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壹

 正壹道創立

 正壹道即天師道。天師道是張道陵創立並由其子孫世襲相傳,以老子為教主,道為最高信仰,符錄齋醮為手段,以追求長生不死和成仙為最高境界的壹種宗教組織。由於張道陵開始煉丹修道於龍虎山,於是龍虎山可稱為中國道教第壹山。張道陵是中國道教創始人,他是道教祖天師,又稱第壹代天師。

 張道陵,原名張陵,字輔漢,祖籍沛國豐(今江蘇豐縣)人,於東漢建武十年(公元34年)正月十五日生於浙江天目山,漢留候張良九世玄孫。少入太學,7歲讀道教德經,十余遍而達其旨,鹹通天文、地理、五經,通習墳典,所覽無遺,從學者千余人。天目山南30裏,西北80裏,皆有他講學之所。東漢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歲),他26歲,任巴郡江州令(在今四川重慶),但他素喜黃老清靜養身之道,認為當官“無益於年命”,從而棄官隱修長生之道。漢章帝、和帝時隱居洛陽北邙山等地,修煉氣功。漢章帝建初五年(公元80年),朝廷征為博士,稱疾不起;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征為太博,封冀縣侯,三詔不就。次年,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他已57歲,攜弟子王長遊淮入鄱陽,登樂平雩子峰,溯信江入貴溪雲錦山煉“九天神丹”,“丹成而龍虎見,山因以名。”

 張道陵在龍虎山用三年時間煉成九天神丹後,已六十余矣,吃了神丹容貌益少,“返老還童”,像30歲左右的人。接著又在龍虎山東北邊的西仙源壁魯洞,得神虎秘文,並建立天師草堂,廣傳弟子,為人治病,到他經嵩山二人巴蜀時,已經90多歲了。

 由此可見,張道陵在龍虎山煉丹修道講課時間長達30余年,這段不算短的日子,是他 煉丹學道的遺址“煉丹池”、“濯鼎池”、“習升臺”、“天師草堂”等遺址仍在,壁魯洞中的石竈石床石幾俱存,多種史籍均有記載,多處遺址歷歷可考,正如葛洪在《神仙傳》中所述:“陵初入龍虎山,合丹鬥劑,雖未沖舉,已成地仙。”可見他那時的道學功底已經相當深厚了。

 關於張陵的降生和在龍虎山煉丹,《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十八中有兩段充滿神奇色彩的記載:

 “母初夢天人自北鬥魁星中將至地,長丈余,穿繡衣,以蘅薇香授之,既覺,衣服居室,皆有異香,經月而不散,感而有孕,於東漢建武十年甲午正月望日,生於吳地天目山。時黃雲覆室,紫氣盈庭,室中光氣如日月......”

 “弟子有王長者,習天文通黃老,留侍左右,遂散學徒,以清虛淡薄為務,不交人事,王長負書行歌,同往雲錦山居(即江西貴溪龍虎山,因“丹成而龍虎現”,故改甸為龍虎山),而真人修玄玄之道,後乃按方煉龍虎大丹,壹年有紅光照室,兩年有五雲覆鼎,夜不假燭,仿佛有青龍白虎各壹,常練丹鼎,三年丹成,真人年六十余,鉺之而容顏益少,若三十許人。”

 張道陵第二次攜弟子王長嵩山人巴蜀已過九十高齡。為什麽耄耋之年還要入蜀,壹是“聞蜀人多純厚,易於激化,且多名山”,對創教有利;二是“聞巴蜀疹氣危害人體,百姓為病疫災厄所困”,他要繼續用符、丹為人治病,佐國佑民。入川後,他先居陽平山,後住鶴鳴山,還到了西城山、葛潰山、秦中山、昌利山、湧泉山、真都山、北平山、青城山,精思煉誌,著作道書24篇,足跡遍及巴蜀、陜西等地。他收徒設教,建立道教基層組織,凡入道者須出信米五鬥(漢時壹鬥等於現在二升,五鬥即等於現在壹鬥),“付天倉”以備饑荒和作“義舍”之用。

 順帝漢安元年(公元142年,時張陵109歲),五月壹日,“太上親降”,授以三天正法,命陵為“天師”,又授正壹科術要道法文。其年七月七日,又授(陵)《正壹盟威妙經》,重為“三天法師正壹真人”。“漢安二年(公元143年),太上以漢安二年正月七日申時二十四治,付天師張陵奉行布化。”自此功成道著分領二十四治,第子戶至數萬,道教遂大行於巴蜀壹帶。東漢恒帝永壽二年(公元156年),張陵123歲,是年九月九日,將諸秘錄、斬邪二劍、玉冊、玉印授長子衡,乃與夫人雍氏登雲臺峰,白日升化。

 自“祖天師正壹道”創立以來,歷為道教所尊,認為它是正壹盟威之道,是伐誅邪偽、整理鬼氣、統承三天、佐國佑民、新出治世的真道,即真壹無二的正道。時人尊張道陵為人天之師,又稱天師道。宋元以來,三山符錄統歸龍虎山,遂統稱為正壹道,以區別金元之際在北方興起的全真道。

 關於張陵創立道教的過程,《道藏》多處記載,葛洪在其所著《神仙傳》中說: “......聞蜀人多純厚,易可教化,且多名山。乃與弟子入蜀,住鶴鳴山,著作道書二十四篇,乃精思煉誌。忽有天人下降,千乘馬騎,金車羽蓋,驂龍駕虎,不可勝數。或自稱柱下史,或稱東海小童,乃授陵以新出正壹盟威之道。陵受之,能治病,於是百姓翕然,奉事之以為師。弟子戶至數萬,即立祭酒,分領其戶,有如長官......”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二

 道教儀範

 壹.道教儀範的起始

 儀是儀式,範是模範。在壹定的儀註方面所遵行的壹定模式準則,就叫儀範。

 道教繼承了中華民族先民們祭神、禱祝等儀式,加以規範化作為宗教活動的定型模式,形成為道教儀範。道教儀範由於歷代宗教大師們的演教所需,歷代都有不同的增、改。從現存《明正統道藏》可以看出道教儀範的“戒律”.“威儀”“章表”這三大類的龐大著述。壹部《靈寶領教濟度全書》,就有八十壹種,二百四十六卷之多。

 道教對儀範的興起,是隨著道教的創始而來的,張道陵在教民中實行的“三官首書’”和《正壹法文》中所說的受護身符及三戒、五戒、八戒、受箓等,應是道教最初的入教儀式和禱祝儀式。戒律是道教徒的行為守則,奉戒專壹,可制止“忍心邪欲”和“乘言戾行’,為證道之階梯。所以道教對“戒律”是非常重視的。從律壇傳戒的《戒經》中很可以清楚地看出 “戒”的重要作用。

 二.通教儀範有三大類

 1.戒律’

 祖天師創教時的《正壹法文》要求道民們遵行三戒、五戒和八戒,並說這些戒都是老君所傳。“三戒”是:皈身戒,皈身於“太上無極大道”;皈神戒,信仰“三十六部尊經”皈命戒,服從“玄中大法師”。這“三戒”即我們早晚功課經後的“三皈依”。也就是王常月在《初真戒》中說的:皈身之後,可以“永脫輪回”、即道寶;皈神之後,可以”得閭正法”

 即經寶;皈命之後,可以“不落邪見”,即師寶。“五戒”是:壹不得殺生;二不得葷酒;三不得妄言綺語,口是心非;四不得偷盜;五不淫邪。簡單說,即、殺、盜、淫、妄、酒。《初真戒》說。“凡能持此五戒,粗進無虞者,益算延齡,天神護佑,永脫五刑之苦,世世不失人身”。我們道教把這五戒稱作“積功歸根”五戒“八戒”,據《雲笈七簽》卷四十陸修靜《受持八戒”》說在五戒之外加上:六不得雜臥高廣大床;七不得普習香油,所為華飾;八不得耽著歌舞,以作娼妓。以上這些戒條是早期道教對教徒實行的戒法,到了東晉葛洪時代,道教關於講“戒律”的書已出現了相當多的著述。《抱樸子》中說:鄭隱曾收藏有“道家訓戒書近百卷”道教在傳授戒律方面是很莊重的。道教全真派自邱祖開創全真戒制度起,傳戒律壇定傳戒秩序為:初真戒、中極戒 、天仙戒,稱為“三壇大戒”。“戒壇”中講“戒”的書稱為《戒經》。傳戒儀式是演禮和方丈說戒,是非常莊嚴隆重的宗教儀範。全真十方叢林的“濟規”就是為範圍道眾遵守戒律的”法律”條文。道教最基本的是行持“五戒”,另有十戒,三百大戒,千二百戒等眾多戒條。

 早期道教和以後的天師道都有“授箓”教法,第四代天師張盛從漢中遷回龍虎山後首先建“傳箓壇”.北魏寇謙之創北天師道,把授箓儀式搞得更為隆重、規範。“箓”在早期道教是壹種“註冊薄籍”,是道籍登記簿。壹但“授箓”即可受到神的保佑,因為壹個人受了道篆,就在天神那裏掛上了號,神就要負保佑的責任了。這樣的意義,和近代道教徒“冠巾” 、“受戒”差不多。《寇巾科》序言中說:道士不寇巾,三官大帝那裏設有名字,寇過巾就在天曹掛上了號,就不屬閻王管了。道士受過三壇大戒更是名標三元都會府,九玄七祖皆得度了,即就是受戒不守戒,或墮落成壞人。也只有三官大帝來“算帳”,閻王是管不了的。我們薦止用的寶箓符,是壹種薦止升方超度亡靈離卻地獄苦趣憑證,亡靈持此“箓”就證明他得到“經功浩力”的救拔,持此去超生了。現在天師還實行著“道箓”制,不過,在意義上只起個“道階”的作用而已。六十三代天師張恩薄,六十四代天師張源先。

 a.醮壇威儀和齋

 代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宋代皇帝動不動就舉辦“羅天大醮” ,“三百六十分羅天大醮”,“黃箓醮”等,這些醮法儀式雖不知,但可以想象壹定是非常宏大的場面。明代皇帝最喜歡醮,據《明史》記載,明代有:萬壽醮、安神醮、生醮、祈年醮等醮法。

 古代道教舉行“齋醮”的場所叫“壇”.壇的形式是什麽 樣,據《魏書·釋老誌》所載寇謙之壇是。“重壇五層,道士百二十人齋肅祈禱,六時禮拜”;《隋書·經籍誌》說:“為壇三成,皆置綿以為限域,傍各開門,皆有法象”。由此看來,古代道教“醮壇”當是露天設置,到了後代才變露天而在殿內設壇了。

 道教“醮壇”之制,最早是正壹天師創立的,漢末晉永嘉間(公元307——312)第四代天師張盛再返龍虎山,於祖天師煉丹處建“傳箓壇”,每於三元之日傳授法箓,是為“正壹宗壇”,印用“陽平治都功”玉印。東晉時南嶽魏夫人(華存,聖號稱“雲霞玉女大法教主南嶽夫人魏元君開玄道濟天尊)的弟子楊義·許 在茅山創建“上清宗壇”,宗壇九層,印用

 “九老仙都君印”。葛玄壹派,傳出的《靈寶經》,到了陸修靜給以增補,撰齋儀多神,使靈寶之教大興,這壹派於江西清江縣 皂山.葛玄成道處傳“靈寶經箓”建“元始宗壇”,用“元始宗壇印”和宋徽宗賜給的“元始萬神”銅印。以上三處壇場,統稱為“三山符箓”是道教最早的“醮壇”。全真派興起後,繼承了道教傳統的“醮壇”之制,如元代修建白雲觀時首先 “威儀”是齋法典式。凡舉行大大小小的宗教活動,都有壹定的定規儀式,講這種定規程式儀範的經書叫做《科儀》,我們常說“按本宣科”,就是按照定式舉行科儀。“威儀”包括醮壇中的壹切陳設和舉止行動。要求全部符合齋法典式,叫做“如儀”。

 “醮”是做法事或叫做道場。“齋”是“戒”的另壹種行持,通常把“齋”“戒”連稱,如“齋戒沐浴”等。在“建醮”之先,也就是在舉行法事之先,要素食,要清心,要潔身,這都是“齋”的內容。壹般來說“齋”是“醮”前的個人“身心潔凈”程序。“齋”還有另壹種內容,即在某些日期吃素.可以得到福報,如“三元齋”,即農歷: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為上元、中元、下元齋日;又如:“庚申齋”,“甲子齋”是在“六十花甲”的庚申日,甲子日為齋日;又如:“本命齋”,即在自己的生日那天為齋日。還有很多齋日,不壹壹枚舉了。修這些齋已是為了解冤、罪.祈福、禳災、保命、延壽等。“齋”的再壹種內容是用“醮”的儀式舉行,主要是為生者懺罪祈福,為死者追薦超度,如“黃箓齋”、“金箓齋”、“玉箓齋”“九幽齋”等等。這些“齋醮”儀式,已多失傳,解放前杭州玉皇山辦過幾次“金箓齋”,杭州、上海叫“打金箓”,這種道場是非常隆重莊嚴的,光是念經的壇,就有好幾個.壹是都壇(即上表奏章的總壇);二是度人壇,誦《度人經》;三是皇壇,誦《高上玉皇本行集經》;四是諸神壇,供奉幾百位神位。“金箓齋”至少要做七日道場,道場科儀計有:開壇、取水、蕩穢、請聖、祀竈、揚.宣榜、上大表、放焰口等等事。

 道教的“齋醮儀範”早在祖天師創教時就有了,《天宮章本》是最早的齋醮儀範。北魏寇謙之《雲中音誦新科之誡》、《圖錄真經》,是北天師道的新齋醮科儀。南北朝陸修靜整理三洞經典輯錄編撰的《陸先生道門科略》、《太上洞玄靈寶授度儀》、《洞玄靈寶齋說光燭戒罰燈燭願儀》、《靈寶道士自修盟真齋立成儀》、《金箓齋儀》、《玉箓齋儀》、《九幽齋儀》、《塗炭齋儀》、《三元齋儀》等,可以看出,道教的“齋醮科儀”到了南北朝時,已形成了壹門龐大 復雜的專科了。唐末五代初的杜光庭,號廣成先生,是集道教儀範的大成者,他所留下的《四六金書》和《廣成集要》壹直是我們今天寫表文、牃劄的範本。道教的“齋醮科儀”到了宋建起了原來的“皇壇”會真教做道場的“壇”稱為“混元宗壇”,印用“道經師寶”印;方丈傳戒的律壇,稱為“玄都律壇”。

 以上都是屬於“威儀”壹類的儀註。

 3“章表”是向神表達所懇求的申奏文書,或稱作“青詞”,因為古代書寫這種文書要用青藤紙寫,故叫做“青詞”。或稱“綠章”青詞文體多為四六句法。《四六金書》就是個表文範本。古代文人不少善長青詞的,如明朝的嚴嵩就是個以善為青詞而得到皇帝賞識的人物。章表的用法亦有不同場合,對道教最高尊神所呈進的叫“上表”,壹般神位叫“上疏”。

 道教儀範可把道教敬神、念經以及道人們的行、住、坐、臥統統包羅在內。總之,舉凡形為都有規矩可循,這些規矩統屬儀範範疇。

 三.按時誦經義

 凡住廟道士,必按時上殿誦經,定為必行的功課,所以早晚壇經,叫做早晚功課經。是為了行日用之修持。功課殿不是“例行公事”,更不是“走過場”,天天把兩本經溫習溫習,而是有其深刻地用意。《早課》序雲:“功課者,課功也,課自己之功,修自身之道”。《早課》中的《清靜經》對性功修煉講得極其明白,《高上玉皇心印妙經》對命功修煉講的極其明白,這兩部經是修道者的邀本法則。《高上玉皇心印妙經》最後說::“誦持萬遍,妙理自明”,“誦”是朗誦,“持”是行持,要求修道之士不但要“口而誦,心而維”,悟出理來,而且要腳踏實地按經旨去行。《晚課》大皈依前有兩句話,叫 “既誦經語,當解經義,人身不易得,正法最難遇”,這就是為什麽要我們作為“功課”天天要念誦的原因。《早課》序中又雲:“非課誦無以保養元和。經之的經是前聖之心宗。雖是隨堂之功課,實為祝國祚之大蝤,朝夕誦念,晝夜筋疲,直候三千功滿,八百行園,方是出家之上事,大丈夫之獻道德也”。我們道人講究結三緣,誦經可以結神緣或鬼緣。教門規矩外時早課,誦清靜,普化者,乃是分輕清之義也,酉時晚課,誦救苦。生天,拔罪等經.是有濟陰凝之義也,午時誦《三官經》赦罪。解厄,消災,取午火消陰。主殺伐之義也。子時誦《皇經》為合助道力,增補神靈之義也(見商明修大師《六骰堂》初稿)。

 四.存思

 “存思”也叫“存想”,《天隨子》雲:“存謂存我之神,想謂想我之身”。《七星臥鬥法》雲:“存思七星煥明北方,已身臥於七星鬥中,華蓋之下,七曜之光,流煥紫景之外冠。

 於已身臥於七星鬥中。在紫景之上,七曜之中”。 “存思”即存想神物,端壹不離之謂也。如:我們拜靜鬥時,要存想鬥姥八臂慈容端坐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三

 道教的發展

 二代嗣師張衡,字靈真,有長才,詔征黃門侍郎不就。張道陵羽化前,為了使其創立之教代代相傳,仿效帝王傳承之制,授印劍符錄於衡,並戒之曰:“呈遇太上,親傳至道。此文總領三五步罡正壹樞要,世世壹子紹吾之緒,非吾家宗親子孫不傳。”張衡繼承父誌後,居陽平山,以經錄授弟子,彰正壹之道,為人治病,臨終前他告誡兒子張魯說:“汝祖以天地為心,生靈為念,周行天下,為民除害,建立大教,嗣我教者,非誠無以得道,非敬無以立德,非忠無以事君,非孝無以事親,爾須遵守成訓,勿違背之。”囑罷而羽化,印劍經錄又傳於魯。

 張陵祖孫三人為五鬥米道的前三代領袖,後人合稱為“三張”。張陵為第壹代天師,又稱祖天師;張衡為嗣師,張魯為系師。

 張魯字公祺,少膺祖訓,以道術教人,受益者眾。益州牧劉焉任命魯為督義司馬,令他與別部司馬張修率兵襲擊漢中太守蘇固。魯用計暗害張修,吞並了張修的部眾。劉焉死後,其子劉璋繼任,因張魯不甚聽話,劉璋盡殺魯母家室,激起張魯叛變。張魯據漢中,以五鬥米道教民,建立政權,被漢帝封為鎮民中郎將,領漢寧太守,割據壹方。他是東漢時壹代有影響的道教教主,稱“師君”。他集天師與君主於壹身,從陜西到四川,建立起具有宗教、政治與軍事統治權的宗教王國,建立了政教合壹的體制,雄踞巴蜀近30年。

 幾乎在這同時,由張角兄弟創立的太平道在華北興起,十余年間吸收信徒數十萬之眾,結連郡國,華北方圓八洲之內無不信從。公元184年,張角發動黃巾起義。他們頭帶黃巾,呼叫“蒼天(東漢王朝)已死,黃天(新政權)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宣傳革命的正義性、必然性,旬月之間天下震動,動搖了東漢王朝的統治。不久,起義失敗,起義軍遭到殘酷鎮壓,太平道也受到沈重打擊,大批骨幹和道徒慘遭殺戮,從此無法公開活動,趨於銷聲匿跡狀態。但是太平道的教義和影響並沒有消失,它們改頭換面流傳了下來,匯入了道教的總洪流中,成為合體。天師道沒有受到打擊,仍保持了它的地位。

 張魯政權在漢末全國混戰的形勢中,能保持壹方社會安定和生產發展,是與他采取的獨特措施分不開的。他規定初入道者名“鬼卒”,信仰堅定經過考驗者號“祭酒”。祭酒各領部眾,他既是宗教骨幹,又是行政官吏,不再另設官員。這就精簡了編制,減輕了農民負擔。他們組織群眾,練武種田,實行勞武結合;他又設義舍,置義米肉懸於義舍,行路者量腹取之,人民皆樂為之治。五鬥米道在各地設有道場,為宗教和行政中心,稱為治。當時有二十四治,居於首位的是陽平治,為五鬥米道的總部,所以天師印刻的也是“陽平治都功印”。

 漢末,誌在統壹中國的曹操聞張魯勢盛,發精兵十萬於建安20年(公元215年)征討張魯。張魯因強敵壓鎮,計劃向巴中退卻,但不準部下燒毀寶貨倉庫,以全部留給曹操接收。曹操對此大為贊賞,拜魯為鎮南將軍,待以客禮,封閬中侯,邑萬戶。其五子均列為侯,曹操還娶張魯之女為兒媳。

 然而曹操鑒於黃巾之亂,恐張魯勢大難禦,遂遷漢中數萬戶鎮京城(長安),五鬥米道亦北遷魏地,張魯勢力被大大削弱。之後,中國壹下子跌入五胡十六國的戰亂時期,晉政權移往江南重建王朝,教徒紛紛追隨晉朝南下,他感到巴蜀、魏北繼續發展已不可能,必須以此為契機向江南擴展。於是他以印劍授予其子張盛,說:“大江之東雲錦山,亦名龍虎山,祖師正壹元壇在焉,汝可以印、劍、經錄,往往其地,永宣祖教,以傳於世。”東漢獻帝建安年間,張盛奉命攜經錄自漢中遷回龍虎山,修治祖天師元壇故址,每歲以三元日登壇傳教,從學千余人,是為龍虎宗。此後嗣傳六十三代,香火不絕,中國道教活動遂由巴蜀轉移到江南地帶,龍虎山成了全國天師道中心.

  • 上一篇:小型項鏈收藏家
  • 下一篇:幸運的小牛寫作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