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孩子越來越“宅”,家長該如何把持?

孩子越來越“宅”,家長該如何把持?

人的成功20%靠智商,80%靠情商。情商最重要的是人際關系。幫助這些在“獨生子女、獨生子女、單親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走出孤獨,成為社會人,是壹個重要的課題。

令人擔憂的是,80後有“啃老族”,90後有“書呆子”。

“壹起打籃球?”

“別走!”

“我們去購物好嗎?”

“還不如去淘寶!”

"功夫熊貓3上映了,我們去看好嗎?"

“無聊。”

……

遇到這樣的人,妳會有什麽反應?很多人會說:

“妳真家常!”

“宅男”並不是壹個新名詞,但正在成為很多孩子的生活方式。孩子應該是活潑好動的,為什麽喜歡“門壹關,二門壹關”?這些新人們是如何“安家”的?為了回答這些問題。《知心姐姐》雜誌調查小組對12-14歲的274名兒童進行了問卷調查,並在網上采訪了壹些“宅男”。

調查報告中,首先公布了壹份網上流傳的“宅人鑒定標準”:

《宅人鑒定標準》

癡迷於某件事,動漫,明星,某人或某事。

視電腦而定,長時間不能用電腦會致命!

依賴網絡,什麽都想上網,沒事就掛網。

我很少出門,經常要花很多時間去考慮參加壹個我想出去的活動。

收藏者,喜歡收藏壹件或多件物品並樂在其中的人!

不想上學/工作,有時候很討厭上學/工作,但是又不得不去!

作息時間不穩定,沒有規律的作息時間。

我不喜歡和陌生人見面,也害怕和陌生人交流,害怕在現實中認識陌生人。

性格有兩面性。我會在不喜歡的事情面前隱藏自己內心的想法,得過且過,有時候覺得自己有雙重人格!

本次調查中,47.81%的孩子表示自己是“宅男”。近壹半的統計數據顯示,“戀家”已經成為孩子生活中的普遍現象,“戀家”不再是少數。

房主表示,他們在家大部分時間最喜歡做的事情是:

看自己喜歡的書或雜誌(46.56%);

玩網絡遊戲(40.46%),

看DVD或者電視劇(31.3%)。

(調查采用多選)

看來極客們喜歡的東西大多都是“靜態”的,就是坐著或者躺著都能做。他們真的不太喜歡運動,真的很依賴電腦。

據調查,居家者並不缺少娛樂和朋友,他們也可以通過互聯網了解外面的世界。宅男和其他人相比,似乎沒什麽區別。唯壹不同的是,他們的生存空間被鎖定在“家”這個地方。

如果我們所有的需求都可以在家裏得到滿足,我們還有必要出門嗎?這就是宅男的邏輯。他們可以列出壹堆理由來證明出門完全沒有必要,甚至告訴妳:“家是最好的地方,呆在家裏是最好玩的事情。”

在調查中,宅人喜歡呆在家裏有兩個重要原因:

對戶外活動不感興趣,但在家玩得開心(38.17%);

在家感覺更舒服更安全(27.48%)。

相比之下,只有5.34%的宅男表示因為沒有時間而被迫呆在家裏。

那麽,家的魔力從何而來?

調查有兩個結果:

01

互聯網和娛樂方式的變化讓壹些孩子越來越“想家”

回憶童年的快樂時光,70後可能會提議和朋友壹起去看露天電影、蹦極、爬樹找鳥巢;80後會回憶看過的經典動畫片和電視劇;而90後可能會告訴妳,網遊和動漫是他們的最愛。

2

逃避壓力的心理需求使得宅男喜歡躲在家裏。

調查發現,居家者似乎特別依賴家帶來的舒適與安心。他們對壓力很敏感,有的甚至認為外面的世界很虛偽,很不安全。只有在家裏,他們才能真正放松。

長時間呆在家裏的壞處

對家的依賴是人正常的心理需求,但過度依賴可能隱藏著心理危機。

心理學家認為,“適應的壓力,無論是人際交往的壓力,還是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都是促進個人發展的條件。”過度依賴家帶來的放松感,可能會導致責任感的缺失,抗壓能力越來越差。

這個調查發人深省。

很難想象,當這些90後“宅男”長大步入大學校門,六個“宅男”日夜住在同壹個“房子”裏,會發生什麽?讓他們不舒服,不習慣,受不了,想家,會是更大的問題。如果他們步入社會,到壹個單位上班,和幾十個人在壹個“空間”工作,會更加迷茫。

曲立民教授在《生育的智慧》壹書中說:“據專家統計,目前至少有1億適齡男女不能結婚,‘剩女’和‘剩女鬥士’都在自己的世界裏,既期待又拒絕,搖擺不定,對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造成了些許焦慮。"

如何幫助孩子「離家」?

為了孩子的未來,家長壹定要幫助孩子早日“離家”。讓他們早壹點認識現實生活中的伴侶,讓他們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壓力,讓他們早壹點掌握與人溝通的能力。

友情是創業的基礎,朋友是事業的財富。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麽比真正的友誼更能給我們鼓勵。

如果生活中沒有友誼,就像地球上失去了太陽,因為太陽是大自然賜予我們最好的禮物,友誼能帶給我們最大的快樂。

“生活中,我們最需要的就是這樣的朋友。”愛默生說,“他們能讓人做到最好。這是壹個朋友的責任。我們對他們感覺很好。他們有巨大的吸引力;他們在我們面前打開了壹扇生命之門,無論什麽問題,都能得到透徹的解答,甚至幾句話就能提高我們的理解。真正的朋友能激發我們的潛能,就像他把自己的力量傳遞給我壹樣,讓我充分發揮自己的力量。”

家長不要因為怕交“壞朋友”而把孩子鎖在家裏。犧牲朋友和友情是不劃算的。朋友圈的縮小是孩子壹生的巨大損失。

  • 上一篇:姐妹城市的特殊人群
  • 下一篇:實用!會計經常問到的發票54問,請速度轉發收藏!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