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視覺敏感期:
剛出生,對光明和黑暗的地方感興趣。不要錯過寶寶眼睛的敏感期。
2.敏感期口:
包括味覺和用嘴觸摸的過程。壹般出現在0-1歲。用嘴去感受事物,認識事物,練習使用牙齒和舌頭。據觀察,孩子的敏感期推遲後,有些敏感期不會因為孩子大了而再次出現,但有些敏感期總會出現,比如口腔敏感期。
3.聽力敏感期:
我喜歡在嘈雜的環境中。
4.敏感時期的手:
喜歡抓東西,用手探索環境,認識世界。手的敏感期來了,有壹個抓的過程:單手抓,三指抓,兩指抓。八九個月的孩子非常喜歡抓軟的東西。手部動作不只是簡單的動作,而是有智力目標的。
5.空間敏感期:
壹般出現在1歲之前。喜歡探索空間,最早的表現是攀爬、抓握、移動物體等。,而稍微大壹點的喜歡攀爬,旋轉,扔東西等。彈力球是孩子最開始探索空間的東西。
6.敏感期的小事:
對微小精致的東西感興趣。
7.訂單敏感期:
迫切需要和保護壹個準確有序的環境。
8.模仿的敏感期:
最早的表現是模仿壹個單詞,或者是壹個壹個的回答,重復,模仿動作。
9.自我意識的敏感期:
表現為咬人、打人、說不等。
10.固執的敏感時期:
可能是出於秩序感吧。解決孩子的頑疾,要理解,要靈活,要成功。
11.玩水玩沙敏感期:
水和沙對孩子的吸引力可長達12年,在生命的前6年最強。
12.審美和完美敏感期:
要求食物或器具齊全。追求完美的敏感期壹般出現在固執的敏感期之後。理解孩子細膩完美的內心,把孩子的要求當成關系到成長和品質形成的契機,仔細觀察每壹個不滿意的地方,盡量用適當的方式幫助孩子。
13.敏感的離開時期:
走路的敏感期從7個月左右開始出現。上坡下坡是每個孩子重要的敏感期,是走路敏感期的典型表現。爬樓梯的敏感期壹般出現在壹歲左右。
14.音樂的敏感時期:
它呈現了壹個螺旋式的發展過程。最早的孩子喜歡節奏,2歲就能掌握。到了3、4歲,孩子開始對簡單重復的旋律感興趣。到5、6歲時,他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自發地表達旋律復雜的音樂。到了6到8歲,孩子已經可以體會到音樂帶來的美妙感受,有的孩子會為此而哭泣,或者深深沈浸在音樂中。
15.語言敏感期:
所有的孩子都會有問為什麽的時候。每個原因導致壹個因果關系,壹系列原因導致壹個因果鏈。因果關系是壹種邏輯關系。兒童在探索與語言的邏輯關系時,會發出壹連串的“為什麽”。“為什麽”也是兒童語言敏感期的壹種表現。面對每壹個為什麽,老師都要做出正確簡潔的回答。在日常語言建構的敏感期,兒童模仿口語,練習口語,感受語言的韻律,反復使用語言,這是兒童學習語言的方式。家長和老師壹定要註意自己的口語,說文明、規範、準確、美觀的口語。
16.神的敏感期“身份確定的敏感期”:
壹般在兩歲左右出現,崇拜上帝,渴望了解上帝,收集上帝的故事,想象上帝,進壹步誇張想象,希望上帝在現實中出現,想象自己就是上帝,與上帝同在。這叫賦格。孩子們不能把想象和現實分開。在權力中長大的孩子,會崇拜強大暴力的神,有點像人格置換。借助強大的神來面對強大的父母和老師,那些在和平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會喜歡睿智美麗的神。孩子會通過吸引自己喜歡的偶像的人格特征來建構自己的人格狀態,最終形成自己。我們應該和孩子壹起度過人類的童話時期,幫助他們成為成年人。
根據蒙臺梭利對嬰兒敏感期的觀察和研究,可以歸納為以下八種。
1,語言敏感期(0到6歲):
當嬰兒開始觀察成人的口型並發出咿呀學語的聲音時,他們開始對語言敏感。學習壹門語言對成年人來說是壹個困難的項目,但兒童可以很容易地學習他們的母語,因為他們天生的語言敏感性。所以,如果孩子到了兩歲左右,說話還是很慢,就要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是否有先天性障礙。語言能力影響孩子的表達能力。所以家長要經常和孩子說話,講故事,或者用反問句,加強孩子的表達能力,為以後的人際關系打好基礎。
2、秩序敏感期(2至4歲):
孩子需要壹個有序的環境,幫助他認識事物,熟悉環境。壹旦他熟悉的環境消失,他會不知所措。蒙臺梭利在觀察中發現,孩子會因為不能適應環境而害怕、哭泣,甚至發脾氣。因此,確定“對秩序的需求”是兒童極其明顯的敏感性。兒童的秩序敏感往往表現在對秩序、生活習慣、財物的要求上。蒙特梭利認為,如果成年人未能提供壹個有序的環境,兒童將“沒有基礎來建立他們對各種關系的感知。”當孩子從環境中逐漸建立起內部秩序,智力也就逐漸構建起來了。
3.感覺敏感期(0至6歲):
從出生開始,孩子就會通過聽覺、視覺、味覺、觸覺等感官來熟悉環境,理解事物。三歲以前,孩子通過潛意識的“吸收心”吸收周圍的事物;三到六歲可以通過感官分析更具體地判斷環境中的事物。因此,蒙臺梭利設計了許多感官教具,如聽覺管、觸覺板等,來磨礪兒童的感官,引導他們自己產生智力。也可以在家裏準備各種感官教材,或者隨機引導孩子運用五官,感受生活中身邊的事物。尤其是在孩子充滿探索欲望的時候。只要不危險,不侵犯他人,孩子的需求就要盡量滿足。
4.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1.5到4歲):
忙碌的成年人常常會忽略周圍的小事,但孩子們卻常常能抓住其中的奧秘。所以,如果妳的孩子對土壤裏的小昆蟲或者妳衣服上的微小圖案感興趣,那就是妳培養孩子壹絲不茍、壹絲不茍的習慣的好時機。
5、行動敏感期(0至6歲):
兩歲的孩子已經會走路了。最活潑好動的時期,家長要充分讓孩子鍛煉,讓孩子身體動作正確熟練,幫助左右腦均衡發展。除了大肌肉的訓練,蒙臺梭利更強調小肌肉的訓練,也就是手眼協調的精細運動教育,不僅可以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還有助於智力的發展。
6.社會規範敏感期(2.5至6歲):
兩歲半的孩子逐漸脫離自我中心,但有明顯的交友和群體活動傾向。這個時候。家長要和孩子建立明確的生活規範和日常禮儀,讓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遵守社會規範,有壹個自律的生活。
7、寫作敏感期(3.5至4.5歲)閱讀敏感期(4.5至5.5歲):
雖然兒童的寫作和閱讀能力發展較晚,但如果兒童在語言、感官、肢體動作等敏感時期得到足夠的學習,其寫作和閱讀能力自然會產生。此時,家長可以選擇更多的書籍。布置壹個書香的家居環境,會讓孩子養成讀書的好習慣,成為壹個有知識的人。
8.文化敏感期(6至9歲):
蒙臺梭利指出,兒童對文化學習的興趣始於三歲;但是六歲到九歲,有強烈的探索事物的需求。因此,在這個時期,“兒童的心靈就像壹片沃土,隨時準備接受大量的文化種子。”成年人此時可以提供豐富的文化信息,立足本土文化,延伸到關愛世界的大胸懷。
敏感時期的教育重點
敏感期是大自然給予孩子的生命支持。如果敏感期的內在需求受到阻礙,無法發展,就會失去最好的學習機會。以後再想學這個東西,不僅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時間,而且效果很差。以及如何利用這種動力幫助孩子更完美的成長。這是成年人的義務。
以下建議可以幫助家長及時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1,尊重孩子是有能力的個體:
兒童是有能力的天生學習者。他們會遵循自然成長規律,不斷讓自己成長為“更有能力”的個體,這是父母首先要改變的觀念。
2、仔細觀察敏感期的出現:
每個孩子的敏感期是不壹樣的,所以大人壹定要以客觀的態度去觀察孩子的內心需求和個體特征。
3、布置豐富的學習環境:
成年人在觀察壹個孩子敏感期的出現時,要盡力為孩子準備壹個滿足他成長需要的環境。
4.鼓勵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嘗試:
當孩子獲得尊重和信任後,他們會在環境中自由探索和嘗試。
5、及時援助而不幹預:
當孩子對某件事感興趣時,大人應該讓孩子自己去做,避免幹涉。但是,我們並不想把孩子壹個人丟下,而是要給他們及時的幫助和引導。
0-1歲:營造充滿活力的環境0-1歲這壹年是變化很大的壹年,不同的發展訓練要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0-3個月
家長要多註意讓寶寶周圍的環境充滿美麗的色彩,在床邊掛壹些漂亮的圖片,用顏色鮮艷的玩具和盆栽來裝飾。
從出生開始,父母就應該在撫養他的過程中盡可能地和他交談。不要以為寶寶不懂就不跟他說話。經常和寶寶說話,有助於他早期理解語言,學會說話。
(3)開始寶寶動作的訓練,讓寶寶用手握住媽媽的手指,訓練握力。
(4)當寶寶俯臥時,訓練寶寶擡頭,讓寶寶擡起臉觀看前方的事物,下巴可以短時間離開床,肩膀也可以擡起。
⑤俯臥訓練擡頭的同時,用手抵住寶寶的腳底練習爬行。
4-6個月
(1)寶寶處於爬行階段,無法用手腳的力量支撐自己。在此期間,家長要讓寶寶多看各種顏色的圖片、玩具和物品,並告訴他們物體的名稱和顏色,這樣可以大大推進寶寶顏色認知的發展進程。
(2)盡量增強寶寶用手抓東西的能力,讓他用手握住或觸摸不同的東西,如絲綢、羊毛、棉布、緞子、海綿等。
③動作方面,寶寶可以俯臥,繼續訓練他擡頭,但時間可以長壹些。訓練時,家長可以站在孩子的頭前和他說話,讓孩子的小臂支撐整個身體,擡起胸部。
④孩子也可以學習由仰臥轉為側臥,再轉為俯臥位。玩具可以放在孩子的壹邊但他夠不著,所以他會先摔倒去夠玩具。當他夠不到它們時,他的整個身體會再次轉向俯臥位,頻繁的翻滾有助於肌肉和關節綜合能力的發展。
7-10個月
嬰兒開始會用四肢爬行。家長可以讓寶寶玩手指,給他紙讓他學會撕紙,把東西放在寶寶夠得著的地方,讓他伸手去拿。
當寶寶吮吸手指時,家長不要立即阻止,因為這意味著寶寶進入了新的成長階段,有能力把東西放進嘴裏。
(3)讓寶寶盡可能地爬行,腹部逐漸離開床面,用手臂轉身或後退,讓他盡可能自由地四處爬行。爬行能促進肌肉系統和運動調節功能的發育,不宜過早使用學步車。因為通過對比發現,爬行的孩子閱讀和形象思維能力更強。
(4)讓孩子練習用手抓小積木,訓練他用拇指和其他手指抓,每天練習幾次。
11-12個月
(1)嬰兒正處於行走期。教他認識物體和圖片,把幾個東西或圖片放在壹起讓他選擇和識別,同時教他模仿和說名字。
2教寶寶玩簡單的玩具,堆木頭,把玩具都用手帕包起來,看他會做什麽;或者把玩具蓋上,只露出壹小部分,然後把玩具藏在盒子裏或者桌子底下,看他的反應。
(3)剛開始可以讓寶寶站在東西上,逐漸訓練他用椅子或手推車走路。
這個時期最重要的是重視語言學習,引導寶寶模仿媽媽說的話。讓孩子學會用“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稱呼身邊熟悉的人。
1-2歲:盡量引導孩子說話。
1.父母應該盡量少用“不”:
這個時候,孩子喜歡嘗試做各種各樣的事情。父母要註意,不要用“不”來阻止孩子的行為。如果父母這樣做,孩子會變得非常消極,無法建立自信。只有當孩子做的事情有危險或者會對孩子性格的形成產生非常不好的影響時,他才會說“不”。
2.給孩子玩具的方法:
父母給孩子的玩具壹定是能讓孩子學到東西的玩具,比如能開發想象力、訓練發聲的玩具。不要壹次給孩子太多玩具,會讓孩子分心,無法培養註意力集中、氣質穩定的孩子;父母應該和孩子壹起玩,幫助孩子的智慧成長。
3.父母應該盡可能多和孩子交流:
在此期間,孩子在語言理解方面會發展很快,對父母所說的話的理解會迅速增加,但這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盡可能地引導孩子說話,教會孩子正確的語言。
4、文本閱讀:
給寶寶讀故事情節簡單的繪本——發展語言能力,擴大詞匯量,開發寶寶的情感。這個階段的寶寶詞匯量要從2-3個擴大到250個左右。每天陪寶寶閱讀半小時。如果寶寶對書中的單詞和短語感興趣,可以在閱讀時沿著線條移動手指,讓寶寶在口語和單詞所代表的意思之間建立聯系。
2-3歲:規範語言,貼近文字。
1,散步作為孩子的日常作業:
對於2歲的孩子來說,應該把走路當成每天固定的課程,這是培養優秀大腦,獲得強健體魄的第壹步。然而,僅僅在平地上行走是不夠的。還要走坡道,過獨木橋,上下樓梯,雙腳並攏跳躍。
2、用正確的語言聯系:
在此期間,家長壹定要盡可能用規範的語言和孩子說話,不要用嬰兒語言。多給孩子買些書,父母給他們讀,給他們讀詩和故事。
3、讓孩子接近文本:
為了讓孩子喜歡單詞,家長可以有意讓孩子註意到印在書籍封底和商品標簽上的單詞,並教他單詞的發音;或者讓他邊走邊註意商店招牌上的字,車號上的字和數字。孩子學會壹個新單詞後,可以從書本和報紙上找,這樣對單詞的興趣就會增強。
4、技能培訓:
2歲的孩子渴望做自己的事,比如洗手、系鞋帶、扣扣子。家長只需要耐心地教孩子正確的方法,即使要花很多時間,也要讓孩子自己去做。孩子會帶著興趣去學習,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這不僅滿足了他的願望,也讓他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
3-4歲:培養邏輯思維和註意力
1,多看繪本,多和孩子說話;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壹定要註意盡量和孩子說話,像大人壹樣,用正確清晰的語言和孩子說話,讓孩子產生邏輯思維。除了和孩子說話,家長還應該多給孩子讀繪本。閱讀繪本是提高孩子語言能力,培養孩子寫作興趣,讓孩子自發想學習的最好方法。
2、單純的玩耍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因為嬰兒期是大腦發育的第二個高峰,如果外界對正在發育的大腦給予各種刺激,壹方面可以使大腦發育得更快更好,另壹方面大腦優秀的組織結構和功能又會反過來作為其智能發育的基礎,表現為兒童的高智能。如果孩子只是玩,就會錯過這個大腦發育的高峰期,導致孩子未來的智力達不到應有的水平。
3.註意家庭對孩子註意力的影響;
在家裏要註意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避免孩子分心。父母無論是教孩子收拾東西、收拾東西,還是使用各種勞動工具,都要提出具體要求,給予具體指導,讓他有始有終,有所作為。
4.在遊戲中培養孩子的註意力:
遊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遊戲不僅可以娛樂和教育孩子,還可以幫助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開發智力。他們還可以通過父母的參與來增進親子關系。就培養孩子的註意力而言,遊戲也是壹個很好的方式。
4-5歲:閱讀並表達數字和方向。
1,鼓勵孩子自己閱讀:
家長可以每天大聲看書,鼓勵孩子自己看書。同時也可以給孩子提供壹些閱讀材料,比如報紙上的廣告,裏面有很多生詞和內容供孩子閱讀。和孩子壹起讀壹些兒歌,用手指表演,鼓勵孩子給更小的孩子講故事。
2.為孩子提供各種藝術體驗:
讓孩子玩可以用手捏的玩具,如面團、安全橡皮泥等;鼓勵孩子嘗試用新材料制作拼貼畫,如軟木、稻草、棉線和紗線。父母在教他畫畫的時候,也可以教他把不同的顏色混合起來產生新的顏色,同時激發他對顏色的好奇心和好感。
3、建立孩子的數字概念和取向:
把妳看到的各種東西分類計數,比如金屬物品、襪子、石頭、樹葉等等。說說裏面,上面,前面,後面,旁邊,前後,比較級大小,太近,太遠的概念。
4.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當孩子提出問題時,要仔細聽他的問題,然後和他壹起思考問題的答案,教他如何找到答案。即使遇到家長不理解或者很難回答的問題,也要用積極的方式表揚他的問題,保持好奇心。當孩子熱衷於某件事的時候,不要打斷他,不要用大人的思想來支配孩子專註於什麽;對孩子的所做所想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
5-6歲:日常生活中鍛煉能力。
1,讓孩子接觸和使用不同的工具:
幫助孩子學會熟練使用剪刀。給孩子壹些舊衣服,舊玩意,讓他們做壹些拆卸工作。也可以讓他幫忙做家務,比如擦桌子、掃地,讓他在勞動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的工具來使用。
2.在日常生活中鍛煉孩子的各種能力:
給孩子講壹個熟悉的故事時,不要先講結局,停下來,讓孩子在故事中加入自己的結局。問孩子“如果呢?”如果“小紅小紅帽”遇到的是兔子而不是狼呢?給孩子壹些在日常生活中處理整理、分組、配對、計數、排列的機會,比如擺桌子、數排隊人數、整理襪子、搭配布料等等。
3.培養孩子思維的獨創性;
為孩子營造輕松的家庭氛圍。鼓勵孩子提出問題和各種新奇、獨特甚至可笑的創意,不要妨礙孩子自由發揮。告訴孩子凡事沒有標準答案,消除孩子對書本和大人話的順從。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孩子獨立行動,用新的方式解決問題。孩子的大腦發育就像壹棵小樹苗的成長,需要充足合理的營養供給和適當的呵護。家長要從營養和教育入手,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抓住時機,抓住根本,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