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混合巖石的主要特征、命名原則和主要類型描述如下。
I .註入混合巖石
基本上以基質巖為主,新生的長英質脈只占次要地位(15%-50%之間)。基質與礦脈的界線壹般比較清晰,主要以註入(機械註入或註入-交代)為主,局部有交代作用。基質中礦物的交代作用不強,但交代反應、交代重結晶、重結晶也占有壹定的位置,是巖石常見的結構形式。根據構造形態類型,這類巖石可進壹步分為角礫混合巖、眼球混合巖、分枝混合巖、條帶狀混合巖和腸狀混合巖。可以根據基本巖石類型和礦脈成分進壹步劃分。
命名原則可以是:礦脈+基質+構造+混合巖。如長英質角閃巖角礫巖混合巖。
這種巖石的常見類型有:
(1)角礫巖混合巖:侵入脈將變質原巖分割成角礫巖,通常為片理性差、富含鐵、鎂礦物的塊狀變質巖,有時也可為暗色黑雲母片麻巖。對於角礫巖混合巖,應註意角礫巖的成分、形狀、大小、結構、構造、排列、角礫巖(基質)與脈體的比例、脈體的成分和結構等。同時還要註意角礫巖(基質)與礦脈的界線是否清晰,接觸邊界是直的還是彎的,角礫巖邊緣是否有蝕變。
如在魯中新泰、泰安等地常見的角閃石角礫巖混合巖,角礫巖形態極不規則,相鄰角礫巖邊緣形態對應。多數情況下,角礫巖無明顯位移,說明混合巖化時構造運動不是很強烈,基質巖石仍處於剛性狀態;在其他情況下,角礫巖可被拉長,變形為不規則或橢圓形,並有壹定程度的排列,表明混合巖化過程中構造運動明顯,巖石處於可塑狀態。
在角礫巖混合巖中,角礫巖的大小可能不同,在同壹露頭上可能差別很大;同時,基質和脈體的數量變化很大。
從角礫巖混合巖的角礫巖與脈體的關系來看,壹般有兩種情況:壹種是角礫巖與脈體之間存在反應帶,脈體兩側出現越來越多的基質殘留礦物,如輝石、角閃石、黑雲母等;有時暗色礦物可在脈中重結晶成粗晶,基質外圍也有交代作用,說明長時間石化後顏色變淺,重結晶後粒度變粗。這種情況是由註入交代作用形成的。
壹般來說,角礫質混合巖只在混合巖區局部出現,與其他類型的混合巖密切共生,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單獨成帶。
此外,成因與該類巖石相似,但由於“巖脈巖”形態不同,可形成枝狀混合巖和網狀混合巖。
(2)眼球混合巖:以典型眼球結構為特征。基質多為片巖發育的巖石,眼球通常為堿性長石,最常見的為微斜長石,粒度從幾毫米到幾厘米不等,往往大致平行於片巖排列,有時晶體形態相當好,成為交代斑巖,但多為透鏡狀。眼球有時可由長石-應時集合體構成。眼球體分布有時密集,有時稀疏,密集排列常呈串珠狀,可逐漸過渡為條狀。基質壹般含有較多的黑雲母或角閃石,具有明顯的片狀或片麻巖結構,通常為雲母片巖、雲母麻粒巖、斜長角閃巖和角閃巖片巖等。眼球混合巖可逐漸轉變為條帶狀混合巖或其他混合巖。對於眼球混合巖,除了殘余基質的特征外,還應特別註意研究眼球的礦物成分、形狀、大小、排列的方向性和分布的密度。
(3)條帶狀混合巖:淺色脈巖物質與深色殘余基質之間有條帶狀夾層。兩類帶的寬度和相對含量不確定,但壹般矩陣仍占優勢(> 50%)。條帶狀混合巖通常以片巖(尤其是雲母片巖)或暗色片麻巖為主,脈體物質主要為粉紅色或灰白色花崗巖,基本呈平行片理狀分布在暗色基質中,呈條帶狀互層。壹般來說,礦脈的厚度是穩定的,可以延伸很遠,但當基質為片理性差的斜長角閃巖時,礦脈的厚度往往變化很快,並有許多斜片理現象。壹般情況下,礦脈與基質的界限明顯,但由於交代作用,有時在礦脈邊緣可出現由較大的黑色雲母片組成的薄邊,甚至在基質礦脈之間出現類似片麻巖的過渡帶。由於與混合巖化同時或緊隨其後的構造運動,這類巖石可發生復雜的形態變化,如形態多變的褶皺作用。在研究這類巖石時,應註意巖石的礦物成分、結構、不同條帶的比例、寬度、延伸方向、基質與礦脈的相互接觸關系、基質與礦脈接觸帶的交代作用以及基質本身的變化。
第二,混合片麻巖
混合片麻巖以強烈的混合巖化作用為特征,殘余變質基質僅處於次要地位(< 50%)。由於強烈的交代作用,殘余變質基質與新生花崗巖脈之間沒有明顯的區別和界線。總的來說,變質巖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只有壹些難以改變的礦物,通常是暗色礦物,殘留在變質原巖中。有時,即使是作為基質的暗色礦物,也不壹定代表變質原巖的礦物殘余。這類巖石的結構形態變化也很復雜。最典型的構造是片麻巖構造,但也可以是條帶狀構造或眼球狀構造。這類巖石是混合巖化過程中的流體相、高塑性變形的變質巖,是混合交代、交代反應、交代重結晶等壹系列復雜作用以貫穿方式形成的較為均勻的片麻巖。這些流體物質可以是原地選擇性重熔(溶解)而不遷移或不遠處的產物,也可以是從地殼更深處加入的物質。此時的基質壹般不保留原巖的礦物和結構構造,只保留原巖的壹些特征(有時是原巖變化的產物),所以只能按照:暗色礦物+結構+混合片麻巖來命名。如角閃石眼球狀混合片麻巖、黑雲母條紋狀混合片麻巖等。這種巖石常見的主要類型有:
(1)眼球狀混合片麻巖:新生脈物質占巖石成分的壹半以上,呈眼球狀。
(2)條帶狀混合片麻巖:新生脈狀物質占巖石成分的壹半以上,呈條帶狀分布。壹般脈基質之間界限不清,交代作用強烈。基質主要由殘余的暗色礦物組成,形成連續的條帶。
(3)條紋狀混合片麻巖:新生脈狀物質占優勢,殘余基質(暗色礦物)呈不連續或小透鏡狀出現在新生長英質集合體中,具有方向性。
(4)花崗質混合片麻巖:巖石的總成分與花崗巖相似,殘留基質僅占很次要的位置,主要是由於原基質中殘留的暗色礦物或集合體在巖石中定向分布,殘留基質的數量少於條紋狀混合片麻巖,使巖石更加均勻。
上述類型之間往往有壹個逐漸的過渡。在研究這類巖石時,壹般劃分基質和礦脈是沒有意義的。要詳細研究全巖的礦物成分、結構和構造,同時要特別註意殘留的原巖段,如不明顯的殘留小條帶或不均勻分布的顏色較深的小塊狀、斑點等。研究這些殘余塊體的產狀和延伸方向;註意碎裂、條帶狀、碎裂與殘塊的關系;研究這些殘余巖塊的特征及其與新花崗巖脈的關系;應註意這類巖石與其他類型混合巖的關系。
三。混合花崗巖類
它是混合巖化作用最強的產物,其巖性與巖漿冷凝的花崗巖相似。巖石的總礦物成分相當於花崗巖或花崗閃長巖,但仍可保留壹定數量的暗色礦物集中的斑點、條痕或團塊,分布不均,壹般代表交代反應留下的基質。含量高時,會形成陰影或霧狀結構。殘留斑點的大小和形狀變化很大。有時還有鉀微斜長石、鈉長石、條紋長石、酸性斜長石等眼球狀斑晶,是交代作用形成的。有時還會出現具有帶狀結構的交代斑狀晶體。雖然全巖趨於均質化,但結構和構造變化仍然復雜。深色礦物壹般集中在粒度較細的部位,淺色部位往往是顆粒較粗的花崗巖結構。另外,有時候可以看到皺巴巴的結構。在區域混合巖中,這類巖石常出現在混合巖化作用最強的地區,並常與其他類型的混合巖逐漸過渡。
與壹般巖漿成因的花崗巖相比,混合花崗巖具有許多不同的特征。例如:
(1)沒有固定完整的產狀,常混有各種類型的混合巖。在地質填圖中,只能大致確定哪壹段受它們支配,而很難確定其形狀和邊界。
(2)與其他類型的混合巖是逐漸過渡,不存在侵入接觸關系。
(3)或多或少具有片麻巖結構,其產狀因素與周圍其他類型的混合巖和變質巖的片理性基本壹致。
(4)有數量不確定的大理巖、磁鐵礦石英巖、角閃石等暗色巖遺跡,其片理與花崗巖巖石基本相同。殘渣分布的長軸方向與區域結構有關。有些殘留物還受到不同程度的交代作用(長石化、黑雲母等。).
(5)巖性不均勻,有的地方完全是花崗巖,無暗色礦物,有時呈典型的圖形紋理狀(長石應時呈條帶狀平行排列),有的地方富含暗色礦物。粒度變化也很復雜,有時還有交代斑晶和巨晶。
(6)各種交代結構發育,尤其是鉀長石現象普遍。
(7)沒有巖體的壹般特征,如巖相分帶、流動構造、接觸變質和大量派生巖脈。
上述特征表明,它們不是簡單地由巖漿上升侵入某壹空間,隨溫度降低而逐漸以流體狀態結晶形成,而是由其他巖石(地層)通過混合巖化作用改造而成。
這類巖石的命名壹般是按照構造+暗色礦物+混合花崗巖的命名原則,如影黑雲母混合花崗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