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墻
也就是平遙縣城墻。建於明洪武三年(1370),周長6.4公裏,是山西現存最古老、最大的城墻。明清兩代都有修繕,但基本都是明初的形制和結構。城呈方形,城墻高約12米,外墻全為磚砌,垛口建在城墻上,墻外有護城河,深4米,寬4米。城周圍有六個門,兩個在東,兩個在西,壹個在北,壹個在南。東西方詐造骨灰盒方便防守。有3000座城垛和72座瞭望塔,據說象征著孔子的3000名弟子和72位聖人。。歷經600多年的風雨,城墻依然光彩奪目。平遙古城的街道、店鋪、民居都保持了傳統的布局和風格。這條街是十字形的,商店沿著它而建。鋪面結實高大,屋檐下彩畫,梁上彩雕,古色古香。鋪面後面的民居都是青磚灰瓦的四合院,軸線清晰對稱。整個古城呈現出壹種古樸的風格。
城鎮寺廟
古城北門有鎮國寺,是古城的二寶。該寺的萬佛殿建於五代(公元10世紀),是中國第三古老的木結構建築,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廟裏的五代彩塑是罕見的雕塑。
雙林寺
古城第三寶是城市西南的雙林寺。該寺建於北齊武平二年(公元571)。寺內10余間廳堂中保存有元代至明代(13 ~ 17世紀)彩色塑料造像2000余尊,被譽為“彩色塑料藝術寶庫”。
平遙城墻
平遙城墻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782年),是壹座夯土城墻。明洪武三年(1370)重修,由原來的“九裏十八步”改為“十二裏八分四厘米”(6.4公裏),夯土墻改為磚石墻。根據傳說中“山河晨起,水在龜前戲,城在此基礎上建,方為勝”的說法,取龜“吉祥長壽”之意,建“龜城”。明清時期有25次修繕。城墻平面呈正方形,周長6162.7米,高10米。土堆高2米,頂部寬3-5米。墻體用素土夯實,外青磚內墻磚砌排水槽77條。墻頂外側建有2米高的垛墻(又稱攔馬墻),垛有3000張,72座瞭望塔,建有護墻。角樓四座,東墻有書桌,東南角城頂上有魁星樓和文昌閣。為了軍事防禦,平遙城墻有六座雙門甕城,南北各壹座,東兩座,西兩座。在南方,叫英勛;在北方,它被稱為公基;在東方,叫太和;在下層,叫秦漢;在上層,叫永定;而在下層,則稱之為鳳儀。每個巴比爾都有壹個坐落在山頂上的重檐塔。六個雙門甕外面有吊橋。城墻周圍有壹條3米寬的護城河。城南有泰山、柳根河,“山河朝陽,甲魚戲水”。至今,古城的城墻、街道、民居、店鋪、寺廟等建築仍基本完好,原有的形態和格局基本保持不變。它們都是平遙古城現存歷史遺跡的有機組成部分。
外堡
建在城門外的小鎮,也叫月城,用來增強城市的防禦能力。武林高手守城前壹集記載:“城外骨灰盒是圓的還是方的。視地形而定,高而厚如城池,但左右開闊地。”平遙古城甕門方向為90°(南門和下東門除外)。即使敵人突破甕門,還有正門防守。由於翁城內地方狹窄,不易發動大規模進攻,減緩了敵人的進攻,而城墻頂上的守軍可以從四面八方射擊,給敵人致命壹擊。所謂關門打狗甕中捉鱉。
城門樓
它建在城門的頂部,在古代有時被稱為“寶塔”。平遙城墻共有六座城樓,建於明代,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重修。塔高16.14m,五室寬13.72m,四室深10.04m。造型簡潔大方,結構端莊穩重。該塔是壹座精致美觀的高層建築,以城墻為頂。是理想國重要的高空防禦設施。
角樓
建在城墻四角的城樓,主要是用來彌補城墻拐角處薄弱的防禦環節,從而增強整個城墻的防禦能力。角樓分別指西北角的“霞蝶樓”和東北角的“七月樓”。西南角的“艾瑞樓”和東南角的“寧秀樓”。
呼叫軍官滾動平臺
位於上東門和下東門之間的城墻頂上,現為磚砌平臺。據傳說,公元前827年周宣王登基後,派將軍尹吉甫率軍北伐,取得連戰的勝利。後來,他奉命在今天的平遙駐軍,多建城墻,在這裏訓練士卒練武。明中葉,人們為了紀念的功績,在殷出巡的地方修建了高振寺。明清時期的“高振寺”連成壹體,是城頂的壹個寬闊的高臺。當妳爬上去看的時候,妳是輕松愉快的。詩中說:“平臺離縣城數百尺,紀福勛名在前面。草塞久了,龍旗不敢離車年。”
城市護城河
也就是大門周圍的壕溝。為了抵禦外敵入侵,古代人類在定居點周圍挖掘壕溝,產生帶狀高地,激發人們建造城墻。城宅的出現,可以認為是最初夯城墻時就地取土的結果。城市裏的那壹灘水變成了壹條河,成了壹道不可逾越的防線。“只有城圍著人,池子圍著城。”“池”是“城”的屏障,所以常被稱為“護城河”。吊橋是壹座橫跨城市的木橋。橋面向外的壹端系有繩索,隨時可以用滑輪和絞車吊起橋面斷道。
拐角平臺和轉臺
角臺是突出於城墻四角的墩柱,與墻體連成壹體。每個角樓臺上各建壹座塔,稱為名角樓。炮塔與城墻的夾角為135,炮塔的高度和體積介於塔和敵塔之間。戰時,炮塔內守軍居高臨下,視野開闊,可以從各個角度監視和打擊來犯之敵。由於其不同尋常的戰略地位,角臺和角樓在歷代平遙城墻的維修工程中被列為重要工程。在清道光至鹹豐長達六年的大修中,殘破的“四角敵樓”(即角樓)被簡單拆除,重建了壹座更高的磚木結構兩層樓閣。建築平面呈正方形,占地27平方米。立面有拱門,磚砌臺階通往二樓,二樓四面有圓形觀察窗。建築為磚砌,木地板,屋頂依山而立,五脊六獸。傳統建築藝術融入軍事堡壘。
馬臉和敵塔
“馬臉”是從城墻上向外凸出的附墩,因其細長,形似馬臉而得名。“馬臉”的設置既增強了城墻的堅固性,又消除了守城之戰中的戰場死角:壹旦兵臨城下,相鄰馬臉上的守衛可以組織成交叉射擊網,使進攻者從左至右被敵人擊潰。平遙城墻每60米-100米有壹個馬面,馬面上有城樓,稱為“敵樓”。據舊書記載,明初重修平遙城墻時,只修建了40座敵樓,到隆慶三年(1569)和萬歷三年(1575)增加到94座。同時用磚石將城圍起來,重建了72座磚木結構的敵樓,幾代人壹直修,保留至今。敵樓平面呈正方形,面積10.24平方米。它是雙層的,四壁用磚砌成,堅硬的山頂,上面鋪著管瓦(太和門翁城周圍的兩座敵樓有屋脊)。底層面向城市壹側,樓內有木樓梯,上層設置兩孔拱窗。擡頭看那些瞭望塔,像是崗哨林立,令人敬畏。樓上的窗戶看起來像巨人的眼睛和耳朵,大部分的了望塔仍然面對著城市的壹條街道來監控它們。可見,瞭望塔具有平戰結合的治安防範功能。
城墻和關城
平遙城墻平面布局為方形,坐北朝南,15朝東。城市之所以追求“方正”,要麽是為了解釋古人所說的“天圓地方,路在中央”,要麽是源於壹種科學的建築理念:除了圓,最短的周長可以被面積最大的正方形所包圍。城市的方向當然是南向,但是縣城沒有皇城好,所以因地制宜向東15,正好符合常年主導風向,每天沐浴著充沛的陽光。城前有中都河,遠處有泰山、潮汕,與山相接,與水相接,生機勃勃。平遙城墻周長6162.68米(與明初“十二裏八分四厘米圍”壹致),其中東墻1478.48米,南墻1713.80米(東西墻南端直線距離僅1500米),西墻65438中國古代禮儀制度規定,天子之城九裏,公爵之城七裏,侯爵伯爵之城五裏,子爵之城三裏。平遙城三裏見方,顯然是古代最底層(即縣城)最大的城市。石傳明洪武以前的平遙老城,九裏十八步。據城內壹位姓姬的市民的祖先遺言,自元代至九年(1349),城內沙巷街以西仍在城外,這裏“桑園成林,百鳥爭鳴”。明朝洪武二年(1369),洪水成災,沖毀了西城墻,留下了紅泥黃沙。第二年擴建時,城墻西移,就有了今天的沙巷街。此外,這座城市的姚萇街的街名來自明朝洪武年間燒制城磚的窯子。既然是窯子,那就應該位於老城區之外,那麽當年的北墻就離姚萇街不遠了。由此判斷,老城的周長非常符合“十八步九裏”的說法。明洪武三年擴建重建奠定了現有城墻的基本形狀,高“三尺二尺”,底寬8米-12米,頂寬3米-6米。早期城墻用素土夯築,夯土墻基用天然土夯築。明代遺留下來的夯土層中,有直徑6厘米-7厘米的木塞。從地面以上,每兩米為壹層,木塞在平面分布上的間距為2米-3米。夯土夯窩直徑15cm,深度2cm-3cm,夯層12cm-15cm。墻分為15%-20%。夯土墻外有石基,擋土墻用特制青磚包裹(34 cm *17 cm *7.7 cm)。擋土墻內每隔5 -6米砌58 cm *80 cm的磚內樁,與夯土墻相連。擋土墻厚度自下而上為87 cm、70 cm、53 cm,每層高度約占墻體總高度的三分之壹,墻體分成9%。墻體截面呈梯形。檐口墻根部沿大墻方向修建散水臺階,俗稱小城墻。臺階高1米,寬3 -5米,臺面半磚鋪成。檐口墻為磚垛墻,高2米,厚53厘米。每張垛長1.39米,有三層檐口磚,其中有觀察孔,高25厘米,寬17.7厘米。城垛之間有壹個垛口,寬53厘米,用於射擊。每面墻下開壹個與垛口大小相同的長方形“槍眼”,以容納槍身,並以跪姿發射。三千垛的垛墻在平遙城頭虛實相生,在造型上消除了高墻厚墻的剛性,在易學上滿足了陰陽平衡的追求。戰時守城兵馬足以擋鏃。所以垛墻也叫攔馬墻。在內檐墻的頂部,建有壹面磚砌矮墻以守護安全。城墻頂上蓋著青磚脊,在女兒墻下的水口處散水,通過磚砌水槽排到城市道路上。
城門和城墻
平遙城有六座古城門,東兩座,西兩座。鳥瞰平遙古城,看上去就像壹只想動的烏龜。龜頭南尾北,把東西四門比作龜的四足。因此在民間被稱為“龜城”。南門外,古老的中都河蜿蜒而過,引發了古代文人“龜前戲水,山河旭日東升,城為所用”的感慨。烏龜是好運和長壽的象征。“龜城”說源於古人對“四靈”的崇拜,“龜城”意為金湯、長治久安。平遙城南高北低,大門四通八達。人們根據方位和地形來區分這六個門,分別稱為南門、北門、上東門、上西門、下東門和下西門。其實各有各的名字。據明萬歷三十七年《汾州郡誌O建卷》載:“隆慶三年,知縣嶽薇,於六門外築吊橋,立磚門,鋪石,刊‘汾州郡誌O’二字,以顯其雄偉。東門2:壹個說機械口,壹個說光滑口,現在存在。西蒙二世:壹個是刺嘴,壹個是威脅敵人。隆慶六年,蒙義邁城,知縣用磚造,省判官梁記之。萬歷二十二年,甕環被拆,南門叫焚口,北門叫洗榮。”清代,在道光三十年後的壹次城墻大修中,知縣劉緒將六門改名,並親自收藏匾額,分別是迎勛、公基、太和、永定、秦漢、鳳儀。城南朝東,南門迎東南和諧熏蒸之風,以“迎熏蒸之門”;古人以北極星為北方的象征,孔子曰:“以德治國,如北辰居其所,群星* * *。”北門叫“拱門”,意思是四面歸之,人人敬之。上東門位於充滿活力的位置,意為“太和門”,充滿活力與和諧。上西門取名“永定門”,寓意國家永固,國泰民安。夏東門自古以來就是這座城市的戰略要沖,門匾上的“親漢”二字意在警示人們“在軍事上占漢之便宜”,以保家衛國為己任;下西門的名字叫“鳳儀門”,似乎是受早年西門外有鳳凰來朝的神話影響。“鳳來儀往”,鳳來儀往,吉祥如意,讓人想到以德惠民,國泰民安。城墻是戰爭中的防禦墻,城門是防線的軟肋。為了加強防禦,在與城墻壹起修建的大門外,還修建了厚重的大門,在內門外形成另壹道防線。內外門之間的封閉空間就像大城市之外的壹個小鎮,“小鎮”被稱為“甕城”。在戰時,骨灰盒為守城的士兵提供了與敵迂回的絕佳條件,風水大師用它來“避邪”,但骨灰盒足以遮擋來自郊區的沙塵,這是非常現實的。中國的翁城制度起源於漢代,這座城市何時有過翁城,沒有考證。我們只知道下東門甕城建於明鄭德四年(1509),北門甕城建於嘉靖三十壹年(1552),塔更新於嘉靖四十壹年(1562)。康熙四十二年(1703),皇帝西遊路過平遙,於是重修了六座塔。四十四年(1705),上東門正門入口修復。道光三十年(1850)至鹹豐六年(1856),進行了全方位、大規模的城墻維修工程,創制了現存的法規。六座古城門中,東西四座,相向而行,上東門、上西門、下西門的重門均朝南開,面向遠山遠水,令人“心滿意足”;下東門重門中軸線與內門中軸線平行,面向通往京都的官道,以示對朝廷的尊重。南門的重門雖然與內門不對,但根據情況還是朝南。北門的重門與內門呈90度,向東開,沐浴著東方的曙光。
城門樓
指城墻上的門樓,是“城”的象征。它雄偉的外表顯示了城市的雄偉和民族的優雅。平遙塔存在於明朝,重建於清朝康熙時期。南、北門城樓為三檐二層七檁,東、西門城樓為雙檐二層七檁。在古代或現代戰爭中,磚木塔是觀察哨,是鎮守將領的指揮部,也是極其重要的射擊陣地。在現代警衛戰中,它的作用是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