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與成就:
張大千像
張大千(1899-1983),四川內江人,現代中國畫家、書法家、收藏家,原名正權,後改名爰,字季爰,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下裏巴人,齋名大風堂。他12歲能畫山水、花鳥和人物,被稱為神童; 13歲就讀於新式學堂,至19歲與仲兄張澤留學日本京都,學習繪畫與染織; 1919年,返上海,拜李瑞清、曾熙為師。李酷好八大山人,曾則好石濤。張大千也推崇八大、石濤,遂常效八大山人繪墨荷,仿石濤和尚作山水,甚得二師贊許; 又從李瑞清之弟李筠庵處學得不少仿制古畫的技法,進而以研習石濤畫為中心,旁及八大、漸江、石溪、唐寅、青藤、白陽等人,由清、明而逼元、宋,繪畫藝術大為長進,臨古仿古達到亂真的境界! 所造假畫蒙騙過不少大藏家。1924年,在上海首次舉行個人畫展。1931年與兄張澤壹同作為唐宋元明中國畫展代表赴日本。1933年,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轉年即辭職,專事創作。1936年,上海中華書局出版《張大千畫集》,徐悲鴻作序,推譽 “五百年來壹大千” 。1940年,赴敦煌臨摹歷代壁畫,前後2年零7個月。1949年,暫居香港,遊臺灣,次年赴印度新德裏舉行畫展。1951年返港,翌年遷居阿根廷。1953年再移居巴西。1957年被紐約國際藝術學會選為世界大畫家,並榮獲金獎。1969年遷居美國舊金山,居美10年是張大千創作的鼎盛期。1973年捐贈作品給臺北歷史博物館。1974年獲美國加州太平洋大學名譽人文博士學位。1978年移居臺北,晚年思鄉而不得歸。張大千無論是繪畫、書法、篆刻、詩詞都無所不通,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其繪畫藝術可分為3個時期: 古典作風期、轉變期和高峰期。60歲前,張大千集中精力臨摹,由石濤、八大追徐渭、陳淳及宋元諸家,直至敦煌壁畫。其畫風亦由近似石濤、八大而變為晉唐宋元風範。60-70歲,張大千歷經10年探索,融潑彩於潑墨、勾皴法之中,終於創造了雄奇壯麗的新風貌。以70歲所作《長江萬裏圖》為標誌,邁入了創造性的高峰期,潑彩成為最富個性的畫法。張大千晚年的這壹突變,把他的藝術從古典引向了現代,如果沒有這壹變法,他自己個人的藝術風格並不突出,只能是壹位仿古高手。
藝術地位:
在20世紀的中國畫家中,張大千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其畫以清麗雅逸取勝。徐悲鴻說過: “張大千,五百年來第壹人。” 他才氣、學養過人,山水、人物、花卉、仕女、翎毛無所不擅,特別是在山水畫方面具有特殊的貢獻。他和當時許多尋古派畫家擔負起對清初盛行的傳統畫派復興的責任,也就是繼承唐、宋、元畫家的優秀傳統,使得自乾隆之後衰弱的傳統畫派得到中興。和許多尋古派中國畫家壹樣,張大千也同樣經歷了描摹之路,但在近現代像張大千那樣廣泛吸收古人營養的畫家卻為數不多。他師古人、師近人、師萬物、師造化,最終達到“師心自用”的境界。在繼承傳統的同時,還想到了創新,最後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發展了潑墨,創造了潑彩、潑彩墨藝術,同時還改進了國畫宣紙的質地,最終成為壹代宗師。張大千壹生弟子眾多,其畫風影響深遠,曹大鐵、何海霞、胡爽庵、俞致貞、劉力上、胡若思、慕淩飛、糜耕雲、梁樹年、厲國香、龍國屏、黃獨峰、王康樂、胡力、王永年等都曾拜師大風堂。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也曾經拜張大千為師學畫。
技法特征:
筆法: 張大千的書法功力很深,作畫無論是工筆的線條勾勒,還是寫意的勾皴點染,用筆都是以秀美、靈動、爽勁見長,秀美而不靡弱,秀美中見勁健,秀美中見韻律,是其作畫用筆的顯著特點,這在古往今來的傳統中國畫家中是極為突出的。無論是造假還是創作,都帶有這種甜秀的筆性,他偽造的假石濤、假八大,乃至宋元名畫,從落款到畫,在造型、結構和畫法上似乎都無可挑剔,唯有甜秀的用筆露出了馬腳。在傳統的尋古派大家中,吳湖帆的筆法雖秀,卻失之於弱。
用墨、設色: 張大千用墨以清潤雅潔見長,臨摹古畫功力深厚,其墨法集古代眾家之長,濃淡幹濕焦運用得酣暢自如、恰到好處,絕無混沌臟濁之處。墨法可謂尋古深入、博采眾長、面目多樣。在筆墨之外,張大千用色的冷艷華美亦是壹大亮點,善於配色是大千作畫的當家本領,即使是大紅大綠的工筆重彩、青綠山水,他也能處理得至雅至清,而無艷俗之氣。除了天分之外,還與他早年在日本學習染織有關。張大千善於用色,要訣在於清透明亮中突出主次,他絕不容幾種重色占有相近的面積或濃重度,畫面的主色調鮮明。後來學張大千的畫家,往往五色斑斕,亂人眼目,終至惡俗。張大千冷艷華美的用色特點,壹直延續到其晚期的潑墨潑彩中,因而這種新畫風也顯得特別驚世絕艷。後來劉海粟、朱屺瞻等人受其影響作潑彩,風格卻顯得火爆熱烈,雖別具渾厚蒼茫之感,卻與大千冷艷的潑彩大相徑庭。
造型: 張大千雖然沒有像徐悲鴻那樣受過嚴格的寫實造型訓練,但造型能力在傳統派中國畫家中確實是出類拔萃的,其人物畫(包括許多自畫像),都采用傳統的線描法,造型簡潔概括、神形兼備,生動傳神。其山水的造型基本都是來自古人的固定程式,雖然他也到自然中去觀察名山大川,但不同於西畫的對景寫生,而是目視心記,看著真山真水去揣摩古人,按照古人的造型技法來畫。他仿古、摹古,形似達到亂真的程度,使許多收藏大家上當受騙。
構圖: 張大千的構圖基本上采用的是傳統的中國畫構圖,山水畫喜愛描繪高山大嶺,傳統的高遠、平遠、深遠法以及散點式,被他根據畫面的需要靈活采用,構圖往往是上下留白、虛實相映、氣魄宏大,並配以精美的題款。
不足與遺憾:
張大千在近現代書畫大師中尋古最為深入,藝術天賦極高,遍臨古代名家,可以做到臨壹家像壹家,達到亂真的程度,加之非常勤奮,使他積累了全面、深厚的傳統功力。由於受古人影響過深,他的畫個人風格不夠明顯。壹生的大部分作品,似乎只能看到古代某家某派的影子,而缺乏自我的精神與風格。盡管晚年由於目疾和西方現代藝術的影響,他創新出潑彩法,但造型、構圖和程式依然是古人的傳統,始終未脫古人之蕃籬。不少作品雖然技法華麗,但格調並不太高,缺乏更深刻的真情實感。作為以賣畫為生的職業畫家,大千善於經營、包裝,壹生名、利、色俱好,影響了他對藝術的更高追求,也遭到了不少正統評論家的詬病,但在批評的同時,也不得不被其超人的藝術天賦所折服。
畫作點評:
壹是張大千早年作《仿八大山人》(圖102)。張大千以造假石濤、八大山人起家。此畫為其早年意仿八大的作品之壹,從題款、印章到造型、構圖,乃至紙張都頗為亂真。但是,在用筆上卻缺乏八大的凝練、傲岸,顯出了他個人甜秀的面目。以此畫的筆墨為標準,不難找出流傳於世的大量大千造的偽八大。
圖102 張大千早年作《仿八大山人》
二是張大千早年《臨石濤畫原稿》(圖103)。張大千對石濤下過苦功,此畫為其早年臨習之稿,書法和畫的型雖極似,但用筆全是大千筆法,絲毫不見石濤放逸、豪邁的筆法。
三是 《金碧青綠山水》 (圖104 )。此畫作於1938年,為張大千金碧青綠山水的精品之壹。畫面的青山之上以金線勾勒,祥雲貫穿於金色的陽光之中,使整個畫面金碧輝煌,呈現出壹派瑰麗、古艷、雄偉之氣。青綠山水壹直被古代文人畫家視為匠家之作,不予重視,自明代仇英之後日漸衰弱。至張大千,傳統的青綠山水被發揚光大。其弟子何海霞得其真傳,也擅青綠,筆法蒼健。
圖103 張大千早年作 《臨石濤畫原稿》
圖104 張大千1938年作《金碧青綠山水》
圖105 張大千1941年作《抱貓仕女》
四是《抱貓仕女》 (圖105)。張大千亦擅長人物、仕女畫。此畫作於1941年,用傳統的白描完成,仕女的造型美麗、安詳、端莊大方,具有東方女性特有的含蓄之美,線條勾勒清麗、爽勁,與徐悲鴻白描(圖73 )相比,此畫在筆法上多了幾分秀氣與靈動。仕女懷中的貓,也畫得呼之欲動。此畫雖未設色,卻為大千仕女畫之精品。
五是《仿石濤巢湖維舟圖》 (圖106)。作於1949年,為臨仿石濤的作品。原畫筆墨放逸恣肆,造型隨意,顯得 *** 四射。此畫雖與原畫的構圖造型相近,卻畫得清純、安靜、平和,筆墨趨於規整,是大千臨古的再創造,別有壹番情調。
六是《溪山林藪》 (圖107)。作於1967年,為張大千晚年之作。“林藪”指的是山野隱居之處。此畫明顯是仿造五代巨然的壹幅山水畫《秋山問道圖》,只不過筆墨更顯蒼茫。大千晚年因糖尿病引發目疾,不能畫很工細的作品。此畫用筆有蒼老之感,具有大千晚年的筆法特征。
圖106 張大千1949年作 《仿石濤巢湖維舟圖》
圖107 張大千1967年作《溪山林藪》
圖108 張大千1973年作 《峨眉雲煙圖》
七是《峨眉雲煙圖》(圖108 )。峨眉山是張大千喜愛畫的名山,壹生畫過很多幅。此畫作於1973年,是大千根據記憶完成,雖然山水勾勒皴擦的畫法未變,但用筆已從青壯年時期的清秀甜美演變成了蒼茫、老到。畫面上兩峰對峙,雄偉險絕,局部略施潑彩,增添了畫面的迷幻感。
八是《黃芍藥》 (圖109)。花鳥畫張大千也很擅長,並經常畫。此《黃芍藥》 (圖109)畫於1976年,偏重寫意,花瓣的曲線畫得很柔美,於蒼勁中見靈秀之氣。
圖109 張大千1976年作《黃芍藥》
九是 《潑彩山水》(圖110)。1979年後張大千壹直旅居海外,使他有機會接觸到大量西方現代繪畫,並受其影響晚年開始變法,最終創立了潑彩、潑墨法,追求具象與半抽象的結合。此畫作於1979年,先根據畫面的構圖,選擇好潑彩的大致位置,然後再用傳統的畫法畫出具象山水,潑彩的部分只是大致勾勒出輪廓,略微畫出形態,重點畫出不被潑彩的部分;再根據感覺,完成潑墨加潑彩;最後,用筆墨在細微處做壹些收拾,而完成畫作。大千潑彩多是在他自制的紙上完成,取其特殊的自然暈散效果。此畫潑彩為墨色結合,先潑墨,趁著墨未幹再潑石青和石綠,色彩瑰麗、冷艷,迷幻中氣勢雄強。此畫為典型的張大千潑彩作品。
圖110 張大千1979年作《潑彩山水》
十是《杜甫詩意圖》 (圖111)。大千晚年體衰多病,卻依然勤奮作畫不輟。此《杜甫詩意圖》,作於1982年,人物和樹的畫法依然是傳統樣式,只是筆墨變得蒼老了許多,筆墨更趨勁健、蒼茫。
圖111 張大千1982年作《杜甫詩意圖》
鑒定要點:
近些年,隨著畫價的飆升,市場上張大千的偽作層出不窮。鑒別張大千的作品,從筆墨上看,作偽者雖信手揮灑卻力不從心,往往執筆仿徨、行筆遲疑、收筆輕飄,時時露出頓點圭角,這些非常容易辨認。張大千的大潑墨、潑彩作品國內流傳的原作較少,絕大多數為海外回流,他的潑彩作品有壹種獨特氣韻,使自然與人的藝術感覺互相交融,偽作筆墨松散、氣韻飄忽。另外,在辨識張大千的作品時,考究題款是壹項重要的內容。張大千的書法早年受曾熙、李瑞清以及漢魏碑版的影響較大。寫這種書法,象形較易,寫出精神很難,因而仿造者很難造出大千那曲折繁茂的書法。從張大千落款中可以看出,“大千居士張爰” 這6個字中的前4個字在筆畫上是相連的,而且即便是有的時候這種相連並沒有在墨跡上體現,但如果仔細觀察揣摩,依然可以看出這4個字在氣韻上的連貫,是壹氣呵成、壹筆書就的。作偽者由於不自信,在題款署名上只能亦步亦趨地摹寫,使得 “大千居士” 這4個字互不相連,有違真跡。同時偽作中往往寫不好“爰”字,大多筆畫很細,寫得很輕,看似輕巧,實則遲疑。
圖112 張大千款 《荷花》
圖113 張大千款 《高士山水》
圖114 張大千款 《山水》
贗品舉例:
壹是張大千款《荷花》 (圖112)。此畫的題款有三分像,但用筆單薄。潑墨荷葉的筆墨更為輕浮、混亂,缺乏最基本的筆墨功力,為了欲蓋彌彰,畫面上蓋了多方印,但均為偽造翻刻。
二是張大千款《高士山水》 (圖113)。此畫猛壹看從題款到造型似乎無可挑剔,但卻禁不起仔細推敲。仔細觀察,此畫筆法雖工細,卻有些拘謹,遠山的勾勒皴擦和近景樹葉的點染,都顯得有些僵膩,缺少張大千真跡的清爽感。此畫的紙、墨、色均顯陳舊,疑為畫得較好的老仿品。
三是張大千款《山水》 (圖114)。此畫為仿石濤風格的山水畫,題款寫得做作、忸怩,字形和用筆都與真跡差別明顯,近處的蘆葦畫得散亂,遠處的叢樹用墨濃重僵死,漆黑壹片,整個畫的筆墨呈板、僵、呆、膩之態。此畫為舊仿之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