復雜,學校傳授給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在學生邁進社會的大門之後,可能會發現自己以前的很多觀念都很迂腐,沒有實用價值,必須及時作出調整。無論妳今天在學校學會多少東西,壹出校門,會發現學的東西很多用不上,必須重新學會學習。”馬未都把人生所有的建樹比作大廈,而把壹個人的學問比作壹塊磚,學問究竟是大廈的哪壹塊磚或許我們不清楚,但去掉很多塊之後,大廈就會塌。學問也是壹個不斷供給的過程,要想使人生這座大廈巍然不動,在人生的風雨中堅強地聳立,就必須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對學問進行修繕、添磚加瓦。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讀書壹定是重要的樂趣所在,讀書的過程是我們面對前人、面對智者、面對知識不斷接近的過程,它帶給我們的驚喜總是不經意的,我們有必要使這份不經意更長久,讓讀書變成陪伴我們終生的好習慣、好夥伴。
編後:馬未都走近中學生,傳遞給學生們這樣壹個信息:成功人士是怎麽成功的?他壹定不是只靠課堂學出來的,壹定是文化的熏陶和多方面的修養。馬未都從讀書講到收藏,又從文物帶出文化修養的必要性,演講過程中他時刻沒有忘記談讀書。讀書,不僅是向我們延綿不斷的歷史致敬,更是親近和領略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魅力的重要途徑,這是我們壹生應該擁有的習慣,因為有這個習慣,我們的生活才會樂趣無窮。
.
很高興為妳解答,
如果對妳有幫助還望采納
謝謝!
祝學習進步!
望采納謝謝!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