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壹個事,頓時勾起我的回憶。
說是鄭州壹位王先生去買菜 ,遞給菜販子5角錢,結果人家不收。壹天之內,這張5角錢被拒收了3次,王先生很疑惑:“難道現在5角錢不流通了嗎?”
實際上,現在5角錢還在流通,但網絡支付如此便捷的當下,人們越來越少地使用紙幣了。或許有壹天,5角錢會和2角錢壹樣退出流通市場。
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東西都逐漸退出我們的生活,然而卻還存在壹代人的記憶和收藏裏。
我小時候不舍得花掉嶄新的紙幣就收藏起來,如今再把這些已經不流通的舊紙幣翻出來看,滿滿都是回憶。
除了紙幣,還有各種郵票、車票、門票……沒錯,我是個喜歡收藏東西的人。
隨著 科技 的發展,人們習慣於網絡通訊,不用長時間等待信件送達;坐火車購買電子票,刷身份證進站,卻感覺生活少了壹點儀式感。
很多人都有收藏東西的癖好,當我把這些舊紙幣曬到朋友圈的時候,勾起了朋友們的種種回憶。
他們有的收藏玻璃彈珠、彩色糖紙、玩具賽車、卡通紙片等兒時物件;
很多人現在還在收藏杯子、徽章、手辦、公仔、盲盒等比較昂貴的物品;
還有特殊的收藏,比如枯黃的樹葉、包裝袋、用完的筆芯、鉛筆頭等。
這種收藏東西的癖好,不論大人和小孩子都有。成年人傾向於收藏壹些價值比較高的物品,比如手表、手辦、名酒等等。因此,有人說: “收藏是有錢人的 遊戲 。”
但對於孩子來說並不是,他們收藏的東西較為奇特,單純是出於喜歡,沒有價值高低之分。
這些物品在父母眼裏卻如同“破銅爛鐵”,他們常常嫌棄孩子把些“廢品”撿回家,還拿著當個寶貝壹樣,卻沒有真正關註孩子的心理需求。
01匱乏心理
喜歡收藏物品,有的人單純是因為好看,但有的人會把自己的情緒附加於這些收藏的物品上,收藏會令他們獲得滿足感,並不斷加強這種收藏行為。
這是匱乏心理的表現,越缺乏什麽,就想擁有更多。
小時候家裏窮,父母很少給零花錢買零食吃。於是小白每次買了棒棒糖之後,都小心翼翼地把糖紙撕下來,洗幹凈之後夾在課本裏;吃完的雪糕,小棍子也留下來,細心裝在鉛筆盒裏。看著這些糖紙和小木棍,她心裏甜滋滋的。
壹次家裏打掃,父母把她收藏的這些玩意兒都當垃圾給扔掉了,小白心裏空落落的。
這種匱乏心理,在孩子長大後會演變成“補償心理”,他們會購買超過實際需要的東西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就像小白現在已經不愛吃糖了,依舊會買很多糖堆放在家裏。
02強迫心理
很多時候, 收藏行為都帶有強迫的心理,收藏者往往會收藏過量的、無關實際需求的物品。
比如我有個朋友喜歡收藏盲盒,為了抽中壹整個系列的玩偶,他往往要買好幾十個。就為了把12只玩偶整整齊齊地擺在壹起,獲得極大的滿足,哪怕他並不是都喜歡這些玩偶。
我的小表妹更誇張,她是個追星族,把她喜歡的壹個偶像團體的所有專輯都買了。因為專輯裏面附有壹張隨機的小卡片,為了收集全部的小卡片,她節衣縮食,省下生活費買了非常多的專輯。為此,舅媽與表妹鬧得不可開交。
這種現象在青少年身上尤為明顯,他們收藏物品並不是真正的喜歡,往往買完就後悔了。 但自控力不足導致他們容易跟風、沖動消費,而商家則會利用孩子的這種心理進行營銷。
03念舊心理
這種情況多發生在成年人和老人身上, 他們收藏的這些物品有“幫助記憶”的功能,壹看到就能想起過往的回憶。
他們往往因為念舊而舍不的扔棄這些“收藏品”,比如報廢的自行車架、生銹的搪瓷水杯、停止走動的鐘表以及停刊的報紙、雜誌等等。
這種念舊心理是從小時候開始萌發的,因為對某件事情印象深刻,才會去收藏這些看似無用的東西。
小張做了壹個木制飛機模型,在學校比賽上獲得了獎,他興沖沖地拿回家給父母看,可是家裏空無壹人,他知道爸爸媽媽又吵架了。
等到晚上爸爸在外面喝得醉醺醺地回來,小張拿出飛機模型,爸爸卻說:“不好好學習,玩這幹嘛!”壹把將飛機模型摔斷了翅膀。小張最後哭著把飛機模型收了起來,這裂痕也變成他心裏難以抹去的傷疤。
這些“破銅爛鐵”或許在外人看來毫無收藏意義,對收藏者而言,紀念價值超過實際用途。
當強迫心理過重,收藏就不僅僅是壹種愛好,可能升級成壹種心理障礙,變成強迫癥。
比如有的家庭主婦會將廢紙箱、空瓶子收集起來, “留著也許將來有用呢!” 她們這樣認為。不僅如此,舊鞋子、舊衣物等也舍不得扔。然而, 這些“廢品”占據了生活空間,將家裏變得雜亂不堪,卻沒有發揮什麽實際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