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歷史上年羹堯的結局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他被雍正列為90多條“罪狀”,官職爵位盡失,死得很慘。
原因是什麽?
從好的方面來看,年羹堯被雍正處死的原因之壹,就是年羹堯驕橫自傲。
但仔細分析後,顏小二覺得這種說法“經不起推敲”。就像有朋友指出的,雍正動年羹堯的時候,手裏還有30萬大軍,他卻保持沈默。這不像是壹個驕傲自大的將軍。
在顏小二看來,首先,年羹堯可能不是壹開始就叛逆,所以雍正動他的時候,他沒有反抗;其次,害死年羹堯的,可能不是他的狂妄,而是那句老套的四個字“功高蓋主”。
為什麽這麽說?請繼續閱讀。
1.關於年羹堯“失寵”原因的主流觀點:年羹堯“失寵”的原因根據顏小二收集的資料,主流觀點主要集中在年羹堯因雍正的寵愛而“失寵”的觀點。
很多朋友指出,年羹堯讓雍正下定決心除掉他,是因為他功成名就,而且在雍正的器重下,日益囂張,甚至到了狂妄的地步。
據記載,年羹堯在青海幫助雍正平定叛亂後,雍正非常感激,在這裏更受器重和寵愛。這種愛主要表現在對年羹堯家庭的賦權和關心。
比如,每當朝中有重要人事變動、重要職位需要更換時,雍正都會和年羹堯商量,非常尊重年羹堯的意見。在年羹堯的轄區內,他幾乎擁有自治權,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更換轄區內的官員。同時,如果年羹堯本人或妻子生病,雍正也會親自過問,甚至給藥。
因為雍正的寵愛,年羹堯日益驕橫,甚至在雍正面前喪失了君臣之禮。
“坐在禦前,無人有禮”,就是年羹堯的意思。
年羹堯除了在雍正面前非常粗暴之外,還在文武官員的任用上排斥異己,培植個人勢力。
“異己排斥,去薦拉者”也是年羹堯。
而年羹堯敢這麽做,在很多網友看來,他的自信就是雍正的“愛”。所以很多人認為,年羹堯最後死在雍正手裏,是因為他的“寵辱不驚”。
2,是不是狂妄自大?誠然,年羹堯看不清自己的立場,是因為雍正太寵他了,失了儀態,重歸曲法,在朝廷中形成自己的“小集團”,然後自掘墳墓。乍壹看,這麽說是有道理的。
但上述做法,並不像壹個在戰場上運籌帷幄、變幻莫測的將軍的“魯莽”。
關於年羹堯,他不僅是壹位優秀的將軍,還是壹位軍事家。此時,歷史上流傳著壹個故事:
年羹堯帶路平息青海之亂。他壹看地圖就知道第二天行軍會遇到壹個泥濘的坑,於是他讓士兵們提前帶好木板和草,以應對第二天的“路況”。
結果第二天,果然不出他所料,行軍道路非常泥濘,還有很深的溝渠,士兵們提前準備的木板和幹草就派上了用場。
本來敵人是打算在這條泥濘的道路上阻擋年羹堯軍隊的前進,但他沒想到年羹堯僅憑地圖就能預測到這種危險。行軍的進度大大出乎意料,敵人也因此措手不及。
在這裏,年羹堯也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預測”的名聲。
戰場上能有這麽優秀的觀察和推理能力嗎?難道年羹堯在朝廷上連壹絲雍正對他“寵辱不驚”的不滿都看不出來嗎?
壹個屢戰屢勝的將軍,絕對不僅要看他的勇猛,還要看他總攬全局、審時度勢的能力。而年羹堯“不可捉摸”的名聲早就在外面了,怎麽會如此肆無忌憚,不知道“無視君臣之禮”是大忌?
如果他明知故犯,明知在雍正面前不能有大有小,卻依然我行我素,明知結成小集團是“公開的秘密”,卻也沒有什麽好隱瞞的。那麽就是說年羹堯“叛逆”了。
既然有“謀反”,雍正動年羹堯的時候,他手裏有幾十萬軍隊,卻不反抗,以壹種“保持沈默”的姿態迎接死亡。這不像壹個立下赫赫戰功,馳騁沙場壹輩子的將軍,會表現出“誠實”。
對此,顏小二認為,可能害死年羹堯的,並不是所謂的“寵辱不驚”,而是歷史的描述,或者說是因為種種復雜的因素,讓他看起來“寵辱不驚”。真正害死他的,可能是“功高壹等,蓋主壹等。”
3、年羹堯和韓信,經歷不同,人生相似年羹堯的經歷讓我想起了壹個人,韓信。
韓信在戰場上的智慧和勇氣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劉邦當年對韓信的尊敬絲毫不亞於年羹堯時的雍正。
韓信幫助劉邦打敗項羽,取得了成功。但他成功之後,也難逃狡兔死,狗腿子烹的“結局”。
韓信早已表明了對劉邦的忠誠。比如蒯通以“名聲高”為由勸韓信背叛劉邦,但韓信給出的答案是絕對不會背叛漢朝。他甚至殺死了自己的舊友鐘離眛,項羽死後他成了逃亡的將軍,並謁見劉邦以示忠心,但他仍然無法阻止劉邦的懷疑。
最後,在劉邦的默許下,韓信死在了呂後手裏。
年羹堯和韓信如此相似。
他為君主奮鬥了壹生,但眾所周知,他做了壹件偉大的工作,這足以讓君主從心底守護他們
而“君欲臣死”壹直需要“合理”的理由。
這樣,我們是否可以認為,和韓信的死壹樣,雍正給年羹堯的死給出的理由,大體上可以濃縮為壹個字“傲慢”?真正害死年羹堯的,可能是韓信那樣“建立高口碑”的成就。妳怎麽想呢?
當然,以上也是閆小二個人的分析和觀點,僅供參考。如有不同看法,歡迎討論。
參考資料:
清稿、年羹堯之死、史記等。
註:本文為閆小二哲學著述原創獨家發布,如有處理、抄襲等侵權行為,壹經發現將追究責任。文中圖片來自網絡,部分素材來自網絡。它們被入侵並刪除(兩周內)。請喜歡這個系列。