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天壹閣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圖書館之壹。古籍浩如煙海,歷史悠久,至今已有430多年的歷史。它們被譽為“南方書城”,巍然屹立在寧波月亮湖畔,成為亞洲最古老的私人圖書館,也是世界三大最古老的家族圖書館之壹。是寧波人最引以為豪的文明星座。文人到了寧波,不亞於壹場賞心悅目。這座古色古香的建築,雅致的花園,幽靜的環境,真是令人神往。然而當年的天壹閣只是壹個普通的私人圖書館,歷經幾代滄桑。如今,天壹閣是寧波的壹顆“明珠”,集藏書、文物、旅遊於壹體。1982年2月23日,天壹閣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門兩側是壹對清代石獅子。這些木門是清朝光年間建造的。“南方書城”四個字是國畫名家潘天壽題寫的,“古亭藏英”是大書法家沙孟海題寫的。我們現在看到的大門兩邊的對聯是鐘鼎文的,上面寫著“天壹遺源長且長,惟難久藏南雷之意。”對聯說明了天壹閣圖書館的悠久歷史和清初著名思想家黃宗羲登上天壹閣圖書館後的感嘆心情。黃宗羲到了南雷,他曾感嘆“讀書難,藏書尤其難。”躲久了不散,就難了。"
當我們進入天壹閣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照壁上雄偉的“伊稀馬圖山”,柬埔寨國家元首諾羅敦·西哈努克親王曾在這裏拍照留念。這幅八馬圖是“塑料雕塑”,作者是已故的民間老藝術家胡山成。天壹閣的雕塑大部分都是他的作品。逛完這個照壁,從右邊的直門進去(左邊是1980新建的書庫和閱覽室)。可以看到天壹閣的另壹面墻。妳知道它的名字嗎?統稱為“麒麟”。但再細分,這是壹只長著龍角、牛嘴的“豺狼”,是正義的象征。
天壹閣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我們現在看到的圖書館,就是幾經修繕保留下來的天壹閣遺址。這是清末的建築遺跡。天壹閣的主人名叫範欽,名叫耀慶,名叫東明。明嘉靖十壹年(範欽二十七歲時)進士,歷任湖廣、隨州、江西、袁州、廣西、福建、雲南、陜西、河南等省知府。後又任贛南張婷各郡巡撫,仕途遍及半個中國,直至升任兵部侍郎。範欽,出生於誠實坦率的家庭,不怕有權勢的人。他曾與武定侯國勛矛盾,大權在握,大權在握,因而遭受冤獄。後來,在園洲知府辦公室,因為執法不公得罪了權臣嚴世蕃。為了避免災難,他辭職回家了。回到寧波後,圖書館建成了。範欽沈迷於書籍。他做地方官的時候,總是註意到處搜集當地公私刻本,雇人抄寫買不到的書。他不拘壹格,更註重當代作品和文獻的收藏。在他的藏書中,明朝的地方誌、政治書籍的記載、明朝的詩文集和歷代考官的記錄占了很大的比重。此外,還有許多珍貴的石碑,其中最著名的是北宋拓片。
範欽的圖書館樓原名“東明草堂”,樓前挖了壹個水池,與月湖相通,儲水備用。當時寧波有很多圖書館,但都被火燒壞了。範欽認為火災是不可避免的,火災是可以預防的。為了防止火災,範欽煞費苦心地查閱了許多書籍。最後,他受到《易經》中“天生水,百分之六十之地”這句話的啟發,於是取了用水生火的意思,將圖書館改名為“天壹閣”。圖書館樓上有壹個大房間,樓下有六個房間,象征著“壹天壹地六處”。範欽不僅改了圖書館的名字,還規定抽煙喝酒後禁止上樓。不準帶領親友開門入館住宿,不準擅自將書籍借出家門和他姓。任何違反法律的人都將因不參加祭祀祖先的儀式而受到懲罰。天壹閣的主人在命名時甚至考慮到了防火的重要性,可見其用心良苦。
範欽活到80歲。彌留之際,他把大兒子大沖和二兒媳(二兒子大千已亡)叫到榻上。他把遺產分成兩部分,壹部分是銀子,壹部分是全部書籍。大沖觀察父親的心情,決定“輩不散,書不嫁。”範欽後人對天壹閣藏書的保護作出了許多嚴格的禁止。據記載,嘉慶年間,寧波知府邱鐵青的侄女錢,是壹位聰明絕頂、熱愛讀書的才女。為了得到入閣讀書的機會,太守被委托嫁給了範的後代書生範邦柱。婚後,雲岫滿懷希望,認為她能如願以償。沒想到她還是不能上樓讀書,因為按家規女人是不可以上櫃子的,所以最後只能悶悶不樂。
原來圖書館四周都是花園,以防附近發生火災。清初,範欽的曾孫範邀請著名工匠建造精美的假山,如“九獅壹象”、“福祿壽”等。著名工匠和大師建造的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的假山中有許多動物。妳不妨數壹數有多少。
為了保護圖書館,主人制定了非常嚴格的規定,同時作為私人財富,圖書館也是外人禁止入內的。然而,幾代人的規定不可能壹成不變。第壹個破例登上天壹閣圖書館的外國人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黃宗羲。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黃宗羲以其品德、文章、學識、操守受到當時人們的廣泛推崇。在範氏家族中曾教過嘉興付雪的範鐘繇的幫助下,他很快得到了所有範氏家族的同意,登上了天壹閣。原來,為了防止藏書被分割,範欽的後人還約定,藏書由後人管理,櫃門和書櫃鑰匙要分間,除非所有房間都聚集起來,否則任何人都不能打開。黃宗羲不僅閱讀了天壹閣的全部書籍,還為天壹閣的圖書編目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