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選擇好的品種
高產抗病新品種(塊莖底部鈍圓,莖粗短),氣孔稀疏的日本長優1號,秋冬收獲的小塊莖為來年的大田種子。
1,科學選址布局
建立無病育種場是控制短體線蟲病的前提。山藥抗旱耐澇,塊莖埋藏較深。因此,連作山藥應在1年種植,選擇地勢高燥、水系完整、土壤肥沃疏松的沙壤土。粘土、鹽堿地和排水不良、地下水位高的潮濕地區不宜種植,應防止病殘人員入田。冬前和早春分別深耕1次,適宜深度通常為0.7-1m。第二次及以後每年只需配合施肥1次,深度以40cm為宜。有條件的地方最好用挖溝機挖深。冬天冷凍,春天幹燥,使土壤成熟和肥沃。如果深翻淺或有硬缺口,地下塊莖難以向下延伸,容易形成畸形,降低商品價值。通常邊框寬度為3-4 cm,邊框要深且高。
第三,雙膜保溫催芽
山藥性溫耐寒,幼苗在10℃左右開始發芽。早春用雙膜保溫催芽,可使生育期提前,有利於早熟高產。壹般在2月底3月初,選擇無病小塊莖,切成5-6 cm段,每段30-35 g或山藥苗長15cm。幼苗用50-55℃溫水浸泡65,438+00分鐘,用65,438+0,000倍甲基異柳磷處理。然後將切口蘸石灰粉,晾2-3天。切口愈合後,床建在地勢高幹燥、背風向陽、無短體線蟲病汙染源的地方。堅持先催種子階段再催“龍頭”,把好方向,分別催芽。壹般每床下面種4-5層,壹層苗,壹層濕細砂。鋪好塑料膜後,蓋上塑料膜。當芽萌發約65438±0cm時,可種植在固定距離和前進方向的開溝地裏。
4.適時精細移栽。
5cm土層地溫穩定通過9-10℃時,應在晴天移栽(長江、淮河流域可在4月上旬移栽,北方可適當推遲)。移栽前應在8-10 cm深的開溝溝中進行鉛絲開溝,株距:日本長優1號為40cmx55cm,每667平方米種植3000-3500株為宜;當地品種為32cmx40cm,每667平方米種植4500-5500株為宜。通常種植後25天即可發芽,未發芽的需40-50天。
第五,註意苗前化學去除
壹般在6月底或7月初進入雨季,雜草滋生,嚴重影響幼苗生長。因此,在草害較重的地區,可在雨後土壤墑情較好的情況下,在播種前將50kg的48%氟樂靈乳油150-200 ml與水混合均勻噴灑在地面上。生長中後期,中耕結合人工除草,避免缺草。
六、科學操作肥水
山藥是耐肥作物,種植應以有機肥為主。壹般用開溝機(人工)第1次開溝後,每667平方米施腐熟餅肥150kg,優質腐熟人畜糞便5000kg(無短體線蟲病汙染源),硫酸鉀25kg,優質三元復合肥100kg,均勻撒在地面上,淺翻入土2-3 cm。苗木全部栽好後,豎立前後要松土,施優質腐熟肥800斤/667平方米,然後澆上水。“輕夏”前後,第壹茬地可施人畜糞便2000公斤/667平方米,硫酸鉀20公斤/667平方米,促進塊莖生長。立秋前,結合葉面噴施0.3%-0.4%磷酸二氫鉀溶液2-3次,促進地下塊莖膨大。塊莖膨大期如遇幹旱,可結合覆蓋麥麩、草,勤澆水保濕(避免淹水),雨季及時排水,減濕防澇。
七、高架藤蔓管理
山藥是短日照作物,需要強光來積累養分,地上莖藤長3cm左右,壹般在藤蔓長到20cm時,即出苗後10-15天,選擇2m以上的樹枝和柴枝及時搭起人字支架,每隔三次排列壹束,引導藤蔓向上攀爬。如有可能,在每個梁架中插入1個3m支架,並綁紮加固,避免倒伏。
八、因苗適度化學調控
為有效抑制地上部分的過度生長,合理調節光合產物在植物體內的分配和運轉,藤蔓爬到架頂時應選用200x10(負6次方)多效唑,每667平方米使用15%可濕性粉劑50 - 60g,晴天在植物生長點均勻噴灑50kg水。如果植株長勢過旺,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2-3次。不要反復噴。不要給生長不好的人使用,以免營養成分被過度抑制,影響正常生長。
九、加強病蟲害防治
山藥短體線蟲病(主要是幼苗,尤其是龍頭植物,通過土壤傳播)在連作和多雨年份往往發生嚴重。根據試驗,移栽前進行化學處理是控制連作山藥危害的又壹重要途徑。新地區使用的幼苗用化學藥品處理過。種植前,用600倍的40%甲基異柳磷溶液浸泡48小時。即使連作4-5年,仍然不發病或很少發病。雨季每隔7-10天噴1倍800-1000倍50%殺菌劑或50%丹毒液2-3次。結合降低濕度,及時防治炭疽病和褐斑病。
十、及時而細心的收獲
第壹次霜凍可以在第二年發芽前收獲。由於其栽培簡化,無需每年深挖,收獲時要註意搗碎深層土壤。
山藥苗在6月中旬5438+065438+10月挖窯越冬。貯藏前除去破損的,用100倍的50%多菌靈溶液蘸根消毒,晾幹,少量沙藏,室溫控制在0℃以上,保護幼苗不受凍越冬。
給妳壹個網站,妳可以對比壹下,看看那裏適合種植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